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加息预期上升中国股市放量暴跌

2007年04月21日 20:3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桐乡手机报
 欢迎订阅《桐乡手机报》,每日发送一次,发送短信5111到10086即可开通,详询10086。

       4月19日,重庆市一位股民在收市时黯然离场。当日,沪深股市大盘大规模深幅下跌,上证综指收报于3449.02点,跌幅为4.52%;深证成指收报于9857.23点,跌幅为5.23%。 新华社记者杨磊 摄       

       4月19日,受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加息等传闻的影响,沪深股市上演高台跳水,“2.27暴跌行情”再现翻版。当日收盘时,上证综指收于3449.02点,下跌163点,跌幅4.52%;深证成指收于9857.23点,下跌544点,跌幅5.23%。两市成交量接近3000亿元,创下历史单日成交新纪录。  

       紧缩政策为股市泻火?  

       沪深两市股指在经过此前的连续上扬后,市场获利盘已经非常丰厚,所以,在敏感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市场心理已经趋于相对谨慎。  

       当日大盘大幅下挫,就与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消息直接相关。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消息称,原计划4月19日发布的农产品生产价格、工业品价格、消费价格、消费品市场、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房景气指数等新闻,改为4月20日发布,其他新闻仍按原定日期发布。  

       对于一季度报告的延期发布,市场赋予了诸多联想,再加上市场本身就对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存在担忧,更加大了对紧缩预期的恐慌气氛。  

       有市场人士分析,当天空头正是凭借着朦胧传闻疯狂打压市场。此前一般预计3月份CPI数据可能超过3%,市场担心政策面会出台相应的调控措施,短期丰厚的获利盘有套现规避短线风险的意愿,而在宏观调控趋势不明朗之时,低位承接力表现不强,股市多杀多形成一股较强的抛售压力,部分基金重仓股与前期热门股出现了较大跌幅。  

       放大利空传言不利股市健康  

       这次股市的暴跌,与年内几次单日快速下杀如出一辙,均属市场借助利空传闻而针对短线投机性获利盘的清洗行为。  

       4月份以来,股指走势一直呈现明显的逼空特征,大盘指数在小幅震荡中沿一条稳定的斜率上行,成交量始终保持在巨大的换手水平。最近的市场资金面进入了历史上最为充沛的时期,不仅是机构靠扩募手中有了大笔的现金,涌入股市的散户资金规模的增长速度也颇为壮观。  

       大摩投资首席分析师徐胜治表示,大盘在越过3500点以后,盘中出现了比较频繁的波动。从跟踪行情的角度看,股市成交量在达到一个较高的峰值后停滞不前是进入震荡期的信号。这说明资金与市值之间达到一个短期均衡的状态。这样的市场也存在一种隐患,某种情况下可能形成连锁的心理传导效应,一旦盘中震荡幅度加大,很多本无业绩与题材支撑的个股走势就会出现远远超出预期的调整幅度,同时也会殃及其它板块和个股。  

       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则向记者表示,个别机构在这个时候制造加息传言,做空市场的行为对股市的健康发展是很大的危害。  

       他说,一季度CPI增长2.7%并不高,央行不应该据此加息。广大投资者通过投资得到了收益,增加了消费,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加息的目标是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但真正加息后却会引来更多外资进入,流动性反而会加大。  

       专家认为短期调整并不改变中线向上趋势  

       世基投资分析师认为,这次股市如此大面积的跳水,很难简单归结为单单由消息面因素所造成的,其中也不排除主力趁利空传闻清洗浮筹。不过,大盘跳水也有好处,使市场中不断累积的恐高情绪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没有调整的牛市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牛市,大盘在经历急跌之后有望在短期内企稳反弹。”  

       不少专家都认为,股市短期调整并不改变中线向上的趋势,牛市中的调整一般节奏较快,而且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都是只输时间不输钱。并且,这次股市的大调整与“2.27暴跌行情”最大的不同是,4月19日大盘尾盘稍有回升,场外抄底资金已经趁机汹涌进入。  

       而根据徐胜治的分析,从市场操作角度看,现在投资者要做的就是两件事,即跟踪市场的成交量以及跟踪盘中震荡的幅度。如果成交量开始回落,震荡幅度开始加大,那就是市场进入短线热点切换期的信号。而市场既已出现此类震荡,后市稳定指数的可能将是此前沉寂蓄力的大盘蓝筹股。  

       多家机构向记者表示,股市的这次大调整或许是一个重大的转机,预示着股市的重心和热点,将由此前诸多的题材股和被高估的低价股,向着被低估的高价股以及大盘蓝筹股陆续回归和转移。

所属专题: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记者 张汉青 编辑: 朱方红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