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别具风神的乌镇水乡

2006年12月02日 09:02 来源: 滕州在线
桐乡手机报
 欢迎订阅《桐乡手机报》,每日发送一次,发送短信5111到10086即可开通,详询10086。

   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前夕,领导上安排离退休老同志,趁着这明净的秋日,作了一次江南水乡之行。由“老教协”领导任局长及“老教科”同志带队,大家乘旅游车一路南行,渡江后又东行至无锡、至苏州,于十月十三日抵达浙江桐乡的水乡乌镇。

     乌镇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之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家家户户,依水建屋,临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走进乌镇,满目是栉比鳞次的老屋,是青石铺路的老街,是水波悠悠的溪河,是水陆通衢的桥梁。看着这水乡泽国的别样风情,扑入人们眉宇之间的是带点沧桑韵味的一种画意,沁入人们心脾之中的是带点古朴意蕴的一种诗情。在我的第一印象里,我感觉这里是一个静美的古镇,那静美自然还包容着一些忙碌;这里是一个清雅的水乡,那清雅里自然还含寓着更多繁荣。正是这种古色古香、平静祥和的独特魅力,攫住了人们的心灵。

     到达乌镇后,我们一行人随导游步入老街。这是由东向西的一条直街,说它是路,嫌窄了些,说它是巷,又长了些,说它是弄,又宽了些。这条街,是屋的界,人的路,水的道,风的巷。这是一条由花岗石板铺就的老街,两边排列着木构的老屋,那房舍白墙黛瓦,非常单纯,但穿行其间,却又发现它的丰富,发现它随物赋形的简洁变化。街两边的铺面,房对房,窗对窗,板门对板门,屋椽对屋椽,打开门,家家是店面;百年老店,一串一串,名匠名铺,世代相传。就在这条街上,大家观览了织机坊、箍桶店、酿酒坊和染布坊。看简单的织机如何织出了精美的布匹;看巧手的工匠怎样用木板、竹劈、竹钉打造出一件件实用的木盆木桶;看酿酒坊如何用白米、白酿、白水蒸馏出让人“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特制“三白酒”来;看染布坊师傅怎样“刻花”、“涂浆”、“印花”并“洗染”出各色各样的印花布来。大家沿街又进进出出地参观了木雕馆、百床馆、钱币馆。木雕馆中,有上百种木雕精品,窗、屏、檐、棂;方的、圆的、多楞的;图案别致,雕工细巧,花样百出,巧夺天工,那精美、精巧、精致处,令人叹为观止。百床馆中,展出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床铺,个个造型别致,心裁别出,很气派,很华美,很富丽,很堂皇,那古拙、古朴、古雅处,令人由衷感佩。钱币馆中,展出的是一部活脱脱的钱币发展史。钱币也是一种文化,从拾贝换羊,到金属铸钱,从铜钱到银元,从法币到金元券,从北海票到人民币,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中国,它在人们的手中,发生过数不清、道不明的形形色色的故事。从钱币馆走出来,隔二三户就是立志书院,这是清朝翰林严辰辞官归里后,与萧仪斌等人在家乡兴建的一所学堂。这里培养了乌镇的好多人才,沈雁冰、沈泽民兄弟就是从这里起步然后走向成功之路的。立志书院与茅盾故居连接在一起,书院的二楼里面就陈列着茅盾的生平事迹展览。立志书院的边门直通茅盾故居,这所木结构四开间二进二层的临街楼房,是茅盾的曾祖父建造的,另外两间有东洋味道的茅盾书房,是茅盾从日本归国后用自己的稿费建造的。我在参观过茅盾生平展览后,专门到茅盾雕像前照相留念,以示对这位现代文学大师的敬仰之情。

     乌镇水乡,是一片繁华中的幽境,是万丈红尘中的绿洲。乌镇的美,不止是那一幢幢年迈苍苍的老屋,不止是那一条条风霜满面的老街,不止是那一个个沧桑阅尽的老店,不止是那一座座积淀深厚的馆舍;更为让人流连的,是那流水,是那小桥,是那地灵人杰的古镇史迹。

     在乌镇,称小河为溪,或称为溪河。这里的溪河,形成了纵横相交的水网。东苕溪来自湖州,西苕溪来自天目,另外还有青溪、秀溪、桐溪、澜溪、车溪、语溪、柞溪,这众多的姊妹溪河,汇合在一起,一股流向太湖,一股流向东海。这里的水域,还连接着京杭大运河,南来杭州,北去苏州,西通湖州,东达嘉兴及上海。乌镇的溪河,算不得清澈,那水却是浓浓的,碧碧的,绿绿的,油油的,有时还闪着光。如果和外地的水域比较一下,那么,苏州的流水,应当是玉姿端和的大家闺秀,只是妆化得浓了一些;而这里的流水,应当是天然宁静的小家碧玉,似乎比较自然随和了一些;那远在异域的威尼斯水域的流水,倒像是金发碧眼、雍容华美的贵妇人,只是嫌老了一些。在我的观感中,我觉得这里的溪河并不充满那种梦一样的迷幻,而是充满一种脱俗的率真,有好情趣,有真性情。这里的水边人家,是一道风景;这里的水边的水廊,更是一道别处少见的风物。在小河的南岸,沿河建有一座座水廊,木结构,小瓦盖,廊中有座,座上有茶,遮风挡雨,休闲舒适。这极富人性的水廊,方便了百姓,也美化了河畔的风情。

     有水,自然就要有桥;水多,桥自然就多。乌镇的桥,以其独特的风格,构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里有仁义桥、太平桥、永安桥、望福桥、兴华桥、应家桥、观音桥。这些老桥的石头,多是来自各地的花岗石、青石,经过不同时期,经过各地工匠的雕琢,造就了不同的形态。这形制各异的小桥,把整个水网一条一块地串联起来,构成了乌镇水乡的别样风光。

     “智者乐水”,乌镇水乡的水美,有水就有灵性,就有智慧,水美人也美。从历史上说,单是唐宋两朝,前后就有十位宰相或定居或出生于这座小镇;乌镇崇尚好学之风,自宋至清八百多年里,就从乌镇走出过58位进士;历代文人雅士昭明太子、范成大、李绅、陆羽、颜真卿、文征明、祝枝山、章太炎、李达等均与乌镇结下过地缘、人缘、亲缘、诗缘、书缘、文缘、画缘、茶缘。另外,乌镇的文化包容性特别强,小小一个乌镇,就有五宫、六庙、七堂、九寺、十道观、十三庵、十四祠堂,另外还建有两个教堂。区区一个小镇,却有如此博大的襟怀,实是令人敬佩。 

所属专题:
来源: 滕州在线 作者: 王牧天 编辑: 沈国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