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大麻水产养殖户乐写“农科日记”

2006年10月29日 16:32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桐乡手机报
 欢迎订阅《桐乡手机报》,每日发送一次,发送短信5111到10086即可开通,详询10086。

  “8月16日,多云天气,气温32摄氏度,水温29摄氏度,投喂16条幼鱼,每公斤幼鱼64元……”一种将养殖经验和资料收集记录下来的“农科日记”,眼下正在大麻镇海北圩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的养殖户中流行,并成为他们致富的“好帮手”。

  占地近3000亩的海北圩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近年来在浙北地区声名远播。以往,养殖户养什么、怎么养全凭经验、靠感觉、随大流,但实际效益却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水产养殖户金水良对此深有体会。去年10月,他养殖的4.5亩翘嘴红鲌因没有及时采取防虫措施,在10月底出现小瓜虫病,损失了500公斤。让金水良心疼不已。

  沉痛的教训让养殖户们逐渐意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去年5月开始,一些头脑灵活、善于总结的水产养殖户开始每天坚持记“农科日记”。他们把每天的气温、鱼塘水温、投喂饲料、渔药、饲料采购数量、供应单位、用药量以及市场行情等内容,连同实践中得出的水产养殖经验、技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下来。水产养殖户们归纳总结后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来指导日后的生产实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吉字浜村的褚建明既是水产养殖大户,又是镇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员。在他的“农科日记”本上,详尽地记录着每亩鱼塘的成本、气候变化、鱼塘换水时间、药品饲料名称等内容。褚建明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今年9月27日,鱼塘里养殖的黄颡鱼(俗称:汪丁)首次出现水面漂游、原地打转,最后沉到水底死亡的现象,经余杭博陆有关专家诊断,黄颡鱼患了爱德华氏病,给它用了鱼用复合亚氯酸钠等渔药后,控制了病情。我当即把黄颡鱼患病症状、用药情况记在了日记本上,后来再次碰到这种情况,就指导其他养殖户‘对症下药’。”

  在水产养殖大户张荣泉看来,“农科日记”已成为实现生产增收的“明细账”。他翻着“农科日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我买进的每500克黑鱼苗有13条,算下来每条0.7元,喂食幼鱼。今年我买的小黑鱼苗每500克有216条,每条0.23元,由于鱼体小,需喂食鱼浆。两者成本一比较,我发现去年买的黑鱼虽然成活率高,但成本高,今年饲养成本则明显降低,但养殖技术要求提高了,这样算下来,还是养殖小黑鱼苗划算,明年我打算继续养殖小黑鱼。”细心的张荣泉把每次购买饲料的凭证附在了“农科日记”本上。“鱼吃饲料数量、生产数量、产量和利润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后,下一年养殖时心中有数了。”张荣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从单一地记气温变化、饲料喂食情况,到记录每笔业务交易、养殖成本,大麻镇水产养殖户的“农科日记”越来越考究,销售渠道也从以往德清一带拓展到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地。目前,大麻镇已有10多户养殖户加入到写“农科日记”的行列中,闲暇时养殖户们对这些日记材料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水产品的科技含量。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梁 英 俞国平 编辑: 沈国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