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汤国梨诗中的思乡情

2006年09月06日 18:47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桐乡手机报
 欢迎订阅《桐乡手机报》,每日发送一次,发送短信5111到10086即可开通,详询10086。

  十多年前,我为省市方志撰写汤国梨传略时,初步了解这位从乌镇出发去闯世界的女性的生活道路和事业成就。最近,为某诗刊选编她的诗词,更多地读了她的作品,那一股洋溢于诗中的浓浓乡情使我激动不已。

  汤国梨(1883 -1980),章太炎夫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她是桐乡乌镇人。汤氏故居在乌镇南栅宋堡弄口,抗日战争之前屋舍犹存。她祖上是殷实人家,清末战乱后家道中落,父亲外出谋生,她随父母去过上海、江阴、汉口。9岁时父亲积劳病故,母亲带着三个孤儿回到乌镇老家。从此,她寄住舅父家中。

  乌镇河港纵横,风光秀丽,熏陶了汤国梨善良美好的心灵,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鸡犬声相递,幽幽一径通。
  柔桑低碍爱,细竹乱惊风。
  款语逢村女,行歌羡牧童。
  桃源在人境,莫更问渔翁。

  这是她早年写的《过王家庄》。题下注明王家庄“在乌镇南栅外”。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水乡的美景。然而,她并不能长期留在这桃源似的农桑生活中。当时,民主革命思想传到了乌镇,引发她追随时代潮流,开拓自己前途的想法,她拒绝长辈要她缠足待嫁的劝告,在舅父支持下去上海务本女塾读书。

  1912年,汤国梨与章太炎结婚以后,母亲被接去上海,弟妹相继成家,因此她很少回乌镇。

  50岁前后那几年,汤国梨的怀乡诗写得最多。在《杂忆》一诗中,她写道:

  每到春来便忆家,年年踪迹在天涯。
  儿时庭院分明记,一架蔷薇满树花。

  在《乡思》、《梅雨乍晴,有怀乌镇》、《有怀青溪旧居——时在上海》等诗中,她写道:“他乡虽好终为客,欲话归期枉断肠”、“殊乡风物皆尘土,乐事春来忆浙西”、“每忆青溪旧草堂,帘栊日暖燕初房”、“鲜菱熟藕香粳米,头白天涯说故乡。”故乡的一草一木,亲人的一颦一笑,都引起她的美好回忆,也使她深感寄居他乡的无奈,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移家苏州时,思乡之情仍未稍减。1936年,她又写下一首五言古风长诗《移家苏州忽忽二年,太炎衰病颓唐,益增余故乡之思》,其中写到乌镇风物如何使人留恋,诗中写道:“骨肉恨飘蓬,闾里情苦牵。落叶则归根,人老思归田。”落叶归根象征着人与家乡难以割舍的血肉情缘。这也说明为什么那么多在异乡漂泊数十年的游子要排除万难回乡寻根问祖的缘由了。

  汤国梨不仅在惦念亲人时怀乡,在赏花望月时怀乡,在人事变迁中怀乡,在战火纷飞中更以诗词表达她的家国深情。无论世事多沧桑,汤国梨对家乡的思念是始终不渝的。直到90岁时,她还写下《有怀故里》一诗:

  少孤多难飘零久,白发萧然未得归。
  梦里苕霅烟水阔,故乡虽好故人稀。

  “苕霅” 是指苕溪、霅溪两条流经乌镇的河流,是她年轻时生活之地、离别后魂牵梦萦之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故乡虽好故人稀”,这是世事之必然,也是人生之无奈。

  上世纪90年代,我为她写传略时曾与她的孙儿章念驰先生(时在上海社科院工作)通信。他曾说,当他祖母96岁那年,他请墨宝留念,老人家欣然命笔录下一首小诗:

  春水鸭头绿,夕阳牛背红。
  瓜皮鱼艇子,摇出小桥东。

  诗后注明这是在“乌镇薛家桥旧作”。那是1907年她二十几岁在家乡时写的。

  乡情是醉人之酒,越陈越醇;乡情是大树之根,越扎越深。进入耄耋之年的汤国梨老人,她心中和笔底仍割舍不了乌镇情结,这乡情该是多醇多深啊!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周 易 编辑: 沈国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