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鸿讲堂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

由中华书局和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桐乡)”在2018年的春天里启动了。

陆费逵先生,字伯鸿,祖籍桐乡,中华书局创始人。为示缅仰,讲堂以其字名。

中华书局积百年厚重,名家迭出,海内驰闻,此次与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家乡合作开坛,举出版界优质资源落地于风雅桐乡,实为桐城文化之盛事。

讲座所涉,内容涵盖时政经济,人文美学,诗词歌赋,科学修养等多类学科,由各界权威学者亲授。

讲座所期,旨在为大众构筑优秀文化的全阅读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文化精品的分享传播。

讲座所施,伯鸿讲堂(桐乡)每月第三个周末如期开讲。

第二期:体味景语悟情语——王大绩讲高考古诗词 发布时间:2018/05/04
王大绩 北京市资深语文特级教师嘉宾介绍>>
王大绩老师,北京市资深语文特级教师。多年参加高考阅卷工作,致力于将学生的应试能力纳入素质教育的渠道,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下水到渠成获得优秀的成绩。从教以来,发表过语文专著几十部、千万字,在阅读写作的教学和备考中有独到的见解和全国性的影响。同时,他的讲学足迹遍布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深受各地师生的欢迎。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老师,很高兴在这个最美好的季节来到一个最美丽的地方,见到很多青春焕发的同学们和家长们。我们又是谈古典文学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古典诗歌。

  说到底古典诗歌就是七个字“体味景语悟情语”,大家也知道这几个字是由王国维先生的名言演化来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说得非常斩截,没有任何犹豫和通融,甚至有些绝对:一切都是。他说诗歌有景语、情语之分,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想扩展一下,诗歌是这样,散文不是吗?小说不是吗?访谈、新闻莫不如此。看一个人的性格、思想感情这些“情语”,需要看他的行为、作为等这些“景语”才能做出判断。

  实际上生活也一样,看一个人、一个班级、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要看他做了什么,这些“景语”来辨别、判断他的性质这些“情语”。“体味景语悟情语”这七个字既是阅读写作的规律,也是洞察事实的至理名言。王国维先生的这句话揭示了客观规律,我们推演成主观行为,那就是“体味景语悟情语”。

  我们说的“景语”包括生活和书本,去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说人生有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就是书本,“无字之书”就是生活。还有是诸如景物、画面、人物、行为、言语、形态、事物、事件等等,这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通过感官感知到的东西。另一个方面,人生的第三本书,还有一本就是“心灵的书”,就是景语的内涵,包括了事情的意义、价值、思想、感情、胸怀、抱负、理想、追求等等。这些看起来虚,我们直观感知不到,是包含在景语之内的、形而上的内涵。

  实际上,我们说语文学习“体味景语悟情语”的过程就是这两个部分。诗歌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怎么体味景语?怎么领会情语?这就需要细察、检索,这是体味景语的过程;领悟情语的过程要深思、加工,这是领悟情语的过程。我这里不是讲高考全部的内容,只做简单说明。

  “体味景语悟情语”的思维方式就是细察和深思。细察就是仔细阅读(包括两本书:书本、生活)发现问题,体察思索,有所触动,这是感性认识阶段。深思就是要深入思考,向纵深拓展,端详剖析、拓展延伸,有所领悟的过程。只有思维方式还不行,同学们还需要有可以操作、可以运作的方式,那就是检索和加工。检索,就是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包括诗歌)提取答案的过程。加工,就是通过推断(抽象思维),联想(形式思维),使答题实现题目要求的过程。全部的语文学习和考试就这两个环节。

  下面谈诗歌。之前,先做一个启蒙。这跟小时候一样,小时候读诗歌之前,我们的读物是看图识字、连环画等等,实际上是诗歌的启蒙。中国诗歌和图画分不开,图画是形象的诗歌,诗歌是抽象的图画。这是高考的一种题目类型,叫图文转换。检索图文的要素和位置关系,这是景语。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领悟寓意,这就是景语的内涵。组织要素寓意,写出准确通畅的表述。第一条是读的问题,第二条是写的问题。

  这是一道高考题目: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我们要检索画面中核心形象,一会儿讲到诗歌的时候也要反复说这个意思,就是检索诗歌的核心形象。画面核心形象是画面中央的部分,至于男孩儿的头发怎么样、衣服怎么样,相对就不太重要。首先看男孩儿。第一、微笑;第二、眯着眼睛;第三、微张着嘴。再看小兔子,非常安然,没有半点恐惧。按理说被人抓到手心里,应该是惊恐万状。但这个兔子一点都没有惊慌;二是眼睛溜圆;三是,摄影师拍的作品和一般人拍的作品不一样,她用强的逆光突出了兔子胡须和男孩儿鼻尖儿的接触,这是人和动物感情的交汇点,是整个画面的聚焦点。如果拿放大镜聚焦,那里是最先燃烧起来的位置。

  题目要求“不超过80字”,也需要谋篇。好像写一个自然段一样。我觉得用三句话表述最合理:第一句总体介绍画面;第三句烘托氛围;中间一个长句,应该包含两个分句,一句写男孩儿,一句写兔子,写出二者的关系。

这道题目的“参考答案”是我见过最让人满意的参考答案,一个字“略”。特别好,我特别喜欢这种答案。别人的答案不可迷信,我们自己做最好。

  (PPT图示)男孩双手托举起浅灰色的小兔子。他眯着眼睛,轻声呼唤,脸上写满笑意;小兔子像乖乖小弟,目光炯炯,兔须轻蹭哥哥的鼻尖,享受纯真的爱。阳光普照,连茸茸绿树都陶醉了……

  这是一个“备考示例”,就是自己做的一个样例。先总体介绍画面“男孩双手托举起浅灰色的小兔子”最后烘托氛围“阳光普照,连茸茸绿树都陶醉了……”这里用了一个比拟的修辞。中间一个长句,先说男孩儿“他眯着眼睛”,这是一个要素;“轻声呼唤”,两个要素,两个景语;“脸上写满笑意”第三个景语,这里又用了一个比拟。再说兔子“小兔子像乖乖小弟”用了一个比喻,“目光炯炯”,“兔须轻蹭哥哥的鼻尖”这是最核心的形象,用一句话阐明它的意义,“享受纯真的爱”。这个“备考示例”标点符号在内,正好80字。

  我每次做这样的样例都感谢自己初中一年级的老师。我们初一两个学期没有像现在同学们这样,写什么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老师天天让我们写素写,今天一进教室在讲台上放一把暖瓶,就写它;明天什么都没有拿来,就写窗子外面的的景象。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写得不能一样,你们观察的角度不同;靠近窗子和靠近墙壁的同学写得也不能一样,因为你们观察的高度一同。老师让我们放学以后把答卷放在每人的课桌上,他从各个位置评阅。

  从我做语文老师以来,我一直觉得当年语文老师为我们打下了牢固的童子功——准确反映客观事物,是语文的第一要求。没有准确,我们的深刻、丰富和深度都一钱不值,因为根基就不牢固,相当于无本之木。这个例子是一个高度客观的例子,反映客观事物。

再看一个主观题目:右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用以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你心中的”那就可以随心所欲,上一道题更贴近于读,这道题更贴近于写。题目给的绘画、书法作品是一个参照,一个样例而已,它是画家书法心中笔下奔马的神韵。然后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徐悲鸿的这匹马,书法家写的“马”字,是一个参照。

  同学们你看,跑着的马就是奔马,有神韵,有内涵,有思想。徐悲鸿的这匹马画于抗日战争时期,题款是“踏遍崎岖山河在”,是激励或者赞扬抗日将士们保卫国家疆土英勇奋战的一种情怀。右边的“马”字是写在马年之初,是奋发激进的一种形态,一种意象。这题目也没有“参考答案”,自己做一个“备考示例”。我觉得最贴近60个字的应该是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一共56字,还有四个字,标点八个符号,通融一下,半角输入标点符号,正好是60个字。

  [备考示例]

  乌骓赤兔自驰骋,楚汉由来满盛名。千载骁腾鬃鬣舞,万军睥睨箭镝锋,

  沙扬瀚海嘶残月,雪覆冰山踏晓风。伯乐无须来鉴我,不凭龙种看征程。

“乌骓赤兔”是两匹著名的战马,分别属于项羽和关羽,“楚汉由来满盛名”。要写奔马的神韵:“千载骁腾鬃鬣舞,万军睥睨箭镝锋,沙扬瀚海嘶残月,雪覆冰山踏晓风。”诗言志,是为了表达写诗人的主观感受。前面都是铺垫,最后两句话写出内心要说的话:“伯乐无须来鉴我”,我不是乌骓、赤兔,没有特殊才干,更没有赫赫战功,伯乐也犯不着为我操心。“不凭龙种看征程”,我觉得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应该都一样,我们都是平民子弟,没有特殊背景。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中华民族的青年,要有自己的志气,要活出自己的风采。“不凭龙种看征程”,我希望用这句话和在座的年轻朋友共勉,活出精彩的人生。一位老师把最后两句话写成了书法“伯乐无须来鉴我,不凭龙种看征程”,我讲课的时候也讲过这个例子。乌鲁木齐实验中学一个班里的同学拿来做了横幅,拍成照片发给我。(PPT图示)

  这是班里的全体男生

这是班里的全体女生

  女生这张照片没有拍正,没有“征程”二字,但我想这两个字应该在每个人心中,也在她们眼前。以这两个例子作为启蒙,通过图画进入读诗的境界。

  二、古代诗歌阅读总说

  古代诗歌在高考试卷中无非十几分,好像分量不重,但它对一个人文化积淀非常重要。我们总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除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数(这是显性分数)之外,,还有隐性分数。一个同学的诗歌阅读很差,他的作文也不会很好。

  有一次模拟考试,阅卷的时候,我看到一篇作文的语言特别好。我记住了一个片段,后来开一个网络教学会议,我在会前说:“刚才阅卷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的作文语言特别棒”,那些老师说“你给我们说两句”,当时我说了两句:“青鬓转白,是美人心事;尚能饭否,乃良将块垒。”我刚说完,一位老师说“你说的我没听清楚,再说一下,我记下来”……一句作文语言,引起许多语文老师的关注。后面写得也很棒:“为什么不能挣脱名缰利锁,做一个青衫独步的逸士?为什么不在红尘俗世中扬鞭,做一次无怨无悔的超脱?你若问我名姓,青松白石、雪暮秋夕随你称呼;你若问我住处,山留哑樵,水留钓叟,只留一间柴屋给我便是。我请那鹿来看家,猿来守宅。你若是读倦了诗书,且看那山川便是那不收卷的文章,有日月为你掌灯伴读,哪有读倦的道理?你若是看倦了风物,且听那自然舒活筋骨的脆响,有万籁做你心灵的应和,哪有看倦的时候?”我就记住这么一段,不用说这么多,已经引起老师们普遍关注。因为语言特别出色,诗歌的内涵都融在其中。

  刚才开会之前,我特地到这里找了找课件,我想浙江也考过这道作文题,就是“文化素养和发展”,我记得有一篇作文语言特别棒,我把这个调出来给大家看看。这是浙江省一个同学的作文。作文题目就是《文化素养和发展》(PPT图示):“翻阅浩瀚史册,瞻仰人文素养的楷模:屈子沉吟泽畔,九死其不悔;霸王血染乌江,高歌做楚雄;张骞追逐驼铃,单骑越天山;卫青旌旗翻卷,大雪满弓刀;魏武碣石挥鞭,落日心犹壮;陶翁悠然采菊,东篱山气佳;唐宗以人为鉴,煌煌开盛世,后主寂寥长愁,一江春水流;戊戌君子喋血,壮哉壮哉啊……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醉成月光,七分情入剑气,无处不散发着人文素养的芬芳。”这位同学对很多诗歌都烂熟于胸,可以说融入血液和灵魂中,当然他自己也成为了人文素养的楷模。诗歌阅读熏陶于人,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越了分数和考试。

  古代诗歌阅读从思维方式来看细察、深思,从操作运作的方式来看检索、加工。加工方式有很多种,好比选择题就是理解,诗歌还有剖析、概括,把题目内涵里面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剖析出来。

  现在谈到正题: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意识。首先要检索诗歌的形象,进而剖析诗歌的意象,形象和意象是一个东西,只是处在不同阶段。好比今天下午我和各位同学第一次见面,我在各位面前就是一个形象,经过半天的沟通和交流,大家懂得了我对语文的一点儿想法,也懂得了我的一点儿脾秉性性,我在各位心中就逐渐上升为意象。说白了,形象是陌生人,意象是熟人。我们的同学、亲人、我们的哥们儿、闺密都是互为意象,一举首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懂对方的心思。最后领悟上升到感情,“诗言志”,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基本属性就是表达诗人的主观感情。

  形象和意象就是王国维先生说的景语,意象和感情就是王国维先生说的情语。我们能把景语情语打通贯穿起来,靠的是联想和想象。同学们初中学过杜甫的最后一首诗《江南逢李龟年》,最后两句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是一个景语,暮春时节百花凋零;它又是情语,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已不再有昔日的繁盛,也到了落花时节。这又是人生的落花时节,李龟年和杜甫都垂垂老矣,这是很有名的“一语三关”。打通“三关”靠的是联想。

  另外还需要想象,面前不能只是苍白的文字,要想象场景,让它鲜活、活跃起来。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只关注景语、情语的关系,寒蝉、长亭、骤雨等等还不够,还要想象一下“是一个女孩子送柳永走,还是一群女孩子送他?”你问:“这有什么关系吗?”我说:“没关系也要想象。想象就能激发起对诗歌更进一步的细察和深思。”

  我们知道柳永科举考试不如意,流连勾栏酒肆之间,跟歌女关系特别好,天下有井水处皆能歌柳郎词。死了以后没钱埋葬,歌女们攒钱把他埋藏。他这一次离开什么地方呢?词里说“都门帐饮”,他离开国都汴梁城。走多长时间呢?词里又说得很明白“此去经年”,也许是经过年节,秋天到年也是好长时间,也许是经过一年的时间,总之是很长的时间。大概汴梁城都轰动了吧,歌女们万人空巷,都来送他。要是一个女孩子送他,不用搭一个帐篷,但这里是“都门帐饮无绪”。要是一个女孩子送他,临别两人总要拥抱一下,但词里只说“执手相看泪眼”,还是很矜持含蓄的。他要到什么地方去呢?“良辰好景虚设”,还是有的,“千种风情”也还是有的,他离开了汴梁城的珠环翠绕,到另一个风花雪月的环境中去。中间出现了我们中国婉约词的第一意象“杨柳岸晓风残月”,才特别鲜明。许许多多女孩子围绕着诗人,但他只钟情于一个女孩子,这种感情让人格外感动。如果没有想象,只是苍白的文字;加上想象,就在思维里营造出动人的场景。

  古代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这个好懂,喜怒哀乐,直接说出来了;另一种是通过形象。毛泽东主席说“诗歌贵在形象思维”,他认为唐诗优于宋诗,因为唐人更懂得形象思维。李清照有一句词总是被误解和滥用。滥用到什么程度?我在任何群体里只要说其中三个字,大家全都能接出后面的话。试一下,我说三个字:“这次第……”,大家全能接下去。我们经常在耳边听到“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苦字了得”“怎一个累字了得”“怎一个烦字了得”“怎一个蠢字了得”……

  李清照说这话之前说了一系列形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年华易逝,红颜不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寂寞孤独,愁苦难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缠绵悱恻,难解难消。她说了一系列景语,才说“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太单薄、太抽象,概念化,没有个性特点,不足以表达诗人独有的心理体验。李清照的意思绝对不是说一个“愁”不行,喊上一万个就行了,他是诗人,懂得诗歌的规律,她在告诉读者,一个“愁”字不足以表现我李清照,各位想懂得我,请去品位词篇前面的形象。

  我们总说一句话叫“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不是给一个馒头吃就以人为本了。人的感情是很细腻的,是因人而异的。中国古典诗歌抓住了人的感情各不相同的特点,通过形象把人的感情鲜活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我们要通过体味景语,领悟情语。细腻的感情都包容在景语之中。

  景语是形象,情语是感情,中间过渡的是意象。检索景语,剖析意象,领悟感情,就读诗是这样的过程,答题也是这样的过程。

  三、解读古代诗歌例说

  举几个例子来说说怎么读懂诗歌。其实任何题目都是考查读诗的情况。诗歌读懂了,题目都不在话下。同学们往往重视题目,忽视诗歌。这可以理解,因为题目上打着分数,分数关系到考试成绩,关系到名次排位,关系到家长会后爸爸妈妈高兴不高兴。我们总是为一时荣辱影响学习行为,走到偏路——关键是要把诗歌读懂。

  怎么叫读懂呢?“把下面这首翻译现代汉语散文”。这是我班上学生做的日常功课,从高一开始就准备一个本子,最漂亮的本子、最结实的本子就做这件事。遇到每首唐诗宋词都要翻译出来,翻译得不太准确也没有关系,来日方长。高中结束,课本会卖掉,成摞的卷子会撕成碎片,从教学楼上扔下来,成为校园一道壮丽的风景。我们做大摞的卷子是无奈啊,没有办法,只能去做它。现在终于和一个旧的时代告别了,开始属于自己的大学时代,还不可以举行一次庆典吗?(我可并不是赞同提倡这种方式哟)但翻译诗的这个本子他们都舍不得撕掉,我想会传承下去吧。我有个学生五十多岁了,来看我还拿着这个本子,他说“王老师,你看,这么多年我翻译了多少首诗”,我说“什么时候算完呢?”,他说“留给孙子吧”。这也是一种传承,高手在民间,传承也需要在民间。

  (PPT图示) 苏小小墓 李贺

  幽兰露,如啼痕。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

  《苏小小墓》对一座坟墓的吟咏。我看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孩子的作文,特别喜欢引用苏小小,很多同学都拿苏小小做事例,大概这名字特别符合女孩子的审美心理,苏小小啦、王小丫啦……给人特别小巧、可爱的感觉。但是作文都不得要领,因为她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苏小小是怎么回事。《苏小小墓》是景语,是形象。

  诗作者李贺。李贺只活到27岁,非常富有才华,也是毛泽东非常欣赏的一位诗人。注释说“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正是浙江人。南齐离唐三百多年,苏小小这个女孩子死了四百多年之后,一位唐代青年诗人李贺吟咏她的坟墓。

  我想简单向同学们解释一下,南北朝也好,唐代也好,“名妓”和后来说的妓女不是同一概念,基本上就是才艺、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苏小小相当于现在的某嫣、某丽颖、某幂。她爱上某思聪了,可某家又不同意。我首先说这个比方不恰当,但也就是这样回事……

  “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才子佳人,“但为阮家所阻,遂与忧伤中咯血而死”——非常痴情,“时年十九”——还很年轻,“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现在西湖边上还有苏小小墓,只是不在西泠了,而是迁在苏堤一端。一座亭子,一座小小的坟墓,墓碑上写的是:“钱塘苏小小墓”。同学们近水楼台,可能都去过这里,假如再去西湖,不妨凭吊一下,送上一朵小花,表示一种哀悼。苏小小真的很不幸,19岁就夭折了;可是从另一角度看,她又很幸运。我想在凭吊坟墓的时候,李贺心里想的是,这里埋葬的是一位小妹妹,其实,苏小小如果还在,那已经400多岁了,要是活到现在都1000多岁了。但在人们心中她永远定格在19岁,她年轻、美丽、痴情又不幸的年华。

  “幽兰露,如啼痕”,这里版本不同,有的版本是“如啼眼”。哪儿的幽兰?当然是苏小小墓旁边的幽兰。谁的啼痕?是李贺的吗?过路人的吗?应该不是,应该是埋葬在这里的女孩子苏小小的吧?诗歌起笔不凡,大胆想象,人死了400多年,眼泪还没干,这真是一首长恨歌。这不是苏小小一个人的眼泪吧,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痴情男女的眼泪。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连接同心结,谁和谁的同心结?当然是苏小小和阮郁的。因为烟雾笼罩的花朵无法剪来做同心结。青草像地毯一样,松像车盖一样。“风为裳,水为佩”。“裳”这个字现在读“衣裳”的“shang”,过去读“chang”,女子的服装,“裳”是长裙。大家学过李清照的词“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为了便于划船,所以解掉了外面的长裙。谁的长裙?谁的佩玉?当然是苏小小的。诗歌简单勾勒六个字,人物形象已经呼之欲出。我想每位读者面前都会出现这位江南女孩子的形象,她应该是清瘦的、消瘦的、哀婉的、凄楚的样子。

  六个字能把所有读者的心拢在一起,我怎么就没有这个本事呢?我的学生怎么就没有这个本事呢?我想是我们唐诗宋词读得太少,我们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还远远不够。我们总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像这是绝对真理。但李贺不信这个,他用六个字让一千个人心目中只有一位苏小小,这是中国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也是中国古代诗人特有的自信,因为他们是通过景语表达形象,表达感情,而不是抽象的表达。

  “油壁车,夕相待”——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在夜色里久久等待。谁等待谁?当然是苏小小等待阮郁,人死了四百多年,痴心不改,还等着心上人来迎娶她。李贺在诗里安排了一场现实没能实现的鬼魂的婚礼。写的是鬼魂的婚礼,但我们没有感到一点儿阴森恐怖,反而充满着期待和祝福。“冷翠烛,劳光彩”——寒气包裹着绿色的蜡烛,光焰可以照到很远。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诗人李贺手里拿着一枝小小的绿色蜡烛,弯腰照看幽兰、坟茔、墓碑,放眼周边,暮色苍茫,心潮激荡,不能平静。这一枝小小的绿色蜡烛也像苏小小的生命一样,那样的弱小、美丽、执着,为自己的爱情在燃烧。但周边的寒气包裹着她,不给她容身之地——“西陵下,风吹雨”。

  (PPT图示)[译诗]

  在西陵坟墓间,幽兰上每一滴露水,都如同眼泪的痕迹。没有可以用作同心丝带的物件,而袅袅青烟里绽放的花朵,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黑暗。绿茵茵的青草如毯,碧森森的松树似盖,风织成清冷的长裙,水凝为幽凉的佩玉。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色中一个凄清的身影静静守候。那翠色的烛光如豆,光影黯淡,幽幽闪烁。西陵坟墓下啊,寒风吹着冷雨……

  我们这样把诗歌变成散文。古代诗歌的是含蓄的、跳跃的,东一句,西一句,但我们要坚信,诗人不是神经病。他心中是有清晰的意识流的。还原这清晰的意识流,像茶叶一样,不泡就不能品出滋味,把它变成散文故事,一篇日记,变成我们熟悉的表达形式。泡开,我们就容易懂得诗人的感情。我想同学们容易懂得的是诗人李贺对墓里埋葬的这位女孩子苏小小由衷的同情,对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高度的赞佩。但这并不是“诗言志”的志,因为对于李贺而言,苏小小只是一个形象,一个景语,一个媒介而已。语文课上,老师给大家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总有一种习惯的语言模式:这篇课文通过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苏小小就是“通过了什么”,那么,表现了李贺的什么感情呢?那我们就需要回想一下一开始我们读到的“小兔子”了——要抓住诗歌的核心形象。这首诗的核心形象六个字,同学们都能把握住,我们不缺能力,我们只是缺一点意识。六个字“油壁车,夕相待”,前面全是环境背景、梳妆打扮,都是铺垫。大概李贺内心也有一份等待,有一份守候吧?李贺守候什么?不知道,只有他最好的朋友读了能知道。如果你想知道,上大学中文系,研究李贺,也许守候他的心上人、文学理想或政治理想,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李贺具体在等待什么,但仍然被诗歌所感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份等待、一份期待、一份守候。人们总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其实守候也是永恒的主题。老人有老人的等待,孩子有孩子的等待,同学和老师各有各的期待。

  再有就是“冷翠烛,劳光彩”,大概李贺在现实中也有很多的理想,很多愿望,别人不理解,不接受,也受到奚落和冷遇。今天他看到苏小小的坟墓,有一点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吧?这样,他通过苏小小坟墓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间。这才是王国维先生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通过“体味景语悟情语”这把钥匙,开启诗歌的大门,升堂入室,而且对生活中许多事情的认识都会提升一个高度。

  这首诗对大家稍微有一点儿难,因为它不是“普考”的诗歌,而是“自考”的诗歌。再看一首“普考”的诗歌,一首宋词,把它译成现代诗歌。《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PPT图示)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注释说张孝祥,南宋初词人。也是爱国将领、豪放派诗人辛,弃疾的好朋友。

  在座的同学特别是男同学,哪位读过张孝祥的词?没有读过,这是一大损失。我在北京提过同样的问题,没有同学读过。一次有同学下面喊了一句“我读过”,我问“你读过什么?”他说“我读了‘山河表里潼关路’”全场都笑了。那是张养浩的散曲。但是我在北京市第八中学讲课,提同样的问题,他们有个少年班,十三四岁要准备高考,男同学全体举手,背一下,都背得很好。留个作业,男同学回去背背张孝祥的一首词“六州歌头”?我想你会阳刚之气陡然充沛,词篇节奏铿锵,意气昂扬,会让我们终生难忘。

  这首词也很棒。“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由长沙去洞庭湖是顺江而下,用不了十天,看来很多时间被风浪阻隔在路上。旅途不能如期抵达。被风浪阻隔,人的一般的感受是抑郁、焦躁、烦闷,“尚在黄帝庙下”,表明他对旅途进行并不如意。可是张孝祥没有焦躁和烦闷,他说“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水神风神真是爱开玩笑啊,做了轻松的调侃,确实是内心豁达豪放。

  对于这首词就不一句一句地讲了,说几个要点。第一个要联想和想象,“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诗人由长沙出发,沿湘江顺流而下,湘江两岸,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站在船头,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好像载到船上。到洞庭湖也是风平波静,十里湖光,像一面澄澈的镜子呈现在眼前。这样把自己泡在唐诗宋词里,我们作文的境界想不高也难,作文的语言想不好也难,因为我们古代优秀的文化,唐诗宋词,滋养着我们的思想、思维和语言。

  二是景语皆情语。这里写的自然界的秋色湖光,但也寓示着人生和命运,我相信在座的老师和家长,包括我在内,都希望同学们一生幸福,永远享受明媚秋色、潋滟湖光。但保不齐也会遇到风浪,这不就来了吗?“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能是鳞鳞细浪吗?鳞鳞细浪怎么能阻隔航行呢?诗人面前是滔天巨浪,耳边是风浪咆哮,但却变成了“鳞鳞细浪”,变成了轻慢悠扬的霓裳羽衣曲,景语和情语的关系,情语永远主导景语。因为感情不同,同样的景色,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是因人而异的。

  三是怎么才是读懂了这首诗?三个层面都可以算读懂。第一个层面,自然界的风浪,小学毕业生水平;第二个层面,人生命运的风浪,初中毕业生水平,在座各位高三的同学,应该读出哲理的层面,引发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这就需要把握诗歌的核心形象。这首词的核心形象六个字,同学们都可以把握住。那就是“准拟岳阳楼上”——明天我准定登上岳阳楼。岳阳楼就是这首词的核心形象,我们有一篇终身不会忘记的文章,那就是《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抒写的是仁人的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和自己而或悲或喜。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在洞庭湖遇到风浪,他们的表现是“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今天张孝祥遇到同样的境况,他没有“感极而悲”,而是发出了豪迈的声音。这表明了什么?表明了诗人张孝祥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境界的一种倾慕、一种追寻、一种探索、一种登攀、一种实现。这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词。

  我觉得人生有若干个黄金年龄段。同学们一两岁的时候是语言的黄金时期,我们学会汉语,这公认的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没费什么劲,比现在学英语省劲多了。如果当年我们同时也在英语的环境里,我们英语汉语都能非常纯熟。过了这个年龄段,再想学一门语言就得费点“洪荒之力”了。同学们现在进入了人生第二个黄金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人品高度奠定的黄金时期。18岁前未成年人,非完全刑事责任人,犯了大错、大罪,少年法庭审判,登照片,要打上马赛克,年轻人的心性还不稳定,可塑性很强,全社会要尽量保护。迈过18岁的门槛,再没人留情面,是完全刑事责任人。很多同学学业优秀,很有才艺,但不懂生活,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怎么和老师、和同学相处。各种奇葩的事情不断出现。这当然不全是语文的事,也不全是诗歌的事,但诗歌显然是可以陶冶心情的。杜甫说“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诗写罢自长吟”。备考诗歌阅读,除了显性分数、隐性分数之外,还有人生的分数,这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它远远重于我们的高考分数。当然我们也不是轻视高考分数,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PPT图示) [译词]

  满载着一船秋天的景色航行,开阔的水面平铺开明澈湖光。

  是洞庭水神挽留我观赏斜阳,平湖上有意召唤起粼粼细浪。

  明天风向改换将更利于航行,今夜露宿在湖面上又有何妨?

  且听水晶宫里演奏霓裳乐曲,明天我准定能登到岳阳楼上。

  我就不读这“译词”了,大家看“译词”时。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可能对我们的写作有直接意义。《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只有400字,是高考半篇作文的文字量,但力量胜似十万雄兵。抗日战争一开始,日本侵略军长驱南下,兵锋直逼岳阳,日军飞机把岳阳炸成一片瓦砾,唯独没有炸岳阳楼。岳阳楼是木体结构,一颗炸弹就毁,但日军飞机没有炸它。他们占领岳阳城之后,把岳阳楼当作司令部,他们觉得这里最安全。我军反攻,再一次把岳阳炮轰成废墟,但仍然没有一颗炮弹落到岳阳楼附近——谁也不敢碰,因为有范仲淹的一篇文章镇在这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人类共同尊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法西斯都要畏惧三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令人凛然,不敢侵犯。我们美丽的桐乡好像还缺一篇这样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不是可以由今天图书馆在座的某位同学承担,写一篇雄文护佑自己美丽的家乡?

  我们再看一首诗歌。

  (PPT图示)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如果没有“体味景语悟情语”这种意识,这首诗你懂没懂呢?好像懂了,但连贯不起完整意思,更不要说从里面得到熏陶和陶冶了。诗题“竹轩诗兴”。“轩”,是带窗户的房子,周边种满竹子,在竹环绕中的一座小轩,“诗兴”,写诗的兴致,写诗表达情怀、表达心志。

  “柴门风卷却吹开”——“柴门”是“景语”,是重要形象,它不是雕梁玉砌,不是豪门大院,是乡间隐居的院门。这个形象、这个“景语”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处境,他不是“居庙堂之高”,而是“处居江湖之远”。处于逆境。不如意的境况。“却”是退,“开”是向外,一扇柴门在风中摇憾。面前如果呈现这样的情景,我们都会感觉不安定:社会时代不安定,诗人的处境不安定,尤其是内心世界不安定。

  人在不安定的时候需要精神的支撑、内心的定力,所以才有第二句“狭径初成竹旋栽”,“狭径”也是重要的形象——诸位学过《归去来兮辞》,里面有说“三径就荒,松菊留存”——隐居的院落刚刚修完,当即栽上“竹”。“竹”是诗歌的核心形象。“竹”在古代诗歌中有特定的含义,是古代文人共识的意象。“竹”中通外直,“竹”有坚毅的贞节,“竹”是宁折也不弯的。“竹”字还是由两个“个”字构成,它还表现渺小的个体,博大的胸襟。明末清初有一名著名画家朱耷,就是八大山人。他早年的艺名就叫“雪个”,漫天大雪,一竹兀立。诗人想在“竹”这里获得精神的支撑、内心的定力。竹在轩外,诗人在轩内,他品茶焚香,过着清雅的生活。竹怎么影响、熏陶、感染了诗人?

  “梢影细从茶碗入”——竹的影子小心谨慎地映在茶碗的液面,进入诗人的眼帘。与其说“梢影细从”,莫若说诗人格外仔细,才看到茶碗液面映现着竹的影子。我们再推衍想象:这碗茶诗人是要喝下去的,看来“竹”的风韵也浸润了诗人的肠胃。

  “叶声轻逐篆烟来”——竹叶悉簌的声响,轻巧地追逐着盘香的烟缕飘入轩内,盘香的烟缕夹杂着竹叶的声响,诗人是要吸入肺腑的。看来“竹”的情怀和风韵浸润了诗人的肠胃肺腑,他的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不再向当初那样动荡不安。

  因而有了后面的场景。“暑天倦卧星穿过”——看见星斗在竹叶间穿过,诗人仿佛像“竹”一样有了包容宇宙,吞吐星宿的情怀。

  “冬昼闲吟雪压摧”——看大雪把竹子压倒,摧断。这是非常惨烈的景象,诗人竟然可以闲吟。那般的淡定和泰然。

  这样的情景还没有出现,所以后面又说“预想此时应更好”——这只是一种预想,还没有成为现实。人在不如意的时候,一般都希望时来运转,希望交上好运气,别再倒霉;但是诗人张镃没有半点幻想,他反而期待暴风雪的到来——那时候会更好。在这里我们分明听到了海燕的声音:“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结尾句“莫移墙下一株梅”——这株“梅”可能确有所指:某位知心朋友,或者某些红颜知己?也可能并无具体指向,只是迎接严寒暴雪的一种情怀。

  这首诗表达的不只是一种雅士的情怀,更是一种斗士的精神。

  毛泽东主席是一位非常懂得诗歌的政治家。他说“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是啊,古典诗歌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高度吻合。我们是一个温良和善的民族,我们讲究“和为贵”,讲究“与人为善”,古典诗歌反映了中华民族民族性的这一侧面。当然,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还有另外一个侧面,我们是一个和善的民族,但也是一个不容欺凌、不能被征服的民族。这首诗表达的是中华民族民族性刚烈的一面,这也是现在高考诗歌阅读选材的主流方向。

  (PPT图示) [译诗]

  竹轩面对柴门,被风卷动,柴门退后又吹开,小径开辟初成,当即缘径,栽种下刚劲修竹。

  竹梢影姿婆娑,经由茶盏,细细被引入轩内,竹叶声响窸窣,追逐香缕,轻轻地飘进幽室。

  溽暑夜晚倦怠,卧在榻上,望星星竹间穿过,寒冬白昼悠然,兴起闲吟,看大雪压断竹枝。

  现在预想其时,严冬景致,应该更劲峭动人,为了寒竹陪伴,莫要移走,墙边那一株梅树。

  这译诗就不读了。

  这样译诗不足为训。我有些译诗发到博客上。一位不认识的老师批评我:“王老师,您一直提倡语文读写都是内容高于形式,现在翻译得这么规整,不是形式高于内容了吗?”我就回答了两个字:“好玩”。我又不是学生,总这样翻译,烦不烦?无非是添点儿趣味,好玩一点儿。所以这不足为训。同学们翻译,你们读大学也还可以翻译,不用追求形式的齐整,掌握好内容才是更重要的。如果追求规整,反而影响了内容表达,那就弊大于利了。

  我们讲了三首诗,我想同学们应该有一些提高,对诗歌的认识有所提高,就是“景语悟情语”的过程会清醒自觉一些。

  (PPT图示)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拿到“景语悟情语”这把钥匙,再看这个诗题,就和其他同学就不一样了。“秋”是一个“景语”,季节的秋天;也是人生的秋天。“暮”是一天的夜晚,也是人生的暮年。这样说有根据吗?当然有。注释告诉我们,“‘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看来赵执信是一位老诗人,已经到了到了人生的秋天和暮年。

  “吟望”,“望”也不只是空间的眺望。诗人历经了人生沧桑、世事变迁。这里包含着透彻地省察人生世事的意味,是对整个世态人生的透彻观察、思考和反省。从诗题四个字的“景语”悟出内涵,对理解诗歌有重要意义。

  “寒山常带斜阳色”——“寒山”是一个重要形象,诗人处境苦寒,萧索、寥落,但“常带斜阳色”,斜阳的暖色照耀。“常带”,不是乍有还无,而是持久恒定发人。

  “新月偏明落叶时”——诗人已经到了人生落叶的时候,但“新月偏明”,新的思想、新的感受不断涌现,“偏”字非常执拗,好像向世界宣告一样:你们觉得我老了吗?你们觉得我不行了吗?你们觉得我快完蛋了吗?我偏要照亮给你们看。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跃然纸上。

  “烟水极天鸿有影”——萧索迷茫的环境,归鸿有他的身影,即将归去,但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地走完一生。“霜风卷地菊无姿”——虽然没有当年风花雪月的姿容,但本色相见,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二更短烛三升酒”——这是穷困潦倒生活形象的写照,但“北斗低横未拟窥”——任凭星移斗转,我看都不看一眼。这里我们分明听到了鲁迅先生的声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赵执信肯定没有读过鲁迅的诗,但鲁迅先生应该读过赵执信的诗。当然鲁迅不是抄袭套用。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歌熏陶培养出了一位现代文学的巨匠;现在我们读古典诗歌,对同学中涌现出新时代的文学巨匠,也怀有期待。当然只听讲座还不行,还需要更广泛地学习和领悟。

  (PPT图示) [译诗]

  小小阁楼高卧栖居终老山林,悠闲吟咏全不是因秋生悲情。

  清寒山峦常常染带斜阳色泽,一弯新月偏偏在落叶时照明。

  烟水直接天际可见飞鸿身影,霜风席卷大地菊花消殒姿容。

  二更时分短短蜡烛三升寡酒,从未准备窥望纵然北斗低横。

  四、古代诗歌解题例说

  我们还要学会答题,我们还是要高考。

  (PPT图示)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临洮在甘肃,注释说得很明白,北庭在新疆。“留别”是写给临洮地方的官员、朋友的告别诗。作者是著名边塞词人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轮台在新疆,“路”不是道路,是行政单位。我们学过辛词的“烽火扬州路”,指扬州这个地方。轮台这个地方一年到头大雪纷飞,这里侧重表现了要去的北庭环境的艰苦、苦寒。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春风”双关,是“景语”也是“情语”,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代表了朝廷的关怀和恩泽,大家学过王之涣的诗“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远离朝廷的政治中心长安,朝廷鞭长莫及,顾及不到这里,这里也是一样。“汉使亦应稀”,“汉使”不是指汉朝,唐代诗歌经常以“秦汉”比况“唐”。好比杜甫的《兵车行》:“况复秦兵耐苦战”,不是说秦兵,而是唐兵。“武皇开边意未已”不是说汉武帝,而是唐明皇、唐玄宗。这里也一样。朝廷的使节应该非常稀少,使节少,朋友更少。这两句侧重说了要去地方的孤单、寂寞。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疏勒、武威都是由甘肃到新疆经过的地点。“白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白雪覆盖的草,一种是颜色苍白的草。“青”字很别致,“青”在汉字里属于“没主心骨”一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看和谁搭。如果说“青草”,“青”就是绿;如果说“青天”,“青”就是蓝;如果是“青布”,这个“青”就是黑;如果说“青白”,这个“青”就是白。“青山”也就是童山。“过”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探访,一种是绵延。这两句侧重写的是要去地方的偏僻、遥远。

  六句三联,分别侧重写要去的北庭的艰苦、孤寂和偏远。诗人有许多理由,要向别人倾诉,要对酒浇愁、长吁短叹。这是人之常情。但岑参什么都没做,只是一句打住:“勤王敢道远”——为国事奔走,怎敢说路途遥远?“私向梦中归”——没有向任何人倾诉思乡,但梦是不由自主的,梦没有经过诗人同意,没有经过他的批准,私下把他带回家去。这里表达了一种盛唐情怀。承担了朝廷使命,抛家舍业,儿女情长全部抛在一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铮铮铁骨,赤子情怀。这正是现在高考诗歌选材的重要方向。如果死背教条,边塞诗就是思念、想家,那全错。我们不能教条先入为主,要让诗歌文字自身说话,听它倾诉情怀。

  看一下译诗:

  (PPT图示)听说轮台这个地方,一年到头都可以看见大雪纷飞。

  春风不曾吹到这里,朝廷派来的使节也应十分稀少。

  白草丛生的道路通向疏勒,经过青色山峦探访武威。

  勤于王事怎敢说路途偏远,家乡却在私下梦里回归。

  看一下简答题目。由词句入手,换句话说,不要死背概念和教条。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流派,李白的诗就飘逸,杜甫就沉郁,边塞诗如何、田园诗如何等等。要倾听诗歌自身文字的声音。检索形象,“形象”就是“景语”,是诗歌感情的主要载体;加工体味“意象”,把握内涵,最后归结到感情。以上第一步是读的问题,第二步是写的问题: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晓畅合理。这是很高的标准,我做不到,我努力去做。我想同学们可以做到,因为你们更敏锐,更聪明,才华横溢,年轻有为。

  由文字,一词一句入手,向终点跑,经由形象、意象,最后到达感情。这是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团体都是这样的过程。我们总是说“听其言、观其行”,这是对生活做出认识、判断的必由之路,也是了解生活的必由途径。

  (PPT图示)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题目要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角度有何不同?”我们没有刻意比较什么不同,分别说出两首诗的角度是什么,比较就在其中。好比比较两位同学:一个90斤,一个90公斤,不同自然显现。题目要求“简要分析”,也就是分析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为什么是是这样的角度,后果怎么样,另一首诗为什么是另一个角度,后果又怎么样。

  (PPT图示)[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这是“参考答案”。这“参考答案”真的不敢恭维。第一,题目要求两首诗“相比较”,这里一个字都没有比较,典型的答非所问。第二,第一句说出于想象,想象是主观行为,最后又说凭听闻所得,又是客观行为。主客观关系也没有疏通。中间说“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如果诗人由长安出发,经甘肃去新疆,是在途中;但标题看不出来,因为题目说“发临洮将赴北庭”,“将赴”就是还没有出发,还没有出发,怎么会是途中?所以,“从标题可以看出”是典型的画蛇添足。

  “参考答案”并不是命题人作的,而是另请他人。如果出题人自己回答,答案会太过主观,所以请别人做答案。做答案的人水平有限、情况疏离,答案往往有很多缺漏。但是又认为做答案的人总比高中生语文水平高,又没有考场的严格限制,时间也宽松,还可以商量着答,他们答成这样,考生答成这样还不是满分吗?也有道理。所以“参考答案”只是阅卷参考,并不代表最好的答案。有些答案错误严重,阅卷领导小组还要修订。“参考答案”上明白标注“本答案仅供参考”。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的说法。

  我们自己做的答案叫“备考答案”。

  (PPT图示)[备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别”诗。角度是亲见,诗中所写的是诗人身在轮台,亲眼所见的塞外实景。这里既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异壮美,也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严酷苦寒,因为是亲历,所以感受真切,描写细致而形象。”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一首“留别”诗。角度是闻说,诗中所写的是诗人将赴北庭所听说的其地景象,“闻说轮台路”表明是耳闻,“汉使亦应稀”可见是揣测。因为是耳闻揣测,所以“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等描写就相对概括抽象了。

  有的同学一定会想:答这么长,那哪里还有时间写作文?这是“备考答案”,说白了就是“磨刀答案”。考场上是“用刀”,备考是“磨刀”。除非我精神不正常了,不然,考场上我也不会这么答。有的同学一定又会想:既然考场上不这样回答,备考为什么这样回答呢?我们在练作文呢!我们读诗是“读”,答题就是“写”。作文的思想、思维、语言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如果平时答题前言不搭后语,到写作文语言突然就好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要把答题当作为一个自然段去经营。写作准备,不是一堆零散材料,而是要打好集装箱,整理好,准备装船。什么都没有准备,没有打理,考场上怎么和别人较量?

  但就诗歌阅读而言,完全可以简化答案。

  (PPT图示)[备考答案简化示例一]《白雪歌》是“送别”诗。角度是亲见,诗中所写是诗人亲见实景。这里既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异壮美,也有“瀚海阑干百丈冰”的严酷苦寒,因为是亲历,所以真切、细致、形象。本诗是“留别”诗。角度是闻说,诗中所写是诗人听说的北庭景象,“闻说轮台路”表明是耳闻,“汉使亦应稀”可见是揣测。因为是耳闻揣测,所以描写相对概括抽象。

  如果还有同学觉得还是很长,没有那么多时间,还可以短。

  (PPT图示)[备考答案再简化示例二]《白雪歌》是“送别”诗;角度是亲见实景;因为是亲见,所以真切形象:既有奇异壮美,也有严酷苦寒。本诗是“留别”诗;角度是听说的北庭景象:“闻说轮台路”表明耳闻,“汉使亦应稀”可见揣测;也因此描写相对概括。

  再简单点儿,两分钟答完?没有问题。

  (PPT图示)[备考答案再简化示例三]《白雪歌》是“送别”诗,角度是亲见实景,因此描写真切形象。本诗是“留别”诗,角度是闻说景况,因此描写相对概括。

  《白雪歌》是送别诗——这是前因,角度是亲见实景,因此描写真实形象——这是后果。本诗是留别诗——前因,是闻说景况,因此描写相对概括——后果。可以答得很简约,也可以很丰腴,根据实际需要作答,关键是思路要清楚。这是诗歌阅读的显性分数,还有隐性分数,作文的思乡、内容和语言等等。

  (PPT图示)答题思路脉络

  诗歌标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简

  约

 角度

  亲见实景

  闻说景况

 前因

  送别

  留别

 后果

  真切形象

  相对概括

  这就好比是写作提纲。要比较的是两首诗的角度,“亲见实景”和“闻说景况”,前因分别是“送别”、“留别”,后果分别是描写“真切形象”和描“相对概括”。作文不能只是提纲,要答出更丰满,更有内涵的东西,这就需要淬炼思想、思维和语言,做好准备。

  这道题目问的是内容和形象,还有一道题目问思想感情。两问: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PPT图示)[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这个“参考答案”绝对不是命题人做的。命题人应该是北京大学研究唐代“边塞诗”的是一位专家,绝对不会这样认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愁”,岑参根本没有这“愁”,他抛家舍业,完全把心思放在国事上,儿女情长全抛到一边,没有这“思乡之情”。梦是不由自主的,是潜在内心深处的。这“参考答案”辱没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

  (PPT图示)[备考答案]诗的尾联表达了盛唐诗人忠于国事的高昂感情:远赴边陲,苦思家乡,是人之常情;但诗人在“勤王”的责任面前,没有牢骚和哭诉,乡情不由自主,进入梦境。

  诗人已在远离家乡的临洮,又即将奔赴更加偏远的北庭。听说那边白草飞雪的苦寒,料想汉使应稀的孤寂,思乡之情本应更加强烈。但是身系国家重任,没有些许抱怨;梦中归家的怀想,完全不由自主。“私向”更见出怀想之深,自制之强,情操之高——控制感情,疏通理性,激扬热情,凝结成“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这格调高扬的诗句。

  这才是对这首诗歌恰当的认识。如果在作文里写对岑参的认识,这个答题,直接就可以上作文了。2016年“课标二卷”考一个写作题目“学好语文的三条途径”:课堂语文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一位学生一堂语文课有收获,一本课外书有心得,一次社会生活实践有体会,都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如果一节语文课、一本课外书、一次社会生活实践都没感悟、无所得,那这十二年学是怎么上的?

  2017年“课标三卷”写作题目是“我看高考”“我的高考”,我们现在就在高考备考中,今天这场讲座,以及讲座的具体内容都可以直接写到作文里去。那么,我们获得的不只是诗歌阅读的显性分数,也有写作和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的隐性分数。至于更长远的人生分数,有待于同学们日后体会了。

  再看2017年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这是欧阳修的一首诗。很有意思,考生面对自己高考的试卷,里面一首诗里呈现出一千多年前宋代国家级考试的情景。

  (PPT图示)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宋]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礼部贡院是举人考进士的国家级考试,欧阳修是主考官。欧阳修是在嘉佑元年接受了主考官的任命。当时考风不正,考生们片面追求华丽的辞藻,骈丽的句式,徒有其表,华而不实。欧阳修决心纠正不正文风,以至于引发了举人的哗变:从来都是这么写文章,今年怎么不行了?欧阳修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主张,最后扭转了颓靡的文风。嘉佑二年,出现了中国科举考试历史上华丽的场景。那一年礼部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考官里有王安石和著名诗人梅尧臣。考生中有两位来自四川的年轻人,20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二人的父亲苏洵,27岁开始奋发读书,这一年也和两个儿子一起进了考场,另外还有一位著名文学家曾巩。人们说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云集了唐宋八大家的六位:两位考官,四位考生。另外两位韩愈和柳宗元可惜没能“穿越”过来。这次考试还穿插了一些传奇趣事。考官们认为一篇文章出类拔萃,肯定应该是状元。但梅尧臣认为这篇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出于谦虚,不将这篇文章降为榜眼,第二名。启封试卷看到,不是曾巩的文章,而是苏轼的文章。苏轼因为梅尧臣的谦虚,失去了状元。故事很多,这里略去。

  欧阳修这首诗写于嘉佑四年,基于前面扭转颓靡文风,又有经过嘉佑二年的华彩锦绣,欧阳修主持这次考试,内心的严肃、郑重和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紫案焚香暖吹轻”——“紫案”是贡院的别称,从早晨起来就焚起香,焚香一是排除异味,二是营造庄严的气氛。和暖的春风轻轻吹拂。这是“景语”也是“情语”,欧阳修内心也同样庄重愉悦。

  “广庭清晓席群英”——贡院广阔的院子里,从一清早就坐满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面对这些风华正茂、意气昂扬、神采奕奕的年轻人,欧阳修内心想必是充满了自豪感和喜悦情。

  接下来颔联两句写的是开考前后。“无哗战士衔枚勇”——开考之前,考生做好准备,一点喧哗都没有,非常肃静,就像“战士衔枚”,勇毅内敛。古代行军或者埋伏,为了避免发生声音,嘴里要衔枚,“枚”就是一根小木棍。他们眉目神情之间呈现着锐意进取、跃跃欲试的昂扬斗志,整体场面一派肃穆。

  考试开始,“下笔春蚕食叶声”——像春蚕嚼食桑叶一样。春蚕嚼桑,声音细碎,声声入耳,表明考场上考生紧张答题,全神贯注,整体分外肃穆、安静的场景。同时又写出了考生落笔如飞,才华横溢的个体形象。面对从整体庄严肃穆到考生个体紧张答题的场景,欧阳修内心也充满着喜悦之情。

  乡里献贤先德行”——面前这些年轻人除了才华横溢,品德操行也很优异。“品德操行被放在第一位。除了举人身份之外,都需要乡里举荐,考生如果不孝敬父母,也没有资格考试。还要查祖辈三代,如若爷爷偷过别人家一头牛,孙子也别想考试了。朝廷选拔官员,品德操行确实是最重要的。

  “朝廷列爵待公卿”——这里的“公卿”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考官,朝廷的各种爵位,像考公务员的职位一样,等着考官选拔;二是代表考生,希望考生成为公卿,承担各项要职。

  最后两句谦虚的说法。“自惭衰病心神耗”——自己很惭愧,心神耗尽,这当然不会是实际情况。如果实际是这样,那欧阳修就辞职了,他不可能尸位素餐,占着位子不干事,这是谦虚的说法。

  “赖有群公鉴裁精”——希望激励考官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朝廷把好关,遴选英才。

  (PPT图示) [译诗]

  贡院焚烧着香烟,缭绕的烟气在春风的暖吹中特别轻盈,

  广阔的庭院里,从清晨就纵横坐满各地前来应试的精英。

  考场上一派肃穆,举子们屏息答卷好像衔枚列阵的兵勇,

  只听见落笔刷刷,仿佛春蚕咀嚼桑叶时发出的细碎响声。

  郡县乡里向朝廷举献贤才,首先推重的当然是品德操行,

  朝廷各部按等级分授官爵,都期待着主考官员判定辨明。

  我深深惭愧的是自己体衰多病,心志神思已经耗费殆尽,

  幸亏有各位大人可以仰赖,选拔英才全靠您们裁断鉴评。

  译诗我们就不读了。

  选择题,同学们要着眼诗歌内容,淡化专业术语。高考不考专业术语,这是上世纪80年代恢复高考以来就确定的方向:一是除默写之外,不考课文内容;二是不考专业术语。在高考题目中曾经出现过专业术语,但阅卷不做要求。

  例如曾经考过陶渊明的一首诗《移居》,答案里有一句说“这首诗用了白描的写法,写出了陶渊明和农民的和睦关系”,阅卷中明确规定,没有“白描”这个专业术语是没有关系的,写“描写出来”“写出来了”都行,但是,有“白描”的专业术语,但没有“陶渊明和农民的和睦关系”的具体内容,那是一点用都没有。

  什么是白描?如果讲明白,就是不加任何的烘托和渲染写法。为了把白描讲明白,还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烘托、什么是渲染。诸如此类的手法,有几十上百种。古代诗人写作时,不追求也不知道自己用了什么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并没有想过夸张、比喻,他只是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说高中毕业生了,连孩子都知道。一个小孩儿长得胖胖的,别的小孩儿叫他“狗熊”,这里用了借喻;都叫他“狗熊”,成了外号,修辞就变成了借代。孩子不知道用什么修辞方法,但被叫和叫的人都懂,都知道什么意思。用什么手法并不是高中重点,这是大学中文系才要学的。大学中文系是学问,是大学问,是对语言文学现象梳理和解释的科学。中学语文不是科学,中学语文是生活的学科。

  还有一次考试,“全国卷”选用了晏几道的一首词“思远人”。有一道题是对“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进行赏析。答案里说“用了起兴的写法”,这是错的。“起兴”是由它事引出本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起兴,和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没有关系。但“红叶黄花秋意晚”和词有内在关系,不是起兴。

  那一年12月份,距离高考都半年了,我到哈尔滨讲课,是东北三省四市语文老师的会。会上见到黑龙江省一位阅卷负责老师,我问他“诗歌阅读”怎么判的,这位老师记得还很清楚,他问:“您是不是问那‘起兴’?”我说“是”,那位老师说:“没有学生这么回答,一个都没有,我们不做要求。”我又问:“如果学生答了‘起兴’,算不算对?”他说:“我们跟您不一样,我们不杞人忧天,没有答的挺好,不做要求就得了”。专业术语偶尔在试题或“参考答案”里出现,也会在阅卷中淡化,阅卷注重具体内容。

  选择题更是如此,它是针对具体内容的问题。要检索比较,判定一处确切误点。“确切误点”就是非常明确的,语文选择题目都是这样,错误选项只有两招:一是“颠倒黑白”;二是“无中生有”。

  (PPT图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A项“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的肃穆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紫案焚香暖吹轻”写出了考场舒适宜人的环境,这个没有错。欧阳修是主考官,承担着重要责任,除了喜悦之外,他也是很郑重、很严肃的。欧阳修不是一位路过的老大爷,他是主考官,是有责任的。“紫案焚香暖吹轻”也是一种郑重、严肃的场景,欧阳修内心也应该是一致的,不然他不会这样看这个场景。但这一点是不是算错,不太好说。需要看一下其他选项,如果其他选项里有两项存在更明显的错误,那这个就应该可以通融。如果其他选项没有比A更明确的错误,那这就是一个错误点了。

  2017年“课标二卷”“莫道中原第一人”那道题目,三个选项都有问题,阅卷会相机处理的。

  B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莫不是举人们去抢卷子?第三句还没有开始考试,比作“战士”是“衔枚”的,安静、肃穆,勇气内敛的,不是一往无前冲锋的战士。B项对比喻的理解错误,比A项明显、严重。

  C项“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这是对第五句“乡里献贤先德行”的翻译,没有任何错误。

  D项“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它把这个“朝廷列爵待公卿”的“公卿”理解为“考生”,这也是对的。我前面对诗的翻译,解释为“考官”,就是为了表明两种理解都可以。

  E项“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这是错误的,做这只是一种谦虚的表态;“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这也是不对的,道理我们前边讲过了。

  B、E两项“颠倒黑白”更明显,所以A项的表述就通融过关了。题目不够严谨。

  (PPT图示)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怎么赏析?一个是文字、词句,再一个是形象,还有一个是感情。这是“参考答案”。

  (PPT图示)[参考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这“参考答案”三点都有,但都不够准确、严谨。我们的“备考答案”是:

  (PPT图示)[备考答案]诗作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把贡院中众多考生在试卷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准确恰当,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肃穆寂静的考场上,考生们紧张答题、全神贯注的场景,也显示出考生才思敏捷,落笔如飞的形象。从而传达出诗人郑重愉悦的心情。

  欧阳修是主考官,是当家人,承担着责任,他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愉悦。

  我们再看一首前面提到的宋词,晏几道的《思远人》。

  (PPT图示)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一般词的词牌和词的内容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只是对词作形式的要求。但“思远人”是晏几道首创的词牌,所以和词的内容就有关系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题目里“思远人”的,还有词里面“千里念行客”“泪弹不尽临窗滴”的,不是晏几道。晏几道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这是词人晏几道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一个女孩子的形象。在宋词里这叫“代拟闺情”,就是词人以一位女孩子的口吻来写。打个比方,“思远人”这首词好比是《红楼梦》,晏几道就好比是曹雪芹,这里“千里念行客”的是林黛玉。晏几道好像曹雪芹。不要把曹雪芹和林黛玉的关系理解错了。

  前面我们说到过这一句“红叶黄花秋意晚”。这里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新婚不久,丈夫为生计离家奔波。少妇思念丈夫,彻夜未眠。第二天早上起来眼巴巴地向窗外看,希望可以看到丈夫的身影。但眼前却是“红叶黄花”,“红叶黄花”是秋天的景物,阻隔了她的望眼。“秋意晚”暗示别离久远,丈夫可能离家前许诺过“不要太伤心,秋天我就回家了”,但现在秋深了,还不见丈夫回归。这一句写出亲人间空间、时间的阻隔。这显然和词有密切关联,说是“起兴”肯定不对。

  少妇想念千里之外、离家在外的亲人,向天上看,希望看到鸿雁。鸿雁不是信鸽,不能带信归来,但鸿雁从亲人的北方飞回,秋深雁回,丈夫应该也在望南飞大雁吧,可以从雁身上揣摩丈夫的信息,也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吧。但看到飞云飘尽,也没有丈夫的信息。想写信也不知道寄到哪里去。

  平心而论,少妇还是很坚强的,她没有陷在思念中无法自拔。所以是看归鸿,想写信,都是希望寄托对丈夫的忧思,让自己振作起来,但都没有实现。

  女孩子很敏感,难免哭起来了。“泪弹不尽临窗滴”,有时候哭也是一种排解——我们也经常说“哭吧,哭过了就好了”。“临窗滴”,眼泪滴落在窗边砚盒里,少妇当即研墨,想写点东西,寄托哀思,她不断努力想超拔出来,但没有成功。“渐写到别来”写到分别以来的种种情状,没有想到没有摆脱开,反而越陷越深,“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红笺无色了,信笺上的泪水想必已如血红。

  (PPT图示) [译词]

  红叶菊花晚秋意绪,闺中人不禁思念行客远隔千里。

  看遍天际云来云去,也不见鸿雁飞归带来游子信息,

  满怀思念,想要寄上书信,又怎么知道寄送到何处?

  眼泪兀自流淌不尽,面对着窗子,一滴滴涌弹飘洒,

  就着砚台,将溅落的泪水,当即研磨成离愁的墨汁。

  便蘸着泪水磨成的墨汁,细细书写分别以来的思绪,

  这离情写到深处,泪水把信笺的粉红色都浸湿淡去。

  (PPT图示)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表达的当然是词作者晏几道的感情。“参考答案”第一句就错了,它说“表达了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这是少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是少妇的感情。词的感情应该是晏几道的感情。这就好比问《红楼梦》的感情,不答“曹雪芹”的,却答“林黛玉”的。这种张冠李戴,绝对不是命题人的答案。这位命题人应该是北京大学专门研究“两晏”的一位宋词专家,怎么可能这么理解呢?“红叶黄花秋意晚”这就是刚才说的问题。 “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明明是和词的主体是有关联的,怎么能是起兴?

  (PPT图示)[备考答案]这首词通过表现闺中人深切思念远方行人,又难以传达思念的抑郁之情,寄托了诗人内心悲苦难诉的感情。首句写景,景中传情。一方面,“红叶黄花”,是晚秋特有的景物,从空间角度渲染亲人远隔的背景色彩;“晚”,从时间角度暗示别离久远。另一方面,红叶黄花,晚秋意绪,也是离愁别绪的形象写照。

  闺中人是一个“景语”,和之前说到的“苏小小”是一样的。至于晏几道有什么悲苦难诉,我们不知道,想知道,需要研究晏几道。正像前面不知道李贺有什么等待守候一样。但词作通过景语,表达了内心的感情。“首句写景”,不是起兴,“景中传情”这是必然的。同学要扭转混淆“景语”“情语”的错误,这种误导,阅卷里肯定要修订。

  (PPT图示)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参考答案”都是对少妇行为动作的描摹。题目要求“简要分析”,就是要求分析感情,什么内在的驱动力,让他流泪,让他研墨,让他提笔恸哭。“参考答案”说了“情到深处”,但这只是偶然带出。

  (PPT图示)[备考答案]“临窗滴”写临窗洒泪滴滴弹不尽,因为泪落砚台,并有相当积贮,所以“就砚旋研墨”,当即就砚研磨,为的是难抑思念之情,急于向离家行人倾诉。词里描摹的闺中人在动笔之前已经临窗弹泪,接着又和泪研墨,及至提笔写信,越发触动相思,细细写到别后情状,深情倾动之时,想必已涕泪纵横。倾盆雨般的泪水落到红色信笺上,泪水浸湿红笺,红笺因而褪去颜色。这一句表面写红笺褪了颜色,内里写泪如血红。由思泪到墨泪,由笺泪再到血泪,层层写出情感深化进程。

  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古代诗歌、古代诗人对人的感情把握和体会是多么细致入微,这才叫“以人为本”。同学们进入大学,年龄大了,“早恋”的禁区不复存在,会交异性朋友,男孩子要知道女孩子的感情是很细腻的。我们这种粗枝大叶的男人怎么能交上款款深情的知心女孩?领会唐诗宋词里细腻的感情,也有助于我们结交如意的朋友呢……

  五、古代诗歌阅读小结

  通过一首词,一首宋词进行小结。

  (PPT图示) 眼儿媚 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无名氏的《眼儿媚》,有人说这首词是秦观写的,但我觉得秦观书卷气要浓些,这首词江湖气重一些。“萧萧江上荻花秋”——有点像“枫叶荻花秋瑟瑟”,一种声景交融的景象。“做弄许多愁”——引发出很多愁绪。诗人当然知道,只是一个“愁”是不行的,太抽象,千愁万愁,愁各不同,词要用形象表达。

  “半竿落日”——这是一个“景语”,一个形象。它是什么愁?人生易逝,生命苦短。这我好理解,我都不是“半竿落日”,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可是同学还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怎么理解“半竿落日”?可以迁移。对人生易逝有些隔膜,那也知道光阴如箭,日月如梭。星期天,或者寒假,定个计划,最后什么都没做成,不也有一日落寞的怅然吗?扩展开来就是“人生”。日复一日,就是一生,这里写的是人生易逝,人生苦短。

  “两行新雁”——这里写的是故人分离,新雁分飞,寓示人生分离。

  “一叶扁舟”——扁舟如叶,摇摇摆摆,不能自主。既如“半竿落日”。人生不能自主;又如“两行新雁”,人际也不能自主。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一醉方休吧!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不断的纠结。浮沉。

  我们正好用这首词做总结。因为题目问的就是王国维先生的名言。

  (PPT图示)题目: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上面这首《眼儿媚》和你读书的其他诗文中各举一例。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不少于200字。)

  要分析这首词,还要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这个“示例”中的第一段不是回答这个题目,是顺便为诗歌阅读做的小结。

  (PPT图示)[备考示例]“诗言志”,诗歌的基本属性是表达感情;而这感情主要是经由形象表达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揭示出古代诗歌创作的这一艺术规律。所谓“景语”即形象,所谓“情语”即感情。这句名言,一方面说明了诗歌中的所有形象都是为了表达感情而塑造,另一方面也说明诗人的感情大多是经由诗歌形象来表达。化虚为实,正是中国古代诗词的精髓。

  这首宋代无名氏的词作《眼儿媚》,鲜明地印证着王国维先生对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真知灼见。

  词作开篇就描绘出江上荻花萧萧、声景交融的总体画面,并表明了这清秋景色勾引出许多愁绪。接着转换出三个特写镜头,传达出愁绪的具体内容:纵观残阳将落,人生易逝;横看新雁南飞,故人分离;而那一叶扁舟,摇摇荡荡,既如命运浮沉(这是人生),又似情怀动荡(这是人际)。一组形象,无不传情,融成抑郁纠葛的意境。(这时候我们才有资格说)触目所见,怎一个“愁”字了得!也正因为诗人心绪不宁,愁绪难消,惜别无奈,才这样感知着秋暮荻花,这样描摹落日、归雁和扁舟,这样的满目皆愁啊。(同样的景色在不同人眼中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解放军战士训练归来,面对一轮落日,会高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充满着昂扬胜利的豪情,但这里的诗人可不是,他是一种消沉落寞的情绪。我们还要联系另外一首诗。)

  吟哦这一首无名氏的《眼儿媚》,思忖着王国维“景语情语”的至理名言,我不由想起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里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人的一生的愁无穷无尽,小时候为没有好吃的愁、为没有玩具愁、为过年没有新衣服愁、为没有小朋友愁,长大后更是千种万种愁,是不是人生就是为愁而来的?但是很多愁都具体形象,容易诉说,容易理解。最空蒙、难以把握的就是“闲愁”,莫名其妙,没有原因,没有滋味,把控不住。我觉得,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开始会萌生“闲愁”,结婚有了孩子,就没功夫闲愁了。这里贺铸把“空蒙”写得非常具体)——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有丰富人生阅历或阅读积淀的就容易理解领悟;如果欠缺没有,通过阅读这首词,联想想象,也可以丰富阅历)词篇连用三个比喻,或者说,连用三个“景语”营造暮春意境,表达“闲愁”之“情语”。“一川烟草”,描摹“闲愁”之感的凄楚迷离;“满城飞絮”传达“闲愁”之绪的弥漫无依;“梅子黄时雨”寄托“闲愁”之情的缠绵不尽。将难以传达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触可品的实的景物,给读者以真切的艺术感染。(这是中国诗歌的独门绝学,这是它屹立于世界文学最高峰,经久不衰的关键)

  希望同学们继承这种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体味景语悟情语”,读好诗歌,促进阅读和写作,思想深刻,感情丰富。提高品格和人生的境界。

  谢谢大家,下面按要求是回答问题的时间。

  读者:王老师,您好!我是来自茅盾中学的高二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会读到很多诗歌,怎么把生活中的诗歌和考题的诗歌结合起来,成为人生的经验?

  王大绩:我没有听懂你的问题,你说把生活中的诗歌和考题中的诗歌结合起来?

  读者:可以给我们一些小技巧。比如刚才您说您的学生每天翻译一些诗歌,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另外的小技巧?

  王大绩:实际上,我说的几个字就是最核心的,就是体味景语,领悟情语。做任何功课、学问,都要有整体的认识,要有“一以贯之”的思想。“一以贯之”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问学生子贡:“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你认为你是很博学,并且记得很牢的人吗?子贡很善于说话,他说:“然,非与?”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我不是天才,不是最强大脑,“予一以贯之。”我只是能用一种基本思想把自己的学说贯穿起来,坚持下去。

  我问过数学老师,如果用最简约的话概括数学,怎么说?他们说,数学只有两道题目:一道方程,一道函数。说得非常概括,也非常恰当。语文用几个字概括就是“体味景语悟情语”,因为今天是讲诗歌,没有整个贯穿起来说。其实如果从语文各个方面来说,读和写都是这七个字。如果说得更核心、更简约,那就是一个字“悟”。各门功课都需要悟,但语文不一样。物理也需要悟,那是牛顿悟出来的;数学也需要悟,那是笛卡尔悟出来的,化学是门捷列夫悟出来的。其他学科都是老师带着我们学习、领悟前人的思想成果。语文学科需要老师和同学自己去悟。

  我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杯水,这是常识。它有两个发展方向:化学、物理课上,就是它的分子式、离子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在语文课上,它也不仅仅是一杯水了。如果我还认为它只是一杯水,那叫不懂人事。它可能是一份体贴、一份关爱,它不仅止是一杯水,它可能有浓浓的情,浓浓的意。一杯水这一“景语”中,是可能有五光十色内涵的。对任何事情都有内涵情和感悟的价值,这大概就是语文的窍门,其实也谈不上是什么窍门。阅读古代诗歌就是在提升我们领悟水平的一条途径。

  读者:王老师,您好!我是桐乡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请问您有没有推荐古诗词的读物就像古诗词的方法,有像林黛玉对香菱的建议?

  王大绩:你要先申明一下我不是“托儿”,因为楼下就在卖我的书。我给大家说一下我的书,这是中华书局最新出的一本书。书里的导语就是“体味景语悟情语”。但因为这是一套书中的一本,为了统一,所以书局就改成为《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我不太喜欢这书名。但编辑部很认真,书里很少错误,有一百多首诗歌,也有浙江省历年的高考诗歌。这本书是对“体味景语悟情语”的贯彻。

  但是,我不能把《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送给朋友,所以我就从出版社要了少量的书,找别人给我做了一个封面,就是这个《体味情语悟情语》。前面两位提问的同学到前面各送你们一本,我只带了两本。下面的售书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封面不一样。我认为这本书是最好的书——有点儿大言不惭。

  读者:我来自桐高。我有一个困惑,因为有时候我们做诗歌题的时候,让我们分享作者的体会,有时候我们读诗歌题的时候,我认为是这个意思,答案是那个意思,就不能统一。所以,我如何体味诗人的感触,这样分数也不是很高。做出来的题目让我很伤心。怎么能让我们达到和诗人思想感情有共鸣呢?或者怎么理解这种感情呢?

  王大绩:首先,给你一道题目,是因为你是高中毕业生,是针对高中文化水平的。不是没有读过诗,没有文化的人,出题人预想做题的同学应该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对诗歌有所了解,有一个基础,所以可以以相应的题目问你。如果高中生完全不懂李贺,他不会问你。如果需要背景,会有注释。例如“终老山林”“秋暮吟望”,不是凭空想成暮年。而是根据注释。还要根据文化积淀,要联想、想象,在学习中丰富、充实起来。我对诗歌的理解远远不如大学专家,我只是中学教师,我只能客观理解。有这个积淀,有这个能力,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成绩;没有这样的积淀、没有这个能力,也就只能认。能跳两米就跳两米,不能跳两米就跳一米八。

  读者:老师,您好!我是茅盾中学高三的学生,只剩下四十几天高三的学生就要高考了,我想问一下在剩下四十多天内,我们怎样才能悟到它想让我们悟到的地方?

  王大绩:这个问题和前面一个问题是一样的。前面我说了,古典诗歌除了诗歌的收获之外,还有隐性分数。如果只为11分的收获,实在太没有效率了。就像下围棋一样,一个子落下不是一个子的价值,而是一片棋。这里还有一个延伸题,可以看出延伸影响。时间关系,我就不说诗歌本身,只讲解一下回答示例吧。

  (PPT图示)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不少于200字)

  这题目像微型作文一样。“词人形象”,当然是在问词人的感情,不是在问他的模样,是在问他的内心。除了对词做出解读,还要评价。所以,很多地方,题目回答是会影响作文的。

  (PPT图示)[备考示例]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我读出了一个寂寞孤独、愁肠郁结的词人形象。在词人的胸怀里郁结着“芦叶蓬舟千里”“醉眼渺河洛”的家国之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的凭吊之愁和“山欲暝,敛眉峰”的际遇之愁。

  对词人的这种感情我是理解并同情的,它真切地反映出在南宋偏安的大环境里,一位孤零漂泊的知识分子的心声。试想,天地苍茫,西风凄紧,词人匹马漂泊,孤独吟啸,此情此景,令人为之神伤。但是,这一形象以及它所包含的感情又有着某种局限性。在同样的时代和环境里,岳武穆怀抱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陆放翁高唱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心声。比起这些忘怀自我,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象和情怀,词人的形象和感情毕竟显得单薄柔弱,这也让我为之唏嘘叹惋。

  在词人的胸怀里郁结着“芦叶蓬舟千里”“醉眼渺河洛”的家国之愁——这里只各举一句说明家国之愁。同学作文引用名人名言和警句,有时候用得不准确、不经济,知道的都写进去,反而淡化了论说效果。抓住关键的一句,引用名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芦叶蓬舟千里”“醉眼渺河洛”是最典型的家国之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的凭吊之愁——肯定有同学会问,刚才说准确、经济,怎么这里又来三句?有的地方要经济,“惜字如金”,有的地方要充分“泼墨如水”,这里不引用三句,是说不清“凭吊之愁”的。

  题目还要求评价,评价要尽量做到客观公允。同学们往往不是抬到九天之上或者踩到九地之下,非常容易说得绝对和极端。认识问题,重要的是客观、辩证,要有分寸。

  “对词人的这种感情我是理解并同情的”——先从正面说,肯定他,肯定说得有分寸,只是“理解和同情”,并不是赞扬。

  “它真切地反映出在南宋偏安的大环境里,一位孤零漂泊的知识分子的心声。试想,天地苍茫,西风凄紧,词人匹马漂泊孤独吟啸,此情此景,令人为之神伤。”——我们学习、背默那么多古典诗词,只是为了默写吗?把它化用一下,变成自己的语言。汉语的审美习惯是四字短语,把诗句变成四字短语,凝练而且具有文化色彩。这里等于是做的写作语言样例。

  再说否定的一面,“但是,这一形象以及它所包含的感情又有着某种局限性”——否定也是留分寸,留余地的。

  要做比较:在同样的时代和环境里,岳武穆怀抱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为什么要举岳飞这个例子,因为最典型,“壮志”“笑谈”两句,是当年汉民族高亢的心声。但只举岳飞的例子还不够,因为岳飞是统帅,是武将。这首词的作者方岳是文人,不能拿岳飞的标准要求方岳;还要举另一个同类型的人。“陆放翁高唱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心声”。这里告诉同学们举事例的时候要兼顾多方面,才能清楚、全面。

  “比起这些忘怀自我,以天下为己任的形象和情怀,词人的形象和感情毕竟显得单薄柔弱,这也让我位置唏嘘叹婉。”——否定也有留有余地,不是一脚把人踩扁。

  解决每个问题都可以广有收获。诗歌阅读包括答题,与其他阅读,与写作,都密切相关。你提的问题就是怎么用最简洁的途径拿到题目分数,这的确会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变得单薄柔弱。

  我一直努力把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成绩的提高,是水到渠成,不是单一的追求。在我们这里再怎么堆,也堆不出珠穆朗玛峰;要在青藏高原才能耸立起珠穆朗玛峰。这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备考不能单一只追索技巧和方法,柔弱单薄的茎秆是支撑不住的丰实的谷穗的。

  读者:王老师,您好!刚开始的时候你提到了图文转换,而且您说最欣赏的答案是标准答案只有一个“略”字。如果题目有标准答案,我们应该怎样借鉴它,或者如何解答问题?

  王大绩:这就好像欧阳修诗里的“自惭衰病心神耗”一样,把我说这个“略”看得太实了。我提到“略”,只是个幽默的说法,我说最喜欢“略”大家都笑了,这是真正的意图,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个“略”字。

  很多同学问过我“备考答案”和“参考答案”差太多,信哪个?我说,你手里有哪个就信哪个。他们说手里哪个都没有。哪个都没有,那这问题有什么意义?考场上我们手里没有答案,这是无情的事实,信谁?只能信自己,努力答到最好。我说的回答标准是:文本的要点、诗词的要点无一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这很高的标准达不到,但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前面也说了,“参考答案”有很多缺点,它并不意味着最好的答案,它只是一种评分标准。还有参考答案本身的错误,阅卷要修订。但阅卷的“评分细则”从来不会外传,阅卷之后销毁。没有执行的“参考答案”,仍会印到各种复习资料里。最重要的是六月七日考场上,我们手里没有答案,你说指望“参考答案”有什么用?你没有,除了自己答好,还有什么路可走呢?自己作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样的时候,要比较、对照、推敲。如果判断不好,找人帮你判断,同学一起,老师一起磋商。我们追求真理不是追求答案,“参考答案”也是人做的,答案做的未必有我们自己做的好,所以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