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给竹编老技艺一个新“活法”

2014年04月03日 08:48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在风霜中苍翠俨然的品格,古往今来,让不少人感慨,因而中国文人的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

 

  而除了带着“仙气”,竹子还可以很接地气。竹匾、竹篮、竹筐……曾经,在中国很多农村家庭中,用竹子制作的用品随处可见,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但我们发现,竹子的地位与竹器的地位似乎有着天壤之别。如今,竹器渐渐在人们生活中销声匿迹。“竹编,就是竹篮吧,很便宜的……”

 

  “嘭——呲——啪……”不久前,竹编工艺中破篾的声音又在乌镇陈庄村的一间房屋内响起,几十根高达十多米的紫竹矗立在院中,形似尖顶的竹塔。地上,完整的竹子与破篾后的竹条放在一起;墙上、屋顶上,竹编的半成品、成品组成了特别的装饰物;六名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村民忙得不可开交,破篾、刮青、起底、起身、收口……

 

  这里,孤单地延续起了陈庄村竹编的“传奇”。

 

  “不夸张地说,曾经全国市面上的大部分竹编器物都是我们陈庄村生产的。”钱利淮不无骄傲地说。他今年30岁,曾走出陈庄村,上了大学,学了工业设计,但毕业后却没有依照家人的期望进企业上班,而是回到了小小的陈庄村,拾起了竹编技艺,做起了并不被人看好的竹编器物,还创立了“竹芸工房”竹编工作室。

 

  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那是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嘉兴市级非遗乌镇竹编传承人钱鑫明的儿子。

 

  “现在我是在做竹编工艺品了!”57岁的胡中庆一边编织竹条一边与身边的工友聊天,他曾在村里的竹器厂工作了40年,一直做竹篮、竹匾等生活用品,现在在这里制作全新的竹编工艺品,为此,他感到很新鲜、很骄傲。

 

  但就连这样的竹编“老手”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让新产品的品质达到钱利淮的要求。而钱利淮对自己的要求同样很高,有次为了编织一个竹杯容的口,他曾在一周的时间里尝试了20多种不同的编织方法,每天都编到凌晨一两点。

 

  “当时我毕业回来,村里已经没什么人在做竹编了,大家觉得做竹编没出息。”但钱利淮没有放弃,他开始到处走、到处看。安徽、江西、东阳、嵊州……“那些地方曾经跟陈庄村一样,也有非常好的竹编器物,像竹编火炉等,但如今也只有零星几个老师傅还会做。”

 

  “做竹编雕塑进入博物馆”不是钱利淮的追求,“让竹编再融入人们的生活”才是他的目标。于是,他根据编织技艺去设计造型,在日常生活中找寻灵感……工业设计的专业素质成了他最大的优势。实用的竹盒、时尚的竹拎包、百变的竹花篮、精致的茶道用具,甚至连Ipad外壳、手机袋等都在他手中不断“变”了出来。

 

  “只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都可以用竹子做。”这不,无意中在角落看到刮青下来的篾丝,揉捏、比画几下,就已经在钱利淮的想象中变成了可爱的动物玩偶。

 

  不断地更新竹编产品还不是钱利淮的终极目标,在他脑海中,一个系统的竹编文化体系正在酝酿。“一直以来大家传承的只是一门技艺,但我觉得竹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比如历史文化内涵、器具沿革、色彩图案、编织方式总结等。在这方面,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上个月,钱利淮分别在乌镇植材小学和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开设了竹编课程,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去小学是想让孩子认识并且爱上竹编,让竹编给他们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而去大学开课,一来是想和大学生们一起探索竹编的全新设计,二来也想‘离开竹子’探索新的竹编文化形式,比如平面纹饰、立体造型等。”在钱利淮看来,竹编这类手工艺品终究是小众的,所以现阶段市场是次要的,竹编的传承和发展才更为重要。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孔 越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