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约好去竺灵庙看戏,人多、热闹,谁都不知道他们在相好。” 陆晓勤 插图
竺灵庙离屠甸镇不到半里,是从长山河桥到屠甸镇的必经之地,如果走路去的话,一定从庙门口的一座石牌坊边上走过。石牌坊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楚两边写什么楹联了。
从石牌坊走进去,是一条石子铺的路,路边长满了各种野草。记得每年从农历腊月廿五开始,竺灵庙就唱戏文(演戏)。戏台就搭在庙的中间,面朝北。戏台面前是广阔的白场,可以容纳几百人。平时没有人,白场上也长满了野草;听说要唱戏了,来的人多,你踏他踩,早已经踏光了野草。
官楼村里有一对男女青年,男的叫阿光,大约十七八岁,长得十分神气,高个子、宽肩膀、手厚实,是个好劳动力。女的叫金宝,十五六岁,出落得亭亭玉立,瓜子脸、长辫子,头上扎了两只蝴蝶结,红色的,在家里也十分勤劳。暗地里他们好上了,但是如果让父母知道了,那还了得。于是他们只好偷偷地来往。
他们约好去竺灵庙看戏,人多、热闹,谁都不知道他们在相好。
这一天,他们都穿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约好在长山河桥头等,然后一起去看戏。当时农村里穷,都没有闹钟,早晨只有等头鸡啼(第一遍公鸡鸣叫)的时候他们就起身,他们不敢在家里吃早饭,怕家里人知道,为什么起得这么早?担心事情被大人发现,所以特别小心。还好,起身时候一切太平。
阿光先一步到了长山河桥,站在桥边等;金宝急急赶到桥上,看见阿光已经在那里等,非常激动。跑上去就是一个“香面孔”。过去农村里谈恋爱男女之间连手都不敢拉一拉,金宝今天特别大胆,弄得阿光不好意思了。他们手挽着手向竺灵庙走去,这个时候他们感到生活是如此美好,早上的空气这样新鲜,尽管天气有点冷,但是两个人在一起,身上冷心里热。
天慢慢亮起来了,走到竺灵庙的时候,这里还没有人呢,因为正式唱戏要到日头升到半空的时候,用现在的话说,要到上午十点钟光景才开场。他们决定先去镇上吃点早饭,于是他们向镇上走去。
惠宝的茶馆已经开张了,茶馆斜对面的豆浆摊也已经开张了,他们走到豆浆摊坐了下来。
“两个大饼,要椒盐的,两根油条,两碗豆浆。”阿光说。金宝坐在阿光对面,天还早,豆浆摊上只有他们两个顾客。
味道特别香,今天的早餐吃得真开心,热腾腾的豆浆,酥脆脆的油条,又甜又咸的大饼,他们好久没有吃过这样的东西。
“阿光,你爸爸妈妈晓得了,会打你吗?”金宝悄悄地问。
阿光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然后反问了金宝:“你爸爸妈妈呢?”
金宝回答说:“他们晓得了呀,非打断我的脚不可!”
“啊?”阿光啊了一下,浑身有点哆嗦。
金宝说:“他们老早把我许配给马旧寺张和尚的呆徒(傻子)儿子了。”
阿光其实早已听说过,但是从来没有问过。“那你怎么办?”这个时候他问了金宝。
金宝人不大,心大,什么都不怕,她老早想好了,如果他们强迫自己一定要嫁给那个呆徒,她宁死不嫁。她喜欢的是阿光,但是阿光家穷得叮当响。
她问:“你要我吗?”
阿光说:“我当然要。”
金宝说:“那怕啥?啥都不用怕!穷有啥关系,我们有两双手,勤劳就有饭吃。”
豆浆摊的摊主看出他们的关系就鼓励他们说:“现在是新社会了,婚姻大事应该自己做主了,你们不用怕。真的有事可以找政府呀。”
这一招还真灵,他们心里有了底。他们付了钱,谢谢豆浆摊的摊主,往竺灵庙进发。
这时候,竺灵庙已经有许多人了,大人小孩,一群一簇的,三三两两,热闹起来了。卖零食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糖果摊、水果车,特别是卖梨膏糖的、卖软糕的(方糕,里面放细豆沙),最吸引人。小孩子喜欢吃这些东西,价钱也不贵。
“阿光,我想吃软糕,两块。”金宝对阿光说,仿佛要流出口水来了。
“你胃口真好。”阿光舍不得一毛钱,软糕只要5分钱一块。
金宝看出了他的犹豫,就说:“我有钱。”她把钱递给卖软糕的人,4块软糕送到金宝手里,她把两块给了阿光。
阿光不肯要。
金宝说:“你这个人,男子汉,有什么难为情的。”她自己先吃起来,味道比年糕好吃。
其实阿光不是怕吃软糕,而是他已经看见了金宝的父亲在人堆里挤。要是让他看见了自己与金宝在一起,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他机灵地拉了金宝一把,悄悄说:“你爸爸来了。”不等金宝反应过来,他拉着金宝赶快往竺灵庙后面的大竹林里去了。至于台上唱什么戏,他们根本没有看。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