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大庆油田钻出5520米深
  • 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办
  • 中国水上军团强势起航
  • 中国国航拟购45架波音飞
  • 人大代表建议5月12日为
  • 沪上银行承诺高质量无障碍
  • 蓬莱出现平流雾奇观
    蓬莱出现平流雾奇观
    为古树打“吊针”
    为古树打“吊针”
    “彩云”伴祥云
    “彩云”伴祥云
    中国代表团领奖服
    中国代表团领奖服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法院内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美联储出台新规打击不良借贷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通过一系列规范住房抵押贷款活动的新措施,保护低收入购房者免遭各种贷款陷阱。

      新规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与同僚14日在美联储例会上通过了上述计划,以打击住房贷款市场中的“可疑”借贷行为。这些借贷方式把所谓“次级贷款”借入方暴露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前,为去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埋下了“定时炸弹”。

      美联储宣布的新举措包括:

      ——禁止放贷者向没有收入证明的借款人提供贷款;

      ——放贷方必须确保“风险借款人”有余钱用于支付税收和保险;

      ——限制放贷方惩罚提前还款的“风险借款人”。由于一般次贷项目具有越往后还款利率越高的特点,放贷方不希望借方提前还款。

      ——如果借方除住房本身抵押的价值外没有其他支付房贷的能力,放贷方不得提供贷款;

      此外,新举措规定,对于贷方的违规行为,无需借方本人举证。美联社说,这是在消费者保护组织呼吁下,美联储专门作出的修正,以便借方能容易提出投诉。

      打击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最近一段时期,拖欠抵押贷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例“快速上升”,“给借款方、他们所在的社区以及国家经济带来巨大代价”。

      由于“次贷”借入者多为低收入阶层或信用记录不佳者。次贷危机中,这些人无力继续还贷,造成美国房贷市场抵押赎回权丧失案例剧增。

      伯南克说,尽管逾期不还贷款案例升高受多重因素影响,但放贷方的“不公或欺骗行为”误导了借方,是导致此类案例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联储要求,今后所有抵押贷款项目需明示利率、月供等相关信息。美联储还将监管和打击带有欺骗或误导性质的放贷广告。

      在规范抵押贷款市场的其他活动方面,美联储禁止交易商“胁迫或怂恿”房屋评估师歪曲真实房价;放贷方收到月供当天就需给借方账户记上信用记录。

      保护

      一些消费者保护组织抱怨,美联储的新规定仍不够有力,放贷方却担心,这些措施过于强硬,限制了消费者的抵押贷款选择,使那些人难以获取购房所需资金。

      美联社记者让尼娜·阿韦尔萨认为,这些新规的有效性近期恐怕无从验证,因为在当前的住房和信贷市场上,购房者数量大幅减少;而美联储刻意打击的不良放贷行为也随市场低迷而无法继续存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房地产教授苏珊·瓦赫特说,尽管这些举措属亡羊补牢,但“非常重要”,“将来绝对会不一样”。

      美联储成员兰德尔·克鲁兹纳是这一系列举措的主要捉刀者。他说,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目标是保护借款人免于市场不公和欺诈,同时不阻碍信贷市场的流动性。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冯武勇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