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数字报纸 浙江网视 论坛 博客 数码冲印  繁 体 
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政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概况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实用资讯
镇街频道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新闻热线:88118696 在线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国际>国内·国际新闻
 最近更新
  • 全国高校截至2005年底
  • 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发
  • 多渠道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
  • 伊拉克4起自杀性爆炸导致
  • 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维护副
  • 湖南大桥坍塌 22人遇难
  • “沙排宝贝”热情似火
    “沙排宝贝”热情似火
    纪念柏林墙46周年
    纪念柏林墙46周年
    面具狂欢节
    面具狂欢节
    橱窗内“秀”内衣
    橱窗内“秀”内衣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3-88118696
    热线传真 0573-88192200
    投稿邮箱 txnews@zj.com
    联系地址 桐乡市振兴东路振东大厦4楼
    邮政编码 314500
    QQ:188862831


     


    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方案获批

           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方案获批 首期6000亿特别国债或近期发行 

           效果相当于提高10次存款准备金率
     

           7月CPI数据创10年新高,监管部门立即出手抑制通胀。昨日记者获悉,备受关注的1.55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发行方案已获批。 

           据悉,特别国债拟分为三期发行,其中6000亿两次,3500亿一次。消息人士透露,首期6000亿额度可望近期发行。 

           可能借道农行发行 

           据悉,特别国债发行方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某种方式向央行发行;一种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前者由央行逐步释放作为对冲流动性工具,对市场影响较有限。后者则被认为将强烈吸收资金面,并对股市、债市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特别国债的发行不直接向央行定向发行,而是采取一定方式,增加央行持有的国债。广州证券分析师张光伟指出,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央行不能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因此,本次特别国债可能经过某一中间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置换。 

           记者获悉,这家中间金融机构可能选定为尚未完成股改的农行,但对于如何置换,外界仍有疑问。有银行人士指出,特别国债借道农行是为了完成注资。但是,农行有关人士则予以否认,借道国债发行与注资是两回事,之所以选农行作为特别国债发行的中间金融机构,主要因为农行是非上市公司,不需要董事会通过,不需要信息披露,操作便捷。 

           替代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据测算,1.55万亿特别国债若全部公开发行,相当于提高10次存款准备金率,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据悉,特别国债的期限是10年以上,锁定资金时间更长。对此,雷曼兄弟在最新报告中预测,央行在8月15日准备金率上调50基点之后,如果9、10月能够发行特别国债,那么今年将不会再上调准备金率。 

           天相投顾昨日也向记者透露,7月信贷增长较快,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创年内新高,6000亿元特别国债在置换给央行后,将成为对冲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央行一次性强制要求信贷增长较快的银行购买,对目前流动性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从对冲流动性的实质看,发债购汇仅相当于用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央行票据,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此不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 

           不少专家认为,国债发行不会严重冲击股市。广东科德证券分析师王泽辉认为,这将增加央行的调控手段,因为毕竟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的作用有限,央行只需要根据日常的对冲与调控需要卖出特别国债收回流动性,而不需要再发行票据了。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记者 袁峰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