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鸿讲堂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

由中华书局和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桐乡)”在2018年的春天里启动了。

陆费逵先生,字伯鸿,祖籍桐乡,中华书局创始人。为示缅仰,讲堂以其字名。

中华书局积百年厚重,名家迭出,海内驰闻,此次与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家乡合作开坛,举出版界优质资源落地于风雅桐乡,实为桐城文化之盛事。

讲座所涉,内容涵盖时政经济,人文美学,诗词歌赋,科学修养等多类学科,由各界权威学者亲授。

讲座所期,旨在为大众构筑优秀文化的全阅读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文化精品的分享传播。

讲座所施,伯鸿讲堂(桐乡)每月第三个周末如期开讲。

第三十一期:辉煌的紫禁城 发布时间:2021/09/29
晋宏逵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嘉宾介绍>>
晋宏逵,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建筑学家,其新作《故宫营建六百年》获评2020年中国好书奖。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同学们,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大家好,我是传媒中心的主持人。时隔4月,再次迎来2021年的第一期伯鸿讲堂,这一次为了响应疫情防控的需要而延期,相信大家对于伯鸿讲堂的重新开讲充满了期待。在这里代表伯鸿讲堂主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

  本期的伯鸿讲堂也迎来一位重要嘉宾,他就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原副院长、古建筑学家晋宏逵老师。接下来有请晋宏逵老师上台授课,大家欢迎。

  晋宏逵:谢谢大家热情的掌声,谢谢大家光临伯鸿讲堂。感谢桐乡市和中华书局盛情邀请我来这个讲堂和大家进行交流。桐乡是大教育家大出版家陆费逵先生的家乡,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讲堂里做讲座,我深感荣幸,同时也真是诚惶诚恐,深怕讲错了什么,讲的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去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我写的一本小书,叫《故宫营建六百年》,主题是讲故宫是怎么建造的,它的建筑有哪些特色,过去的人们是如何把它保存了整整600年。那么我们今天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怎么样更完整的更长期的把紫禁城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是一个大的题目,我那本书虽然是小书,讲了一个大题目。

  我今天是把书里有关故宫的建筑,建筑艺术和部分建筑历史的内容摘出来,跟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那么什么是故宫呢?我国历史上,把帝王宫殿所在的城池叫做宫城,宫殿的宫,城市的城,叫宫城。把前朝的宫城就叫做故宫。中国古代每个王朝都建设了自己的宫城,但是故宫总是被后起的王朝摧毁掉,只有清王朝继承了明王朝的故宫,使它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宫城建筑的唯一的完整的标本。所以明清故宫所代表的历史绝不仅仅是600年,而是从秦朝建立大一统的帝国算起,至少也有2200多年了。

  故宫我们常说是明清故宫,刚建成的时候有时候还叫做皇城,我们看历史文献有时候叫皇城。16世纪中期开始也被称为紫禁城。

  我国还有一座沈阳故宫,是满清开创时期建造的,夺取了全国政权以后,清代统治者自己就把它称为故宫了,他们高度重视沈阳故宫的象征意义,多次进行修缮和扩建。我这本书没有包括沈阳故宫的内容。什么是故宫博物院呢?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故宫原址上设立的博物院。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以后,南京临时政府还允许溥仪居住在故宫的后半部,前半部组建了一个古物陈列所。1914年,故宫的外朝部分就开放了。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着手筹备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大家注意这个日子,正好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办了仪式,正式成立。1948年11月,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实现了故宫的完整保护和开放。我国还有另外两座故宫博物院,一座在沈阳,在清政府被推翻以后,沈阳故宫也在1926年11月开始筹建博物馆,但是它后来定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已经到1981年了,比较晚了。另一座在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实际上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它是完全全新的建筑。它为什么叫故宫博物院,因为藏品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明清故宫的旧藏。如果不是特别说明,一般情况下我们今天所说的故宫博物院,就是指的这一座,座落在北京的在故宫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院。

  今天的故宫,占地106公顷,拥有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是中国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生动的表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礼仪传统和民族生活习俗。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物价值,它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1987年又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们国家第一批列入这个名单的项目之一。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院之一,收藏有186万2690件套馆藏文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清宫旧藏,就全国范围内统计,中国全国的珍贵文物有将近一半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下面先介绍一下明清两代故宫营建的历史地理背景。

  大家知道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的时候,今天的北京地区是元代的首都,称为元大都,就是这张地图上最中心的部分。

  到这儿,丽正门和文明门、顺承门这一线到图的最北端就是元代的都城元大都。元代的时候应该说是世界最大的都城。大元被朱元璋赶到北方去了,咱们一般理解是元朝灭亡,实际没有灭亡,一直存在,一直骚扰明朝的北部边疆。赶到北边以后,元大都城马上缩小了。朱元璋派徐达打进元大都,把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压缩了5华里,就是现在这图上的第二条线,安定门、德胜门这一条线,元大都就压缩成南北窄的长条了,压缩为北平府城,北平府城的核心建筑,是不久以后建立了一个燕王府,它就在北平府城的核心区。1403年,永乐皇帝取代了他的侄子,在南京登基做皇帝,宣布北平为北京,这是历史上北京的名字第一次出现,1403年北平变成北京时,就是扁长条的形状。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工程。1419年,工程过程当中,把原来元大都的南城墙又向南扩展了800米左右,就是现在的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这一线,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前三门一线。

  1420年,永乐皇帝宣布营建北京告成,到1553年,永乐皇帝的第六代孙嘉靖皇帝的时候加建了北京的外城,最外面的这个,在图的下面。这样就形成了明清北京城这样一个凸字形的轮廓和大约7.5公里长的中轴线。我们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得很清楚,从元到明、清,北京在地理上是一个从北向南逐渐发展的过程,像一个展开的画卷,逐渐向南展开。在历史上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元明清是分不开的。

  我书里大概介绍了北京建都之地元代之前有一个金代中都,中都之前是辽代的南京,再往前是唐朝的幽州,自汉代到唐代一直是叫做幽州,真正作为首都是从元大都开始的。幽州、辽代南京、金代的中都,都在北京的这个地区,西南部地区。

  由于时间关系,历史我们只介绍这么一点就可以了,下面说一下北京营建工程的分期。

  明清北京城的营建工程和北京城的建设工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书里讲了很多北京城建设的故事。为什么?因为在封建帝王统治时期一切都是围绕着为帝王服务的,建城首先是要保卫国君的,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所以城就是为国君建造的。所以在明清,北京的营造和故宫的建造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从整体的发展看一共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它的创建时期,从明代的永乐四年,到正统八年,1406年到1443年,一共是37年。中间停顿了17年。第二个时期是完善时期,发生在嘉靖时期,就是建外城时期。

  具体的创建时期又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这是我书里的一个观点,但是是有争论的,我觉得我说的合理。就是工程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筹备阶段,从永乐四年闰七月到十二年正月,1406年8月到1414年2月。筹备阶段基本完成以后,工匠们和国家财力大概都已经用得很厉害了,中间修整了一年半,就是永乐十二年正月到十四年八月,然后就是一个集中的突击营建的过程,这时候主要建设了北京所有的宫殿和重要的的坛庙,时间是永乐十四年八月到十八年十一月。最后是收官阶段,永乐皇帝的重孙子那一辈,正统二年四月到正统八年秋天。集中建设到收官阶段有一个意外造成的停顿,停顿了17年。

  这两大时期,四个阶段,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呢?我们很简单的回顾一下。永乐四年的闰七月初五在南京召开了非常重要的朝堂会议,会议上帮助永乐皇帝取得政权的第一功臣,带领群臣恳请皇帝,在北京建筑宫殿以备巡幸,以这个名义启动了营建北京。估计他们君臣商量好的,所以没有什么讨论过程,永乐皇帝马上就部署了五件大事:第一件派遣大臣采伐木材,都是副部长级别以上的。第二命令这些重臣烧造砖瓦,这是当时的财政部长,就是户部尚书亲自监督烧砖,而且从南京到北京沿途要监督的。第三件事,工部征发天下各行业的工匠。第四个,兵部由南京、山东、河南、陕西、山西、中都和直隶选取军工。第五个大事,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和南直隶各州,就是围绕南京地区的,直属南京管理的各州,选取民工明年5月到北京,这些民工和军工每半年一更换,这个会议标志了北京营建工程的开始。这个事很多历史学家不是这么讲的,都是把营造工程基本上讲到从永乐十四年开始,前头这些年不算,我是不赞成这个说法的。

  为什么不赞成这个说法呢?因为筹备阶段干的活太多了,下面介绍一下北京新城营建过程。

  朝堂会议之后动员了全国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始进行筹备工作。首先的工作,第一件事是为北京正名,就是把北京的地位提高。虽然叫北京,但是首都在南京,作为一个京城它的地位远远不够。永乐皇帝从军队、政府、警卫、税务等各方面,驻军也好,警察部队也好,都让它提升到和南京完全相等的地位,这是一件大事。第二件事,提高北京的物资运输能力。北京在当时来讲是不发达地区,或者现在说的欠发达地区,而且经过战乱以后,尤其是永乐皇帝打南京的阶段,北方遭遇了兵灾是非常严重的,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在这儿建一个都城物资要从南方储备运输。所以永乐皇帝第二个工作就是要提高北京的物资运输能力。怎么提高呢?就把元大都时期做的大运河的末端进行疏浚,但是当时元大都的水源已经枯竭了,他又开发了北京西郊的当时叫西湖景的水源,西湖景就是今天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他疏浚了沿途的堤岸和闸口。以及从当时的文明门到通州的各个闸,疏浚了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这是水路。还有一路是陆路运输,陆地运输是用的递运所,这所是不入流的机构,但是每个所拥有三千个民丁和200辆运输车。沿途从北京到南京设了几十处递运所,这件事记载的非常少,但是实际上劳动人民在里面付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

  正是由于它这些筹备工作,把营造所需要海量的物资,才有可能运到北京来。

  文献中对于准备建筑材料的记载还算比较充分的,首先就是采运大木。永乐年怎么采运的,文献很少了,没有找到。画面是嘉靖时期的采运大木的一个官员,皇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他写了《西槎汇草》,奏报给皇帝的,附了15张图,来说明採木的艰辛。永乐时期朝堂会议之后不久,派的部长级的干部出去采木,其中有一个工部尚书叫宋礼,这人在永乐五年的三月就打报告了,他已经亲自到了四川的马湖府这个地方,他说人们砍伐了大木,无法搬运出山。一个夜晚有几棵大木料,不籍人力,自行冲出山谷到达江边。说这是山川的灵气促成的,于是皇帝将这座大山封为神木山,建祠立碑,北京储存大木的地方也叫做神木厂。实际上好不容易找到的大楠木,找到以后放倒,从山上怎么运下来呢?按常规先要给木材开辟道路,让木材能够顺利的从山上下到平地来,从平地再运到江河里面去,最后经过三峡归并到长江,从长江转运到北京,整个过程将近两年的时间。每一根木头就这么大的代价,当时的说法叫“一木下山常陨数命”,为什么会这样呢?《西槎汇草》里面写了一系列的东西,这张图就是一个飞桥度险,大木运过山涧需要搭度桥的。我在书里介绍了,当时有人描述整个运输过程的劳动组织情况,运一棵木头需要多少人,多长时间,怎么操作,我那书里写的比咱们今天能讲的具体多了,今天没有时间讲。

  这么困难的工程,从四川、云南,深林老林运出的大木运到北京多少根呢?永乐时期没有统计。到了他重孙正统皇帝的时候恢复建设工程,调查了一下大木厂里头还存有38万根,这就是说永乐皇帝建完北京宫殿还剩下38万根,所以采伐量是相当相当大的。以至于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在太和殿失火以后再修,找不着楠木了,最后康熙说我的家乡黑龙江的深山老林里头的松木足可以应用,所以从清代开始基本上都改成松木了,而明代的建筑基本上是楠木的。

  材料准备的第二件大事是烧造砖瓦。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估计仅仅是故宫的三大殿的下面三台,那台基,还有故宫的城墙,地面铺的地砖等等这些砖,用砖量有多少呢?达到了八千万块以上,193万吨重。都是那个时期烧的。烧砖的砖窑主要来自临清窑和苏州窑两大系统,这是两种质量砖的代名词,不是说都是这两个地方烧的,山东临清为主的烧的是城砖,再就是苏州一带地区烧的叫做方砖。它当时可能叫京砖,因为要进京的,后来转化成叫做金砖,照片是苏州陆慕御窑的窑座,这里头出了不知道多少能够运到北京的砖。

  在北京的西南郊区设立了瓦窑厂,烧造黑瓦的叫做黑窑厂,烧造琉璃瓦的叫做琉璃厂。去过北京的知道,喜欢古玩的知道,琉璃厂现在是北京最大的古玩和古籍市场所在地,这个就是明代烧琉璃砖瓦的地方。采运石头和石灰基本在北京附近的山区,由于明代对台阶的要求很高,汉白玉都来自北京房山的大石窝。由于尺寸太大,开采非常困难,这里流传了很多的故事,我书里也介绍了一点。还有些工程在文献记载当中不多,但是我们推测在筹备阶段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比如像我刚才提到的故宫的老专家提出的故宫的地下基础和排水设施是非常完善的,他们都在地面以下,所以它们的建造肯定要比宫殿建造要早,要在事先建造。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完成的。还有呢比如说开河堆山,元大都没有一个护城河,城里头也没有另外的河流,然后宫殿背后也没有一座山。那么在永乐建成宫城以后这些东西都出现了,肯定是建设过程中挖的河堆的山,这个过程肯定应该在宫殿建设之前先完成的,所以筹备阶段的文献记载当中虽然没有这些内容,但是这些工作肯定要做了。

  在筹备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开凿、往南扩展了三海,就是今天党中央所在地中南海的南海,就是这个阶段开凿的,都属于筹备阶段的工作。

  我们有一个证据,说明永乐时期做的基础有多么坚固。照片上是我们在故宫最近开展的考古工作。故宫一般不能动土,专门去做考古。只能随着一些工程进展,比如挖消防通道,换消防管道等工作,这时才能碰到故宫的一些基础。这种时候我们的考古工作者就按照考古发掘的要求进行发掘。照片是慈宁宫花园北门外头的一处遗址,当时在宫殿建设之前,按照宫殿的位置,先在地面上挖三米深的一个大深坑,挖完深坑以后,坑里由于比较潮湿,有渗水,直接建宫殿显然是不行的。怎么办?渗水的地方要加密结实起来,就往下打柏木的木桩,很形象的称为地钉,地钉的上面再用纵横两排柏木做成木筏,在这样的木筏上面再去进行夯土和砌砖,形成了故宫的建筑基础。这个地方的基础有多厚,刚才说三米厚。夯土是从别处拉来干净的黄土和碎砖,一层土一层砖,这个地方夯了30层,另一面砌了20层砖,照片是细节的情况。这样的工程,使得故宫的建筑非常的坚固。故宫建成以来到现在经历了大小地震几十次,其中最大地震好几次,包括最近的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故宫的建筑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巨大的损失。说明这个基础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还有前几年北京发生过下暴雨导致道路积水,甚至发生淹死人的事,那是很极端的例子,于是大家想起来故宫,故宫那么大的广场,从来没发生过积水的事情,为什么?就是它的地下基础从来不被泡,排水从来是通畅的,肯定在宫殿建成之前把地下的工作做得非常完善。在永乐时期,建设的坛庙,包括什么呢?包括北京城南正阳门外东侧的叫天地坛,就是这张图,和西侧的一个山川坛。午门外面建设了太庙和社稷坛,这张图是西侧的社稷坛。建设的城池有内外两圈,外圈皇城是红墙黄瓦的,内圈就是故宫的城墙。这样奠定了明清两代宫城的格局。除此之外还在宫城的东南边建设了一个皇太孙宫,东南建了一个十王邸,总共也盖了8350间房,这几年的时间工程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大家都很熟悉北京的王府井,王府井就是十王邸的旧址。但是永乐皇帝刚刚庆祝新殿建成,典礼之后短短的四个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把三大殿全都焚燬了,第二年的闰十二月,他所住的正宫又遭了火灾。从此之后,永乐皇帝是既没有上朝的地方也没有睡觉的地方,全毁了。永乐皇帝当时说,内心非常恐惧,不知道为什么老天爷这么对待我,莫知所错,后来就去世在征伐北元的路上,工程就此停顿。一直到1436年,他的曾孙,才又决定建设北京的九门城楼,所说修九门城楼,实际上就是把元大都城的还存在的几个门的城楼把它完善和归整起来,另外把永乐皇帝新建的城门和城楼把它完善起来,是这么一个过程。

  正统五年二月初七日又调集工匠开始了重建三殿和两宫,到1441年9月造成,用了17个月。为什么这么快?因为用不着做基础工作,用不着采伐大木,用他的祖宗留下来的老基础老材料,只是把工匠调集起来完成了,所以只干了十七个月,就把三大殿和两宫建设完成了。正统七年四月十三日开始,建设了国家的各个衙署,第二年重建了元代遗留的孔庙,完成了永乐时期确定的北京蓝图,这就是创建时期的简单的工作过程。

  我们从工作过程可以看到,营建工程是艰苦卓绝的,使用的资金、物资是难以估算的,全国工匠、军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伟大的建设活动,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建筑高峰,涌现了一批能工巧匠,发挥了高度的创造力。一些军政官员也表现出高超的管理才干和爱惜民力的优秀品质。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应该为我们所纪念。我书里专门有一个小节的内容是把记载比较清楚的那些工匠的名字和主要官员的名字,他们的主要事迹做了一个归总和介绍。

  刚才讲了永乐和正统时期。到嘉靖时期,就是永乐第六代孙了。主要是改建了天坛,改成天地分祭,与天坛相对应在城外,北边建了地坛,东边、西边建了日坛、乐坛,形成祭天地日月的格局。嘉靖三十二年建设北京外城,形成这样一个北京新城的面貌,这时期北京城的面貌最终确定。清代只不过继承了全部成果,然后把明代的禁区,明代整个皇城都是禁区的,清代把皇城开放,只是紫禁城是禁区,除了这一点清代是全面的继承了明代的成果。

  我们把历史沿革和大致格局介绍完了,下面介绍紫禁城的建筑。

  首先介绍一点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大家来的都是爱好者,我说的有一些太简单,大家别见怪。这在书里头也是重点内容,因为这本书的读者对象是非专业的知识分子,就是说古建专家用不着看这个,所以定位是普及,这里也做一些介绍。

  中国古建筑从外观上有一个特点,很清楚的分成上中下三个大块。上面是屋顶,中间有墙有木柱有窗,叫做屋身,下面就是台基,建筑物站在一个台子上就比较结实。所以这三大部分,屋顶、屋身和台基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分着说,屋顶同样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它有很多的样式和名目,名字特别多,大家看书都能看到的,叫什么硬山,悬山,重檐等等等等,这里不介绍这么复杂。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什么呢?应该知道中国的屋顶主要是坡屋顶,就是倾斜的,斜坡状的屋顶。那么这坡屋顶,显然不是一面。每两面坡屋顶,中间有一个相交的地方,相交的地方形成一个屋脊,有缝,需要用瓦盖上,形成屋脊。侧面也要盖上,也形成了屋脊。有多面坡的屋顶就要相应形成多个屋脊。屋脊上要安排上各种琉璃或者是灰陶烧造的各种吻兽进行装饰。我们要知道不同的屋顶样式是有等级区别的。重檐的,两层屋檐的,一层屋身有两层屋檐,这种叫重檐。塔不一样,那个叫多层建筑,这个叫重檐。重檐的等级高于单檐的。屋脊各种小兽,数目多的高于数目少的。另外呢,故宫的屋顶绝大多数都用琉璃瓦,琉璃瓦的级别高于黑色的布瓦。那么大部分的屋顶从外观上都具有优美的曲线,虽然是用琉璃瓦,泥、灰铺成,都是很沉重的材料,但是却显示了非常轻灵、灵动的曲线,这么一个形象,大家从照片的中和殿看得很清楚。大家到欧洲旅游那么多地方,知道这种屋顶只有中国有。

  再有一种构件就是斗栱,也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其它国家建筑没有。有个别的,像斯里兰卡我去看过它有类似的构件,但是绝对不是这个作用。斗栱用在屋檐的下方,把屋顶和屋身连接起来,斗栱分成很多的构件,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分析一下就不复杂,只不过是很多小木头拼起一个大构件,小木头就是拱形的木条,就像这种,这种拱形的两边弯上去的木条就叫做栱,跟栱十字相对的垂直往外挑出来的,像一个小猪嘴这样的东西叫昂,有的出来不是一个猪嘴,把栱立过来了,那个叫翘,一个昂、一个翘,作用是把木构件一层一层的挑出来。本来建筑在立柱上出屋檐,屋檐能挑出的很短。加上斗栱,挑三层四层,屋檐就可以加的很长,就起这个作用。屋顶长有什么好处呢?屋顶长了,屋檐下面可以站更多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活动,而且呢可以把房子建得更高,雨水照样淋不到柱子根上,能起到对屋身的保护作用。早期的斗栱像中国的唐代、宋代,斗栱比明清的大得多,原因是它那个斗栱是真正的承重作用特别大。但是到明清斗栱承重的作用降得越来越低,它就变成一个装饰的纹样和表示建筑的等级和性格、甚至是性质的这样一个工具了。所以呢,斗栱出挑越多的建筑等级越高。最低等级的一般的房屋不能用斗栱的。

  第三种是屋身上的隔扇和彩画。中国建筑先立柱后盖屋顶,屋子只要立柱做结实以后,砌不砌墙不重要。所以木柱承重结果是把我们的门啊窗啊都可以做的非常大,非常非常灵活。那么不做墙都没关系,屋子也坏不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门窗做的特别漂亮。照片上太和殿的门窗上面都是菱花窗。中国建筑有很多种菱花。下面裙板位置也可以做很多木雕和装饰。再一个,木柱的上方的横向的木构件上,就是各层梁枋上画了很多彩画,这叫建筑彩画,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彩画是以青绿色为主调的,这也是明清以来形成的特点。木柱是红色的,和黄色的屋顶,形成非常鲜明的一个色彩的分界。

  重要的彩画上要贴金箔,太和殿是全国外檐彩画用金子最多的地方。彩画画什么题材呢?有龙、凤、植物、织锦等等,它的题材和用金的多少,同样标志着建筑的等级。

  再是石雕。中国古建筑刚才讲了三大部分,最后一部分是台基,有用砖砌的,外面用石头包砌起来的,石头往往要进行雕刻的。中国的建筑台基的特点就是一个沉稳、庄重,重要的建筑台基,像照片上太和殿的台基,这种叫做须弥座,上下凸出。须弥座是从佛经上来的,最后作为建筑台基的最高级的形式。它的台基的边缘都安装着石栏杆。上下台基都要安台阶,在故宫台阶的中央专门设一块大石头叫做御路,都是装饰的重点部位。照片里是故宫最著名的一块御路石,在保和殿的后面,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约1米多,大概重两百多吨。想想从北京的房山运到故宫这个地方,运到保和殿雕刻安装,能想像有多困难。

  基础知识就介绍这么一点。因为下面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

  下面讲一下紫禁城的建筑的布局安排。刚才我讲了一切建设都是为了皇帝服务,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什么身份呢?两个身份,一个是国家领袖,毫无疑问的。第二个是他家族的族长。家族,我们北方不太理解,北方家族早就瓦解了。南方同事容易理解,南方还有很多祠堂,说明南方的血缘传统存在的比较完整。那么皇帝作为家族的族长也要发挥极大的作用。本来这两个职务够累的,但是朱元璋特别不放心丞相,认为丞相会夺权,废除了宰相的职务,规定以后子子孙孙谁再敢提设立宰相就把他杀掉,这样他就自己担任起了宰相的职能。宰相是什么?宰相是国家的政府首脑。所以从明到清皇帝有三个身份,国家元首,家族的族长,加政府首长。故宫既然是他的大本营,就要满足这三个身份的需要。作为国家领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对天表示尊敬,对各种神祇表示尊敬,因为国家权力是神赐予的,所以他就要对这些表示尊重,所以有天坛、地坛,有祭祀的场所,有社稷坛等等。他作为政府首脑要进行各种政务活动,处理政府的政务,所以在紫禁城的南半部,最便于官员们出入的地方安排了活动的场所,这就是所谓的外朝。外朝就是跟朝廷的官员们接触、处理政务的场所。外朝的北边是紫禁城最隐秘的角落,整个北边就一个北门,去过故宫知道,旅游特别累,因为北面没别的门,想走只能这里走,后面那么隐秘干嘛呢?保证家族的安全,所以后半部北半部就是宫廷活动场所。皇帝有秘书班子,皇帝忙不过来,内廷的秘书班子就是那些太监,司礼监,布置在内廷附近的地方,清代变成军机处。外朝的秘书班子就是内阁,关于内阁有很多故事,像张居正这些人,他们在哪工作呢?就是在最西南角那个地方,外朝的角落里,就是皇帝的文官秘书班子。作为家族的族长,一方面要在比较隐秘的地方安排他的大家族,还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建立王国。朱元璋开始分封了燕王,没想到燕王把他的孙子给推翻了,他也没想到。

  中国的古建筑的布局从这张图看的非常清楚,都是院落,大大小小的院落。基本单元是院落,从普通的住宅到衙署、官邸一直到皇宫,甭管什么级别什么性质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布局,院落的布局。这些院怎么才能排好,怎么摆好呢?摆这些院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的古代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很久了,西周时期在青铜器上已经发现了对宫和宗庙位置的记录。战国时期有人写过一本书,《考工记》,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有一个礼记,礼记当中正好缺冬官这一章,就把《考工记》补入到冬官里面,从此变成经典的一部分,变成儒家必须要讨论学习的内容,也就不再能够轻易的更改了。所以故宫的建筑是和周礼的所有的记载是高度吻合的。我不赞成把周礼的东西和故宫一条条对照,书里说三朝五门,就三朝五门去对照。但是书里记载和故宫原则都是相通的。它那个周礼里头主要讲的是都城里头的宫城,宫殿、宗庙、朝堂的位置,庭的位置,怎么摆。还有一个市,市场的市,咱们不涉及那个事。就这五种功能,城市的五种功能应该怎么排布。简单说就是前朝后寝五门三朝,在紫禁城表达的十分充分的,想了解的我在这本书说得比较充分。

  北京故宫的工程很明显的遵循了一条中轴线,和北京城整体中轴线是重合的,相当于一个华彩乐章。外朝区域呈现的是一个凸字形,我们在这儿画一条线。这条线到这儿到南边,正好形成一个凸字形。这个凸字形就是外朝的总体形状。凸字形分三路,中间最大的中轴线,凹字形的是午门,第二个门太和门,然后是太和、中和、保和殿,太和殿前面,左边有一个文楼有一个武楼。周围用庑房围绕起来形成一个紫禁城最大的院落,这是外朝的中轴线部分。太和门的左边有一个协和门,能通向东华门,两座门中间的院落是文华殿,过去是太子的宫殿,后来太子没在这,后来,尤其到嘉靖时期把宫殿变成自己的殿了,换成黄瓦了,这是东轴线。还有一个西轴线,有武英殿。凸字形的外朝有这轴线,构图很简单。这是第一大块。

  再一个刚才说的,这块凸字形线地块的北半部形成凹字形,两个字镶嵌起来了。凹字形怎么分析它呢?可以看出它用四条胡同分成五个板块。这四条长街把内廷的部分分成五个板块。五个板块分别叫什么呢?最东边故宫习惯叫外东路,外东路最南端是南三所,清代的皇子居住的,北边是宁寿宫。东路最南边是奉先殿,北部有东六宫。中路有后三宫和御花园。西路南边是养心殿,北边是西六宫。外西路有慈宁宫花园,还有寿安宫和英华殿等等。另外在内廷的附属这些空隙里,边边角角的地方安排了很多其它的服务机构。在所有这些内容的外围,围着它的防御体系。

  故宫的格局就讲完了。大家再去故宫心里有这么一张地图,外朝是凸字形,分三条轴线。内廷分成五个板块。就很清晰的把故宫的分区弄清楚了。

  下面具体的介绍一下故宫的古建筑。先说最简单的防御体系,包括一条护城河。护城河和城墙之间原来有宿卫直房的,乾隆时期围合成三面包围的紫禁城的这样一个围房,民国期间陆陆续续,由于没钱房也倒塌了,留下的已经不完整了。再里面就是城墙,城墙平面是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墙高10米,四面各建一座城门。南面叫午门,形式最为隆重。东西北三面城门叫做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清代改为神武门。它们都是五间门楼,下面开三个大门。午门建筑形式是最隆重的。午门又叫五凤楼,是宫城的正门,本身既属于防御体系,是防御体系的正门,同时又是外朝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多外朝的功能。

  午门的下半部是一个凹字形的墩台。墩台上有九栋建筑,正中有九间门楼,重檐庑殿庑殿,是最高的建筑等级形式。两侧各有三间钟鼓亭。两翼墩台两端各有一座高阁,中间连着一排长房,在这儿叫做雁翅楼。

  墩台正面有三个城门,但是和其它三面城门不一样,是它的两个角落的地方还有两个腋门,相当于两个腋下。腋门只有举行特别大的大朝会的时候才会打开。在午门的前面左右两侧有两排低矮的的长廊房,都是政府各衙门的官员们等候上朝的朝房。刚才我讲了政府各衙门是在皇城外的。比如说户部的尚书,他的办公室在皇城外面的东边。他在规定上朝的时间得先上朝,他得早上什么时候来上朝呢?伸手一看能看见五指就要上朝,不到五更天,很早。他不敢迟到,来太早又进不去,就到朝房休息,所以午门两边的廊房过去是各衙门的朝房。也有的是衙门的临时的库房。比如说礼部有库房。库房干嘛用的呢?明代有一个朝贡制度,凡是外国人来我这儿进贡的,实际是人家做买卖,人家进贡的礼物,一定按照超过礼物价值的标准,再赏赐给使臣。赐的东西放在朝房去暂时储存。所以后来蒙古的瓦剌跟明朝和好的期间,一次上朝的使臣有多少人?谁能想得到?超过三千人。为什么?大明政府有赏啊!

  午门的形式来源是非常古老的,2800年前有一本《春秋公羊传》,其中提到有两观的记载,就是在大门前面有两个墩台。下面这张照片是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的遗址,午门这个形式和唐代没什么变化的。

  午门具有重要的殿堂功能,每当皇帝出宫,凡是祭祀、亲征都要在午门陈列卤簿仪仗,大朝会和祭祀的时候会鸣响钟鼓。可以说午门是最具有历史感的典礼之门。戏文经常说推出午门斩首,是无稽之谈,谁也不会在自己家门口杀人,这个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明朝有几个皇帝比较残暴,经常对大臣施行廷杖的刑法,就是打屁股,但是这个不是一般的打,会打死人的。行刑的地点有的时候在午门外。

  从2005年起故宫博物院在午门的正楼和雁翅楼进行了现代化的展室建设,经常进行重要的展览。有重要展览的时候可以去看,不另收费。展厅的设计获得了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奖。

  故宫的角楼也属于防御系统的建筑。墨子著作有提到城隅之制,所以它的设置也有悠久的传统了。故宫角楼的平面形状是不等边的十字型,是十字交叉形状,边长不一样长,两个短两个长,沿着城墙的是长面,这两面是长面,对着城墙的是短面。同时这个屋顶是特别复杂的,我们分析一下。它中间是方形的四角的亭子,四角的亭子有三层屋檐,到最上面是两个十字屋顶交叉了,所以形成了十字屋脊,中间安了一个宝顶。四面叫做山花板,朝向四方,很华丽。四角亭向四面伸出,叫什么呢?叫抱厦,也是两重檐的歇山屋顶,上重檐的山花朝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午门城楼的四面长的不是完全一样的,是统一当中又有变化。抱厦的屋檐和主亭下两层的屋檐,全都连在一起形成两层腰檐,转圈一周,每一层都有凸出的屋角和凹进去的屋角,凹进去的叫做窝角,凸出来的叫做翼角,就是翅膀,好像凤凰展翅一样。每一层都有12个翼角和8个窝角。三层屋檐每一层下面都布着密集的斗栱。另外汉白玉的台基,围着石栏杆,形成玲珑剔透的感觉。民间传说是鲁班指导建的角楼,实际上就是说它的复杂程度很高。

  角楼黄色的琉璃瓦,青绿色的彩画,红色的楼身,和白色的台基,都是故宫颜色的标配。和沉稳的城墙形成强烈的对比,显得角楼极其俏丽。

  进入午门以后第一个大广场是太和门广场,是出入外朝的总枢纽。上面的照片是正面,正中是太和门,左右是昭德门和贞度门,三门并列。广场的中部横贯着一条弯如彩虹的河,跨五座石桥。广场东侧有一个协和门、通文华殿,西侧有熙和门通武英殿。两侧的庑房里设有内阁的文书等机构。特殊的时候,协和门也是上朝的地方。

  穿过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广场。一进太和门就已经感受到太和殿非凡的气概。太和殿前面有紫禁城最大的广场,面积26000平米,是大朝会的会场。地面隐隐约约有白色的,这就是在城砖当中镶嵌的汉白玉平的石头,叫仪仗墩,仪仗队从太和殿三台上排列到下面广场,直到太和门北,仪仗不能站乱了,先砌上了仪仗墩。同时沿着中间的御路的两边,大朝会之前摆上青铜铸造的品级山,每个官员按着自己的品级来站队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韩国首尔,韩国的景福宫,相当于韩国的故宫。它的品级石是直接砌在地上的,石头刻的,是跟明代学习的。这样整个广场构成了皇帝上朝的时候大朝会的会场,皇帝在殿里面,王公们站在三台的上面,仪仗从两边排到太和门,官员们按照品级排队,大家想像这是多么庄严的场所。

  我们介绍三台。三台就是三层的台基,在太和殿广场北部边缘,上面从南向北依次建了三座大殿。三台的平面构成一个土字的形状,工字前面出一个头,像一个土字,面积本身也是25000平方米,跟太和殿广场类似。台子高8.13米。大家想是什么概念?两侧的太和殿两侧屋脊的高度将将越过九米,台子高度已经超过一般的房屋的屋顶了。三层台子每层周围都围着汉白玉石栏杆,每个望柱下都伸出一个龙头,一共1142个。下大雨的时候它的龙头都可以吐水的,把台上的雨水排出来,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的场景。

  太和殿是三台上前面的第一座建筑,面阔11间,进深5间,殿内的面积两千多平方米,总高度连着三台35米多,是全国最大的古建筑。这个大我指的面积最大,中国古建筑最大的有三个:一个是太和殿,一个是十三陵的祾恩殿,再一个是太庙的前殿,都是永乐皇帝创建的,有的面阔稍微长一点,有的进深大一点,一乘一算面积还是太和殿要超过那两个大殿。太和殿无论在明代还是清代都是所谓的正朝之地,皇帝上大典礼的时候才能开启太和殿。比如新皇帝登基、大婚、亲征、立储才在这里举行正朝仪式。另外庆贺元旦、冬至、生日等三大节,一个咱们现在的春节,一个冬至,一个皇帝自己的生日。另外还有一个颁诏,还有举行殿试,考进士的时候要在太和殿进行的。所以整个太和殿,它的使用率实际是很低的。明代的时候一年开不了十次,清代稍微多一些,也多不到哪去。

  皇帝的宝座,就安排在太和殿正中间。这个宝座的位置,微观上看在太和殿的正中间,宏观一点是在紫禁城的中轴线,再宏观就是在北京城的中轴线,按照周礼的理论,它就是在全国的中心。所以太和殿的宝座在皇帝心目当中就是天下的中心。它突出了传统礼制当中的择中治国,主宰天下的神圣地位。

  刚才讲到永乐皇帝只用了四个月新殿就烧毁了,后来大殿实际上一共遭了四次灭顶之灾,现在是第五版了,康熙建的,到今天屹立了323年。

  除了体量大以外还有很多手法表现太和殿地位是无比崇高的。比如说采用了重檐的屋顶,这是故宫大修的时候吊装吻兽的一些照片。这个吻兽是用13块零件拼起来的,没有那么大的窑烧它或者没有那么强的火焰把这么大的琉璃烧透,所以分成13块,再把它拼接起来。在大修的时候发现这些部件碎成好多块,先把它粘接,恢复成十三块,再拼砌起来。它有多大呢?总高3.4米,重4.3吨。太和殿的屋顶四角用了十个小兽,刚才说小兽越多等级越高,全国最高等级的大殿都是九个小兽,大家可以数数看,第一个是仙人骑着一只鸟,俗称骑鸡。其实肯定不是鸡,是一种祥瑞的鸟。它不算在兽里。从后面算,是龙啊凤啊狮子这一套东西。到最后,多了一个这位兄弟,它叫什么呢?不知道叫什么,就叫行什。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最后行十,它的样子是雷公的形象,手里有宝杵,后面有翅膀,尖嘴。雷公是能够镇邪的这么一个形象。全国只有太和殿有这么一个例子,有这么8个行什。

  另外太和殿斗栱用的是单翘三昂九跴斗栱,它的等级最高也最华丽。彩画是和玺彩画,用金量最多,等级也是最尊贵的。

  外朝左翼是文华殿,中间有廊子把前后两个大殿连起来,这叫工字殿,这种在元代非常普及。主殿左右有配殿。明代初年是皇太子的居住地。嘉靖之后是皇帝听讲学的地方和进行斋戒。东院叫做传心殿,是祭祀先师孔子和一些先圣的场所。文华殿已经开辟成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

  文华殿后面就是文渊阁。明清两代都进行了很大的文化建设活动。明代最大的活动就是编撰了《永乐大典》,可惜今天没有了,书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一些残本。清代康熙的时候编撰《古今图书集成》,他编了一辈子没编完,到他儿子雍正时期才印成了书,正文有一万卷,1亿6千万字。这本书的好处是收录了特别广泛的古书,但是缺点是摘录的,见不到古书的原貌。乾隆37年开始编《四库全书》,抄录成36000册,大约8亿字。当然对它现在有两种评价,客观的说,一方面这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建设成果,有很多古书因为他得到保存。同时呢乾隆又兴起文字狱,修改了甚至于销毁了一些古书,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两种情况我看都是真实的。

  他预先为了修好书以后有个存放的地方,所以建了文渊阁。文渊阁是仿造宁波著名的民间藏书楼天一阁建设的。首先是地盘,面阔六开间,中国古建筑都是单数开间的,3、5、7、9,文渊阁是六间。它的取意就是汉代郑玄对于易经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一对对应关系的解释,用六可以生水,书就怕着火,用水防火。所以整个楼的设计和楼的取意很多地方都和水有关系。比如说阁子前面挖了一个水池,解决消防用水问题,同时美化了环境。水池的白石栏杆雕刻的水浪、莲花为主题的雕刻。屋顶用黑色琉璃瓦,五行里头黑色也是属水的。木柱,栏杆,都漆的绿油漆,故宫其它地方都是红油漆。另外彩画用的是苏式彩画。下层是花栏杆,明显是来自江南的样式。

  文渊阁外观两层,实际上内部有三层,楼下中央三间设立了宝座,其它地方各层安装了书橱,用来藏书的。当时按照文渊阁的样式在全国建了七座,三座已经彻底损坏了,还存在着四座。咱们这边杭州的文澜阁也是七阁之一,现在还存在。

  右翼就是武英殿,格局和文华殿是类似的。门外有石拱桥,显得比文华殿华丽一点。李闯王在这里宣布大顺年号。清军入关,多尔衮也在这里处理政务,康熙19年开始在武英殿设立了一个修书处,成为皇家出版社,现在故宫博物院设了永久性的展览陶瓷馆,五一前刚开放,大家可以去看。

  那么外朝的三路介绍完,再说内廷。内廷前面也有一个广场,乾清门广场,它的面积远远的小于太和门广场,而且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它的东西两边也有两个门,东面是景运门通往奉先殿,西面隆宗门通向慈宁宫。北侧中央正面是乾清门,是内廷大门。两边有两个小小的琉璃门,就是两个长街的出口,这还是后开的,不是最初创建时开的。最初还要更封闭。

  中路后三宫也是用一系列的门和庑房围合成长方形的院落,中央高台建后三宫。型制虽然和三大殿类似,但是院落面积只相当于外朝部分的1/4。所以即使在封建皇帝心目当中,国家的事也还是要比内廷的事重要得多。

  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面阔九间。正殿的左右还各有一个小院,现在没有开放。乾清宫的前面有宽阔的月台,陈列着陈设品。台前有一个甬道直接通乾清门,这也是和太和殿广场不一样的地方。月台下左右各有一个铜鎏金建筑模型,称社稷江山金殿。大家知道家国重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建帝王的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两者是分不开的,这个江山社稷金殿深深的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是它的一个象征。从功能上看也是这样的,明代的乾清宫是皇帝所居的所谓正寝,明代的宣、光、熹宗三位皇帝都崩逝于乾清宫。皇帝要驾崩于乾清宫,说明他做的好,是寿终正寝。明代宫廷史几个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乾清宫。因为时间不够不可能讲故事了。阎崇年先生写了一本《故宫六百年》,他对历史掌故讲的非常详细,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

  东朵殿昭仁殿也有故事。明末李自成攻入皇宫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在里面砍杀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金庸小说里有一位独臂神尼,据说就是这位姑娘。

  清代的乾清宫还是皇帝家族聚会的大厅。皇帝在三大节的时候要在太和殿接受大臣和外国使臣的祝贺。完了以后要回到乾清宫来接受家族的祝贺。同时,上元、端午、重阳也都要在乾清宫设家宴,和家人共度佳节。康熙61年,乾隆50年,两次举办千叟宴,都是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来的年岁最高的寿星有105岁。

  康熙时期乾清宫还当过听政之所,就在这里处理国家的政务。日常召对臣工。所谓上朝都是礼仪性的,有事就像电视剧里说的,有本上奏,无事卷帘退朝。确实是礼仪性质为主的,说不了多少正经事。人也多,又听不清楚。所以真正办事要到比较小的空间来,皇帝要召见。要跟大臣面谈,这是召对臣工。康熙的时候在乾清宫举行过这个活动,同时还接见过外藩的属国,像蒙古这些地方。另外考试翰林词臣,不是考天下的进士,是已经在朝廷里当了官了,当的是翰林,是词臣,专门做文书工作的,定期要接受皇帝的考试,也是很严格的。最著名的还是大家知道的正大光明匾的故事。雍正皇帝接受康熙皇帝的教训,没有设立太子,而是写了一个密函,放在正大光明匾背后。后来形成一个制度,清代不再预先设立太子。乾隆皇帝当太上皇以后,他才给嘉庆皇帝封了一个皇太子,让他住到毓庆宫里面,除此之外清代没有太子宫了。

  清代的皇帝从雍正开始不住在乾清宫,住到养心殿了。这个地方比乾清宫更加隐秘,更加容易接见大臣。不住在乾清宫,但是死后仍旧要在乾清宫停灵,为什么?还是刚才我说的,要寿终正寝。

  另外崇祯皇帝砍杀自己女儿的昭仁殿,还是内府珍藏古籍善本书的书房,很遗憾这个书房失过火。乾隆时期,嘉庆时期,道光、光绪时期分别编了四次藏书目录,叫天禄琳琅,编一次说明原来很多书损失了,没了。它也反映了清代皇家的古迹珍藏和丧失的情况。

  坤宁宫是后三宫的第三个宫,是皇后的寝宫,也叫中宫,皇后也叫中宫皇后,他也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大殿,重檐顶,也是足够的尊重的。清代的顺治十二年,按照盛京的面貌改建了,入关以后按照沈阳故宫的样子改建了坤宁宫。后来皇后也到养心殿的配房住了,坤宁宫就有两个功能,一个举行萨满教的仪式,另外是皇帝大婚举行合卺礼的地方。

  从坤宁宫外观一看就知道是改造过了。上面的照片,太和殿等重要建筑的槅扇都是菱花槅扇,坤宁宫都是直櫺的,太简陋了,而且当时外头要糊窗户纸的,明显是关外的制度。关外风雪太大,窗户纸糊在里面,雪落到窗欞上就把窗户纸湿透了,破了,所以糊在外面不会积雪。窗台特别低矮,下面容易生暖炕。再有看这个门,故宫所有的大殿都在正中开门,坤宁宫不开在正中,而是在旁边,而且是小小的板门,就是这间的小板门,一看就不是中原建筑应有的格局。

  从板门进屋往西的四间,左手拐,连成完整的空间,没有隔断。然后地面上,有一个从这儿进门开始围着一个曲齿型的地炕,满族人把这个格局叫做口袋房,进去越来越深,炕叫弯字炕,是弯的,后来写成万字炕,因为好听。祭神的时候一个家庭不同辈分人按照规定坐在万子炕不同的位置,祭神以后要吃猪肉。满族的祭祀典礼要煮猪的,就在这个殿里面,这间殿最靠东的一间的后檐围了一个小隔间,里头有三口大锅,两口用来煮猪,一口锅可以煮一只整猪,另一口是做糕。这么多肉怎么办?平常的祭祀每天早上一次晚上一次,一天煮四口猪,这么多肉分给故宫的侍卫吃。只有最重要的祭祀活动,皇太后、皇帝都要吃的,那次的肉分给贵族大臣们吃。东边两间是俗称的皇帝的洞房。故宫里面管这种房子叫暖阁,地下有热炕,是温暖的。这两间房最东端的一间有一个炕罩,没有被褥,只有靠垫,这个叫宝座床。西一间挂着帘子的是炕。皇帝大婚在炕上举行“合卺”仪式,就是喝交杯酒。清代的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四个皇帝在这里举行了大婚的仪式。现在坤宁宫的陈列,照片展示的就是故宫的宫廷原状陈列。表现的是祭神和大婚两个场景。故宫的原状陈列是故宫陈列的特色,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不出这些东西,它是用宫廷原状和宫藏文物共同构成当时的历史场景,复原是经过严格考证的。包括床头挂的钥匙,光钥匙的口袋都是乾隆时期的。我们故宫的老专家朱家溍先生主持做的这个坤宁宫原状陈列,他是查了很多档案和现存的故宫文物,看看哪些能够做到一一对应摆在里面来的。而且呢是哪个场景,比如说祭祀,有朝祭夕祭,有日常的,有大的节日祭祀,表现哪一种呢?都是经过严格考证的。

  下面我们讲一下内廷的内东路和内西路布局。这张地图是民国时期的测绘图。中间这部分是中路,后三宫和御花园。东西两面核心建筑就是东西六宫。明代的时候东西六宫是完全对称的,到清代就改了,把西六宫当中,西南和东北原来的四宫分别合并了,所以清代道光和光绪,把六宫改造成四宫,成了现在的格局。

  东六宫的南面有奉先殿,中间毓庆宫,西边是皇帝斋戒住的斋宫。西六宫前面是养心殿,往西就是太后宫了。

  另外东西六宫的北端的建筑,也是长的一样的五组建筑,那也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叫做东西五所,是明代开始皇子们居住的地方,皇帝的孩子们居住的地方。明清的皇帝后妃生完孩子自己都抚养不了的,生了就抱走了,皇子们长大一点住在这些地方去了。乾隆皇帝出生在北京的现在的雍和宫,就是雍王府。当他十一岁的时候,他父亲带他到圆明园见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康熙一见特别喜欢这个小孙子。后来带他到去木兰围场狩猎。有只熊已经被人射的不行了,康熙皇帝让他再射一箭。不料他一去那熊又立起来了,大家很紧张。结果这头熊也很快被康熙打了一枪,被消灭了。当天康熙就跟他的侧妃说这个孩子的命很贵,将来福气会超过我。所以有传说雍正之所以当皇帝跟乾隆有关系,说是康熙看上他这孙子了。总之康熙喜欢这个孙子,把他从雍王府直接接到宫中来住,在宫中抚养,就住在毓庆宫东所。后来他爸爸给他赐了婚,住到乾西五所。他爸爸死了名正言顺的他当皇帝,他住的地方变潜龙邸了。于是乾隆把乾西五所逐渐改造成重华宫、淑芳斋、建福宫花园等建筑。就在这个位置。照片上是东西六宫街巷的景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东西六宫之间都用南北隔以长街,东西限以小巷,各设街门巷门。每个宫30来间房,是紫禁城当中最典型的居住建筑。

  刚才讲的西六宫被改造成四宫了,储秀宫是慈禧太后改造的。她入宫之初就住在这里,在储秀宫后殿生了同治皇帝。光绪九年,慈禧太后为了庆祝50大寿,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形成了一个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的新轴线。现在参观的是慈禧改建以后的面貌,基本保持了光绪十年的状况。

  建筑的门窗都是用楠木雕刻成万字不到头的花纹。墙上镶嵌了当时的大臣们给她祝寿用的诗词歌赋。建筑的陈设也突出了鹿啊鹤啊祈福祈寿的意象。

  室内装修大量应用花梨木和珍贵的大块玻璃,大面积的双面雕刻的花罩。整个风格的特别的华丽和敞亮,和乾隆时期的装修风格完全不一样。

  刚才说到大块玻璃,玻璃到现在很便宜了,但是当时是非常珍贵的。我曾经看过一个奏折,雍正时候,多少年记不清了,为了换一块窗户眼,这么20厘米见方的玻璃,要皇帝亲自批准的。那时候很珍贵很珍贵,传教士从外国带来的。到慈禧时期虽然便宜了,估计老百姓也用不起。

  养心殿在东西六宫的南边,核心也是一座工字殿,三座前殿和五座后殿,中间连起来。养心殿这个是明间,建筑格局本身是面阔三间的大殿,但是在使用的时候用很多很多内装修的手法把大的空间分成很多很小的空间进行使用。这明间还是一大间,专门安放宝座,皇帝在这里召见,也有一些典礼。这里面蓝色的部分是书橱,后面两个黄色小帘后面是个小门,可以通后面工字廊。两边也有两个小门,可以上两边的东西暖阁去。

  照片是养心殿的东暖阁。这种内装修叫做碧纱橱,中间的那个叫落地罩。用这些方法把空间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明间非常大,设一个宝座,宝座之后的暗间,还有个黯黄色的炕座。前面是小皇帝的宝座,后边那个炕座坐的就是两位太后,东太后和西太后,小皇帝和太后之间隔着一副纱帘。这个就是垂帘听政。清代垂帘听政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同治小皇帝6岁,当然得他妈陪着上朝。第二次光绪小皇帝更小,还不满4岁。所以得必须得听慈禧太后的。这两次垂帘各12年,代表了满清政治的重要阶段。

  这个刚才东暖阁外面是垂帘听政,北半部,比较背光的部分再分隔成东中西三个空间。中间那一间设休息室,东西两侧一个是书房,一个是寝宫,这个寝宫是皇帝斋戒的地方,不见后妃的时候就住这个地方。皇帝住房大家一看就觉得局促,还不足十平方米,就是装一个炕。

  再说养心殿的西暖阁。西暖阁也用内装修分成前后室,前室也分成东中西三间,中间设了一个宝座,这才是皇帝处理政务的真正地方,有秘奏、秘事都在里处理。上面匾上写勤政亲贤。西有一个小房不足8平米,就是著名的三希堂,乾隆在这里收藏了三幅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所以叫三希。三希还体现了乾隆的一个哲学思想,就是作为儒家的信奉者,有希贤希圣希天这样一种含义,追求成为圣贤。西暖阁的后室是乾隆时期建的仙楼,做书堂和佛堂。

  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炕在最东边的一间。后殿两侧建有顺山房,东体顺堂,西燕喜堂,也成了皇后实际的寝宫。

  养心殿是清代雍正朝以后实际的政治中心。皇帝这里居住和处理政务,因此在乾清门广场靠近养心殿设立了一个军机处,这可能相当于政府部门的最高机构,国务院常务办公会,说得很不准确。大概就是这个地位。但是这个木柱柱子的高度,就像我这样的人一伸手可以摸到梁,十分低矮,他们和皇帝之间的等级差距,这是最形象的表达了。

  照片是奉先殿,也是祭祖建筑。本来祭祖是在太庙的,朱元璋出身非常苦,父母早就死了,他经常在皇宫里想他的父母,看见乌鸦喂小乌鸦的时候就伤心流泪。他说我现在已经没有机会得到养亲之乐,但是我当了皇帝之后经常体会到思亲之苦。国家虽然有太庙,设立了祭祀的程序,但是一年只有四次大的祭祀活动,而且要百官和亲属进行,根本达不到纾解我的思亲之情的目的。怎么办?找礼部尚书想想办法。当时礼部尚书找了好多历史依据,最后找到宋史当中有类似的记载,宋代曾经在宫城正寝的东边建过一个类似的大殿来在内廷祭祀自己的祖先。朱元璋一听很高兴,在南京建了一座奉先殿。永乐皇帝到北京以后模仿他的父亲在北京建了一座奉先殿。清代沿用了,虽然进行了改建,但是制度延续下来了。奉先殿和太庙的区别就是专门行家人之礼的建筑。

  奉先殿也是工字殿格局,前、后殿各九间,中间穿堂连着。外院大门叫诚肃门,皇帝祭祀到这儿必须下舆了。

  奉先门是琉璃砖墙门,皇帝只能走左侧的门,正门留给各位先人皇帝的神主走。

  前殿是举行祭享的地方,陈列诸位皇帝神主的宝座,座前摆祭案。后殿是寝殿,按照祖先同殿异室的规定陈设神龛、神牌、宝床、宝座、衣架。前殿的彩画,叫做混金彩画,刚才说彩画的级别,要看贴金多少。内檐彩画,太和殿只是第二,奉先殿是第一。有一个非常遗憾的地方,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在这里举办了一个“收租院”泥塑展览,把宫廷原状拆毁了,现在故宫博物院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残存的构件,把原来的龛位恢复起来。最后介绍一下外东路建筑,在明代建有供前朝嫔妃养老的宫殿。清代顺治的皇后也曾经居住过。乾隆37年到41年进行了彻底的改建和添建,专为乾隆归政以后使用,俗称太上皇宫殿。建筑格局也是前殿后寝,规模远逊于紫禁城。内廷也分成三路,西路是宁寿宫花园,称为乾隆花园。宁寿宫花园是乾隆风格的代表作。乾隆皇帝登基之初就树立了一个理想,说自己如果执政满六十年就不再当皇帝,让儿子当,自己当太上皇。他不愿意超过他的祖父,他祖父执政61年。乾隆这一辈子特别的敬仰他的祖父,什么事都以祖父为榜样,这个事也一样。他建造这花园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所以对花园的主要建筑的命名都非常强烈的表达了这个愿望。比如说花园的中心地段命名为遂初堂,顺遂初心。把最高大的楼阁命名为符望阁,符合愿望。北端小的斋室命名为倦勤斋,几十年的执政已经感觉疲倦了,不需要这么勤劳了,应该归隐了。花园本身这地块不好,是一个非常狭长的地段,西侧有一面高大的宫墙,东侧又是宁寿宫中路高大的建筑,如果弄的不好坐里面去非常封闭,像一个坐在井里的人一样。但是中国的匠人们就利用这样狭小的空间建设了非常出色的园林。花园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引进了非常丰富的工艺美术和艺术手法。为此乾隆将五座建筑内装修的制作交给了当时的两淮盐政创办,于是把江南的民间工艺带进故宫。我想这里乾隆有一个小心眼,因为国家的钱和皇家的钱分开计算的,你看故宫四个角楼,南边两个角楼是归工部修的,北边两个角楼是皇家修的,乾隆自己得掏钱,坏了他掏钱。所以他把宁寿宫工程包给两淮盐政做,两淮盐政不好找他报销,只能找工部报销,乾隆省钱了。非常幸运的这些装修完整的保存到了今天,这个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倦勤斋结构非常简单,面阔九间的一小殿,总共面积300多平方米,分成东边五间,西边四间。东五间用内装修的方法装修成两层仙楼,是皇帝的休息室。西边的四间在西端建了一个小戏台,这是亭子,是木雕的亭子戏台。这戏台的东边做了一个两层仙楼和东五间连起来,作为皇帝的看台,这是它的格局。照片是仙楼的样子,用内装修的方法做成的。仙楼的这些装修,名字我们大概说一下,下面有槛墙,上面是槛窗,上层有栏杆,碧纱橱,就是这些名目吧,不用太多介绍了。

  它的上层也使用了花罩,栏板,碧纱橱这些部件,所有都是用紫檀木做的边框。里面镶嵌了玉石还有毛竹雕刻的图案。这里透光的,是苏州产的双面绣,两边看是完全一样的。

  下层槛墙,这是用贴雕的竹黄技艺制作的百鹿图。竹黄雕刻经常用于笔筒这类小的文玩作品。它是用毛竹去掉外皮,把竹子弄软展开压平,然后再雕刻,上色,贴在紫檀木底板上。这个紫檀木大家看是也拼的,是用大块紫檀木切成小块贴成万字图案。是这样一道工序。

  上层的槛墙也是竹黄雕刻,图案是花卉和百鸟。

  仙楼上下两层中间有一块挂檐板。大家看是用彩色的万字不到头的图案打底。这些图案是用零点几毫米粗的竹子的丝,把这竹丝染成不同的颜色,大概三种颜色,从黑到黄的三个间色,拼成彩条再拼成万字不到头的图案,贴在楠木板上,这是第一道工序。第二把乌木雕刻成花托,再在刚才已经贴好的万字不到头的板,上雕刻花托的形状,把花托再镶嵌到上面。最后花托的中间安一块和田美玉,玉石也是雕刻了汉文图案的。这里面我们看到了,竹丝、竹黄等等民间的材料,也看到了紫檀、乌木、楠木、和田玉等材料,皇家和民间工艺这样结合起来,形成了艺术的新高峰。

  西四间用通景画,在室内营造了花园的气息和永远的春天。顶棚,西北侧的墙,和南侧的梁枋上都贴满了绢画,画的是藤萝架和花园。这种形式是来自西方的,来自西方的艺术,但是现在西方基本上失传了,没有了。在中国乾隆时期也做了不只一处,但是现在只存在这一处通景画。西方艺术家的学生,在这里头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藤萝、仙鹤、楼阁。这个看着像竹子编的篱笆,实际上是木雕以后用油漆画成的班竹形象,包括戏台子、栏杆之类的,都是木头雕刻、画出来的班竹的效果,突出整个戏台的文雅的气息。

  照片是天顶画,藤萝。大家细看,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花穗,越离看台远,藤萝花穗越长。用这个细微的手法来表现空间感。

  这是壁画的竹篱笆,月洞门和仙鹤。

  符望阁是花园里最高大的两层楼阁,它的内部,中间是一个楼梯井,围绕楼梯井的四面是用各种装修围成的非常非常复杂的多个小空间,所以也有人管它叫迷楼。这些隔扇和室内陈设也使用了非常罕见的技术,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地方。横披窗的迎风板是一幅藤萝画,大家看没什么奇怪的,松竹梅谁都能画,但是这个不一样。它用的紫檀、乌木、鸡翅、花梨雕刻成树干,所有的树叶,花卉,藤萝,蝴蝶、蜜蜂,所有的细节都是用各种宝石雕刻以后镶嵌上去的。

  还有这个炕沿,粗看没什么奇怪的,如果细看,是用了软玉、岫玉、象牙、象骨、青金石、南红等等镶嵌的。这种做法也来自于咱们江南,叫做周制,也叫“百宝嵌”。从明代中期开始有这个做法。但是现在我估计在咱们南方大概也很少见了。故宫也只有这一处还有这个遗存。

  故宫博物院和美国的世界纪念建筑基金会合作,对乾隆花园实施保护,到现在已经进行二十多年了。我现在展示的照片都是二十多年来保护的成果。

  紫禁城宫殿千门万户,今天的讲座只能是非常概括的介绍了紫禁城的布局,还有极少数建筑的功能和面貌。在《故宫营建六百年》里介绍得丰富一点。我用辉煌这个词形容故宫古建筑,并不只是说它具有金碧辉煌的外表,更核心的是因为这些建筑折射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高度,非辉煌是不足以形容的。如果通过讲座使大家更加了解故宫,热爱故宫,更加自觉的保护故宫,我们就达到了讲座的目的。

  再次谢谢大家的聆听。

  (提问环节…)

  主持人:我看到两个小时的授课也是非常精彩,大家的表情看上去也是意犹未尽。如果大家有更多想了解的内容,那接下来也可以在我们的微信后台进行留言,我们也将定期对大家的问题进行回复。今天由于时间原因,互动提问环节到这里就结束,掌声再次感谢晋老师带来精彩的授课,谢谢您。希望您有时间可以多多来到我们桐乡进行授课,为我们的风雅桐乡建设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谢谢您。

  我们今天的伯鸿讲堂到这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