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鸿讲堂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

由中华书局和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桐乡)”在2018年的春天里启动了。

陆费逵先生,字伯鸿,祖籍桐乡,中华书局创始人。为示缅仰,讲堂以其字名。

中华书局积百年厚重,名家迭出,海内驰闻,此次与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家乡合作开坛,举出版界优质资源落地于风雅桐乡,实为桐城文化之盛事。

讲座所涉,内容涵盖时政经济,人文美学,诗词歌赋,科学修养等多类学科,由各界权威学者亲授。

讲座所期,旨在为大众构筑优秀文化的全阅读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文化精品的分享传播。

讲座所施,伯鸿讲堂(桐乡)每月第三个周末如期开讲。

第三十期:国学与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1/09/29
王秦丰 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嘉宾介绍>>
王秦丰:全国政协委员、教授。1978年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长期坚持国学和传统文化研究,著有《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孟子与政治》《品读国学经典》《国学要义》《国学溯源》。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内聚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闪耀着传承千秋的理性光芒。学习国学,既有利于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又有利于修身养性,塑造良好人格。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这个名词古已有之,《周礼》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曰:“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历史上的国学是指教育机构和官方开办的学校。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文化蜂涌而入,居于强势地位。面对深重的国家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到救亡图存的抗争之中。“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提法即为后来国学概念的雏形。1902年,梁启超致函黄遵宪,商讨创办《国学报》,黄遵宪在回信中说:“《国学报》纲目,体大思精,诚非率尔遽能操觚。仆以为当以此作一《国学史》,公谓何如?”这大概是近代最早提出和使用“国学”概念。国学概念提出以来,众多学者纷纷从历史、文化、学术等角度进行定义,其内涵和外延一直没有定论。最早提出国学概念的梁启超,没有直接定义国学,只是指出研究国学的路径,“研究国学有两条应该走的大路:一、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二、德性的学问。应该用内省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第一条路,便是近人所讲的‘整理国故’这部分事业。这部分事业最浩繁最繁难而且最有趣的,便是历史”。邓实提出一个范围极其广泛的国学概念,“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其治其一国也”。章太炎著有《国学概论》,提出国学本体概念,采取“是什么”、“非什么”的办法建构国学理念,“国学之本体是:一、经史非神话。二、经典诸子非宗教。三、历史非小说传奇”。胡适提出“国故学”观点,“‘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顾颉刚认为:“国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马一浮指出:“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所谓六艺,就是儒家经典,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综上所述,国学似可定义为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两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统称。儒学为主体,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儒家历史地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引领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更因为儒学所具有的入世意识、家国意识、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教育意识,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意识的构建发挥着主体作用。佛道为两翼,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具有深远影响的是儒佛道三家,佛道两家的作用不可忽视。佛家属宗教,是外来文化,且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改造,实际已成为儒道化的佛教。从这个意义上说,主要是儒道两家,植根于中华大地沃土,在历史长河中深刻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儒道两家思想的主要载体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本经典和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十个概念。学好五本经典,读懂十个概念,就能掌握国学要义和传统文化精髓。

  二、学好国学经典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认为:“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最重要的文化典籍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亦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先秦诸子所共仰,被誉为人生宝典和万经之王。《老子》分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计81章、5000余字。《老子》是道家的元典,全面反映了道家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政治思想、人生哲学。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觉研究本体哲学的思想家,他探讨了天下万事万物的本原和起源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汉书·艺文志》指出:“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急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全书20篇,计492章、15000余字。《论语》是儒家的元典,系统阐述了儒家的伦理价值、政治主张和人格理想。首篇围绕做人这一主题进行议论,以后各篇分别论述为政以德、守礼明礼、择仁处仁,层层剥离,依次展开。其中首篇至为重要,是理解《论语》全书的关键,宋人吴寿昌认为:“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孟子》相传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共同编纂,主要记录孟子的哲学思想、治国理念和人格行为。《孟子》全书7篇14卷,计60章、35000余字。《孟子》学说出发点是性善论,强调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是区别于禽兽的社会属性。在政治方面,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要求统治者保民、养民、教民,实行仁政和王道政治。在教育方面,孟子和孔子一样,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教育家,认为教育是君子“三乐”之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大学》相传是曾子的思想,为曾子后学所写定,主要论述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大学》全文计11章、1700余字,围绕“修己以安百姓”的主题,提出并阐述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朱熹评价《大学》是“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主要论述心性修养,富有哲学色彩和意蕴。《中庸》全文计33章、3500余字,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中庸》解释和倡导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三、读懂国学概念

  概念和范畴属于理性认识,都是人们的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在老子那里,道是本体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同时,道又是辩证法,“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仁是孔子学说的最高范畴,在孔子那里,仁的本质是爱人,先从血缘亲情开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进而推己及人及物,孟子指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范畴,也是伦理道德评价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概念。在孔子那里,义主要与利相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本质是别异,荀子指出:“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这里的贵贱、长幼、贫富似乎不是人格意义上的不平等,而是社会角色的差别和道德规范的不同要求。智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范畴,在孔子那里,属于德性范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也是君子人格的组成部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在孔子那里,信是立身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孝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孝是仁的基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忠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忠字的构造是上“中”下“心”,即中在心上,中正不斜。在孔子那里,忠一般都和信、恕合并使用,即忠信或忠恕,侧重于修身和待人处世方面的内容。孔子确实提出了忠君观念,却认为君与臣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两者是相对平等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廉是一个政治伦理概念,与腐败相对立。在孟子那里,廉的实质是不取不义之财,“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在孔子那里,强调通过德政和礼治,让人们知耻和有耻感,更好遵守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规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四、国学与文化自信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简称,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和根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文明的国度,这充分证明中华文化具有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当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而要在与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观照中,发现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西方文化强调天人之分,追求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对自然界的征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对自然界的胜利。如今却带来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天人合一思想,则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同一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合一注重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自然;只能利用自然,不能毁灭自然。天人合一,对于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都认同和推崇天人合一思想,老子认为,万物都要融入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强调知天命和畏天命,尊重和遵守自然规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从天人合一的高度论述人性本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西方文化强调矛盾的对立和冲突,最为典型的观点是“文明的冲突”。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之后,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在矛盾对立和冲突思想指导下,西方国家不断地对外扩张,推行战争,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动乱与痛苦。而中庸之道,则主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与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中庸之道,对于促进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民族与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尚书·大禹谟》叙述舜传位时对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整体思维是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西方文化从主客两分出发,强调分析方法,把各种事物或过程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具体问题从总体中分离出来,把复杂问题划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和部分,然后分别加以考察,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去研究。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学科分工的细密,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但是,分工过细,以至互相割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会影响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而整体思维,则认为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与整体不可分割,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都很重视整体思维,老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道的范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孔子作《易传》,完美体现了整体思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君子人格是中华文化的比较优势。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强化个人对国家的权利和国家对个人的义务。这一理念聚焦于个人对社会的要求和对自己权利的保护,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却忽视了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导致个性张扬和极端个人主义。而君子人格,则主张个人对于家庭、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其基本行为准则是孝悌忠信,孝悌是对待家庭的责任,忠信是对待群体的责任,孔子说:“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全面论证和阐述了君子人格,“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坚守气节,敢于担当,能够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奉献自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对比个人主义者,真有天壤之别,君子是多么伟岸的人格。比较中西文化差异,一方面为了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为了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明显处于强势地位,因而国学面临着学习借鉴西方文化和自我改造重建的任务。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说过两句名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两句名言正确指明了国学前进的方向。国学既要在古人的思想学术与今天的现代化实践之间寻找结合点,又要在坚持中华文化与借鉴西方文化之间探求平衡点,从而使中华文化再创辉煌,对世界和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