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鸿讲堂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

由中华书局和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桐乡)”在2018年的春天里启动了。

陆费逵先生,字伯鸿,祖籍桐乡,中华书局创始人。为示缅仰,讲堂以其字名。

中华书局积百年厚重,名家迭出,海内驰闻,此次与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家乡合作开坛,举出版界优质资源落地于风雅桐乡,实为桐城文化之盛事。

讲座所涉,内容涵盖时政经济,人文美学,诗词歌赋,科学修养等多类学科,由各界权威学者亲授。

讲座所期,旨在为大众构筑优秀文化的全阅读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文化精品的分享传播。

讲座所施,伯鸿讲堂(桐乡)每月第三个周末如期开讲。

第二十四期:从刘邦的名字说史记 发布时间:2021/09/28
陈正宏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嘉宾介绍>>
陈正宏,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版本目录学、比较文献学、美术文献与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史记精读》《东亚汉籍版本学初探》《沈周年谱》《诗画合璧史丛考》等。

  陈正宏:首先感谢中华书局和桐乡市伯鸿图书馆给我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我刚刚还在跟你们领导说,人还是要见人的,人是需要交流的,憋在那也比较难受。今天我是疫情发生以后第一次离开上海,就来到桐乡,所以今天见到大家,我感到非常高兴。尽管在座的可能都没有见过面,我看到你们像亲人一样,因为我见到上海之外的活的人了,是这个意思。

  是这样,我到这儿来我还是很感慨的,因为桐乡我是很早来过的。40年前,1981年我从浙江考到复旦大学的时候,暑假我在等录取通知书,因为我祖籍是浙江海宁,所以暑假就在海宁度过的。当时我有一个伯父,尽管是一个从事普通的工商业的先生,但是人文修养很好,就跟我说你老待在家里也不是回事,我带你去桐乡玩玩。当时我们坐的是小火轮,就跑到石门看缘缘堂,也跑到茅盾的故居。现在回想起来一晃将近40年了,今天再来桐乡,看绿化这么好,空气这么好,我是非常感慨。江浙是鱼米之乡,人文荟萃之地,所以我作为邻居今天到这儿来,给大家带了一个关于《史记》的题目。这是因为我最近在中华书局(王婆卖瓜,允许我自卖自夸一下),出了这个书,就是《时空》。这是以我在喜马拉雅上的讲课为基础整理的,有四本,现在是第一本,关于《史记》的本纪、表和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跟我们、我这个书和我在书里面讲到的本纪的部分有比较大的关系。我的题目就是《从刘邦的名字说〈史记〉》。那么这个讲座,我大概准备讲这么几个问题:

  一、《史记》里为什么没有刘邦两个字?

  二、刘邦究竟算老几?

  三、刘邦的周边:关于吕后、项羽的名字。

  四、如何从名字的记录,读出《史记》的言外之意?

  大概是这样。首先我们讲第一个。

  大家读《史记》,当然对于刘邦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你有没有注意过,整部《史记》,按照司马迁自己的说法,526500字,里面居然找不到一处有“刘邦”这两个字的,就是没有的。关于刘邦,它所有的表述是什么呢?就是有沛公,有汉王、高祖、高皇帝,还有别的,但是就是没有刘邦这两个字。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在座的稍微有一点文史常识的听众应该都知道,这个是跟中国文化传统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有关系的。是什么?就是避讳。所谓避讳,就是遇到皇帝或者尊亲的名字,它不能直接写出来,而要用其他的字来代替,或者在这个字写的时候缺一笔,一般是缺最后一笔。在座的可能也有小同学,我看看,所以我普及一下,懂的先生女士不要嫌我嘴烦。这个避讳的形式是什么样呢?我们大致看一下。这是非常熟悉的《史记》的《殷本纪》,就是第一页的前半句的,第一页第一行“殷本纪第三”,最后一捺是没有的。还有讲殷商的始祖殷契,那个“殷”字,还有玄鸟的“玄”字,最后一点也是没有的,这个就是避讳。因为这个书是宋朝的刻本,宋朝的刻本,它只要到刻的时候为止,之前所有的宋朝皇帝的名字里面出现的字都要避讳。那么宋朝是一个比较——现在尽管你们看什么电视剧把宋朝夸的——宋朝在我看来还是比较变态的朝代,从避讳上就可以看出来,非常严格。不光赵匡胤,赵匡胤的祖宗都要避。这里避“玄”字和“殷”字,一个叫赵玄朗,一个叫赵弘殷。“殷本纪”的“殷”就是避赵弘殷,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爸,他做皇帝了,他爹的名字也不能随便写完整。另外,“玄”字就是避赵玄朗,其实没有这个真实的人物,是宋朝的皇帝做皇帝以后,他老要这个攀高枝,觉得他们家跟道教很有关系,说做个梦,有个始祖什么的名字叫赵玄朗,这个人是他们理想化当中的始祖,所以这个字也得避,而且非常严格的,两个字都要避,现在看到的《殷本纪》里面“玄”字最后缺一笔就是这个原因。

  除了缺笔的避讳,整个的中国书里面,还有所谓的改字的避讳。改字的避讳里面最常见的乾隆帝,弘扬的“弘”就要改成“宏”,这个避讳是很厉害的。我研究东亚汉籍的,不光影响到中国,中国的周边国家也避讳的,给你们看个西洋镜。这是做的越南的文献,越南书的避讳比中国书避讳还要厉害。你看这个书的这个部分,这是越南仿中国《资治通鉴纲目》做的《越史通鉴纲目》。你们看看,这个里面有三个避讳:第一个避讳是“辰”,(越南阮朝)有一个皇帝叫福时,他当皇帝之后所有的时辰的“时”都变成“辰”。还有一个绍治帝,名字叫绵宗,他“宗”的当中一画没了,其实就是避讳。还有最奇葩的当中这个字,这个叫咸宜皇帝,干了一年搞下去了。这个书是刻本,雕版印刷,刻工有预感的,觉得这个皇帝估计干不成,怎么避讳呢?他就把光明的“明”的左边不刻了,印刷的时候就是黑的。没想到这个老兄干了不到一年搞掉,而且历史上没有他的地位的,这本书再印就把“明”的左边刻成“日”印出来了,这个很有超前性的。但是我想说的是避讳在整个东亚血统当中是非常复杂,但是作为书籍的刊刻、浏览、阅读,包括书写当中,避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回到《史记》,《史记》里面为什么没有刘邦两个字?就是因为作者司马迁是西汉之人,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所以《史记》里面找不到刘邦,任何一处的刘邦两个字。有的听众抬杠,“刘”不避讳,是不是所有的《史记》里面“邦”字一个字没有的,这个不对的?刘邦的——现在你去看《史记》——刘邦的“邦”字是有的,那么现在因为这个检索方便,你把全文的《史记》的本文打进去检索一下就能打出来。我们知道现在,听我讲清楚,是今本,现在流传的《史记》里面有这个七个篇章里面出现了刘邦的“邦”字。第一个是《周本纪》里面,第二个《乐书》,《律书》,还有一篇《封禅书》,还有《仲尼弟子列传》,还有《司马穰苴列传》《龟策列传》。《周本纪》出现的是“邦内甸服,邦外侯服”。第二个“王此大邦”。然后“兼列邦土”。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仲尼》里面两条,一条《论语》里面出来的,“在邦无怨”,还有一个是孔子的七十弟子的人名,叫邦巽,字子敛。然后“邦内骚动”。之后“今寡人之邦”,“邦家安宁”,“邦福重宝”。今本里面有11处。有的学者说,从陈垣先生开始说的司马迁避讳就不对,司马迁时代不避讳的,有这么多的“邦”,怎么会避刘邦讳呢?这个急了一点,没有搞清楚今本《史记》跟原来的《史记》是不一样的。这个里面我要普及一个知识,就是大家比如说中华,现在基本看的中华书局的十册的,130卷的,但是司马迁这个书是写在西汉的前期,一直到现在,是两千多年了。两千多年的过程当中,这个书,尽管主体没有变化,但是这个书本身出出入入是非常多的。我用一个形容词形容它,就是说司马迁这个书流传到现在,可以说是千疮百孔。这个书从他开始写到写完到流传过程当中,不断地有丢失的部分,甚至有被禁毁的部分。这个里面你如果讨论现在今本《史记》这11个邦字是不是司马迁不避讳写下来的,首先要讨论这7篇是不是司马迁写的。所以这里面就要看一个史料,这个史料是三国时候的非常著名的学者叫张晏说的。说司马迁去世以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从他看到这十篇已经没有了。然后他说元、成之间,这是指西汉的时候,有一个褚先生来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传,言辞鄙陋,非司马迁本意也。褚先生肯定补了,是不是这四篇不知道。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的,这里面十篇原则上说现在存在的《史记》里面的130卷里面的这十卷应该不是司马迁的原稿了。我的书也写到有些有明确的证据肯定不是的。我们注意一下这个十篇里面有《乐书》,还有《龟策列传》,至少有11个邦字的里面这两篇肯定有的。比较麻烦的是《兵书》,今本的《史记》一共有八篇书,今本的《史记》里面没有《兵书》的。怎么知道现在里面的《兵书》,没有用别的篇章代替的东西就是兵书呢?也给大家普及一个关于《史记》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

  《史记》一共是130篇,130篇的最大的部分就是七十列传,读全本也知道《史记》里面写得很漂亮的是列传。七十列传最后一篇叫《太史公自序》,最后一篇留给他家族自己的,写他自己,父亲,作为太史公的家族的历史写了一篇。这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是分成两个部分,除了写家族史,为什么写《史记》的源起,同时还保留了第二部分,就是在这个自序的后半,把130篇的目录全部列在里面。这是中国早期古书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跟现在看到的书完全不一样。现在所有书打开就是目录,打开目录这个形式是比较晚的,估计是唐宋以后才有的,这个之前中国书的目录,有目录的话,都是在最后的,而且必须是带提要的,简单的,篇名叫什么,每一篇写什么。后半部分的目录就把130篇和大致的东西全部写进去。现在所有的证据证明《太史公自序》肯定是原稿,可能有点争议,但是他写的主干没有问题,而且后面的130篇提要也是司马迁写的,也没有问题。所以无论是前面的130篇哪篇丢掉遗失了,你看这个目录就可以了。

  这个目录很有意思的,里面有一篇《律书》,怎么写的呢?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写的提要:“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与?”讲用兵和道德的关系。然后说:“《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作《律书》第三。”你看这个提要是看不懂的,这个里面肯定有问题,前面全部在讲兵,最后出现了《律书》,一般认为这个“律”字被改过的,应该原来是《兵书》,逻辑就通了。司马迁本身有《兵书》的,但是因为《兵书》讲军事、打仗、权谋被删掉了,再补也不能补进去。历代皇帝里面认为里面不能有兵书,军事不能谈的,所以就谈律,但是原来的东西还在,所以变成这样,所以这个《律书》,原来应该是《兵书》。

  我们据此再来看今本《史记》中出现的“邦”字。第一个部分至少可以解决掉三篇:《乐书》《律书》和《龟策列传》这三个肯定不是司马迁写的。所以它这个时候里面出现刘邦,司马迁不能负责,因为它在司马迁之后,甚至汉朝之后,出现“邦”很容易,这三篇不能作为《史记》没有避刘邦讳的证明。然后留下来还有四篇,第一篇可以解决的是《封禅书》,这一句“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这个“邦”字是一个错字,这个字应该是“郡”,为什么不可能是“邦”呢?因为讲汉武帝到处去,跑了四川,全国各地,所谓搞祭祀活动。搞祭祀活动的目的是想办法把那些高山大川都把它拢到自己直接统治之下。秦始皇统一六国是郡县制,因为搞的太过头了,中国人亲属关系很重要,所以又回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两个结合的东西。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政治体制是双轨制的。全国范围既有郡县制,就是汉武帝直接统治的,还有汉武帝的直系亲属封王国。这个五岳皆在天子之郡,意思是汉武帝经过他的政治权谋,把五岳所在的地方都收归回来变成郡。这个有版本依据,有别的书证明,这个《封禅书》就可以解决了。留下来就是三篇,这个比较复杂了。

  首先《周本纪》比较复杂,我们既看到了“邦内甸服,邦外侯服”,直接出现“邦”的地方。但是也有非常明显的避讳。周代大家知道,司马迁这个《史记》主要是编撰性的,他也没活到周代,所以主要是通过征引别的文献进行整理以后重新加工的。写《周本纪》的时候,他非常多地用了《尚书》,大家知道《尚书》非常难懂的,文字读不懂,他就通过换字,把一些特别难的字,把它改换成汉朝人比较熟悉的语言,然后读懂。这里面有些换字跟意义无关的,看一下这个例子。《周本纪》专门讲到武王伐纣,“有国有土,告汝祥刑”,这个是从《尚书》抄来的,它写的“有邦有土,告尔祥刑”。“邦”为什么改成“国”?就是为了避讳。我们现在看起来像《周本纪》《仲尼弟子列传》这样的既避讳了,也有不避讳的,大概是因为这个第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史料的来源不同,在处理的时候有的就忽视掉,或者就有意略掉,所以出现这样的东西。“在邦无怨”,非常有名的《论语》的话,包括孔子弟子的名字,改人家名字还是有点那个的,所以也存在了。唯一我一直弄不懂的,今天早上还在看书,就是《司马穰苴列传》的“邦内骚动”。日本有一个说法叫“封内骚动”,到底有没有根据我不知道,但是也是一种说法。我们现在讲这个东西很复杂,什么意思呢?第一个必须承认《史记》的整个里面一定是避讳的,因为避讳这个东西从先秦到清代,要看它有没有避讳,只要有避讳就说有避讳,至于里面留下来不避讳,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清朝的时候避讳非常严格,基本上开卷的第几页都有严格的避讳,后面就不避了,是这个意思。这里面居然有避讳,它就应该是避讳的。至于现在看到的这个里面有不避讳的7篇11处,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司马迁的原稿,后面人搞的,可以不避讳。还有一些因为司马迁的写作的过程当中是运用了不同的原始文献,所以拼进去的时候,他认为从语句上更好更熟悉就不避了也可能,只能说那个时候的避讳没有那么彻底严格。但是后面也会讲,里面有些篇章,避讳是非常严格的。

  我想就是用这样的例子我们来开一个场,说现在读《史记》的时候,这样的好像看上去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背后也是跟中国古代的政体、政治制度是有关系的。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就是,既然《史记》的130篇里面,尽管有几个残留的“邦”字,但整个篇章里面没有“刘邦”完整的两个字,“刘邦”从来没有出现过。那么这个“刘邦”哪里来的呢?我们讲《史记》的避讳,一定是避“刘邦”的,还有两个旁证补充一下。两个非常重要的考古的旁证,一个就是上海博物馆藏的战国楚简,应该从湖北出来的,现在的取名叫《孔子诗论》,当中的一篇,孔子专门讲《诗经》的东西,这里面非常有意思的、非常重要的东西,是里面出现这两个字,这是当时楚国的文字,不太看得懂,这两个字就是“邦风”。《诗经》不是有十五国风吗?十五国风原来叫十五邦风,因为这是战国时候的楚国的竹简,所以还把“邦风”留在那里。进入汉朝因为刘邦,所以“邦风”统一变成“国风”。现在知道的诗经叫国风,不是孔子开始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那么你们再反过来看到《史记》里面,《史记》里面没有“邦风”的,全部变成“国风”了。最著名的就是《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屈原部分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是第一个考古证据。第二个考古证据也非常有意思,现在中国老的电视剧都有丞相,丞相原来叫相国,《曹相国世家》,相国。但是这个相国这个官位不是一开始就叫相国的,原来叫什么?原来叫相邦。《史记》里面这个关于相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段子,就是吕不韦。把自己的女朋友介绍给秦始皇他爸,生出一个什么什么来的,就是这个家伙。在《史记》的卷八十五的《吕不韦列传》里面专门有一段话说:“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政就是秦始皇嬴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因为秦始皇他爸庄襄王跟吕不韦非常有关系,太子又是跟他这样的关系,所以把吕不韦尊称为相国,丞相的位置上,号称仲父,引用了管仲的例子。这里面就是有这个意思,“尊吕不韦为相国”,如果按照这条材料,在秦朝的时候就有“相国”这个名称了。其实不是的,这也是因为避刘邦的讳改的。现在考古发现里面发现了大量的铭刻了吕不韦名字的兵器。这是秦朝非常有名的“物勒工名”,官方认定,器物都是有刻名字,你负责。现在我烧菜大厨师贴一个王师傅做的,店经理不会贴的,那时候店经理也贴。秦朝所有做的比较重要的兵器,当时最高职级的负责人,汉代叫“相国”,当时叫“相邦”,吕不韦都有名字的。我们看一个,就是这个,这个是我们现在定名叫“四年相邦吕不韦戈”,湖南长沙出土的。在柄上有“四年相邦吕不韦”,这时候有很多都叫相邦,别的考古文献也证明,这个相邦就是后来到了汉朝被称为相国的,相当于丞相的位置。所以从《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面把吕不韦的职称从相邦改为相国,肯定是避刘邦的讳的。而且“相邦”出土了很多,正好前两天我们学校的一个博士后做古文字的专门做了工官制度的考证,列了很多的材料,里面也用到了这个,当然这个是非常有名的,因为它50年代就出土了。

  我想用这些东西大概就能证明《史记》为什么没有连续出现刘邦两个字,也可以证明《史记》本身是肯定避讳的。

  回到前面讲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他叫刘邦?这个就是我们要回到今天讲的主题《高祖本纪》,就是刘邦的本纪。从竖排,从右边,最右边的第一行竖着看,只看大字,小字是后来人的注释。“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它下面的双行小字,这个所谓的“集解”,就是《史记》非常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南朝刘宋时裴骃写的《史记集解》。集解在“高祖”二字下写的注释是:“《汉书音义》曰讳邦。”《汉书音义》这个书很多人写过,现在考证下来,裴骃引的是东晋蔡谟的书。因为《汉书》跟《史记》有非常大的关联,西汉武帝部分《汉书》是直接Copy《史记》的(现在不允许)。《汉书》后来因为喜欢拍马屁,长期历史上《汉书》的地位比《史记》高。《史记》是司马迁和他爸爸自己写的,《汉书》是官修的,所以整个后面流传的过程中,曾经《汉书》的地位非常高,给《汉书》做注释的非常多。《汉书》里面也有《高帝纪》,又是跟《史记》的《高祖本纪》差不多的,所以就引用过来了。第二个,蔡谟尽管是东晋人,这也不是他自己注的,就是集注,它里面应该包括了从汉代到东晋为止的很多人的解说在里面。所以它说的这个汉高祖这个“讳邦”,应该是有来源的,所以后来人才习惯说汉高祖叫刘邦。大概是这样。

  《高祖本纪》里面尽管没有讲到刘邦,刚刚我听到有听众念下去,下面接下去就是“字季”。中国人名字,名字名字,现在你叫,我叫陈正宏,中国古代名是名,字是字,名是生下来以后父母取的,字是男性20岁戴帽子(当时叫“及冠”)的时候,专门取一个跟名有意义上的相关,又不是完全是名的那个字的字。字是什么用途呢?字是社交活动当中的,一个人到社会上以后,原则上你不能直呼其名的,怎么称呼他,必须称呼字。最有名的例子,明代有个大画家唐伯虎你们都知道,本名叫唐寅,他成年以后必须取个字跟寅有关系的,他是他家老大,就叫“伯”,然后他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寅年出生的,属虎,那就取“伯虎”了。中国古代称名的话,要么是比较严肃的场合,长辈叫后辈,还有科举场合必须直呼其名,平常的社交必须称字的。所以这里面就出现了“字季”。但是这个非常的诡异。刘邦的名肯定是叫邦,但是如果他的这个字是季的话,没有道理啊。为什么呢?这个邦跟季没有关系啊。所以他如果,他把他叫刘季,称呼是这样称呼,但是这个到底是不是个字呢?我觉得是有很大的怀疑的。

  讲到字的时候顺便说一下名和字相关。我刚刚举了一个非常熟的唐伯虎,因为要照顾在座的小朋友听得懂,现在讲个高端的就是司马迁。司马迁名迁,字叫子长按照现在的考证,应该不是读子长(chǎng),应该是读子长(zhǎng),这个是有记录,《汉书》的《司马迁传》专门记到。但是,你知道吗?司马迁他爹为什么要取司马迁啊?这个要有个考证,这个不是我考证的,这是我们学校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考证出来的,说司马迁他爹有文化,这个“迁”来源从哪里来?是从《诗经》里面来。《诗经》小雅里面有一篇《伐木》,第一段这样写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以这个“迁”是从非常低的地方移动到高的地方去。因为司马迁的字是子长,子是男子的尊称,长就是成长,从低的地方到高的发展,所以朱先生的解释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从这样的角度讲,我们觉得再回过来看《高祖本纪》里面所谓的刘邦字季是没有道理的,刘邦恐怕名字里面肯定有一个季,但是这个季字恐怕不是他的所谓的字。而且这么一个流氓无产者怎么会弄一个字来玩玩呢?所以我们现在的想法,季应该不是刘邦的字,是什么呢?最可能的是他的排行。

  我要讲的第一个部分关于《史记》里为什么没有刘邦两个字,大概讲这些。

  既然我们探索出来《高祖本纪》里面讲字季,叫刘季,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排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通俗的问题,就是刘邦究竟算老几,他到底在他们家算老几呢?本来这个问题很简单的,中国古代传统里面伯仲叔季,按排行是老四没有问题的。但是文献材料上看有一点复杂。在《高祖本纪》里面,除了讲到它的字是季之外,还有一条,就是说高祖七年,他做皇帝的七年,立兄刘仲为代王。这个兄叫刘仲,伯仲叔季都有了,更增加了说季不是名字是排行,这更证明了刘老四的证据。但是很不幸,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三十世家里面有一篇《楚元王世家》,姓刘名交,是高祖的同母弟。就是这篇里面专门说到高祖兄弟四人,直接写出来高祖有兄弟四个人,专门提到一个长兄是伯,次兄是仲,然后就是刘邦,我们姑且称他为高祖季,最后就是这个楚元王交。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如果高祖的兄弟就是这四个人,刘邦只能算老三,楚元王刘交才是老四。但是怎么看怎么别扭,伯仲叔,季没有了,又出来交了。这里面牵扯刘交是怎么样的兄弟的问题。正好里面前面说明,他说:“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字游没有问题,名交,字游,交游,没什么问题。但是有问题的是,这个历史文献里面有歧义的是: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刘邦跟他是同一个妈妈生的,但是这个是个小弟弟,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是有很多的争论,包括从非常早的时候,上面的小字已经说有的本子有的人说这个同母不是同母,是同父。现在看到最有影响的说法是《汉书》,《汉书》上面这句话直接改了,就是“高祖之同父少弟”,看上去好像对的,同父的小弟弟。但是你想想从中国的传统的男性社会出来,都是一个爹,说这个有必要吗?当然都是一个爹出来的,不是一个爹问题就大了。这个问题是这个同母反而是需要说的,证明他爹不只是一个太太,这跟他是同胞兄弟。所以我是觉得现在的《史记》整理本一直没有根据《汉书》或者小字注把“母”字改成“父”字,是有道理的,就应该是同母弟,他们两个是同胞兄弟,这样强调的话,显然长兄伯和次兄仲,很有可能不是同母的。当然这样说也有个麻烦,前面这个伯仲,假定伯仲叔季排下来,到刘邦、刘交,这一对同胞兄弟,取的名字就不太对了,一个叫刘老三刘老四,一个就叫交,怎么回事?这里面可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我一直认为刘邦的邦字不是一直有的,是他发达以后追加的,甚至交和游也可能是这样的情况。

  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三兄“叔”我不知道,因为中国古代不管正房还是庶出的,男性都是统排的,不分大房小房的,所以伯仲叔季在那,即使刘邦不是正妻或者后面什么的出来也是正常的。原则上我们只知道他或者是老三,或者是老四。但是有一点很重要,他跟这个楚王——楚元王刘交是同胞兄弟,跟前面的长兄伯和次兄仲可能不是同胞兄弟。那么听众朋友可能会问,你有没有证据?有一点牵强的证据,两方面的,一个反方向的证据,看看他跟前面两位关系到底好不好(尽管关系不好,也不一定,有时候现在关系很好的也打架打的很厉害也有的)。就是大家看看这个刘季,就是刘邦,跟刘仲两个人怎么角力的。汉高祖九年,非常有意思的材料,未央宫修好以后,汉高祖大摆宴席宴群臣,他摆了酒席,拿了玉制的酒杯,“起为太上皇寿”(太上皇就是刘邦他爹),专门说了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他的意思说:爹,你当时认为我是无赖,不干正经营生的,不像我的二哥刘仲那么有能耐,你看看现在我做的事情,跟二哥比,谁厉害啊。下面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这个非常有意思,司马迁还不止一次写到这个故事。另外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又写了一次,都是干巴巴的表格,插了一个故事,情节要简单一些,但要素都还是有了,“未央宫成,置酒前殿,太上皇辇上坐,帝奉玉卮上寿,曰:始常以臣不如仲力,今臣功孰与仲多?太上皇笑,殿上称万岁。”这个我们一般说他骄傲,但是在排行和血统里面,对于刘仲这么在意,或者说他爸当年这么看中老二,不看中这个老三或者老四,是不是有一点这个关系。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个视角,是值得探讨的。

  反过来看看他跟他的亲兄弟的战斗友谊怎么样的。刘交是他的小弟弟,年龄差距比较大。但是在《汉书》的《楚元王传》里面——这是原来说的就是同父少弟——说高祖已经做了沛公了,“使仲与审食其留侍太上皇,交与萧、曹等俱从高祖见景驹,遇项梁,共立楚怀王”。共同一起打天下的,他们当时要借楚的名号,一起立了楚怀王。除了这条,到了灞上,革命快成功了,“封交为文信君,从入蜀汉,还定三秦,诛项籍。即帝位,交与卢绾常侍上,出入卧内,传言语诸内事隐谋”,他是可以进到卧室听内参的,关系非同一般的。而且最有意思的说汉朝的六年,“废楚王信,立交为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先有功也。后封次兄仲为代王”。而且这个代王很快出事给干掉,后来的代王就是汉文帝了。所以从刘邦跟刘交的友谊,再反过来看刘邦跟刘仲里面的麻烦,我也觉得这两个是同胞兄弟,两拨人的情况还是搞得很清楚的。

  这个里面通过这些刘邦是老几,我是偏向老四,但是现在不能完全确定他不是老三。顺便说一下喜马拉雅讲课有听众提出来说元朝的杂剧里面有高祖还乡,专门说高老三的,我说看文献还是要有历史界限。元朝跟汉朝非常远了,这个是没有证据力的,应该还是拿比较早的东西。时间关系,关于第二个讲这么一些。

  第三个讲讲刘邦的周边,关于吕后和项羽的名字。吕后是刘邦的老婆,刘邦的老婆也很有意思,里面有一篇《吕太后本纪》,前面是这样写的:“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吕太后是我们伟大领袖还没有发达时候的太太。“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男的,刘邦去世以后做皇帝了,女的,鲁元公主,后面也变太后了。里面没有吕后叫什么名字的,吕后叫什么名字也是双行小字里面,还是引了《汉书音义》,说她是“讳雉”,这个讳雉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吕后姓吕叫雉,雉是野鸡,吕野鸡啊?吕后他爸干嘛给她取名叫野鸡呢?这也跟刘邦的名字非常有关系的,我们现在看来这个雉跟邦一样有道理的,但是雉比邦更有原始性。我的理解是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吕后是属鸡的。或者生在地支属于酉的那一天。第一个证据现在通行的十二生肖的顺次,鸡对应十二地支中的酉年,东汉以后才流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日书》,纪年,鸡对应的十二地支,并不是第十位的酉,而是第六位的巳。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也是《日书》,纪日,其中跟酉日对应的动物,写作“水”,意思根据别的文献考证就是这个“雉”。她为什么取名跟刘邦可能有的一拼,刘邦的名字其实就是个排行,我的认为,他可能最开始叫刘老三刘老四,出去的时候稍微文雅一点叫刘季,做皇帝得取个气派一点的叫刘邦。他太太名字,女人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因为是鸡年生的,所以取名叫吕雉。你们不要觉得野鸡比家鸡差,中国古代野鸡的地位比家鸡高,这个东西是可以飞黄腾达的意思,现在因为非典、新冠以后野生动物特别不友好。野鸡是很厉害的。

  相比之下,项羽的名字是最有意思的。项羽,《史记》里面有一篇《项羽本纪》,同时代名人,曾经有过斗争的,刘邦、项羽、吕后一个群体,当时的风云人物里面,其实只有项羽的名字,是真正有名有字的。“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古姓项氏。”这里面牵扯到一个什么呢?唯一看到的司马迁《史记》里面这些人直接写出来的就是项氏,一个不需要避讳,另外也说明几个人当中其实从出生来说,项羽是最高贵的,因为他们家世世楚将,所以他会在家族的文献里面,家谱里面会保留他的名和字。这里面有意思,中国人名字相配。“籍”什么意思呢?清朝喜欢绕弯子,清朝有名的小学家王念孙说这个“籍”在汉代的时候音义学上通喜鹊的“鹊”,这个喜鹊有翅膀振动,有这个东西。我觉得有点无厘头,项羽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居然是一只喜鹊,这不是很那个。我觉得没有那么复杂,这个“籍”本身汉语里面就有凭籍、凭借的意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羽是翅膀或者有羽毛,所以凭籍羽能够飞起来,这样能够解释得通,也是很正常,所以项羽的名字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都到这儿了,最后一点时间,我想我可以来讲一下我们最后的这个问题,就是从名字的记录,读出《史记》的言外之意。

  《史记》当然是一部古老的史书,距现在两千年。很多的原来是二手材料现在变成一手材料,原来的依凭的一手材料没有了。但是《史记》是个人的著作,不是一部官修的著作,它有个人的立场,有个人的趣味,它有个人的观点在里面。而且最最重要的,我们现在尽管认为《史记》是一部正史,但是在司马迁写的时代没有正史这个概念,甚至经史子集的史部还没有。《史记》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是用史的形式来写的一家之言。如果按照经史子集的规范说法来说,应该不是史部的书,是子书,不是史书。所以这里面怎么安排这些东西,尤其包括他在篇名、人名里面怎么记录这些人,其实本身他都是有一些含义在里面的。那么这个里面我们怎么样讲他这个含义呢?我想用几个角度来看一下。

  第一个角度,大家来看看《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两个人互相对头,这两篇是前后相接的两篇,非常有意思。主人公名称是变化的,有些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没有规律可循的。《高祖本纪》写得非常好,为什么好?他这个名称变化,完全是顺着刘邦的生活轨迹来的。在刘邦初起事时,称他为刘季,这个是非常——不要看就这两个字,尽管打了个马虎眼说字季,后面一直说刘季、刘季——这是需要勇气的,把伟大领袖的老底揭出来了。到攻克沛地以后称沛公了。受封后称汉王。最后即位以后就称为上,就是今上,我现在做皇帝了。这个线索里面历史感非常强。所以在这点上,司马迁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能够把刘季这个名字保留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你去对对《汉书》的《高祖本纪》看看,《汉书》的《高祖本纪》从头到尾没有刘邦、没有刘季的,从头开始就是高祖,一直是高祖、高祖、高祖,尊敬是很尊敬,没有味道,看不出那个变化来。那么相比之下,《项羽本纪》就非常复杂,开始的时候称为项籍,然后呢,攻下襄城以后称为项羽,中间称项王,西屠咸阳,烧秦宫室,又称项羽。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穿插。现在有学者写文章说司马迁有微言大义,我觉得就是没有逻辑的,这个为什么这样?这跟《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司马迁写这两篇的时候文献来源非常不一样有关系的。《高祖本纪》之所以能这么清楚,一个当然与司马迁具有非常强的历史观照力有关,另外一个刘邦毕竟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所以关于他的史料在汉朝建立以后一定有国家档案的,一定有很多东西供他选择,所以写得非常有条理。项羽不行,项羽是刘邦的死对头,刘邦的敌人,我们以前说叫阶级敌人,阶级敌人写本纪,写得这么详细,没有材料,他需要从不同的渠道找各种各样的材料。所以我上次在浦东图书馆讲《史记》的文献来源时讲过,《项羽本纪》原则上很多靠口述材料。司马迁写《史记》有非常好的地方,他是整合型的,而且整合的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他是为了可以追溯,你以后用的时候可以知道这条这儿来的。中国人后来写历史,官修历史特别喜欢抹平,一抹平看起来很顺,但是考古发现出来东西以后,很不容易知道历史记录的真伪。司马迁把矛盾的东西留下来,这时候还能发现更早的文物的话,再拼的时候可以发现东西。《项羽本纪》因为这个原因他的写作的难度原则上比《高祖本纪》要难百倍,他能够写到现在这样生动的程度,写得这么好,跟司马迁花大力气做口述史料有关系的,而且他的口述史料都是能够找到来源的(李开元先生写过论文),一点点追溯上去,那条线是怎么口述下来可以找到的。在这点上我觉得我们讲怎么样从《史记》的这些名称的书写、名号的书写看背后的意图,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一个例子。这是第一个例子。

  当然《高祖本纪》里面有很多看上去很迷信的东西,但是把迷信的东西表示进去,一方面可以知道他无奈,第二个他也很迷信,司马迁本身也很迷信,这些东西放进去可以看出,汉朝当时的塑造帝王的形象,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第二个方面,《史记》是130篇,涉及到的皇帝有汉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从头上开始,刘邦名字没有的,刘恒也没有的,刘启、刘彻都没有的。但是你说“恒”没有吗?“启”没有吗?“彻”没有吗?也都是有的。为什么有的?跟我前面讲的为什么有“邦”字的情况差不多。但是有的地方非常有意思,我最后就专门讲讲这个“彻”字,非常有意思。《史记》的130篇里面52万多字里面没有刘彻两个字,但是有五个“彻”字,非常少的。五个“彻”字里面,其中有三个是出自我们前面讲过的《龟策列传》,那篇不是司马迁写的,这样五个“彻”里面有三个可以去掉,因为不是司马迁写的。还有两个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我们倒数第二个景帝本纪里面来的,但景帝本纪绝对不是司马迁写的。第一个它写得非常短,当然你不能因为文字的短就可以说不是司马迁写的,但是十二本纪的篇幅原则上比较长的,景帝、文帝生活比较长,有很多的大事,写得这样短,不符合常规。第二个更重要的《景帝本纪》里面居然没有一个故事,司马迁《史记》怎么可以不讲故事,景帝有多少故事啊,七国之乱就发生在那时,所以肯定不是司马迁写的。最后一个就是《景帝本纪》里面居然出现两次“彻”,第一次是说景帝把自己的儿子刘彻分封做一个王。第二次说这个王立为太子,名字叫彻。这绝对不是司马迁干的,司马迁写景帝,即使明确写了这个某某列为王,他怎么敢写刘彻的名字,这个角度上也可以证明这篇东西肯定不是司马迁写的,只有五个彻,而且完全可以解决。这样的办法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司马迁这个《史记》写这些人的过程当中是怎么一个观念。

  最后,第三方面讲讲,这是我的本行,我也是准备这次讲座以后非常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大家读的《史记》,是有一个底本的,以前的古书没有标点的,标点本的底本是清朝的非常著名的金陵书局的刻本,主持人叫张文虎,也是我们江南人。张文虎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关于《吕太后本纪》。这篇《吕太后本纪》,很多书叫《吕后本纪》,只有张文虎的本子是写作《吕太后本纪》。司马迁写这篇东西只能叫《吕太后本纪》,不能叫《吕后本纪》。十二本纪是一个序列,把每个历史空档全部填满,主要的点是什么呢?这些人都是在某一个历史关键点掌控了国家的全局的。如果叫《吕后本纪》,就是刘邦的太太,作为刘邦的太太的身份的时候,刘邦还在,她有什么资格进本纪?她只有到刘邦死后做了太后,当时的孝惠帝又无能,孝惠帝没有本纪,她有本纪,所以必须是《吕太后本纪》。这个还是有证据的,司马迁最后在《太史公自序》里面,为每一篇都写了提要,那里面,他那个地方写的吕后本纪的篇名,是作《吕太后本纪》。非常有意思,这次做PPT,发现了两个本子,左边是天一阁藏本,右边是上海图书馆藏本,都是金陵书局刻本,雕版印刷,右边的是初印本,左边的这个是后印本,开始刻作“吕后本纪”,后来发现其实不对,所以张文虎加了“太”字,这是正确的。别看司马迁,就是在这篇名、人名里面都有讲究的。“项羽本纪”为什么不叫“项籍本纪”,都是尊称,称人字,就是觉得这个人不管他怎么样,这个是汉朝的敌人,但是他毕竟统治过这个世界,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所以这样的人就要在这个《史记》上载下一笔。读《史记》,最好的地方,他这个《史记》跟后面的正史不同,它不是给你评优贬劣,不是评“三好”,不是说这是忠臣、这是奸臣,而是说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为中心的全球性的世界里面人是怎么活动的,人是怎么演变的,人性是怎么发展的。人如果恶可能恶到什么程度,如果善可能善到什么程度,一句话,不是告诉你人应该怎么样,而是告诉你人是这样的,从这个意义上他的历史才是站得住的,所以千疮百孔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用一个非常小的刘邦的名字入手,你们可以——在座的可能有大学同学或者高中同学——可以做做小论文,对于这些人的名字都可以做这样的探索,背后都可以发现司马迁的伟大之处,或者说《史记》有非常有意思、非常不凡的地方。

  司马迁长什么样不知道了。最后给你们看看,这是《辞海》里面有,但是这是十五世纪的明朝《三才图会》里面的司马迁像,尽管是离开司马迁好几百年的人,离开我们五六百年画的画,但是司马迁眼里的忧伤还是看得出的。这个人有穿透力的,他写这个书不是简单为汉朝人写的,是为未来的人写的。所以我有时候看历史,看司马迁,觉得这个人就在跟前。很想找他聊聊天,向他请教,就这个人是活的。从这点上我觉得,今天到桐乡来跟各位分享《史记》的故事,《史记》里面这些情节,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个中国人的话,都应该读读《史记》,因为它实在是一部好书。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请您留步。接下来到了我们的互动提问环节,市民朋友有更多想了解的内容,现在可以向我们的陈教授提问。

  说到这儿,我有一个问题想向陈老师请教,我们知道汉朝也是一个文化发展非常鼎盛的时期,可否请陈教授从文化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一下汉朝的“汉”字究竟有什么意思?

  陈正宏:我不是文字学,突然要懵掉,“汉”字本来就是大汉的意思,没有查过,这个问题很好。

  主持人:您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为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

  陈正宏:这个就是你不知道我的专业,我们是文献学,我刚刚还在说,我们是,打一个比方,我们是买菜的,我们不烧菜,也不解释这个菜怎么漂亮。叫我从文化学上说很难,太大的东西。但是我有一个概念,就是怎么说?就是以司马迁为例的话,汉武帝这个时代,我觉得在文化上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每次讲演都跟他们讲,司马迁跟汉武帝两个人就是像Gay一样的,相爱相杀。司马迁不是做了三个官吗,第一个郎中,第二个太史令,继承他爹的,第三个中书令。最后出事出在太史令上,割除生殖器,出来之后给了非常大的中书令——秘书长,就是看中他的才。司马迁为什么要跟汉武帝最后还要合作?就是为了写《史记》。所以这两个人,文化上和政治上这两个人是代表了互相理解的两个高峰。司马迁可能是文化上的代表,而汉武帝是代表了政治上的。我一直说《史记》是非常具有正能量的,中华民族文化上是一个民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谁最早开始倡导?就是司马迁。所以大一统,汉武帝从军事上、政治上强调大一统,不是大统一,大是张大的意思,强调一统是观念上在一起。大一统的想法能够在文化上把它扩展开来、提示出来,也是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做到的。尤其炎黄子孙这样的,现在从考古学上到底是不是事实上这样,可以商榷,可以再讨论。但是从文化心理上说,中国人自古以来认为大家都是黄帝的子孙,中华民族有共通的血脉,这就是司马迁一刀砍下来,把——《五帝本纪》开始——把黄帝当成真正人的开始。从这样意义上来说,汉代的文化上说,这真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汉武帝也要一分为二,司马迁这个时代正好处在继承了战国以来、秦代以后百家争鸣的东西,然后儒家的一尊,专制的东西还没有统治的那么厉害。所以那个时候所谓星汉灿烂,汉武帝毕竟还是一个能人,他也知道司马迁的能力,这两个人或者这一群人共同创造了西汉前期辉煌的东西。

  中国有一部《史记》是很幸运的。但是中国只有一部《史记》,后面没有这样的写法了,这也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东西。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带来的精彩解答,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陈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