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鸿讲堂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

由中华书局和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桐乡)”在2018年的春天里启动了。

陆费逵先生,字伯鸿,祖籍桐乡,中华书局创始人。为示缅仰,讲堂以其字名。

中华书局积百年厚重,名家迭出,海内驰闻,此次与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家乡合作开坛,举出版界优质资源落地于风雅桐乡,实为桐城文化之盛事。

讲座所涉,内容涵盖时政经济,人文美学,诗词歌赋,科学修养等多类学科,由各界权威学者亲授。

讲座所期,旨在为大众构筑优秀文化的全阅读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文化精品的分享传播。

讲座所施,伯鸿讲堂(桐乡)每月第三个周末如期开讲。

第二十期:《论语》中的生活哲学 发布时间:2020/02/25
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嘉宾介绍>>
李山教授师从著名学者启功先生、聂石樵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著有《诗经析读》《大邦之风—李山讲<诗经>》等。

  今天非常荣幸来到桐乡,一个很著名的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和大家谈谈孔子的智慧,很荣幸。桐乡地方人文渊薮,从崇福、桐乡、石门、乌镇,每个镇有著名的文化人,比如茅盾、丰子恺先生,过去强调斗争,丰子恺先生的地位不那么崇高,可是这么多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丰子恺先生的名声在大众接受程度上还要甚至盖过鲁迅先生的架势。这个老先生有非常著名的特点,他是“多面手”而且又会绘画,很有趣。昨天到了丰先生老家,我说沾沾仙气儿。我的老师和丰先生有很好的关系,与丰子恺先生有非常良好的关系,他们是一类人,讲究生活情趣。这个地方人文渊薮,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现在的经济也不差。所以桐乡对我来讲非常有魅力,乌镇很好看,石门也很好看,去崇福横街有意外的惊喜。

  今天主要讲讲《论语》这个话题。题目是《论语》与现代人生。现代人生要不要读《论语》?就像西方人要不要读《圣经》,我觉得这个回答非常肯定,且天经地义。为什么?经典对一个民族来讲是造成我们共通性的东西。今天到桐乡,大家一说桐乡话我听不懂,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在文化上是一群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几千年来,大家都读的是“四书五经”,一开始读“五经”,后来读“四书”。我们的口音、生活习俗不同,但是我们在核心的价值体验上是一样的。大家都以孔夫子、孟子、庄子为我们的精神上的价值之源,所以现代人如果斩断了这个联系,那么必须要有一个新的东西替代它,可是我们暂时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符合中国人心里的东西替代它。这个事情可不是小事情,现在世界上有一种“黄香蕉式”的中国人,从小在西方长大,皮是黄的,可是囊读的是其他东西,严格说,他所信奉的文化体系和我们不是一回事,虽然有血缘联系,甚至是在座的有些老先生的外孙,血亲非常亲,但是文化非常远。在这点上不能忽略了经典的传承,忽略了它将来可能出现问题,所以要读经典。过去哲学家李泽厚说,我们想想从汉代以来哪一本书印得最多,毫无疑问是《论语》,不计其数。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只要是中文书就从《论语》开始。在汉代,皇帝从小读两本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孝经》。“五经”中虽然没有《论语》,但是从汉代看变成了一个常识,一个小孩的读物,从小读起,哪怕你不懂,先记住,记住之后慢慢反刍。《论语》这本书有很多道理,包括我自己,念了未必懂,遇上事了,原来《论语》早就告诉我了。举个例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活着靠正派,歪着活、斜着活也能活到底,但孔夫子告诉我们说,那是侥幸而逃脱。我们觉得是这样的道理,坏人长寿有的是,但是遇上事了之后对这个话有一个深度的体验。前几年有一个奶粉厂,往奶粉放三聚氰氨,说都放。当时出事在石家庄,石家庄朋友也说:没有事,都放。是的,有些奶粉厂也放,可问题是,毕竟往奶粉里放三聚氰氨,不是奶粉厂往三聚氰氨里放奶粉,吃死人了。注意,国家不会因为你出了问题,你说别的都放,就放过惩罚你。为什么?民不举,官不究。你出了问题,难道让国家把所有的奶粉厂关掉?这不现实,也不会这么做。抓的就是你。反过来说,这就是孔子这句话:“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世界上确实有“幸而免”的人,但不能以他为榜样,为什么?可能你倒霉抓的就是你。所以倒着想,还是正派做人踏实。遇上事之后,我们对这句话有了深度的了解。

  我们小时候也干这个,全班其他人都旷课,为什么抓我?抓的就是你,别人没有抓,就抓住你,这是孔夫子的话,他洞悉了人生的东西。如果这些道理早点讲的话,不至于让人生出大乱子。所以《论语》得读,《论语》不是后来像董仲舒之后等很多人把《论语》解释得很玄妙。《论语》让你做一个人,“人”一撇一捺不容易。有些外国学者说,孔子的学术目标是什么?把民转化成人。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作为动物,就像老母猪下小猪一样,我们是繁殖的,你是人吗?相貌上可能是,但未必有人的格调。孔夫子说把芸芸众生的民转化成一个个有人格、有特点、有品位的人。这个问题大了,一切的文明,一切的文化,我们办电视台、办报纸、开电影院,实际上从根本上把懵懂的人转化为明白的人。《论语》这本书,孔子的儒家哲学主要是在这些展开。

  在《论语》之前我们先谈谈孔夫子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60后小时候赶上“批林批孔”,孔夫子是怎么样的人?以前认为他是尖嘴猴腮、山羊胡子,到处觉得都不对,是一个婆婆,这是给我们的印象,老古板,老古董,难缠。孔夫子是这样的人吗?起码从相貌上不是。孔夫子在《史记》上说他是长人,个头比一般人高。我们学校的《史记》专家通过汉代的尺出土的尺,算孔夫子身高多少?1米93,可以参加国家篮球队打篮球,当然姚明个头高,2米多,1米93也可以,马马虎虎过得去,这是他的身形,典型的山东大汉,而且很魁梧。

  再问他的身世。如果我们相信传统的记载的话,他是一个殷商之后,商汤之前还有几十代人叫“契”,是这个人,这个读xie,是殷商老祖先,传到商汤,商汤建了商王朝,西周灭了商王朝。但是西周人从商朝中选了一支宋国的祖先微子,血食先王,建立一个国,诸侯,在今天的商丘,封地叫宋,给商汤、契这些人上猪肉,让他们不要变成孤魂野鬼。这是灭你的国家,不灭你的后代,于是保存了宋这个邦国。宋开始往下传,宋的第一代君主是微子启,第二代是微仲,然后是宋公稽,然后丁公申,然后是缗公共。到了缗公共,出现了弗父何,缗公有一个儿子就是孔子的十代祖;正考父是七代祖,孔父嘉是六代祖,在孔父嘉这里出了乱子。《左传》说孔父嘉有一个漂亮的太太,被宋国一个掌兵权的人看见了。《左传》里记载这个人看到孔夫子的六代祖母,眼睛老远就瞥过去了,看了半天送走了,流着哈喇子说:“这个女人美而艳。”大概是美丽又丰饶,这是身材丰满。然后出了乱子,这个人就把孔父嘉杀死了,当然也没有说这个女的是不是被他娶走了。如果这么看的话,那么在孔子的遗传基因中有漂亮的一面,不像现在到处看到的孔子像。古人画孔子像都画得很丑,这是很奇怪的事情。然后到了木金父、睪夷,这两辈人实际上不知道他们在宋国怎么混下去的,再到防叔这一辈,据说是畏华氏(即当年杀死孔父嘉的),畏惧他们的逼迫奔鲁了,所以防叔是孔子家族逃到鲁国的第一代。孔父嘉又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叔梁纥又生了孔子。伯夏的记载并不多。叔梁纥应该是孔叔梁,又叫孔纥,叔梁应该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叫叔梁纥,这是一家之说。这个人非常了不起,这是大力士,所以孔子1米93的身高是大高个。他爸爸论身体状况不差于孔子,在《左传》相对可靠的资料中记载了一次战斗,晋国作为霸主之国,联合鲁国打今天在徐州北边的小国偪阳,是东夷小国,这场战争中出了一件事情,古代有一个闸门,防敌的,往下降落。偪阳采取瓮中捉鳖的态势,把当时叔梁纥所在的军队放进了一部分去,然后把闸门放下去,这时候叔梁纥上去就把往下坠的闸门拖起来了。《左传》用了一个字“抉”之,抉择的抉。力气非常大,扛着把自己的同胞救出来了。这时,鲁国的战争总指挥孟献子是个贤臣,说过“伐冰之家,不畜鸡豚,国家宁有盗臣,不出聚敛之臣”。所以这次战斗之后,叔梁纥的地位上升。大概十年之后,叔梁纥又一次战斗表现出超凡的体力。因为叔梁纥这样的作为,地位升到了士。防叔一开始到鲁国来做家臣,主要是看家,即管家。叔梁纥两次战斗做得很好,于是升为士,于是在陬这个地方做大夫。孔夫子出生之后,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是一个士,但这是自己干出来的,为什么?祖上做家臣,你是商汤之后,可是到鲁国了,跑了,这里要重新干起。

  叔梁纥这个人在《左传》上记载了他,而且很能打仗,但是叔梁纥这个人生孩子方面不太顺,娶了三房太太,第一房生了一系列的女儿,再娶一个生了一系列的女儿,生了一个男孩,腿有点残疾,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不清楚。于是叔梁纥很老了之后又结婚娶了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史记》把这个婚姻称为是“野合”,这个词很不雅。所以,孔子的出生比较奇特,不是一般家庭产生的。基督的出生也比较奇。

  叔梁纥按《史记》是祈祷于尼山脚下,生孔子。两口子不生孩子,去尼山折腾来折腾去,生了孩子,这个事情越说越离谱。现在挖出来的遗址,古人不生孩子怎么办,山上建了一个庙,庙里有神,到了固定季节,男男女女不生的,在一块,这样一弄,居然生了一个孔子,所以这个事情不宜多说。这不奇怪,圣贤的身世上有一些奇特的东西,古老的观念,中国人就是把孩子看成这是我的吗?这是非常好奇的观点,更早是说他是我们一群人的就可以了。

  关于孔夫子的生命历程,因为出生三年后父亲就死了,他父亲是士,但三岁他妈妈守寡了,所以孔夫子是靠自己努力的结果。父亲本来是殷商之后,在鲁国靠本事混,作为士不是很高级,但属于贵族。孔子生下来需要一个妈养着他,非常孤单,而且他妈是三房,前面大房二房生一系列的女儿,这个家庭怎么办?叔梁纥所在当官的地方,离今天的曲阜有20几里左右,我坐车去过,这里有很多陬的地方,他在那里做官。叔梁纥死了之后,孔子母亲带他去了曲阜,颜氏在曲阜是大氏。所以孔夫子的家可能都是内亲家的房子。这是他的出生和背景。关于孔夫子的历程。我们给孔夫子写了很多传,第一个传记是孔夫子自己写的,即《论语》中的“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15岁有志于学,相当于今天的14多岁。孔夫子并不是天才的少年。14岁的男生懂得学习了,这差不多。当今有一个差异,女孩觉醒得早,男孩觉醒略晚,所以,我们有时候经常在小学生时期将男孩淘汰,这是不对的。14、15岁治学并不算很早。15在古代叫成童了。《论语》开篇第一字是什么?学。孔夫子不是讲顿悟,也不是讲听听经典就会了,而是学习。学习是一种基本精神,在座都是好学的,不然周末不打牌而来听课,大家都好样的。我们可以这么观察生活,好学的人可能不会太富,可能官也做不高,但是好学的人有一点,不俗气。一个人不好学了,哪怕我们做了很多年教授,不好学了,特别容易陈旧,有时候还容易俗气。学习是什么?是模仿,学而时习之,学习从模仿开始,学者最后是觉悟。朱熹就是这么讲,先模仿再觉悟。我们学习不都如此?练书法临帖到最后有了自己,觉了。所以,孔子对学习非常强调,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哪怕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找忠信之徒,像我孔丘这样的人有的是,但我和他们的区别是我更好学。

  所以一个人在孔子这里真好学了,一白遮百丑。卫国有一个大夫叫孔文子,孔文子这个人拆人家婚姻,干过一些不好的事。文是很高级的赞美。子贡就不解,这样的人办过缺德事,怎么给他文呢?孔子说,他有一百个错误,但有一点,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当得起这个“文”字。孔夫子大概是抓住了这个特点。他跟学生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也是好学。不把向别人提问、请教当耻辱。

  “三十而立”是立于礼,人格成熟。我们到社会上和人打交道不懂,需要学礼,礼是文化,任何社会都有礼仪文化,都有风俗,你和人打交道总是要有规矩。就是现在年轻人和年长人怎么打交道,和父母怎么打交道,和领导怎么打交道,这是规矩,比如在群体中吃饭声音小一点,否则妨碍别人,这是礼仪。比如到人家去不能踩人家门槛,我们南方桐乡是否也有这样的规矩?到人家去,如果里面有人在说话,里面一看有两双鞋,要扬声。今天有很多礼也要遵循,比如谈话眼光不能高过头顶,低过腰带,今天试试看,如果和人说话老是往下看,把人家看跑了,这是规矩,没有什么古今之变,没有什么要打倒它。

  三十而立,人格独立懂得做事情,一个人独立在社会上生活,各种事情来,都可以处理得恰如其分,真要是这样的,人进步非常快。

  四十而不惑,人生坚定。所以30岁、40岁、50岁这20年是人生的关键点,不会被情绪干扰,不会被外在利用。

  五十知天命。这里有一个概念,人有命吗?有。不是神秘的天命,比如有些事情可以作主,我说这句话,不说这句话,我对谁好,对谁不好,我可以作主,这事做与不做,是我决定的,这不是命。命是我哪一天出生,谁和我商量?我哪天完蛋,未来怎么下人生之台,谁也不知道。还有我的身高多高,还有体重,怎么也减不下来,这是命。这个命是命。还有一种命,我的才华有多大?我写文章写得过茅盾吗?画画可以画过丰子恺吗?可能我很努力地做,证明自己是谁。人的命是神秘的,每个人出生下来,我们都有遗传的是天分的一面,如果尽量地努力,最后吃奶的劲使出来证明我是谁。五十而知天命,是经过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奋进后,终于知道我是谁了。我写文章可能不如这两位老先生,但我也达到了自己的尽头。

  什么叫命?关于我们的事情,但我们作不了主,这是命,但有些东西必须努力证明自己的才华有多大,实际上每个人的才华不一样,李白、杜甫的才华一般人不具备,但努力并不是不可以达到,接近他,或者以他为榜样,完成自己的人生,榜样的力量就是如此。所以命,你到底吃几碗干饭,你要证明它,要努力,否则不知道。所以人生的密码需要破解,越是努力的人,人生分杈越多,机会越多,可能性越大。于是本着主观上努力选择岔路,活到50岁大概知道我是谁,我能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马上进入老年了,人鼎盛时期就是50岁,现在生活好了,可能60岁。这不能死参,要活参。人总要有知道自己是谁的过程,但前提是建立在努力的做人上,那就是实践。

  到了六十耳顺,六十脾气温和了,没有逆耳言了,你怎么说,我都能正确对待,心境平和了。到了70岁,达到了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所以人生自由了。

  孔夫子其实在论人生三阶段,这是什么?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30岁以前是人的文本人生,是打基础,基础有多深,楼有多高。从30到40到50岁是人生建功立业的攻坚段,知道自己是谁了,就能老年有境界。简单说,就是少年要用功,中年要有成就,老了才有境界。人生不外乎这三阶段。

  另外这个过程是奋斗的人生,顺着日子过没有这种体会。孔夫子是只活了73岁,他到了晚年才说,一辈子是好学的,人生坚定,不断努力,然后十年一个境界,十年一个境界,老了对诸多的事情都能够怎么做怎么想不超越规矩,走路自由。他论老年,孔夫子论老年两句话,耳顺、从心所欲。

  《西塞罗》哲学四篇,其中有一篇《论老年》,一个演说家说老年人有什么幸福,老年人摆脱了一种欲望。年轻的欲望,老年人没有了,没有了,陷入自由状态。孔夫子说这个话就两句话,但这个话含义很多,所以《论语》慢慢体会。比如我们50岁奔60岁了,的确如此,人生顶端就是这个时间段。终于知道自己不行了,哪些方面想着做,做不到了,反过来说少年多抓紧。(PPT图示)这是孔子的生命历程,他父亲死那么早,他终于靠自己的学习、奋进成为了影响多少代人的人。这不是浪得的,不是老天爷降神,生下来他之后,让他向大家口含天宪传播人生问题。他是从草根、基层上来的,而孔子的情商如何?我有一本书说孔子是一个大生命,编辑说老子和孟子不是大生命吗?都是。但是孔子这个人,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人有一个理想说办不成,可能说说就算了。孔夫子的仁道理想,反对他的人很多,他坚持着,于是到处碰壁,游了72个国家,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碰壁72次,不停地碰墙,可能脸都平了。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经典,谈论经典,把仁道精神贯穿出去,所以仁道思想成为了民族的核心思想。而仁道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政治家,你怕贫穷,你让民众贫穷就不对了。就这个原则,1978年洛杉矶开会的文件我看到了,大家开会讨论,伦理学的基础在哪里?最后讨论来讨论去说我们只能以中国的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伦理的最后底线。这种话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但是他们是有神论,他们靠上帝做前提,孔夫子没有上帝,他就是说人都是人,你骂别人,你挨骂,什么感觉?那好,就别骂人。这是非常底线的,但现在这种牲口倾向很严重,中国人很好的东西不接触,专门是己所不欲,专施于人。

  所以他要推行理想,一直在主张。老子和孟子有这个遭遇吗?我们自己是俗人,有理想坚持不了几天,碰墙之后马上不做了,这是俗人和庸人。但他坚持一辈子,这种把这种理念通过学生去传,一直到今天,中国思想,仁道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时在陈蔡绝粮的时候,他的学生也反对他,子路说:“从者病,莫能兴。”说:老师,我们这么行仁道,就是这个下场吗?饿死在这里,别人都不知道。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现在我们的状况是,绝粮七天吃不上饭,作为君子来讲会固守,不会做非人的事情。而小人什么都干,只要活命。所以疾风知劲草,人格这种东西,在今天有很多地方是不能坚持了。(PPT图示)这也是孔子晚年坚持理想,叶公问子路孔子为人。这是在河南省叶县,是楚国的地方,叶公是个贤臣。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最后没有办法,华夏容不下他,他想去楚国。于是派子路、子贡去打听待遇的问题,孔子也讲究这些东西。然后叶公问子路,你们夫子是什么样的人。在相关记载中,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最后还死在孔子前面,一辈子的师生。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之后,周游了14年,68岁回国待了5年,73就死了。结果子路当下不答,答不上来,这种事情是有的。回来跟孔子说了之后,孔子说: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这个人是什么样?学而不厌。还是学,一直在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从来不厌倦,他六十八九岁了还在学习,学电脑,学机器人,这种人有。发奋忘食,他干什么事,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可以忘掉吃饭。注意“乐以忘忧”,这是情商,那么困顿,70多次碰壁,还在那里乐观地对待生活。这可不是现在流行的老愤青、小愤青,整天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所以儒家到后来是“乐”字,不管是逆境还是困境,都应该保持乐观的精神。高兴了买股票,涨了乐容易,跌了也乐就难了。所以逆境的时候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情商问题,所以人需要一点情商。“不知老之将至”,这是气概。别说孔子是圣贤,就说70多次碰壁之后还保持着希望、乐观,他凭什么乐观?所以北宋高考科举,问孔颜乐处,乐的是什么?做这样的题目。所以说孔夫子好学。

  孔子在活着的时候好学,博学有点国际性,都知道。比如吴国,我们待的这个地方是吴越交界地带,越国打吴国拆城拆出“大骨头”,去鲁国访问的时候专门问了孔子,孔子的回答未必是准确的,但是这里有一层真实,孔子的博学是当时整个列国都知道,什么事都问他。他一个殷商之后,最后靠的是博学。当然光博学不行,还要大情商,有所坚持。

  《论语》是孔子死了之后,学生把孔子的语言记录下来,应该是孔子和各个学生谈话,让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语言记录下来,一开始是你一条,我一条,没有讲顺序。没有想到书流传久远,只要民族在,书就丢不了,所以《论语》很多地方不像编纂书写得那么周全。北京有一位老先生说《论语》是纪念册,我觉得很像。为什么?我们到这个岁数了,经常遇到老前辈没有了,我们的老师刚去世之后我们怀念他的,不是他的思想,也不是他的著作中说什么,而是教育我们的时候启发我们的事情和言语。所以《论语》是大部分见过孔子的人的语言,在心里一直记了多少年受感动的东西抄成的一册。到了后来我们总是说孔子伟大,孔子学术思想深奥,但是不亲切,所以《论语》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当时《论语》出来后在先秦流传,在南昌海昏侯墓发现了《论语》的本子,在汉代有三种《论语》在传,一个是鲁论,一个是齐论,还有古论(应该是古文字写成)。到西汉后期汉成帝有个宰相叫张禹,把三种《论语》放在一起,重复的去一去,编一编,于是就有了“张侯论”。我们读的就是“张侯论”,把这三个《论语》整合在了一起。

  《论语》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论语》这本书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体会,还要抱着真诚的态度。比如《卫灵公》,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以前见过这个文献,有马借给别人骑,现在没有这样的人。这两者什么关系?在现有的文献下怎么解释都不太合适,可能就是一段,中间可能有残缺。孔子谈仁,一共不计重复的话105次,但是学者都说《论语》没有对仁定义,他和颜渊谈仁,和冉有谈仁,这是他最厉害的两位学生。比如他和司马牛谈仁,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说话难。司马牛觉得不对,说话难就是仁者,那哑巴是否天生就是仁者?孔子知道他有这样的问题,说做起来难,说起来容易。言外之意就是你先别问,你离得还远呢。就像小学生问:微积分怎么回事?怎么回答?你还不够这个程度。因为司马牛程度不够。孔子说仲弓(冉雍)可以南面,在古代,南面可以做诸侯,有点像今天出任地方长官。他说过这样有点出格的话。所以仲弓非常信任他。还有颜渊,颜渊是德行科之首。有各种文献记载,孔子说颜渊的道行,颜渊这么年轻,它的造诣有点和孔子比齐了。所以颜渊在儒门后来封为复圣。孟子折腾半天封个亚圣。亚是银牌得主,复圣是下一届金牌得主,这个是不一样的。孟子到了元朝才封亚圣。复圣是南北朝就有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做仁者要克己复礼,什么是克己复礼?我们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需要克制?私心杂念,苟且之心,方便之心。比如马路上红绿灯,有人闯红灯,你方便了,别人不方便。现在说起这个感慨颇多,闯红绿灯都是成人或者是上了年岁的人,反而小学生不会,因为从小学校教。尤其是我们这些人,可能是最不讲理的人,“文化大革命”出生,出生之后整天斗地主,没有教规矩。有一次,我在北京看到一个老头骑三轮车,就在红绿灯变的时候一下子过去,然后来了一辆汽车,蹭了他一下。那汽车里的人真“聪明”,一看老头没倒一下子就跑了。(笑)。你说这么大岁数了,着什么急?其实闯红绿灯不是大问题,现在中国人身上的毛病很多,但是我们仍然相信中国人是勤劳的、勇敢的、智慧的、善良的。很多人在街上不守规矩,但是真的接触并不是一个坏人,就是好习惯没有养成。我们出生在“文革”时期没有人管,变成在公共场合不注意。

  所以,克制自己,红绿灯是一个礼,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遵循,社会通畅。做仁者,先管好自己。

  第二句话“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放在颜渊身上就不通了,颜渊一个穷小子,30多岁就死了,穷得不得了。颜渊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陋巷,今天在曲阜还有,早上去,还有炸油条呢。一个普通的人他克己复礼了,天下怎么就归仁了?比如他是英雄人物,电视台都直播他,还有个收视率问题,看不看呢。假如我们说这个话对普通人的教育,颜渊说仁者我们克制好自己,一旦克制好自己,天下归仁。这放在一般人身上不通,但是在课堂上讨论,将来做单位的一把手做仁者,领导者一旦克己复礼,整个单位和你走,你做王,天下跟着你走。实际上孔子教仁者,不是教普通人,把这个放到社会中去,掌握了社会话语权之后改造社会,是有身份的。

  北京大学一位老先生也是93岁还在学习,用电脑打字,90多岁的老先生用电脑打文章,不多,金克木先生。他晚年写过一个很短的文章,他说大家都读老子,都读《论语》,这两本书是写给谁的?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是写给君子,君子在孔子时代是两个意思,一指品质,二指地位。孔子周游列国找谁?从来不发动农民起义,他找君子,也因此导致了孔子一辈子事业不成。这个话字面上没有问题,但逻辑上有不通,把这个话语情景在课堂讨论将来一旦有了行政权力之后如何做。下面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你要想成为仁者,先从自己做起,不能从别人那里做起。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颜渊“四非”,曾子“三省”,叫“曾三颜四”。

  《宪问》篇: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是孔子对当时整个社会病症的判断。什么判断?君子不仁。下面有一句,“未有小人而仁者”,这个君子和小人一定要分辨。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君子指在位者,小人指一般老百姓。《尚书》中君子就是管理者,诸侯们,大夫们,没有别的意思。但是慢慢地变成了君子是有德者,有品德者。小人是没品格者,没出息者。这个变化语义在《论语》中两种含义同时都在,所以大家读《论语》的时候一定要考量一下,这指身份还是指品格?我们考量这里,它是指身份还是指品格?首先,假设用品格替代,说有德行的人不仁了。这话不通,有德行的人怎么可以不仁?既然有德行,不仁了怎么还有德行?这是自我矛盾的话,孔子不会说这样的话。从来没有见过缺德的人可以行仁,这是废话。孔子没事也不会说废话。我们再看另外一种含义,有权者和无权者。有权者不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无权者可以行仁道。这支撑了意思,谈仁道,孔子有优先权的问题,优先考虑君子不仁了,即执政者变得麻木不仁。所以他为什么要周游70多列国找诸侯,因为他觉得他们出了问题。但是孔子并不想造反,他想商量,把道理讲明白,你来执行。所以他想用最少的损失换最大的成本。《论语》有些文本你得看,不那么简单,千万不要把《论语》当成简单的书。黑尔格说孔子算不上哲学家,《论语》就是些人生格言,倒是《老子》还有点思辨性。现在西方汉学家不这么看。美国有一位哲学家郝大维和安乐哲写了一本《孔子哲学思微》,微妙的微。在柏拉图对话中整天讲苏格拉底,比如两个小男孩在一起,希腊流行同性恋。两个小男孩走到苏格拉底面前,苏格拉底说:请问你们的关系是什么?小男孩说:我们是友谊。苏格拉底开始辨析,什么是友谊?辨析来辨析去,结束的时候苏格拉底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友谊。道德的问题,如果辨概念就麻烦了,很多概念没有办法辨析,难道不明白是概念就不做了吗?比如今天的美学没有定义,难道没有美学的定义就不审美吗?看到漂亮的姑娘会回头,看到漂亮的衣服想买一件,没有美学定义,照样去实践。所以孔子从来不对美德做定义,比如子路身上的勇敢看到了吗?冉有身上的多才多艺看到了吗?看到了就做,而不是讨论什么是勇。讨论什么是勇耽误工夫。这点上安乐哲和郝大维说,我们等着概念清楚了再做人,好多概念到今天没定呢。

  所以孔夫子是情景化的哲学,针对的是人生中一个个情景的智慧方法,是另外一套,不是没有用。

  《论语》这本书八个大字就可以不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趣的《论语》孔子是什么样的人?《论语》具有文学色彩。孔子和子路和颜渊的关系不同,在座读过《论语》,在《论语》中孔子整天骂谁?孔子整天骂一个人,学生们老骂他,甚至说过不得好死。谁?子路。这就有意思了,颜渊是什么?说颜渊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话说,课堂讨论也没声音,对我没有帮助。颜渊从来不说话,但仔细观察都照着我说的做,颜渊傻傻的笨笨的,按我说的做都做得很好。孔子和子路说,你和颜渊比,谁聪明?问子路,子路说:怎么敢和颜渊比。颜渊闻一以知十,我知一二就不错了。我当然不如他。孔子说,不如也,我和你都不如他。学生的智商和悟性比较高。所以他们俩有一层关系。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神马都是浮云,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说他自己吃粗粮,喝凉水,在家里没有铺的盖的,托着我的胳膊肘睡觉,我乐亦在其中。不义的富和贵,对我来说是浮云。这是说他自己。说颜渊是什么?饭疏食饮水,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也是这样一个人。我们称这种人是什么?志趣上相通,这样的人互相尊重,反而交流很少。后来颜渊死,他说:天丧予。颜渊死了之后孔子吊孝,子哭之恸。这种恸是什么恸?抽噎。按照《周礼》哭丧有腔调的。现在死了人还哭吗?我是河北人,河北人我小时候听我老娘吊孝,她们一唱,吓我一跳,我爱人也是,城市里没有听过这个。过去河北有一个电视剧,叫什么《星星》。我听着像河北的哭丧调。孔夫子往那一坐准备唱两句,结果唱不上来,在那里抽噎。有学生问:违礼矣。子恸矣。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违礼了。孔子说有吗,一开始反对,拒绝,自己说没有。结果后来有。他后来自己说,这人都死了,我要不恸,我还给谁恸?情感多深。学生死了他居然哭,泣不成声。而且还说他死了我不这样,我还给谁可以这样?这是一种关系。重点说一下子路。“闵子侍侧,闇闇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在孔子身边待着的时候,每个人的状态不一样。冉有、子贡非常潇洒。孔子非常高兴,然后来了一句,“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意思是,像子路这样的人,不得好死。诸位,在今天这样当老师是语言暴力。学生要告你,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怎么可以说学生不得好死?结果,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实际上来了一句相当于乱弹琴的意思。你这个子路,跑到孔丘家里瞎起什么劲,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于是门人就不敬子路。孔子说:你们不要小看他,他登堂了,还差一步就入室了,学问境界很高。过去的房子前堂后室,上了堂再走一步就是室。孔子对子路的评价:“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穿着破棉袍,中国人用棉花做内衣很晚,棉花汉代以后慢慢传到了中国,孔子的时代是缯和袍,即桑蚕的丝。棉袍穿破了,和那些穿裘皮大衣的站到一块儿不觉得耻辱和惭愧只有子路吧。这话非常好。这说出了子路一种格调,两个字“脱俗”。我们比较俗气,开一个10万的车子,在马路上看到100万的车就气短(笑)。这就是俗人常态,子路不计较这个,他从来没有想过,所以脱俗。这个境界很难,一个人真脱俗,把世俗的富贵真没有在意,这种人多敞亮。所以读《论语》学一点脱俗。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嫉妒是“忮”,“求”是奢求,这是《诗经》的话,不忮不求,还有什么不好呢?一个人不贪图,不奢求,都好了。于是“子路终身诵之”,这个“终身”用得有点问题。子路念了两句诗,孔子批评他“是道也,何足以臧”,你就满足于这点?有什么可以更好呢?总是骂他。总之,表扬以后还骂,骂了之后再表扬,表扬之后又骂。还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喭”就是粗鲁,“柴”就是这个人笨。“师也辟”,就是指子张这个人在平时谈话的时候装高冷,你说什么,不对,我来说一套,是这么一个人人,总是求自己比别人高一筹,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没法谈话,你说什么,他就觉得不对,你听他的也不过如此。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我的道行不通了,我乘着小筏子到海上去,铁杆跟着我的只有子路吧。“子路闻之喜。”结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大意是,说我勇敢,他比我还勇,所以我在他那里无所取材,即他对我没有什么帮助,言外之意是我不带他去。孔子这个人是不是勇敢者?他爸爸是战斗英雄,他1米9的个子,有一次在鲁国和齐国行政的时候表现出仗剑而行,跑到台上挟持齐国君主,勇!。但作为一个儒者,光勇不行,可问题是,如果你是真正的对社会有担当的人,没有一点气魄和胆量可以吗?问题在于子路比我还勇。所以子路和孔子的关系,不是孔子和颜渊的关系,他们是洒脱。孔子和子路的关系,是我好勇,他比我还好勇,是气质上以及生命气息上相通。在《水浒传》中宋江成天骂谁?就是李逵铁牛。一直到死,一块儿死的是谁?铁牛。铁牛和宋江是什么关系?我们知道,铁牛这个人一杀起人来,衣服一脱,光着大膀子,光着大屁股,不分老少就砍。猛,是李逵。宋江呢?平时笑咪咪,娶个媳妇还摆个乌龙,但这个人喝酒之后,在浔阳江头题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就像白蛇喝酒之后露出了尾巴。他就像石头,有些石头从山上掉下来,有很多棱角,那就是李逵。在社会中滚成鹅卵石了,棱角没有了,但还是石头。所以,是鹅卵石见了方石头之后羡慕方石头,觉得自己很委屈,所以他欣赏铁牛,他越欣赏越骂他。有孩子的朋友们,那个大宝贝是不是整天挨骂,骂是爱。这是气命上的相通。实际上孔夫子经过一番磨炼,他看到子路那种脱俗和敢担当,总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我们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喜欢了难免骂。这又是打是亲骂是爱,《论语》有这样一层关系。所以他和颜渊不同,他和子路又不同,但两个人的生命气质上相通,而不是志趣上相通。志趣上是通过理性的打磨,最后设定的一种人生境界都有,所以就像两个山头你望我,我望你,都喜欢,所以一个丧失了一个泣不成声。还有一种是像看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喜欢,所以老打老骂,有时候失轻重,骂学生不得好死,是因为喜欢他。所以孔子的生命,骨子里有英雄气概。

  所以这是有趣的《论语》,有文学色彩。看了《论语》里的孔子,和朱熹、二程以及董仲舒说的都不一样。汉朝神话孔子,说孔子是黑衣教主,说他作《春秋》是为汉家写宪法的,这不是胡扯吗?最胡扯的是,穿着黑色的衣服降生,你想想生孩子不穿衣服都这么困难,还穿着衣服下来,不是难为死老娘吗?(笑)

  再看颜渊对孔子的感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和孔子平时很少交流,但是孔子在他心中地位是什么?我越往高里看,他越高,我越钻研他,越坚硬。这是孔子本身学问的伟大,又多变,气象万千。但是孔夫子并不是冷漠的人,循循然拉着你走,让我们多学文,多学知识,让我们做人有礼法,想不干也不能,但是我已经竭尽了才华,好像有所确立,我想追他又找不到道路。这是发自内心的钦佩,这个话孔子听到了没有?有可能是去世之后的定评。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所以这两个人很像。但像跟像不一样,一个是志趣上,一个是生命气息上。子贡这个人孔子拿他没有办法,如果大家看《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写春秋以来的大商人,子贡赫然在其中,是巨万之财,巨万是万万,即有上亿的资产。所以有人过去说儒家影响中国商业,孔子底下有这样一个人做买卖,有人说孔夫子周游列国的时候的盘缠都是子贡做买卖赚的,有人这么说。但孔子没有开除他。孔夫子开除过冉有,因为他为富人聚敛。他用政策的方式增加鲁国人的税收,孔子说这种人不是我的徒弟。很遗憾,今天孔庙里还站着冉有。实际上孔子晚年最痛心疾首的是冉有和季氏家族合作,所谓搞政治,向民众多收财,比如过去税收10%,增加到12%,孔子最反感这个。所以在《大学》里出现过,宁有盗臣,盗窃国家财务是贪,国家宁愿有几个盗臣,也不要聚敛之臣。一个税收政策下去之后,伤及一片。儒家的经济态度是什么?藏富于民。这个道理很重要。过去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谁是大河?不问清楚的话很多历史问题没有办法谈。子贡自己做买卖,孔子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说颜渊学到已经差不多,但总是受穷。“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赐不受命”两种解释:1、没有政府委任。过去的官商经过政府委任,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人管,不用政府受命的商人这是私商,这是一种解释。2、子贡不甘贫贱之命。什么是货殖?即今天的生意,让财富增值就是货殖,即财产增值的方式是货殖,就是做生意。“亿”是通假字,通“臆”,是判断,做期货生意买什么,涨了。“亿则屡中”,孔子非常感慨,颜渊那么聪明,学道学得很好,儒家之道,但是老受穷。他要做买卖,卖什么,什么赔钱。卖猪了,羊贵了,卖羊了,猪贵了,全卖,骆驼贵了(笑)。他买股票,买哪只那只绿(笑)。所以子贡聪明,但是老同学都死了之后,孔子去世之后,《史记》说他在孔林各守三年之孝,是心丧。当年颜渊死在孔子之前,孔子是心丧的方式,不穿孝,行什么?长子死了爸爸要行的礼。后来大家说,既然孔子把颜渊死当儿子死,那我们就把孔子死当父亲死,那是不穿孝。心丧三年后,大家都散去的时候,子贡说,你们走,我在这里再待三年。所以,大家去曲阜有个子贡庐墓处,一个小房,后来盖的,子贡在那里守了又守。而且曲阜有一种树,叫楷树,说这是子贡当年栽的。可是谁知道?总而言之,这个人按照《史记》记载对孔子念兹在兹。据说后来使孔子大名扬天下的不是别人,而是子贡,他是外交家。总之在孔门之下生龙活虎,什么人都有,而且孔子招学生,有些罪犯的儿子,牙行的儿子,子路就是野人,不是周人君子身份,而是山东的土著,叫野人。孔子招学生就这点厉害,有教无类。他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他说的就是仲弓。他爸爸是犁牛,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杂牌牛,狸猫不就是杂牌猫吗?还有一种是耕牛,笨牛。孔子说,如果犁牛的儿子却生得通身赤红两脚周正,这样的牛应该让它去神圣的场所,去祭祀山川。你要不用它,因为它爸爸是杂牌牛或耕牛,老天爷山川神都不放过你。这是孔子的格局,办平民教育,无论你爸爸是谁,是罪犯或者是卑贱的牛,你只要来学,低一点的学费就办学。这种教育五四之后很提倡,浙江人的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当年办平民教育,而不是北大清华,又是张榜又是什么,折腾半天,弄得越来越像科举。教育的目的不是这个,教育的目的是让民有品格变成人。这个教育是完善社会。

  接着讲下一个话题,有益于人生的《论语》。

  《论语》在当代有什么用?有些我们看不好,比如儒学是否可以治国?以我肤浅的知识没有几个治好,反而知道通权达变的人可以,死守经典不放没有几个人,比如王安石,他是改革家,但传统的说法,亡北宋的是他,为什么?他推进改革,同意他是君子,不同意他就是小人,先把朝廷分成两派,大家斗,朝廷分成两派斗,什么好政策都完蛋。这就没有张居正聪明,张居正执政的时候让你忙不过来,还反对我?我推进政策,我发布,谁接着手,然后登记你的名字,你又传给谁,他又传给谁,拷成小册子,你不行挡在你这里,将来三年考评成绩提升的时候没有你的事,于是官员忙着执行任务,根本没有功夫较劲。王安石总是这样,而且王安石有一个毛病,同意的哈哈,不同意他的翻脸,像吕惠卿、蔡京专门趋炎附势,最后把他整倒的就是这些人。一个朝廷都是坏人,怎么可能好?所以王安石的修养有问题。儒学是否可以搞政治?有人说能,但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儒学当务之急不是搞政治,而是改善我们内心状况。现在走在桐乡,经济发达,看汽车净是好汽车,外国进口车等等,这是经济发达。但是里面坐的都是人吗?这不一定,里面坐的不一定是人,很可能是小牲口。几年前我们小区有一辆豪车停在里面,出门的时候保安拦他说了几句话,两言两语不合他就冲出去了,把门撞得稀烂。撞完了之后,倒是小区物业紧张了,为什么?因为烂门不值钱,他的车可是豪车,修一修要好几个门钱,战战兢兢等着他回来,就怕他回头找他修车,还好没有。什么意思?豪车里坐的不一定是人,起码那一刹那不是人。这是现在中国人身上很多的毛病,戾气重,气不顺着出,横着出,暴躁,三言两语不合,打上了。最终北京大学一个附属中学,有一个网站说了这个学校一些话,我们不说网站对,谁对我不清楚。我就看网站笔名的主人后来向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以及校长写信。他说,你们学生骂街。我看得触目惊心,十几岁内心那么干净的孩子骂街很脏,比《金瓶梅》脏十倍,骂街骂出花来了,骂出长篇小说来了(笑)。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内心,这是中学教育出问题了,不教底线,你掌握了真理会这么骂人吗?他就是个罪犯,死刑犯,你对他不能脏话,,你脏话,你就是不是人。现在社会风气转了,孩子的内心很肮脏,本来你有道理,但你这么干,你把自己放在牲口的地位,别人指责你。

  儒学有很多问题,我们慢慢理解,儒学和未来政治、军事、经济有什么关系?这是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当然也是理论问题。但是现在能看准的是这几十年不读《论语》,我们内心修养不够,这是当代中国人很大的问题,戾气重。再看《论语》,“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慝”就是奸邪,“惑”就是让人摆脱情绪干扰,叫“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做事,再讲报酬,这就是德行。扩大来讲,先学好本事,再讲工资待遇。这就是“崇德”。“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那个人是他人。我们要不断地攻自己身上的恶,不要整天攻别人的恶,这不是“修慝”吗?慝是奸邪。什么意思?一天到晚说谁不对,马上就打回来。你议论别人,一定被别人议论。你要杜绝这种奸邪现象,这是修慝。第三步,“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刹那之间的愤怒不可控制。小青年在街上,两个人有点矛盾,三言两语不合,打人一下,这叫一朝之忿。法律上叫激情杀人,法律上有几种,首先是谋杀,非枪毙不行。过失杀人,开车把人轧了,要赔款,当然有时候要坐牢。还有一种是并不是要杀他,就是打架,他骂我太厉害,我受不了,我给他一棍子,这一棍子没轻没重,一下子把人打死了。完了。情绪作主,非人性,凡是情绪作主,一定不是人。什么意思?你和谁发脾气都是失败的。所以“非惑与”,这是情绪作主。前几年有一个事,小伙子出来找工作难,后来找到了,一高兴找穷哥们开了一个破车,去广场想停车,遇到一个人,她推着孩子死活不让这个地方。这两个男的下来和女的干起来了,北京女的骂街,她能骂出一个词典来(笑)。结果,恼羞成怒,骂得那男的结果把人家两岁孩子摔死了。后来这个案子判死刑。这就是一朝之忿。注意孔子说的“一朝之忿”,先忘了自己的身体,接着连累了亲人。你死了,姥姥姥爷可能就蹬腿了,爷爷奶奶可能重病,甭说你爹妈从此失了希望,你算个人吗?养你这么大。这是现下青年容易犯的毛病。还有一种读书人容易犯的。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子张问崇德、辨惑,没有修慝。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做人要老老实实。恰当的叫义,“徙义”是不断地向正确的方向迁移,这是崇高的德行,让德行增加。爱一个人让他活着,恨一个人让他死,你又让他活又让他死,这是惑。什么是“惑”?惑,就是情绪作主,干扰理性,拿不出一个公,一个平正的标准对待别人。就如一大帮中学生面对一个有错误的网站,没必要狗血淋头骂别人。实际上,这是教育出了问题,不教底线,只教大而不当。你整天教,和平时期用不到的东西你教,但真正有底线你不教,有底线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要不想被别人骂,就别骂人,一个人有底线不容易,底线才能见人真格。曾经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电影《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是德国人拍的。讲纳粹时候有一个德国的女共产党被纳粹逮着了,结果那个纳粹军为了让那个女的吐口,怎么办?把她刚生不久的孩子,在德国的冬天放在地上,让那女的看着,结果一个德国兵看不下去,一枪把德国军打死了,带着女的跑了,这是底线,一点人性。什么是底线?过去北京大学有一个教授老整人,建国以后他始终左左左,得罪了不少人。等到“文革”了,该报复了,他从一个牛棚关到另外一个牛棚。他教过的本科生,一看你今天落到我手里,拿个军挎包,捡满满一石子给老先生带上,这个就是报复。他犯的是国法,他思想有问题是国家政策,他的一个学生给他上私刑,不比那个德国兵好。我们的老师经常感念一个同学,也是“文革”时期,抄他的家,我们老师很有意思,他说封资修我只一样,我只沾封,不沾资和修。有一个学生过来问:你那里有“封资修”吗?他说:我只有封,没有资,也没有修。学生说:那就封了吧。把他书一封。那老先生说:好人啊。什么叫底线?这叫底线。“文革”来了,都打老师,你不打行吗?都踢老师一脚,你也踢一脚,你那一脚轻一点踢就是人性,就是底线。底线不难,能做到良心一现。一脚踢下去,有人把老师踢死,“文革”打死老师事不少。这里人性和动物性,不用找圣贤,就在这一脚轻和重,分人性和动物性。不教底线,跟着风走害人。

  儒学什么是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种戾气,喜欢一个人就捧上天,不喜欢一个人踩到地下,踩死人家。这就是缺点理性,缺点君子标准,缺点人的东西。所以《论语》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考验你。正好孔子多少代徒弟就是那个孔融犯了一个错,推荐一个人写得天花乱坠,没有多久这个人得罪了他,又写了一本非把人弄死不行。说的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凡是对待我们的敌人也要有一个尺度,不能说他错了把他老祖宗都骂一遍,这不证明你正确,只证明你卑劣。所以君子和小人,刹那之间。《论语》一开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话对我们来讲多危险,一个人不了解你,你就容易恼怒。什么人会犯这样的错误?是我们这种人。我李某人在学术界也混了这么多年了,我开会时跟一个小青年说我是李某人,他不搭理我,这一场会议他说话我就K他(笑)。就是“人不知你就愠”。人家孔子说“不亦君子乎”。你愠了,不亦小人乎,你没出息乎。所以读懂这个地方就出汗,稍微有了情绪,就不能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这种修养是一个刹那的,非要变成无意识和下意识。所以知识进入到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规范,这是修养,而修养很难。比如北方人脾气差,修养难,但你总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发了脾气,和人道歉。做什么样的人是光荣?做什么样的人是耻辱?《论语》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标准。

  (PPT图示)读《论语》有利于人生,消除戾气,公正地对待别人,别让情绪作主,喜欢一个人和憎恶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度。孔子不是不让你喜欢一个人,也不是不让你憎恶一个人,而是让你有尺度。不是把人家骂得狗血喷头。读《论语》可以了解我们的问题,(PPT图示)这是《论语》中第二章,是《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个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在外不好相处是很少的。这个犯上指不好处,是个刺头,整天和人家过不去,是这种人,所以一个人在家里知道长幼,出去以后不会干这个事。鲜矣,就是极少。“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好顶撞自己的上司,而好街头打砸抢的人,没有这样的人。所以“君子务本”,君子要从根本做起,本立了,人生道路就出现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家里学会孝悌之道,这是作为仁者的出发点和根本。这段话凝缩之后,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逻辑,即好家庭出好的社会分子。教育一个好的社会分子的场合在哪里?在家庭。言外之意,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学校,这样生活中,我们在座的都不难体会,老师、学校再严,绝对不会说孩子像他老师,都会说孩子像他妈讲道理,像他爸爸,浑,生活中我们总是这样说,好家庭出好的社会分子。

  这是中国逻辑,为什么这是中国逻辑?柏拉图谈到希腊公民教育问题,培养一个希腊公民,苏格拉底说绝对不能在家里。希腊的家庭,整天在家里待的是女人和奴隶,女人半个人格,奴隶没有人格,这怎么可能教育完整人格的希腊公民?男人跑哪里去了?我们教育青年应该去阿格拉,即市场,集市。希腊的男人一般不在家里待着,穿着地中海不着四六的衣服到广场上谈政治谈军事谈文化谈各方面等,周边的小男孩都会跟着学做见习公民。他的教育重点强调,一个客观的公民场合是教育希腊公民的场合,反对在家里。当然,这个原则和希腊文化有关系,阿格拉市场是希腊文化的亮点。文献记载讲,希腊衰落之后,有一个马其顿王准备征服希腊的时候,他知道征服了这座城市,公民没有了,在公民上谈论的现象也就没有了。于是在下令征服之前,自己先换成希腊的衣服跑到阿格拉转,转一天过足了瘾,晚上或者是明天发兵灭这个城市,于是引发了教育孩子场合的问题。

  现代教育学家几乎都承认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老师,而且这个老师影响一辈子。这是文化的不同,有人说西方放弃了阿格拉吗?没有,西方变成了俱乐部,一直到欧美国家,进俱乐部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有一次我们去新加坡,新加坡有一个学生是俱乐部的,他带我们老师去吃饭,人家先把他们拦住,他就说,这是我们的老师。于是就进去了。这是分等级和社会状况的。

  我们读《论语》,有一种责任是了解自身的文化,中国人重视家庭。《诗经》里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好家庭,有了好家庭才能有好儿女,社会才稳定。所以人类伦理从哪里开始?西方基督教里说:上帝造了男人,觉得他孤单,于是从男人肋骨里抽出一根造了女人。人伦从上帝开始,上帝造人开始。

  中国人不讲这个,虽然讲女娲造人,但没有讲到伦理。《易经》讲这个。《易传》讲的是天地由阴阳生万物,人类有男女生儿女,于是有了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君臣关系,所以伦理从一男一女结合开始,从家庭的组成开始。这虽然不是孔子说的,是《易传》说的,强调家庭是根本,是人类伦理逻辑上的起点。这是逻辑上的设立,是中国文化的理念。对不对,好不好,那再说,你先明白古人是如何设计的。

  今天是否遵循它,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有些东西,我们讲古典的时候,我说清楚它,不一定赞成或者是反对,但是它如何来,这需要通过读经典著作了解。

  孔子的仁道一开始并不是针对所有芸芸众生小人说的,他是想给当权者注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权力的人更需要这些东西,打强心针。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召忽是一个人,公子死了他也殉了命。但是管仲也是家臣,属于手下的人,他没有死,他不但不死,还一转脸伺候了公子纠的敌人。子路就问,桓公杀了两个人的主子,一个为主子死,一个不死,还伺候主子的敌人,说“未仁乎?”他不是仁者吗?如果是仁者指私人道德,管仲一定有问题。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他说,怎么会不是仁者呢?你说的是个人道德,我要说一个政治问题。什么问题?桓公多次纠合诸侯,不是用兵车的力量威胁大家,这个力量谁给的?他有这个本事,是管仲的作为。这就是他的仁。一个在私人上没有道德的人,在政治上辅佐了齐桓公,孔子认为这是仁者。这印证了孔子说仁的问题,不说日常的德行,讲的是对世界和家国有帮助的德行。 接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又是分别个人道德和大的道德,对国家对社会。子贡也说,管仲不是仁者吗?桓公杀公子纠,他不能替公子纠死。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我们到今天还拜他之赐。什么意思?如果没有管仲相诸侯霸天下,我们今天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什么世界?就这句话所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就被发左衽。什么意思?被发左衽就是蛮夷。说的是齐桓公争霸有一个特点,当时周王室不行了,快一百年了,弱了外敌就进来,黄河北岸地区就沦陷了。这时候,今天安阳一带的卫国从西周建国,进行北夷冲击之后最后剩了不到5800人,其中有5000人没有经过战火,从城市里跑过来700多个。那时候几万人被杀死。这时候没有一个人号令所有中华诸侯起来对敌就完了,就变成蛮夷了。所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就指这个事情。我们到今天作为一个文明人,没有他那次抗击夷敌就不可能。“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谅”指信用。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匹夫匹妇抹脖子在沟里边上吊还不知道呢,这种小信用害人都不知道。这是在批评子贡,不要以个人的道德去说管仲,得看他对家国民族做了什么。作为齐国宰相,他治理好齐国是他的本分。所以,孔子说他爱人民。只有高调地说管仲是仁者,而管仲这个人,孔子也说他不节俭,小气。那是私人道德。

  在《论语》中真正许了仁者的只有管仲,而管仲在孔子眼里私人道德并不好。读《论语》跟读《孟子》不一样,《孟子》中仁和义总是一起谈,仁义是普遍的道德。孔子讲仁肯定和礼对着谈。“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思想家,必须顺他的眼光,这个社会出问题了,在哪里出问题了,孔子看得很清楚,君子层面出问题了,在位者出问题,缺了一点仁道精神。于是他培养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一旦有权要行仁道。最后关于忠恕之道,《论语》说一千道一万,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这个话光讲没有用,得情景化,即忠恕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孔子说,我做人有一以贯之的道。曾子说:对。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门人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曾子的门人,还有一种是同门,曾子的同学。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在《论语》中说你要说孔子是仁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不是仁者,为什么?仁者像管仲做出事业来,完整的人格,有主观愿望,还要有客观现实。孔子一辈子没有做成事情,所以他说自己不是仁,我是走在仁者路上的人。但是他说我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是忠恕。接着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言”就是一个字。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意,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在一起,是仁道的情景化的表现。你是仁者吗?你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吗?我们用什么衡量看你恕不恕。“恕”是什么意思?朱熹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两个字是曾子的概括,子贡说两个字有点假,我要一个字,找出根的东西。孔子把“忠”省去了。忠是什么?如果当老师,要尽职尽责,当职员的尽职尽责。朋友之间,你托我事,我尽职尽责,不求回报。所有帮忙不求回报的人,社会都知道他是好人,这人人容易做到。但是有一点,你是忠的人,未必做到恕道,而且你做了之后别人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这是恕。什么是恕?推己及人,即替别人考虑。实际上,恕道是什么?朱熹解释毫无问题是对的,但有点听不懂他讲什么。我们举个恕道例子,比如我去单位上班多年,历史系或者是哲学系的老王、老李在一起开会,说熟也熟,说不熟也不熟。有一天见面上班了,老李和老王过来,我准备好表情就想和他们打招呼,结果他们瞪着我过去了。遇到这种尴尬,内心表现是什么?第一表现是嘀嘀咕咕,老张,你瞧不起我了?我得罪你了?准是这个。但这时候你犯了不恕道的毛病。如果沿着这种路线走,这半天上班不对劲,老王你历史系、你哲学系有什么了不起,瞧不起我们中文系吗,往这方面想。等到明天老王、老张见了我准备打招呼,我就昨天你那张脸,哼一扭脸走了。注意,你多小人!恕道其实是敞开心胸,当别人做了对不起或者是貌似对不起你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生气,要先给他找找理由。视而不见的事谁都有过,往往心里有事就容易出这种乱子。这时候,老张、老李没搭理你,你可以往坏处想:坏了老李有事了,比如科研经费使用不当,上面正在查(笑)。或者说外面有什么人家里知道了,正在盘算对策,都可以导致见不着你。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是恕道,推己及人。什么是恕道?当别人做对不起我们的事情或者做貌似对不起我们事情的时候,替他想想理由。

  《史记》中有这样的例子,即管鲍之交,说管仲和鲍叔牙年轻的时候做买卖。两个人分钱的时候,管仲悄悄多拿钱,人家鲍叔牙不以为意,鲍叔牙认为他穷,人穷就喜欢钱。两个人一起打仗,枪炮一响,管仲扔掉枪就跑。鲍叔牙仍然不以为意,鲍叔牙说这家伙有老母要养。办事情,鲍叔牙替管仲办事,做一件成一件,但反过来管仲给鲍叔牙做事,做一件砸一件。但是鲍叔牙仍然不生气,说流年有利有不利。总而言之,管仲有100个对不起,鲍叔牙有101个理由替他开脱。这是恕道,替对方想,这是一种能力,不替对方想,就是折磨自己,人家不知道。德福一致,你以为是宽容对方呀,其实是宽容自己。这件事情不愉快,稍微替对方找理由,马上就忘了,不然的话是折腾自己半天。有一分宽容之德,便有一分宽容之福。这叫德福一致,恕道要替别人找找理由,先别生气。管仲多拿钱,就是对不起鲍叔牙,但是鲍叔牙理解他,他家里穷,这是恕道,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德行,也是一分福气。整天内心不七七八八,老是七上八下整天琢磨别人,那就是恕,那就是幸福。所以《论语》有益于人生,实际上“菩提即烦恼”是这个意思,只是没有像孔子这么说,一分宽容带来一分福气,这是德福一致,这是境界。 关于《论语》有很多话题,比如如何看人,如何学习,包括如何做官,时间有限,我们把时间交给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