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鸿讲堂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

由中华书局和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桐乡)”在2018年的春天里启动了。

陆费逵先生,字伯鸿,祖籍桐乡,中华书局创始人。为示缅仰,讲堂以其字名。

中华书局积百年厚重,名家迭出,海内驰闻,此次与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家乡合作开坛,举出版界优质资源落地于风雅桐乡,实为桐城文化之盛事。

讲座所涉,内容涵盖时政经济,人文美学,诗词歌赋,科学修养等多类学科,由各界权威学者亲授。

讲座所期,旨在为大众构筑优秀文化的全阅读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文化精品的分享传播。

讲座所施,伯鸿讲堂(桐乡)每月第三个周末如期开讲。

第十五期:共赏古典诗词四美 发布时间:2019/07/09
李元洛 诗评家嘉宾介绍>>
李元洛,湖南长沙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诗评家、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李元洛: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因为我十几年前被撞伤了腰椎,本来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大家这么热情,使我刚才十分的倾倒。

  今天我从千里之外的湖南的长沙,来到桐乡这一方宝地,心中感慨万千,有感怀,有感谢,也有感念。

  感怀的是桐乡是陆费逵伯鸿先生的故里,他所创办的中华书局闻名、享誉于学林和书林,是我们中国出版界的历久长青的金字招牌。我在这里感怀陆先生。

  第二就是感谢,感谢桐乡市宣传部和中华书局,我在中华书局出版了两本书的责任编辑也在座。感谢桐乡市市委宣传部和中华书局给我这个机会。

  感怀以后就是感谢,感谢以后就是感念,感念谁呢?要感念的就是在座的各位,在这个周末的休息日,各位的事情当然也很多,要操劳家务,要野外垂钓,要外出郊游,大家都放弃了,在这里和我们在一起来交流欣赏古典诗词四美。

  我平生也到过很多地方去做过讲座,虽不是身经百战也是身经数十战,印象最深的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就在你们邻居江西省的宜春学院,一个礼拜六的晚上,一个礼拜天的晚上,当时的大学生有1600人,在礼堂里面济济一堂。两个晚上,前后加起来年轻学生的鼓掌大概有30次以上,但是可能比你们今天的掌声次数还要少一点。第二次是2009年端午节,和四川的流沙河先生,陪同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到湖北去祭祀屈原。回程的时候在三峡大学,余光中先生演讲,我和流沙河先生两个人诵他的诗。流沙河用四川话来朗诵余光中先生为少年在四川生活时认识的一个玩伴写的一首诗《罗二娃子》,因为余先生当时是在重庆对岸的一个中学读书,而我背诵余光中先生的两首诗。第一首诗是18行的,他写给他的夫人,也是他的表妹范我存的一首爱情诗。那一首诗叫《珍珠项链》,大家在网上可以查到,写的非常漂亮,因为他们结婚30年了,在西方叫做珍珠婚,因此买了一条珍珠项链送给太太,并且写了这一首绝妙的好诗。我背诵的第二首是44行的余光中写给李白四首诗当中的一首,叫《寻李白》,在座的应该有些人还是比较熟悉,或者网上可以去查。因为那个时候我72岁了,三峡大学是在体育馆进行活动的,因为余光中的名气太大了,所以体育馆里头整整坐了8000人。我就说,我好久没有背诵这首诗的了,这首诗有44行,我不是看着朗诵的,我是背诵的。我说我希望我今天的头脑不要断电,不要一下想不起来,待在那里很冷场。但是我相信绝对不会断电的,因为三峡大坝就在附近,它会向我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果然我就很有感情地背诵,余光中和太太就坐在旁边。特别背到中间的几句,我相信有朋友还是很熟悉的——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李白的诗是盛唐之音,是唐诗的高峰,所以有这样的句子,因为李白爱喝酒,爱写月亮,李白还会武功,他把剑挂在身上耀武扬威的。所以我背诵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底下的掌声雷动啊。中央台都播过的,是易中天先生和另外一位在泰山论道,他们提到这几句诗,但是字幕里打错了一个字,将“绣口”误为“袖口”。当时整个的体育馆的掌声就把我的背诵打断了,就像长江的波涛打湿了整个三峡大学的体育馆。这是第二次印象最深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你想第三次印象最深的是在哪里?就是在我们的桐乡。这是一个预测,还不是现实。就好像是一个序幕,刚才掌声的热烈是个序幕,所以想到我生平第三次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桐乡的伯鸿讲堂的演讲。今天要讲的欣赏古典诗词的四美,四个方面。因为有字幕可以打出来,我结合古典诗词品赏它的四美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

  同时我会引几位歌唱家的演唱,来吟唱这几首诗。其中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叫宋祖英,你们听过她的《小背篓》什么的,我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要给你们播一下她唱的李白的《将进酒》,唱的真是好,荡气回肠。还要向你们播放男高音古典诗词歌唱家姜嘉锵所唱的,孟姜女的姜,嘉兴的嘉,铿锵的锵。我有他的碟片,我选了“好雨知时节”那一首。另外还要播送我同宗的,应该是同一个祖宗下来的,不然名字怎么两个字相同,就是样板戏《龙江颂》中演团支部书记阿莲的李元华,她是中国演《白毛女》的第二代的艺术家。她唱的,一首是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京口离这里不太远,就在镇江。另外一首离我们更近了,就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就是我们现在的吴江市。

  除了我讲古典诗词四美并播放有关歌曲,另外希望大家配合,现在已经配合得很好了。希望在讲座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听到笑声,而且适当地也听到一点鼓励的掌声。

  所以我相信这次讲座是我生平第三次印象最深刻的,我完全有这样的信心。

  现在言归正传。

  前面有几句导语,有几句话。

  中国优秀古典诗词,我就概括了那么几句话:中国优秀古典诗词,它是我们民族的魂魄。从屈原以来到晚清的秋瑾、谭嗣同,他们的欢笑,他们的哭泣,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愿望,他们对人生的美好的追求,对明天的充满希望的瞭望,都一一地表现在我们的古典诗歌当中,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所在。

  第二,除了是民族的魂魄之外,同时也是历史的记忆。为什么杜甫的诗叫诗史?因为它反映了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生活的现实。我们优秀的诗歌,它都是让我们回首过去,它的认识意义就在认识历史关照当今。同时它也是文化的经典,文化分为物质和精神文化,我们说的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最主要的是三个方面——文、史、哲,哲学在先秦时代主要是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四大家,还有其他的什么荀子、墨子,这都是我们文化的经典。史,最主要的、最早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全书只有50多万言,相当于现在的一个长篇小说,但是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十个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典诗词也是诗美的宝库,是我们今天新诗和旧体诗的母体。我们今天的很多成语都是从唐诗里头来的。春风得意,走马看花,这两个成语从谁的诗演化出来的?我不说大家都知道。那么它同时还是现代人永恒的精神家园,上至庙堂之高的历代的共产党领导人,下至江湖之远的芸芸众生,都会运用、背诵我们古典诗歌和其中的名句。

  同时,审美是人的精神之最高境界。美国的人本主义者心理学家马斯洛他在1943年写过一本书,叫做《人类激励理论》,认为人类有五种需求:首先是生理的需求,生存的需求,然后他讲了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包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求,包括人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的需求,包括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发展的需求。那我们就不多说了。我认为人的生活大概有三个层次:一个是生存,这是最基础最起码的,要活下去,生存。就是我们古老的语言讲过的“食色性也”,吃饭、男女,让这个社会、人类得到发展生存。第二个层次就是生活,比生存的层次高一级的生活,所以我们现在要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广大的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而不仅仅是吃饱饭,穿好衣,这是第二个层次。在生存和生活之后的第三个层次就是生趣,你还要活得有趣味,活在世界上还要活得有趣味,这个趣味当然包括一般的生活的情趣,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审美情趣。你对自然的审美,对人类社会生活当中美的审美,对于音乐、美术、舞蹈、诗歌、艺术美的审美,这都包括在生趣当中。诗词是二度审美,因为诗词是这些诗人对生活之美、自然之美,通过他的审美表现在他的诗词作品当中,我们今天来欣赏这些诗词,那就是审美的审美。

  我们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不仅能使我们对古典诗歌,更加理解它的奥妙,它的艺术的奥秘在哪里;同时对在座的有兴趣学旧体诗词的朋友,有兴趣写新诗的朋友,哪怕有兴趣或者工作当中有必要,要写文章,要做报告,如果对中国古典诗词四美更加了解,也是受益无穷的。这是一个导语。

  因为我现在还没有继续讲下去,掌声就响起来,这使我感觉有点受宠若惊。

  我在宜春学院演讲的时候掌声不断。中间讲到一个地方,突然一个女同学,一个人在鼓掌,别人都没有响应,是不是她热情过度了?所以她有点不好意思,就左顾右盼。我就觉得她好难堪的,一个人鼓掌,众目睽睽,我就说刚才这位女同学非常热情,可惜的是她孤掌难鸣啊。然后大家就懂得这个味道了,长沙话叫懂味,全场便热烈鼓掌。就像我刚才一样,刚才不小心摔倒站起,就知道是大家热烈的欢迎使我十分的倾倒,这是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了,其实内心还是很尴尬的。这么远过来,本来就是个老朽,怎么这么不小心,当众在台上摔倒,没人看见还好一点。

  下面讲中国古典诗词的四美。第一美就是思想感情之美。因为我还要感谢的是桐乡市图书馆,唐容馆长,钟天策划,还有为了这个讲座做了很多会务工作的朋友,也需要谢谢他们。我问唐馆长怎么讲呢,我说我不服水土,没来过,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不知道听众对我是什么态度,怎么讲呢?他说你放开讲。他说你最好不要多谈理论,那个太枯燥了,怕下面的人睡觉。你最好是加强一点知识性和趣味性。因此我不多谈理论,因为我出过一本,80年代我出过一本书,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修订再版,有56万字,书题叫《诗美学》,《诗美学》的第一章,“论诗的思想美”,我的标题就是比较散文化的,“如日如星的光芒”,像太阳,像星斗一样的光芒。第三章就是“论诗的感情美”,也有一个副标题——“五彩的喷泉,神圣的火焰”,感觉像五彩缤纷的喷泉,不灭的火焰,熊熊的火焰。谁有兴趣可以翻那本书,今天不高谈理论,就讲第一首。

  白居易《忆江南》,跟大家特别的有关系。白居易年轻的时候,就在江南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在杭州当了将近两年的太守,然后又到苏州当了太守。江南的好风光都被他占尽了。然后他回到北方,他的祖籍是太原,回到北方的河南洛阳,大概那个时候写的《江南好》,有60多岁了,他的好朋友刘禹锡也跟他和了一组《忆江南》。江南有广义和狭义的江南,广义的就是长江流域的中下游以南的地区都叫做江南,所以我们长沙也很光荣地加入了江南的行列。杜甫晚年流落到江南,离他去世就一两年了,写过生前最后一首绝句,题目是什么?《江南逢李龟年》。这是在长沙写的,长沙也是江南。但是长沙毕竟是江南的外围,所以没有导入名册,但是它是外围份子。狭义的江南就是现在的江苏的南部和我们浙江东北部,说“我们浙江”,表示我跟你们的一起的认同,就是我们浙江的东北部以太湖为中心的六个城市这个范围,苏州、杭州、常州、湖州,另外两个城市——嘉兴和松江,我们桐乡就是属于嘉兴的,这个是狭义的江南。也就是江南的核心地区,所以我现在正坐在江南的中心。

  这组诗一共三首,第一首是概括的诗,第二首是杭州,第三首写苏州。第一个是风景画;第二个写杭州,一种人文景观的画,月中桂子,钱塘江潮,是两个点;第三首就写吴宫,白居易可能有点好色,老先生一想到苏州就是两个美女,脸上红彤彤的,像芙蓉花一样。

  第一首,要不要朗读一下?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因为这是古典诗词,它们很多都是在古代可以歌唱的。我就把《江南好》唱一遍,好不好?

  为什么是思想感情之美,就举到这首诗?因为人在社会生活当中有三大关系: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是人与自我,跟你自己的关系。那么这一首诗就表现了我们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中国这一块土地,对山水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正如出生在浙江的当代大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你想想,一个对自己的国家的山水都不爱的人,他怎么可能爱国呢?所以对我们中国的山山水水,对华山夏水的热爱,在我们古典诗歌里头表现出它的一个方面的思想感情之美。

  第二首,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呈吴郎》。杜甫五十多岁的时候离开四川的成都,到了四川和湖北交界的地方夔州,住了一年零九个月,写了430首诗,杜甫的夔州诗占据他的所有作品的1/3。另外《全唐诗》七言律诗是一万首左右,五言律诗是一万五千首左右,而杜甫写的七言律诗是151首,写的五言律诗是626首,因此杜甫一辈子写的律诗是777首。中国古典诗歌的律诗发展到杜甫是登峰造极,成就最大,继承他的就是晚唐的李商隐,这我就不多说了。他本来住在瀼西,他有一个侄子过来了,姓吴的,他就把这个房子让给他的侄子住,自己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门前有一棵枣树,有一个无食无儿的妇人,相当于今天的五保户,来打枣,杜甫总是让他打,非常的亲切,非常的友好。可是姓吴的侄子一来就围起来了,杜甫又不好怎么说他,就写了这么一首《又呈吴郎》。这种题材就是以诗代简,他只写了这么一首诗,以诗代简,其实是一封信,同时在杜甫的律诗里头非常好懂的,叫白话体诗,没有一句不好懂。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易懂。她不是因为贫怎么会来打你的红枣呢?只是因为你在这,害怕了,你也是新来的人,要反过来对她特别亲切一点。她提防你一个新的人,不认识你,心里想太多了,但是你插了篱笆,人家不能打。诗对吴郎还是有批评的,而且反映了他博大的胸怀。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正思戎马泪沾巾,他从无食无儿的妇人,想到了整个的天下。所以现在的扶贫工程大概也是继承了杜甫的一脉心香。这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古典诗歌的感情美。

  因为这样,我认为杜甫是古代诗人里头最好的,最可爱的,最值得我们敬重的一位,他是整天愁眉苦脸,但是又忧国忧民的好好先生。他的人格非常非常难得,他的那种博爱,他的那种同情,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人道主义。

  第三首,《将进酒》这是讲的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就是我刚才讲的美国的心理学家,大家翻有关资料翻得到的,他讲到人实现自我的要求。大家想一想,中国古典诗歌当中如果没有李白,那真是黯然失色呀。杜甫的价值就是他有一颗仁心,他让我们后辈要知道怎么对待别人,尤其是贫困的社会地位低下的,我们叫做草根,或者叫做弱势群体。李白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们理解一个人,他还是要有一颗雄心。杜甫的仁心加上李白的雄心。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众说纷纭,反正他总是不得意,怀才不遇在长安。但是他有强烈的实现自我的愿望,他也非常自信,我们今天讲“三个自信”,那么李白在当时也够自信的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要读qiāng,“将进酒”是请进酒。我们朗诵的时候,要豪放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这个小男孩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他不会太懂,什么高堂明镜,青丝一下子就暮成雪,人生太短暂了。我现在,我年轻的时候背这首诗,到现在来朗诵这个诗,感情不一样的。这好像就写我自己一样。全诗最后豪气干云,够牛的,牛气冲天。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所以李白的自我实现的精神,他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和追求,在封建时代没有第二个,在中国的2000多年的诗歌史上也没有第二个。这就是我们的李白。也就是我的祖先李白,也是在座的所有的姓李的人的祖先的李白。

  然后我们听听宋祖英是怎么唱的。里面有男声的和声,后面也有,特别是她吐词非常清楚的,特别是最后高唱入云。

  (唱…)

  最后两句呢?放不出来了,是吧?最精彩的就是最后几句了。反复地唱,那个高音都飙到天上去了,非常地好听。我刚才讲了演唱这首诗,为了弥补缺陷,我把前面的两句,最后这两句我来唱一遍。

  这是姜嘉锵唱的前面的两句,最后宋祖英唱的没有放出来,后面不是她唱的,是我学姜嘉锵唱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二美就是意象意境之美。我就不谈理论了,什么叫意象,什么叫意境。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就是意象,这是两个意象,红樱桃、绿芭蕉,就是客观之境和诗人的主观之意交融在一起的艺术的图画,这是诗的基本的元素。然后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了意境。意境就是情理形神的统一。形,外在的客观的物象;神,它的精神;情,诗人主观的感情;理,就是主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意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刺激读者再创造的艺术世界。所以这个意境它是有直观性的也有间接性的,是诗人创造的境界,也是读者所感悟的境界。这是我讲的最简单的了,它是诗歌艺术的一个核心问题,你没有非常生动鲜明的意象,没有很好的意境,不能构成一首好诗。因此,诗歌艺术的核心,意象和意境。第一首选了王维的《杂诗》,四句,20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同时代的一个人叫王绩,他也写过一首怀念家乡的诗,我这里提示一下,题目是《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就是我在长安,长安是首都,想念我的家乡,我见了一个乡人,见了家乡的一个熟人,我就问他故乡的事情,这是一种乡愁。这个诗24句,五言的,120个字,啰里啰嗦,你从故乡来,故乡的侄子好吗?树栽得怎么样?种了花,哪里移来的花?什么果子先熟?园里有很多果树,果子什么时候熟?翻来覆去地问,一共24句,问了十一个问题,没有意境啊!没有让人想象的余地。但王维这首诗只有20个字,只有王绩的诗的1/6,但是他的内容比那120字多得多,就是要你去想,你从故乡来,你是知道故乡的事情,我要问你的,别的不问,你来的时候,雕花的窗帘前面那个梅花开花了没有,这就是诗。什么叫做诗?这就是诗,诗有时候是讲不清楚的。我们听听一个女声唱的。

  唱完了,非常轻盈,非常深情,非常委婉,言有尽,而意有无穷。这就是有意境的好诗的特点。

  第二首。这首诗非常有意境的,打动着千百年来游子的心。这个我就不多讲解了,时间关系,不演唱了。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三首。宋朝末年亡国以后,词人蒋捷写的一首诗,非常有名的诗。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就是有意象有意境的好诗,写了一个少年一个时间段,一个壮年一个时间段,还有老年,然后就用雨一线贯穿。少年听雨在什么地方?他当时出生于富贵家庭,风流才子,当然少不了歌楼舞榭,红烛昏罗帐。亡国了,不在歌楼上,在客舟中到处漂泊,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下就跳到而今,听雨僧庐下,看破红尘,鬓角头发都白了。这个“也”不读yě,要念yǎ,要跟前面的押韵。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然后还是回到题目,整个晚上都在那个庙底下,多少亡国之恨,飘零之苦,千头万绪,都在这个听雨当中。台湾的著名诗人余光中,散文家,他有一篇很漂亮的散文,题目叫什么?《听听那冷雨》,它里头就引了这个词。大家就知道了,余光中有首很有名的诗叫《乡愁》,大家有人会背诵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是本人在1982年第一个介绍到大陆来的。它的一个姊妹篇叫《乡愁四韵》。《经典咏流传》上,有一个台湾的白发老先生唱的很好的。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第一个介绍,题目叫《〈海外游子的恋歌〉——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与〈乡愁四韵〉》,发表在《名作欣赏》。我们湖南常德,就是澧水旁边的常德有一个诗墙,很多好的诗都刻了,从屈原到今天的诗,海外新诗是我负责选的,我就把余光中的《乡愁》选了,让书法家刻在上面,嵌在防洪水的防洪墙上。1999年余光中第一次到湖南,我陪同,我说光中兄你的乡愁就在这里了,长方形的,他在左边我在右边,他的手伸出来,我的手伸出来,两个人在《乡愁》的碑前握手,他说:“说什么这头那头,我们现在都在一头了。”他很机智的,我跟他在一起,大陆和台湾本是同根生,都是统一的中国。我很不客气地问他,我说你这个《乡愁》写了你这一辈子,大半辈子,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不是四个时间词吗?你是不是偷了蒋捷的《听雨》?好相似的构思,说明中国古典诗歌是我们诗美的宝库,余光中作为一个大诗人,他当然在中国古典诗歌,吸取了很多,他才写得出。他告诉我他这首诗是20分钟写完的,没有修改的,因为他积累了多年,喷薄而出,像喷泉一样的喷发出来。这是非常有意象,非常有意义,对后人影响非常深远的一首好诗。

  第三,语言艺术之美。我们知道唐诗,是康熙皇帝命令《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召集了十个最顶级的学者花了一年多时间编成的《全唐诗》,当时收的诗是48000多首,作者是2200多人。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收集,又收到新发现的唐诗4000多首,因此突破了5万。《全唐诗》总共大概是53000首。它有两个民间的宝库,一个就是甘肃的敦煌,手抄本,里面很多唐诗《全唐诗》没有的。一个湖南有一个镇叫铜官,铜官那里一个窑烧瓷器的,这个瓷器上烙有很多唐诗。有的是《全唐诗》的,有的唐诗的记录有些差别,有些根本没有,就是烧窑工人自己写的烧上去的,因为唐诗在唐代太普遍了,不同阶层的人都写诗。这首诗就发现在铜官窑的瓷器上面。上个世纪的末尾,这个世纪的初期,我到铜官窑实地采访,然后写了一篇诗文化散文收在我的诗文化散文专著叫做《唐诗之旅》这本书当中。我写的就是铜官的那些民谣,我的题目是《出土的民歌》,只有古董才能出土,民歌怎么能出土呢?它也是古董,是另外一种古董。这首诗是白话,没什么不懂的,20个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20个字,15个字是重复的。写诗要避免重复,用字,一首绝句里头最好不要出现相同的字,一般来讲。他15个字相同,你自己去算。“君”字出现了4次,“我”字出现了4次,“恨”字出现了2次,“生”字出现了5次,加起来15次。我的数学不好,数学从小学起就没及过格的,但是15个字重复,15个字重复,还写得这么有味道,现在我们并不提倡,我们只是说它写得美,太妙了。这就不多讲,讲了有副作用了。

  第二首《春夜喜雨》,杜甫的名篇,他非常高兴下了一场雨。整个诗没有一个“喜”字,但是通篇都是喜。杜甫的博大胸怀,他想到这个雨,对劳动,对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写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行,商旅不行”,范仲淹写的那个雨,不是这个雨,这是春雨,好雨。

  好雨知时节(好雨都跟人一样,懂得按时按节来了),当春乃发生(它是细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非常漂亮,到处都是开放的花。

  我曾经为我的父亲写过一篇文章,我就是用杜甫的这句诗,润物细无声,写我父亲对我的影响。

  现在请听一下姜嘉锵演唱的《春夜喜雨》。

  下面休息5分钟,大家要方便的去方便,我也方便。

  但是我希望我再来的时候不要空无一人了。

  李元洛:热情的主人不断地给我加水,真是润物细无声。因为我考虑到会有一些小朋友来听,所以选了这首诗,对我们老朋友同样有用的。你看看清代这位叫屈复的诗人,他的题目叫《偶然作》,非常妙。

  清代屈复《偶然作》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

  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百金、千金、万金在修辞学上叫递进,骏马、美人、高爵,一个比一个重,有分量,要用最后一句来反跌,何处买青春,非常妙。青春之可贵,像我现在一边在这里谈诗,一边朗诵这首诗,我就想到我的青春到哪里去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见到过了。和责任编辑吴艳红她相遇是很巧的,我们原来不认识,她负责我的两本书,一本叫《诗国神游》,副标题《古典诗词现代读本》,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王婆卖瓜,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你到网上给我促销一下,《诗国神游——古典诗词现代读本》。另外就是我演讲之前跟图书馆签名的160本,1月份才出来,叫《唐诗分类品赏》,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北师大文学院的美学硕士。我当年在北师大,跟你说过,我年轻的时候,我是学校的篮球校队,又是手球校队。整整60年,1959年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北京高校手球决赛,我射入一球,在座的还有好多人没有出生呢?当时的手球是足球场这么大,不像现在篮球场那么大。每当回首,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怎么一下子就这么老了,千里迢迢,跑到你们桐乡来丢人现眼,没有开讲就拜倒尘埃,很伤感的。所以我在2013年一个学生陪我到长沙的一个湖,早春时节,柳芽像眼睛一样,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绝句,“半世流光去绝踪”,半辈子流水的光阴一去没有了,去绝踪。到白发苍苍的时候回忆年轻时候的生活,那都是红红火火的,“白头长忆少年红”。第三句写“春华”,这宝贵的春天,生命的春天,春天的光华,已是都过去了,都流逝了。“藏何处”?青春藏在哪里了?因为是春天,然后我说,“春华已逝藏何处?都在桃腮柳眼中”,美好的岁月,美好的时光,都在桃花的腮帮和柳树发芽的眼睛里头,这算不算一首有意象有意境的诗呢?它是什么意思,都在里头,你不能直说,青春啊怎么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古典诗歌里面,包括这个《偶然作》,尤其在座的学生朋友、青年朋友、二三十岁的朋友,你们特别要想想“何处买青春”,好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对社会也有正面的贡献,两全其美就好了。所以唐诗是现代人的永恒的精神家园。我给大家讲一个湖南的故事,解放以前学校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特别在乡下,叫私塾,一个老先生叼一根旱烟袋,小孩子摇头晃脑地背书,并不知道什么意思,反正就是私塾。有一个小孩,很调皮,老师,唐诗读得烂熟,有一天要迟到了,就叫他不要迟到了,今天罚你跟我对对,我都是出的唐诗,你下面要跟我对起来,中间有一句跟这个《春夜喜雨》有关系。他说,老师你出。老师说我出,“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的。这小孩爱玩,喜欢弹弓打麻雀,打了回来,他妈妈把辣椒炒了麻雀,炒了一盘吃了,他说这很容易啊老师,“一盘麻雀炒青椒”,颜色对颜色词,动词对动词,都对得非常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盘麻雀炒青椒。”还可以啊。“飞流直下三千尺”啊,李白的诗了,老师这个也容易,现在不是抽旱烟袋吗?把烟叼了,烟雾缭绕,“紫竹烟云上九天”,紫竹烟袋的烟云飞上九天,对“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个老师还是要搞一个难一点的给他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推敲这个典故的由来。他想到昨天到外面玩,看到蜜蜂采野花,他说“蜂拈野外花”。这个老师觉得他意识形态有问题,外面的野花不要采,都说过了,就眼睛红了,惹火了。“野径云俱黑”,是杜甫的《春夜喜雨》,野外的道路,天上的云,地上的路都黑了看不清楚了,小孩看到老师眼睛红了,便对“家师眼独红”,家里的老师眼睛都红起来了。老师于是真的生气了,桌子上有个戒尺,就把尺拿起来准备打,体罚学生了,你看网上那些报道的。那学生看到老师要打他,一边抱着脑袋一边跑,这个老师也是个唐诗迷,一边拿着戒尺后面追,步履蹒跚,小孩跑得好快,老师口里还念念有词,“即从巴峡穿巫峡”,学生一边抱着脑袋一边跑一边对,“最怕先生打学生”,他一样地对上了。这是我们语言的奥妙,我们唐诗的影响。

  在这里特别要说明,我的《诗美学》里面有五万字的文章说了诗歌语言之美,叫四美,这里提示一下,具象之美,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意象,具体的形象,不要抽象地说,不要喊口号。第二个就是密度之美,语言很少,内涵很多。就像王维的20个字比120个字内容还多的多。第三个就是弹性之美,千变万化。第四个就是音乐之美。我们的古典诗歌都可以歌唱的,绝大部分,从《诗经》开始,后来基本上都失传了。读诗有三个,一个是阅读,阅就是眼睛看,读就是发出声,眼睛看用普通话朗读,在古代不是这样的,它除了阅读,还有第二步是吟诵,要吟诵,要摇头晃脑的,要进入那个境界的。杜甫诗说“新诗改罢自长吟”,就是我新诗改完了,我还在长长地吟。第三个是咏唱,它是可以唱的,《诗经》开始就可歌唱,唐代的绝句都是可以唱的,现在不说唱不说吟了,有时候念都念不好,朗诵起来没有劲,也不懂得怎么朗诵。所以我们要恢复我们吟诵的传统。

  简单地讲一下,各地的吟诵是不同的,不知道你们桐乡的老先生是怎么吟的。我们是长沙话的那个土话来吟的。每个地方不一样,但是基本的要求是一样的,就是平声长,仄声短,平长仄短。第二就是平声低,仄声高。最基本的要求是这样的,只是方言不同。

  那么我就来吟诵一下。可能听不懂,选一首你们都知道的,你们就大概知道什么意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样念,就是念经一样的,这是普通话,当然也有吟诵的好一点的。普通话我也朗诵不好,先用普通话,再吟一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普通话,念成我这个样子,除了普通话不太好,意思还是到了。我们长沙话的吟就是这样的,我吟起来还是自得其乐的。现在流行的《阳关三叠》的这个曲子都失传了。现在唱的是晚清的时候音乐家谱的曲,我唱一下。反正今天来也来了,跤也摔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原曲后面还有好多和声。但是《经典咏流传》后面加的新词就不敢恭维了,后面的词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东西。

  第四个方面就是风格多样之美。唐诗它的风格就像一个百花园,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风格,各种各样的诗人的个性都十分鲜明。

  我们知道,最基本的两种类的状态,一个是阳刚,一个是阴柔,这是美的两个基本艺术状态。因为大自然,山一般是阳刚的,水一般是阴柔的,南方和北方,北方一般是阳刚的,南方一般是阴柔的。男人和女人,男人一般是阳刚的,除了那些伪男子、那些太监都不是阳刚的。女人一般是阴柔的,除非那种女强人,女强人实在是不好听,女人本来应该是很温柔的,她变成强人了,受得了吗?太阳是阳光的,月亮是阴柔的。所有的风格都是这个阳刚与阴柔的混合或者是变化。这是我一个新的,别人没有讲过的看法。最后请你们听一下李元华唱的。李元华是上海人,我刚才介绍了,我亲耳听她唱过三四次了。就是辛弃疾66岁做了镇江知府,他要抗击入侵的金兵。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来之前跟李元华发信息,我说到桐乡搞个讲座,要播放你两首歌曲,一个辛弃疾一个蒋捷的。明天到上海去,26号下午,还有一场讲演。李元华是上海人,她说好,我27号到上海来,从威海到上海。我说我27号离开,26号下午在上海讲座,27号回长沙。这就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的诗吧。我说如果你不相信我在上海要播放你唱的诗词的话,你就派一个间谍来,在那里作证,我播放了你的歌。她唱得真好,尤其你能跟她在一起,很近距离地听她唱。还有下面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是我们吃饭以后,在一个房间里面,和几个朋友,我特别坐在她旁边,当时不是近在咫尺,是零距离接触了,没有别的意思,听的非常清楚。她也像李白一样天生我材必有用,她说老天爷给了我这么一副好嗓子,今年72岁了。这词也是蒋捷的,非常非常漂亮的。昨天我们去参观丰子恺的故居,一进门就有一株樱桃树,一株芭蕉树。我来的时候,责编给我发一条信息,强烈要求一定要播放蒋捷的《舟过吴江》,因为吴江就在桐乡旁边,而且这首词这么优美。每一句都押韵。

  这是亡国以后写的。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的讲座就要进入尾声了。非常感谢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听我的讲座的年长的、年轻的、年幼的朋友,谢谢你们。同时还要特别地感谢桐乡市图书馆的唐馆长,策划这次演讲的他的好多同事,还有劳心劳力拍摄录像的两位不知名的帅哥。还有坐在吴艳红旁边的帅哥,辛苦了。

  当然还有一位不应该忘记的人是谁?就是站在台上的这一位美女,因为她主持这个会,因为她这么美,所以使我这个老朽也是非常卖力地在这里又唱又讲。我很少写旧体诗,但是在乌镇这一次诗兴大发,写了五首,图书馆叫我题词,我就把最好的那一首,拟了一个题目叫《别桐乡》,前面是这样的:风来云去两匆忙(我坐着高铁来,高铁很快,风驰电掣,然后我明天一早就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明日桐乡万里长(到了明天,桐乡离我就有千里万里之长了,我在长沙,虽然没有万里,但是夸张一下)。我到乌镇来的晚上,一个人坐在石桥上面,天上月光如水,想想怎么这么美,很有惜别之意。“夜坐石桥伤远别”,我晚上坐在石桥上面,“伤远别”,我很忧伤,这个别不是很短的,下次还可以来,很难来了,伤远别,太远了,太晚了,很难。你写诗不能说桐乡桐乡我爱你,桐乡不爱我,我自爱桐乡!我当然可以说我爱桐乡,但是我不能说你爱我。两个人的事情不能够勉强的。最后讲一个笑话,结束了。就说我们上个世纪20年代有个学者刘半农,他写了一首诗著名的诗,叫做《教我如何不想他》,然后由他的音乐家朋友兼语言学家赵元任谱了曲。所以诗一定要有音乐性,能够谱曲,才能够传唱。教我如何不想他?现在这个他就是桐乡。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歌非常好听,女孩子特别着迷。一个女孩子要跟他约会,说刘先生我们可不可以喝杯茶。要请他喝茶,他当然很高兴。他就洋洋得意地去了,他长得比较矮小,那个头颅四方四正的,那女孩子就很失望。寒暄了两句就走了。他很伤感地就写了一首打油诗,第一句“教我如何不想他”,就用自己的诗的题目,第二句女孩子提了:“可否相共喝杯茶?”说我可不可能邀请你来喝一杯茶。第三句真相大白,就是这个样子,像我刚才摔跤了。前两句:“教我如何不想他,可否相共喝杯茶?”第三句“原来这样一老朽”,原来你的真相是这个样子,第四句:“教我如何再想他!”所以我在想你们桐乡,你们不会想我的。 本来还要让你们提问,现在这个时间已经超过了。我也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头那句诗一样,“唇焦口燥呼不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