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鸿讲堂

好雨知时,当春乃发。

由中华书局和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全民公益讲座——“伯鸿讲堂(桐乡)”在2018年的春天里启动了。

陆费逵先生,字伯鸿,祖籍桐乡,中华书局创始人。为示缅仰,讲堂以其字名。

中华书局积百年厚重,名家迭出,海内驰闻,此次与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家乡合作开坛,举出版界优质资源落地于风雅桐乡,实为桐城文化之盛事。

讲座所涉,内容涵盖时政经济,人文美学,诗词歌赋,科学修养等多类学科,由各界权威学者亲授。

讲座所期,旨在为大众构筑优秀文化的全阅读平台,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文化精品的分享传播。

讲座所施,伯鸿讲堂(桐乡)每月第三个周末如期开讲。

第九期:外公丰子恺爱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14
宋菲君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嘉宾介绍>>
宋菲君,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的长外孙,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高级专家会员(Fellow SPIE)。1960年,宋菲君先生听从外公的建议,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从事物理学和光学的科研、开发至今,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作六本。曾长期担任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主持与欧美的科技合作业务。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报告内容是《外公丰子恺爱的教育》。

  昨天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也是我的外公丰子恺120周年华诞。今天我的报告内容就叫《外公丰子恺爱的教育》。

  我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博士生导师,2015年退休以后,科学院继续聘我做客座研究员,现在还在带研究生,还在做科研,做顾问。我也是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的高级专家会员,Fellow SPIE。

  “芳菲之君”—丰家的第一位外孙

  1937年淞沪抗战的时候,外公正好在家里面庆祝他的40岁华诞,桐乡人的习惯,是庆祝39岁,39岁庆祝40岁,实际上是39岁。等他生日宴会开完的大概没几天,日本军队就投炸弹。外公带了全家老幼十一口就逃上逃难之路,在颠沛流离当中,外公的子女,也就是我的舅舅和姨妈的学习受到了影响。到了贵州遵义以后,外公就想请个家教给孩子们补补理科和英文,那一年浙大刚毕业的两位男青年,就走进了丰家,说来拜见他们的老师丰子恺,其中有一位叫宋慕法,他是贝时璋的学生,贝时璋是咱们国家著名的生物学家。宋慕法刚从浙大生物系毕业,经介绍到丰家做家教。后来宋慕法就和丰家的二小姐丰林先(丰宛音)喜结连理。

  这幅照片就是当年的宋慕法、丰林先。

  那时正值战乱,结婚证书是由丰子恺手书的,现在保留在咱们桐乡的档案馆。证婚人是浙江大学的教授、数学家苏步青,后来当了复旦大学校长。女方主婚人就是丰子恺,男方的主婚人是浙大教授苏鸿的太太,男方老家在温州苍南,打仗来不了,就请了苏鸿的太太做主婚人。这是来宾的签到表,签名好漂亮!其中有浙大的苏鸿、张其昀(张其昀后来是国民党秘书长)、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还有书画家郦承铨、欧阳樛等都来参加,这里面哪个人百度看都是一大段,婚礼成了名人聚会。

  尽管是困难时期,新娘丰家二小姐还是想披婚纱,正巧浙大教授竺可桢送来一张秀花被面就当了新娘的婚纱。小妹妹丰一吟当了女傧相,傧相就是伴娘。

  “芳菲之君”:他们两的第一个男孩也是丰家的长外孙,因为生日那天正好是清明,咱们中国古代把清明节叫芳菲节,古诗云“相思啼上芳菲”,所以芳菲节生的男孩就叫芳菲之君,菲君,就是我,就是本人。

  这是外公家第一个外孙,丰子恺家第一个第三代孩子,全家高兴得不得了。这张《菲君弥月》,弥月就是满月,是外公给我画的像。《菲君种痘》,种牛痘。外公原来在浙大教艺术概论,后来到重庆的中央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就是现在中央美院和杭州美院的前身,校长请他去当教务长,当教授,他就到重庆去了。到重庆去之前画了一张画:《大树垂枝,保我赤子》,因为那时候战乱,希望大树垂枝,把我的女儿、把我的外孙子好好保护起来。画上这个是我母亲,这个就是我。

  外公先到了重庆,写了首律诗《寄阿先,并示慕法菲君》:

  梦里犹闻祖母香,几时欢笑忆钱塘。幸逃虎口离乡国,淡扫峨眉嫁宋郎。

  却忆弄璋逢战乱,欣看画荻效贤良。玉儿才貌真如玉,儒雅风流世有双

  我妈是奶奶带大的,所以梦里犹闻祖母香。原来住在杭州钱塘。从打仗时候逃出来,淡淡地化妆嫁了给宋先生。古代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外公希望自己的大外孙长大以后,像古代的才子宋玉一样儒雅风流。

  我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外公的画题。一张是《菲君吃饼》;另一张很有意思:我趴在外公身上问:“外公,怎么我叫你外公,他(小舅舅)叫你爸爸?”,我小舅舅比我大四岁。外公随口回答:“你小叫我外公,小娘舅大叫我爸爸。”孩子不懂事,就说:“将来我同小娘舅一样大了,也叫你爸爸。”孩子不懂事说出来的话,成了画家唯妙唯俏的画题

  丰子恺的画,都是极平常的,孩子家常话,到了画家的手里就是一幅佳作。这样的画,这样的生活画,只有在丰子恺的画里能找到。

  丰家的孩子真快乐、艺术的旅行

  外公喜欢外出旅行,旅行多半是即兴之行,带着浓浓的艺术味。有一次他反复吟诵苏曼殊的名句,苏曼殊是中国有名的法师: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芒鞋是和尚穿的鞋,“踏过樱花第几桥,”那时候苏曼殊在日本留学。外公给我讲曼殊大师亦僧亦俗的故事。苏曼殊的词写得非常好,堪比当年的李后主。但是他又当了和尚,所以有好多好多他的故事。外公突然问: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我们就回答下个礼拜,阴历八月十八。外公说“全家看潮去”。那个时候我在上海的重点中学复兴中学念高一,根本不让请假。假条拿上去以后,班主任看了看,外公好像还写了个字,交到校长那儿,校长说丰子恺让请假就特批请假,只此一例。于是我们全家租了一辆车去了海宁。

  大潮还没来的时候江水很浅,有几个人在江中捕鱼,外公告诉我这些人是“弄潮儿”,他随口吟诵李益的《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模仿一个女孩子的口吻:我嫁一个四川的商人,做买卖的。商人重利轻别离,说好哪天回来并没有回来,要赚钱,赚钱重要。所以是“朝朝误妾期”。天文大潮八月十八号准时到,年年如此,月月如此,不会迟到,早知潮那么有信,我还不如嫁给弄潮儿,是话里有话。外公跟我讲这首诗。

  这是六十年前外公写的一首《浙江潮水似天高》的回文诗,回文诗是这么读:

  浙江潮水似天高,水似天高暮雨飘,暮雨飘时闻客话,时闻客话浙江潮。

  1956年夏天,外公和小姨丰一吟翻译完了俄罗斯柯罗连科《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第一卷,正值炎夏,不知是谁说天真热,那时候没有空调,就说庐山最好,外公反复吟诵唐朝钱起的诗: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到了庐山顶上,离天就差一步了,匡庐高不可登,只怀疑云雾当中,还有六朝时代的和尚,六朝是天朝的前面的朝代。外公决定全家游庐山。外公曾仿《桃花源记》,精彩地描述庐山的情景:

  “庐山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茶馆、酒楼、百货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过他们看见了我们没有‘乃大惊’”这是外公画的画《豁然开朗》。

  在庐山我们曾游览著名的瀑布,我给外公背李白、苏轼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见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外公又即兴给我和小舅讲了苏东坡的《赤壁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后来外公画了一幅画,《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暮春有一天,四五月份,外公教小舅读南宋著名的词客姜白石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首词外公非常喜欢,翻来覆去地念。念完以后,又吟诵了杜牧的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到青楼薄幸名。”“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还有徐凝写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看明月天下到处都能看,二分的美景夜景都在扬州,扬州不得了。“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写的。翻来覆去念,念完以后立刻收拾《白香词谱》,全家去扬州。

  他们到大街上雇车子,说“到二十四桥”。那时候不像现在旅游那么发达,温饱问题没解决,年轻人不知道有二十四桥。后来问了一个老先生,他跟出租车司机说你拉到什么什么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二十四桥。结果车子走了半小时以上,方才停息在田野中间跨在一条沟渠似的小河上的一爿小桥边。驾车人说:“到了,这是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就这里。大家不大相信,又左右问了问,有一个老太太出来说,这就是二十四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旁边的红芍药也看不见了。外公感叹不已,写了篇文章《扬州梦》,画了这幅画,发表在当年报纸上。外公好几次出门旅游都是当时决定,常常念一首诗,就到什么地方就去玩,到一个地方,看了很多风土人情,写两篇文章,画两张画,许多丰子恺的画就是这么来的。

  下面讲《飞花令》。我们家常玩一个游戏“飞花令”。有一次全家逛城隍庙,中午吃饭,在包间点完菜闲坐无事,就让大舅出去。大舅丰华瞻曾留学美国,后来在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英文好,古典文学也非常好,现在已经去世。大舅出去以后就商量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诗词。那一次是“九里山前作战场”: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去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这是明朝人写的。大家知道这首诗,更因为水浒传里面用了它。这次就用这一句。然后就把大舅叫进来,大舅随机地选答题人,随便问一个问题,第一个答题当中必须将“九”包含在回答中,还不能很牵强。我记得我就是第一个答题人。大舅想了想点了点头,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回答中必须把“里”字包含进去,等到第三个问题回答完,大舅不假思索地说:“九里山前作战场”大家都笑起来,大舅果然厉害。这是我们家的飞花令,经常玩。

  除夕演出和除夜福物。我们家有除夜福物、除夕演出的传统,除夕那天不分老幼每个人花五毛钱,孩子的五毛钱是爸爸妈妈给的,买一份礼物包起来,贴上红纸,写上“除夜福物”四个字,全家几十口老小聚在外公家吃完丰盛的年夜饭,先表演节目,有合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由多才多艺的小娘舅钢琴伴奏。这次在北京丰子恺展览会上,一开始先由北京天使合唱团的孩子们唱“长亭外,古道边”,一唱以后气氛马上起来,那个感觉马上又回来了,仿佛又回到了好多年前我们家全家唱长亭外、古道边的情形。唱完以后是个人节目,其中保留节目就是小姨丰一吟唱京剧,我给他伴奏,唱过《三娘教子》《游龙戏凤》《女起解》等等,每次换一个,这是个保留节目。表演结束以后,孩子们盼望的“除夜福物”抽签开奖的时候到了,大家都想抽到外公或者外婆的福物,他们那一份不止五毛钱,至少1.5元甚至2元。服务工作我做得比较多,就可以做点手脚,我就经常把外公的或者外婆的那个签叠得稍微扁一点,花一撒我就盯着这个,我拿起来就是。后来小舅说菲君怎么两次都抽到外公外婆的,我说我也不知道,我说下次你抽抽吧。

  除夜福物一份一份打开看,从外公外婆开始,外公的福物是精美的钢笔,现在钢笔没人用,大家都敲电脑敲键盘。那时候一支精美的钢笔可了不得,可是大大的礼物,非常珍贵。大家笑着闹着,还有交换礼物,孩子们把毛巾肥皂交换给妈妈,换来的玩具文具。最后一个节目发压岁钱,每份2元,外公1元,外婆1元,大红纸包的,“压岁”两个毛笔字是我写的。后厨就端上来年糕,有炒年糕,我到北京以后吃不到了,还有酒酿丸子。然后就放烟花,随着鞭炮烟花燃放,“炮竹声中一岁除”。当时我在想,所有的孩子们都在想,这般幸福的生活,最好不要长大,永远做外公家的孩子。

  丰子恺一家四代京剧缘

  外公丰子恺当年酷爱京剧,其实他在到日本的时候学西洋音乐,他写过好多本音乐书:世界十大音乐家,音乐十课,音乐入门。他是个音乐教育家,他在日本的时候学小提琴,学钢琴,跟着李叔同学钢琴,学西洋音乐,外公家里有留声机,买了好多西洋音乐的唱片,买几张梅兰芳的唱片作为点缀。但他说“开始爱平剧(京剧),始于抗战前几年,留声机上的平剧音乐渐渐的牵扯人情,使我终于不买西洋音乐片子,而专买平剧唱片,尤其是梅兰芳的片子。”这是梅兰芳演的《贵妃醉酒》剧照。抗战时候,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他是演旦角的,“蓄须明志”,在香港上海八年坚持不唱戏。外公就在报纸上说了:“茫茫清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不是胡须,这是英雄的侠骨。他身上兼备儿女柔情和英雄侠骨。蓄须抗战,此心可与日月争光。”那个时候他非常的尊崇梅兰芳。

  1947、48年外公曾两度访问梅兰芳,他说我平生主动访问素不相识的名人以梅兰芳先生为第一次,就是说有名的人我就不拜访你,不主动拜访你,除非你通过别人来约。梅兰芳不一样,是我主动第一次拜访他。第二次的时候看了一本《洛神》以后,由梅兰芳的京二胡琴师倪秋平陪同,第二天又去拜访了他,拜访了以后两位艺术家倾心的交谈。

  外公爱好平剧有深层次的原因,他说平剧是象征性的表现。与我的漫画的省笔法相似。我画人像,大多只画一个嘴巴,不画眉目,相貌全凭读者自己想像出来。大家看,这幅《锣鼓响》,这个老太太这个孩子,没有眼睛,就画了嘴巴,这张画好极了,寥寥数笔,一看这个神情都出来了。这张是《阿宝赤膊》,阿宝是我大姨,不但眼睛不画,连脸盘都不画了,但是你看这张画的时候你感觉这个女孩好漂亮,丝毫没有感觉这个女孩没有脸,好漂亮。外公说:“相貌全凭读者自己想像出来,与平剧的表演相似,开门骑马摇船,都没有真正的门马船,全让观众自己想像出来,想像出来的门马船,一定比真实的美丽得多。”《拾玉镯》那个女孩子开门做的这个动作;《连环套》骑马,马鞭子一甩就算骑马了;这个是京剧《锁麟囊》里坐车,用两个带轱辘的旗子就算坐车了。

  最后外公留下这样的感慨:“我对他(梅兰芳)真心的敬爱,不得不拜倒在石榴裙下。”这边还有一个小插曲,他本来是跟大姨小姨一块去包了车去,走了一半在马路边上看见我父亲在擦皮鞋,他说我也跟着去,皮鞋擦一半不擦了,跟着上车去了。到了梅家以后,他们三个人看看梅兰芳又看看外公,都笑起来了,后来外公明白,梅兰芳比他大四岁,梅兰芳演旦角的,好漂亮。一看外公呢老态龙钟,长胡子,就笑起来了。这个是梅兰芳,这是我外公,大姨,这是我父亲。后来外公感慨地说:“名满天下,妇孺皆知”的丰子恺,振华旅馆的茶房和客房不认识,不知道这是丰子恺。到第二天梅兰芳先生到旅馆回访的时候,茶房和帐房大吃一惊,原来大画家丰子恺在我们旅馆,赶紧去买纪念册来签字。他说我这个“名满天下、妇孺皆知”的丰子恺,还是比不上梅兰芳啊。

  受外公的影响,大姨丰陈宝、二姨丰宁馨、小姨丰一吟都喜欢京剧。特别是小姨,对于京剧居然迷到荒废学业的程度。抗战时外公全家住在重庆沙坪坝。小姨在艺专读书,经常旷课,就是“翘课”去唱戏。跟中央大学的男同学唱《女起解》、《梅龙镇》等剧,由画家李可染操琴。

  这个是小姨大姨演梅龙镇、游龙戏凤的剧照,这个是解放以后,小姨在《凤还巢》里面演程月娥。

  我受家里影响喜欢京剧。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杨宝森到上海来唱戏,杨宝森是“后四大老生”之一: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是有名的演员。杨宝森唱《李陵碑,审潘洪》,票价很贵,我跟小姨两个人买了楼下第二排中间的票子。旁边操北京口音的大人说:“这个票给了这个孩子糟践了。”这是北京话,就是说这么贵的票怎么给了这个孩子,可惜了。我看完以后感觉真是好,后来我跟小姨丰一吟一起,曾看过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荣、李少春、杜近芳等著名演员的《龙凤呈祥》、《二进宫》、《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游龙戏凤》、《林冲夜奔》、《桃花扇》等名剧。高三毕业考前夜居然去看梅兰芳演的《宇宙锋》。并没有影响第二天的考试,考出了好成绩。

  小姨是票友,唱戏的时候需要有人伴奏,外公的朋友蔡介如先生推荐我向当时上海京剧院的琴师赵济羹学琴,他原本是著名花脸金少山的琴师,业内叫“赵喇嘛”,是一位左手琴师,因此在琴手里便享了盛名。那个时候金少山先生已经不在,他是上海京剧院的第一老生纪玉良的琴师。听说我是丰子恺的外孙,愿意收徒,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辍学,专门跟他去拉胡琴,说将来大有出息可以出国等等。听到这儿我又有点犹豫,书念得那么好,跟他去拉胡琴一辈子,不大恰当。小姨突然想起来:“请倪秋平先生指点一下如何?”倪秋平是梅兰芳的京二胡琴师。这张照是梅兰芳的第一任琴师是徐兰沅、王少卿,后来徐兰沅耳朵不好不拉了,王少卿接了京胡,由倪秋平拉京二胡。京剧的文场是京胡、京二胡、月琴,还有三弦。武场是板鼓和大锣、小锣和铙钹。倪秋平一听以后马上答应说,我们今天就制定一个计划,每两个礼拜上一次课,从此跟他学了多半年的京胡。

  这张谱是倪秋平当年的京剧胡琴教材的手稿,现在还在我这儿,将来这些我都要捐给桐乡档案馆。

  后来我就在陕西南路外公家里面,给小姨伴奏梅派名剧《霸王别姬》,记得当时外公、姑外婆(丰满)都在听,院里站满了街坊和路人来听戏。听说我考上北大物理系,倪师非常兴奋,他说拉过去拉胡琴的一般没有多少文化,你好好念书将来做大事,等你退休后我再把梅派胡琴都传给你。考上北大后又进北大京剧团拉京二胡,最后一次演出是1964年演《法门寺》,在北大办公楼礼堂演出,好隆重,北大老师学生都在看,北大老师、教务处长都在看。北大中高年级的功课忙得不得了,不要说拉胡琴,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此后就一搁就是几十年。

  几年前,我们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文艺会演,大家说你们老板、副总裁以上出一个节目,商量一下说宋老师你出吧。我重新把琴拿出来练了练,请了一位中戏毕业的女孩刘鹭唱《霸王别姬》,我为他京胡伴奏,鼓老和京二胡的都是当年北大京剧团的校友。

  一开场拉《南梆子》(霸王别姬的曲名)过门,就获得了碰头好。一开场就喝彩,叫碰头好,下面观众都是我们的员工。虞姬唱到“听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又是个满堂彩,大家说没想到宋总的京胡拉得这么好,从来没听说过,就听说宋总谈判好、英语好、业务好,没听说京胡拉这么好。

  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演唱和伴奏声中,我不禁想起外公和姑外婆早就作古,倪师在文化大革命后去了香港,早就失去联络。但《霸王别姬》的《南梆子》、《二六》曲调依旧,想想人生真是无常。

  近年来,我又向北京戏剧学院的胡琴教师白宝珠重新学琴,并参加北京大学京剧票社“燕南社”的活动和演出

  这是我在北大京剧团演出《女起解》,当中拉京二胡的是我,这位是北京京剧团弹月琴的胡先生,这位个是拉京胡的赵先生。

  我的女儿莹芳也喜欢京剧,她向京剧老师学唱了《穆桂英挂帅》,我曾经为他伴奏“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这是梅兰芳生前唱的最后一出京剧。这是我女儿的剧照,内行说像是“闺门旦”。我欣赏她纯正的梅派唱腔,看了她的剧照,不禁感慨从外公、小姨到我自己,再到我女儿,丰子恺一家竟有四代京剧缘。

  后来莹芳二闺女去做了北京天使童声合唱团的团长,在紧张的工作和演出之余,仍然热爱京剧。

  父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今天来的不但有学生,有好多父母。当今社会,儿童的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热门话题。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父母、家长和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社会有家庭教育的传统叫“家塾”,古代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词客大都从小接受了传统的家庭教育。近年来年轻人工作压力都大,没有精力,或者自己不具备素养去教育孩子,没有办法承担家庭教育的任务。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目前时髦的做法是花大价钱送孩子到名目繁多的学前班、辅导班、奥数班、钢琴班去上课,这些课外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孩子个体的差异的关注,很多孩子对学习读书感到厌烦。父母亲习惯于替孩子设计人生道路,你上桐乡一中,桐乡高中,上完以后上浙大、上北大、清华,然后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去上学。没准上了一个美国没有人知道的大学,讲中文的大学。在美国好多中国人找不到好的工作,过去他们接待中国的官方考察团。现在公费旅游没有了,有些人开始办大学,找一两个美国人进来,其它都是中国人,就开始办大学。在美国办大学,合法交税就可以办,上这样的大学,去美国学了三年回来,英文都不会说。

  在我国现代史上,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最关心儿童的艺术家恐怕就是丰子恺了。外公丰子恺讲过:“我的心为四件事情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觉得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是真正的人。”“我的漫画,最初只描写家里的儿童生活相。”《瞻瞻底黄包车》画的是我大舅;《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姐姐做媒人》画的是我的大姨、二姨、大舅;《漫画原稿》的主人公是我母亲。

  下面讲讲丰子恺的家庭教育。丰子恺有一套传统育儿经叫《课儿》。所有的孩子都经历了,也喜欢“课儿”这个课程。在桐乡缘缘堂,嘉兴金明寺弄,在抗战逃难路上,在桂林泮塘岭,在贵州遵义湄潭浙大宿舍,在重庆沙坪小屋,在杭州里西湖静江路85号,在上海陕西南路日月楼……,“课儿”始终在进行。 “课儿”的特点是“养成教育” ,旨在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和修养。外公的文学修养非常厚重,他把中国古典文学作为“课儿”的第一必修课。由外公亲授,取材很广,包括《诗经》,《苏批孟子》,《古文观止》,《古诗十九首》,《古唐诗合解》,《白香词谱笺》等。从《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学到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母亲手头原来有一本外公用复写纸手写的词选,在我杭州二姨家里看见同样的一本,用复写纸写的,收录了李后主、晏殊、范仲淹、柳永、欧阳修、苏东坡、秦观、黄庭坚、姜白石、李清照等的名篇,还收录佛印禅师、仲殊、花蕊夫人、萨都拉、徐君宝妻的作品。母亲说,在抗战逃难路上买不到书,这是外公给他们写的教材。可惜这本珍贵的手抄诗词找不到了。我至今还保存着当年外公为我讲授诗词的课本《古唐诗合解》和《唐宋名家词选》。在杜甫的《秋兴八首》页眉上还标有“8.17”,表明授课日为8月17日(可能是1956年,我上初二的时候)。这是外公教过我的《唐宋名家词选》,辛弃疾的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上方也有标记。。

  外公的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边讲解边画图示意。讲杜甫的《咏怀古迹》中写王昭君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外公就画了一些山,说诗人不用“千山万壑”而用“群山万壑”,是“拟人化”。我觉得这些山像是家人、朋友在送别王昭君。这一幅画《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表现的正是这样的意境。这个人在这儿念书修行,很多青山在伸着头看望他,陪伴他。有一次外公为我讲《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娥眉马前死。”安禄山造反,潼关不守,唐明皇带了妃子和御林军就往四川方面逃。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个姊妹篇《长恨歌传》,是陈鸿写的,写得非常好:“道次马嵬亭,六军持戟,徘徊不进”,外公就画几位兵士持枪,一顶轿子,一面讲诗一面画画,令我印象殊深,可惜这些画没有留下来。

  外公讲课的第二个特点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讲要点、特点和精彩之处,有时候还讲诗人词客的逸闻轶事,增加兴趣。讲到徐君宝妻的《满庭芳》:“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外公就给我讲徐君宝妻在蒙古侵略者面前大义凛然,以死殉情的悲壮故事:她被蒙古的大军掳掠了以后,不愿意嫁给蒙古人军官,最后在壁写了一首词,跳到池里面自尽。这个故事和这首词令我终生难忘。还有一次讲辛弃疾的《贺新郎》: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我父亲也在座,外公就和我们议论燕太子丹和高离渐易水送别剑客、荆轲刺秦王的悲壮往事。外公说后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他随手在走廊的小黑板上写下:“勇死寻常事,轻仇不足论,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你不就是个剑客吗?让你杀一个仇人,太小的事了,你干嘛那么婆婆妈妈的,杀不了仇人你就去死,这才是剑客。这首诗《剑客》的作者齐己是唐朝有名的僧人。外公这四句粉笔书法犹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可惜那时候没有照相机没有拍下来,但是印象殊深。

  特点四是学的诗词古文大都是通俗上口、内容精彩的名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后主),“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郴江幸自绕春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李清照),“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最苦”(姜白石),“多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朱彝尊)。讲过的诗词古文均要求背诵。我从小背了许多诗词古文,《长恨歌》、《滕王阁序》等现在还差不多还能背。

  有一次我做全麻手术,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我不知道麻醉有没有把我脑子弄坏,怎么办?演算数学是不行,就背了两遍《长恨歌》,一个字没有错,放心了。

  古文诗词深深融入家庭生活。有一次全家游南京,就说每个人都念一首古代咏叹古都金陵的诗词,当时我还小,只会“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小舅舅就背“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萨都拉《满江红》)大舅说最喜欢的还是刘禹锡的《金陵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大舅背到这儿,就说写的真好。当学习变成自觉,带来快乐时,就到了一个新的、高的境界。应当说,外公丰子恺的“课儿”是非常有特色、成功的“快乐教育”。

  萨都拉是元人,许多人不知道,其实他是非常有才的词客,词写得好。萨都拉的词《念奴娇》是“和”(he)苏轼的《念奴娇》大家都学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萨都拉的《念奴娇》是:“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最后这个字“物”一定要相同。苏东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落在“壁”字上。萨都拉写的是“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也落“壁”字上。

  萨都拉下面的词为:“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外公说这首词写得真好,不在苏东坡以下,当然他的名气比苏东坡小多了。

  下面讲《我的苦学经验》和《初恋》。外语是外公家学的第二门课程,外公26岁的时候,从日本坐船回来,那时候船开得慢,他就在船上看屠格涅夫的《初恋》英文本和日本本,就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变成一本中英对照读物,1931年第一次由开明书店出版,我手里这本书是1934年出的第十版。这本《初恋》空白的地方还留下了母亲的还有我的注释。外公还有一套学习外语的理念《我的苦学经验》,主张“用机械方法而下苦功夫。”外公有一个理念,他说:“把英语研究只当做一种技巧,或一种应酬的工具,或商业的媒介物,而疏忽了文学方面的研究,就永远不能understand英语,”就永远不会理解英美民族的democracy(民主)和 liberty(自由)。”外公主张读英文原著,曾经说过:“一民族的思想精华,藏在这民族的文学和诗里。”他引用过一句格言:”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is to pardon everything.”就是说“了解一切便会宽恕一切。”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一个民族,你才能真正学会交流相处,最终和他们成为朋友。母亲说,当年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都熟读“The First Love”,差不多都能背出来。除了《初恋》外,外公还要求孩子们背诵林肯的《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等。

  到五十年代,外公五十三岁开始学俄文,从字母学起,不但学会了俄语,第一本译作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就翻译而且出版了,一共花了两年八个月。他说对大部分人来讲,外语不就是个工具吗?如果一个工具要拉长时间来学,人生还能干什么?

  耳濡目染了外公的苦学经验,历经了“课儿”,一家大小外语都好。大舅丰华瞻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任上海复旦大学英语系教授,曾参加编写《英华大辞典》;大姨丰陈宝毕业于中央大学英语系,会两门外语,长期在译文出版社工作,曾参加编写《法华字典》;二姨丰宁馨毕业于浙大数学系,通晓两门外语,翻译过国外教材;小舅丰新枚是语言天才,掌握六门外语。我也是外公苦学经验模式培养出来的一个例子,我曾经问过小姨:外公两年八个月学到那个程度他怎么学的?小姨回答你不要跟他学,他是大师,他的办法你不行的,别走这条路。

  那时候刚改革开放,我有一种很远的感觉,英语口语肯定有用。怎么办呢?那个时候没有口语班,我还上着班,我花一年所有的所有的业余时间,背英语口语书,由小舅指导学会了Spoken English。我的方法就是背《新概念英语》,那时候我的二女儿还小,躺在摇篮里头,我一边推摇篮一边念。最多的一课书念了64遍,到这个时候英文自然而然从我的唇间背诵出来,对外公的《苦学经验》体会感受更深。那时候一家四口住一间房,自己搭一个小厨房,冬天冷夏天热,夏天有蚊子,就在里面背书。“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年后我就开始用英文和外宾说话了,然后一个人到美国去了,到德国、到英国去了。这张PPT讲的是经过艰苦的谈判取得进展,宋菲君副总裁和以色列的大公司CEO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好厉害!不是说我好厉害,我说这个以色列的CEO好厉害,他爸是以色列装甲部队司令,他自己在保卫哭墙战斗中流过血。他洽谈时好厉害,老是居高临下,宋教授你必须怎么怎么样,我听了好不舒服,就是不让步,跟他谈了五年。后来他让了一大步,我让了一小步,达成协议。我们也成了好朋友。

  在担任大恒集团副总裁期间,我曾带队或单独到欧美几十次,洽谈业务,合作研究,和美国人交朋友,合作写书。我还曾几次为我们的董事长做翻译,我们董事长请外宾,请到颐和园,讲慈禧太后怎么样,就让我当翻译。我翻译忙到吃不上饭。后来服务员说好了好了让翻译吃点饭,董事长说他可不是翻译,他可是我们这的大人物,是公司副总裁。

  一封家书和“行为第一,学问第二”

  外公曾多次引用他的老师李叔同(弘一大师)的话:“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译为现代话,大约是“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更具体地说:“要做一个好文艺家,必先做一个好人。”我至今还珍藏着一封家书,是外公写给我的,那是1954年我正上初一的时候,外公是了解到我在学校的表现后写的。那时候我们学校有品德评语,差不多都是五分,个别特别不好的才得四分,三分就快留级了,二分就走人。我得了四分。我妈就跟外公报告,外公写了一封严厉的信,他就说:“菲君:前几天你母亲说,你上学期在校里,学业成绩好的,品行评语不好,是四分。我希望你本学期改进。”“一个人越是聪明,应该越是谦虚,越是守规矩。”这是他的信件原稿,泛黄了,还在我手里。“所以本学期起,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行为第一,学问第二。倘使行为不好,学问再好也没有用。反之,行为好,即使学问差些,也仍是个好人。”我想这个应该是丰家家教的一个底线,外公是非常溺爱孩子的。我回忆起来,外公很少批评孩子,这是他对我绝无仅有的一次严厉批评。我也不记得他批评过别的孩子。“行为第一,学问第二”,这是丰家子女做人行事的一个规范。

  收到外公来信后,我不敢去外公家。后来到底忍不住,跟我母亲一起去了,低着头叫了声“外公”。外公说“菲君改了就好”,很轻描淡写,跟这个事没发生一样。接着就带我和小舅去逛城隍庙。我的心情立刻放松了,记得那天玩得格外愉快。从此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外公的教导,以“行为第一,学问第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曾长期担任大恒集团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负责国际业务。记得外公曾指导我学习《后汉书.班超列传》。班超说过一句话:“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把敌人打败了,开拓了丝绸之路,才算有功劳。我就用这句话勉励经理和员工:有志气的中国公司,必须到国际市场去打拼。我自己曾到美国、德国和英国作访问学者或短期工作,深知国际业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准则——“信誉第一” ,恰恰就是“行为第一”。一些中国公司因为不遵守规则,吃了亏。规范、规则非常重要。

  我引用李叔同先生的话,“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大家首先注重人格修养,次重贸易业务。只有严格遵守规范,信誉第一,行为第一,才能进入国际市场。我曾把京剧《捉放曹》中曹操说过的一句话反过来说:“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宁可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不能对不起大家。对不起我们的人是少数,你今天做错事,对不起我,我不跟你打交道就行了,守规矩的人总是多。

  在国内外学术界、国际商界,大恒集团具有非常高的评价和信誉credit.在展览会上,大恒的展台外客户络绎不绝,大恒集团年轻的销售经理们穿着整齐的制服,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热情地接待客户,用专业的语言回答客户的咨询,成了美国和欧洲光电展览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想见我聊聊、想和我洽谈的客户们甚至在展台上排队。

  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一次,一位美籍华人到我们的展台上坐下来,久久不说一句话,问他什么话都不说,我觉得很诧异。最后他说,“我家是老的移民,在加州生活了几代了,第一次看到中国的上市公司来参展,看到你们的产品这么丰富,你们的行事这么规范,人气这么高,我心里想:中国真的有希望了,中国会有大发展!”

  第二件事,九十年代末,北约军队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参加在美国的展览。开展前,一位美国公司的总经理来到我们的展台前,前后左右许多展商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展台走出来,望着我们。那位总经理说:“宋教授,我代表今天在这个展会上全体美国公司,向您,向全体中国人民道歉!”说罢深深地一鞠躬。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当时我觉得,站在这个展台上,我们代表的是站起来的中国人,代表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光电产业界。

  客户评价说:“中国的光电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大恒集团是先行者。”一个英国公司的总经理跟我讲说:“宋教授,你花二十年功夫获得了这么高的信誉和知名度。然而,如果你不守信用做坏了一件事,你的信誉一夜之间就会丢失。”我体会要小心、仔细、努力、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

  这张PPT是以色列国家银行行长Stanley先生接见宋菲君副总裁,他是美国MIT的博士后,世行副行长。后来当以色列总行行长。我的以色列朋友说,他是美国过来的,对中国很不友好,他来了以后我们跟中国的贸易有很多问题,他说宋教授你去讲讲。我就访问他,跟他谈中、以、美三方合作的优势。他很客气,很友好,谈了四十分钟,谈完把我送出来。他旁边坐着一位秘书,还有一位胖子看着我们不说话。出来以后陪同的人跟我讲,胖子是保镖,如果你把枪掏出来,他就站在Stanley前面帮他挡子弹。

  2005年在圣地亚哥,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主席授予我Fellow SPIE(高级专家会员)证书后,选举委员会主席Takada主席告诉我:“有十多个欧美大公司的首席科学家、CEO为你写了强烈推荐函,你是少有的学者型的企业家。”今天看你在楼上主持一个学术会,学术分会,明天就看你到地下室(展台)跟外国老板谈判,你又是学者又做贸易,又是主持学术会,又主持展会,非常不容易。我想,推荐我,不仅仅是我的学问,更重要的大约是我的人品、行为和大恒团队的表现吧。

  我向外公丰子恺小姨丰一吟学画。

  初二的时候功课不重,下完课十多分钟作业写完了,可以做好多别的事情。我就给外公写了信,我说外公我不但向您跟古文诗词,还想要写画画。外公立刻回信:“菲君,你想学古文和画画,我一定都教你”。从此,每个周末我去外公家,背完古文诗词后就向外公学画,从速写学起。外公告诉我:“用寥寥数笔画下最初所得的主要印象,最为可贵。“漫画之道,是用省笔法来迅速描写灵感,仿佛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记得当时我正在看莫泊桑的《项链》。

  高二那年外公带我去杭州游西湖,看见生意盎然的湖滨,外公当时就画了下来。外公教我速写,一个拍纸本,上面是白纸,下面一个硬纸板,用线系着一支6B铅笔。他说你看,后面这是宝椒山,这是一个小卖铺,人走来走去游玩散步,这就是一幅画。不久,经过加工,这幅写生画演变为彩色的子恺漫画《人民的西湖》,在报刊上发表。外公还留给我三本写生本,前面一半是外公的画,后半都是我的画,可宝贵了,我敢说丰子恺先生传世的写生本就三本,现在在我手上,将来也都要捐给桐乡。

  这是我的写生作品《挑担》,画上面还有外公的批语:“比例不正确”,确实胳膊太短了,外公留下的批注保存至今。这幅是《旧时代西湖》,外公看了在湖边一个人钓鱼,他又画了给我看作为教学实例。后来就给它加了名字《旧时代西湖回忆》,又在报刊发表。我手里还珍藏了外公另一册速写本,其中有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的像,盖叫天又称“活武松”。他可能也是政协委员,想必是政协开会发言的时候,外公画的,这幅“发言”,已经不知道是哪位。

  外公讲课我就记笔记,笔记上记下了外公的话:“今后应当继续写生,使原有的基础巩固,再描摹几幅,学学别人的笔法。以后便可以用毛笔了。毛笔画深深淡淡,粗细听便,画出来的图必将生意盎然。”这是我读中学时候的毛笔画作,大概是我这一生中最早画的仿丰子恺的画。我向外公学画一直学到高三,考上北大物理系后,功课太紧,就没有继续画画,对我而言,向艺术大师丰子恺学画的过程,是启蒙,是一段无比宝贵的经历。

  八十年代,我重新拿起毛笔,又尝试着画一幅“仿丰画”:《家住夕阳江上村》,就把这幅画寄给上海的小姨丰一吟看。当时,她已经开始研究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成为丰子恺艺术的传人。小姨收到画立刻打来电话,问我是画着玩,还是想真正下功夫学外公的画。我说当然是真心想学,“十年磨一剑”。小姨立刻回信,这封信现在我还保留着。小姨说: “你既然把作画看作奋斗目标,而非逢场作戏,则我可以断言,不消十年,你一定能画好。我为丰画后继有人庆幸!”以后每次出差到上海,我总是多留一两天,到小姨家学画。小姨从画墨稿、上色等最基本处讲起,细细地教我,改我的画稿。回北京后,在白天紧张工作之余,在晚上和周末就学画,觉得有进步,就把画作寄给小姨。她看后详细地批注后寄还给我,这是他寄回来的信。常常一张画稿就有十条甚至数十条批注,例如:“你的桃花好像未用白粉”;“这个粉红,红加上白”,“屋顶三角淡黄色略暗些更好” ;“画得较粗犷,蛮好!右边岩石更好”。

  有时我把字画寄给大姨丰陈宝,她也详细评注,既有批评,也有鼓励。我想可能大姨的孩子都不知道这件事。这是大姨给我写来的信,他说:“仿丰书法的确比以前更进一步了。若要我评一评,我只有一条意见,即分别看一个一个的字,大都写得不错(很像丰字),但一行一行整个望去,就可看出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第二行不够直。头上是齐的,底下容许参差不齐……”。好长的一段批注。他说:“你在毛笔上已有点功夫了。十年磨一剑(一定小姨告诉他的),你一定能够得到胜利。”

  小姨对我说,“外公是一位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你不能只学画技,更要学习、体会外公的艺术思想,学他的气品、气骨。他的画风,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画法,其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方的。”有人在全世界选一千幅名画,丰子恺有两幅,其中就有这幅《买粽子》这幅画。小姨又说:“外公的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题的书法和画浑然一体,你一面学画,一面要学外公的书法。”她规定“练字必须悬腕”。我搞科学的,习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学艺术,我就认真做笔记,并像搞科研看论文那样写“综述”(Review),定出下一步的目标。每一年下来,收到小姨几十封信,我的笔记也变成厚厚的一本。

  这些年正是公司的国际业务上台阶的时候,但一下班,一有空,我就练字练画。小姨说,“书法最要紧的是章法,如行距、字与字的间距。每篇第一个字要大,压住阵脚。每行第一个字也须大些。上方各首字要对齐,下方可以略有参差”。“你的两幅字,我挂在壁上再三看,觉得每一笔都像外公,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我讲句桐乡话“外公的字不是这样的”。想来想去,是太拘谨,太呆板了,总是不敢放手去写。还是写得还不够,所以束手束脚。”在我的书法习作《一春常费买花钱》上,小姨竟然有几十个批注!在我身上小姨真的下功夫。

  1995年在新加坡举办《弘丰传人书画展》,弘一法师、丰子恺传人书画展,我展出十幅“仿丰画”,由小姨题写“诗堂”。比方说《旧时王谢堂前燕》,小姨在“诗堂”中就写上刘禹锡的诗,是我和小姨合作的作品。当时正好小姨是专门参加画展,我到新加坡出差,我是副总裁,可以把出差的时间调得差不多,办完事以后,我就去看画展。新加坡的客户也跟着我都进去了,好多人进去,都知道丰子恺。

  我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发表文章《宋菲君携画来新,参加丰一吟画展》,说“宋菲君教授的画,果然极具丰子恺的神韵和风格。称他是丰派漫画的第三代传人,他是可以受之无愧的。”后来小姨就给我刻章“丰公传人”,画得好的画就盖上。最近几年不盖了,为什么不盖?我说大家都说我的画越画越像,但我觉得我的画跟我外公相比,和大师的画相比,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从此不盖这个章,只盖一个章“仿外祖遗墨”,丰公传人真不敢当。

  我的字画不断在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许多仿丰画送给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芬兰、瑞士、以色列等国的朋友。许多外国朋友,一到我办公室,首先欣赏仿丰画《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两边的对联是“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外宾看了问我什么意思?我就跟他讲。外商来洽谈,本来都很傲气,他们一看这幅画和这个对联,心都静了下来。我突然发现谈判好谈了,好顺畅,谈判不就是赚钱吗?你赚点钱,我也赚钱,不就这次你多点,我少点,下次你少点我多点,想明白以后不就这么回事。外宾就让业务经理谈具体价钱,他说:“我要欣赏宋教授的画”。所以我的画,大概有接近一半送给了外国朋友。

  2008年我被聘为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ECU)大学的客座教授,我去做学术报告,讲的红外光学在医学怎么应用,讲仪器怎么应用。主持会议的是医学院院长,他是亚利桑那大学医学博士后,会议开始先介绍宋菲君教授简历。最后加了一句话:他是中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外孙,是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的学生。大家热烈鼓掌,不知道是为我前面的经历鼓掌,还是为我这个艺术家外孙的身份鼓掌。报告做得很成功,报告结束后我向校长赠画《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他当时也在下面听。他说宋教授,你先不要跟我讲,我来说说这个画什么意思,是不是两位朋友在喝酒,谈天谈了很长时间,很投机,他们的马系在杨柳上。我说你说的完全对。校长说:

  We can understand it even without translation.(丰子恺的画没有翻译我们也能看懂)

  这张画后来就挂在学校的艺术中心艺术走廊的中间。

  这一张《月上柳梢头》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外商到我们这来,他指着这幅画说,下次开会宋教授请你送我这张画。下次开展览会我把画裱好拿过去,他到展台来先不谈业务,就问我那幅画怎么样了,我说画好了,就让一个女经理拿出来请他看,这时候旁边展台的外商都不做生意了,都过来看画,看了以后,大家都说画得好,他看了一会问:宋教授,这个月上柳梢头怎么没有月亮?原来我临行匆匆忙忙,把这个月亮忘画了,这个了不得,赶紧收起来,这张画不能给你。原来有月亮,我忘了画,大家都笑起来。他说这个画我一定要,他说你是不是这幅画送给很多人,我说是。只有这张没有月亮的,我收起来了,好像有张邮票有个残缺“祖国山河山河一片红”成了藏品。外宾说这幅不算,你还得给我一幅,他手里有我的两幅画,后来见面就说宋教授我有你的两幅“月上柳梢头”,一幅有月亮,一幅没月亮。看过的朋友都问我,我就讲这个故事。

  我想我是很幸运的,我是丰家后人唯一向丰家两代艺术家丰子恺、丰一吟学过画的。2015年在上海大学举办的纪念丰子恺诞辰115周年纪念会上,我说过小姨丰一吟对我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向她深深的一鞠躬。

  这是我在央视《我有传家宝》节目现场作画,我曾上央视四次,因为我在北京,我的弟妹们大家都在南方,所以央视总是找我。这次要现场作画,好费劲。本来的时间是合适的,电视台拍电视时间没谱,等我到那里的时候,墨也干了颜料也干了,好不容易调出来把画画好,旁边这位是故宫的一个鉴宝的专家,这位是北大的教授,这位是主持人。看我画杨柳,故宫的专家说对,杨柳就是这么画的。

  子恺精品漫画的逸闻轶事

  外公丰子恺的早期漫画以黑白人物画为主。抗战逃难期间,外公暂别江南,率眷西行。一到浙南,就看见高山大水。经过江西湖南,所见的又都是山。到了桂林,就看见所谓“甲天下”的山水。大西南的湖光山色和风土人情,赋予艺术大师新的灵感,1938年12月7日,外公开始作“精品画”。1942年日军在北部湾登录,那时候外公在桂林,在浙江大学教艺术概论。外公全家扶老携幼,随浙大师生从桂林撤到贵州都匀、湄潭,最后辗转到了重庆。在这期间外公不仅重画了原来的藏画,还补选了大量抗战时期的新作,在四川多次办画展。办画展时候,谁喜欢这幅画就贴了红条,回来以后孩子们说红条全贴满了。这些画不给人家,要重新画,这一套画一律不卖。

  “子恺漫画”演变成彩色人物风景画,特别是以古诗词为题的画,加上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的画题书法,诗、书、画合璧,成为子恺漫画特有的风格和生命。一共是236幅,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外公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正是艺术大师年富力强,艺术水平处于巅峰时期的作品。

  这里有两个故事。抗战胜利以后,外公回杭州,当中办过两次画展,好多画家,每个画家拿两张画出来。

  奇怪得很,两次画展,外公的画每次被偷掉一张。第一次俞乃大君来借时,外公叮嘱:“这两幅是我自藏的,请你好好保管,用毕交还。”他郑重答允负责送还。闭会后好久,他垂头丧气地来见外公说事出意外,又说略有线索或可追还。外公说已经失了,也就算了,不必追究。况且偷画与偷书偷花同类,非寻常扒手或贪污等可比,一定是喜欢我的画,没钱买,我就送了他吧。你不必介怀。他千万抱歉地去了。第二次,郑尚谷君拿了油印信来借画,又一次开这样的画展,张大千、贺天权等好多人的画,每个人两张,外公说:“画是有的,不过上次已受过教训,这回不借了。”他用四川人所特有的坚毅的腔调说:“我负责,请放心,我就在画前坐着,看谁敢怎么样。”不料闭展后,又垂头丧气地来了,劈头就说:“画又偷掉一张!因为先生名太大了,所以别人的都没有偷,单是偷先生的。”外公当时有一二秒钟不快,后来也就笑了,“已经失了,也就算了”。

  外公仔细地想:“他一定不是为利。若为利,偷画去卖,一定不偷我的画,而另偷别的名家的墨宝。因为我已定润格(卖画的价格)卖画,而润格不高,即使卖脱,所得也很有限,犯不着辛苦冒险的。那么难道真是偏好我这种“尝试成功自古无”的画,而无力出润笔,就不惜辛苦和冒险,而到民教馆去偷吗?这两窃画人一定是偏好我的画的人,一定是我的知己,我愿意替他偷得的画题一上款“某某仁兄大人雅正”,就算送他了。“如果这人拿了画来访,我立刻题款奉赠,决不扭送警察,也决不对外界任何人宣布”。“你持画来访时,倘座上有外客,使你不便的话,你只说:“这画请加题上款某某”,不必说别的话,我就心照不宣了。至于我的住址,你大概是知道的。”这篇文章发表了文章在报纸上,从此丰子恺的画,名气更大了,地位更高了。

  我妈告诉我说外公在世的时候求画的人很多,亲友、邻居、学生,更多是广大的读者,他很平易近人。外公是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送画从不考虑对方的地位。我的中学同学陆国雄是足球队的守门员,和我关系蛮好的,他向外公求画,外公居然给他画了扇面,如果现在留下来价值也不得了。北京大学的数学老师朱德威也向外公求过画。外公还送画给我在北大京剧团的朋友丁登山,外公去世以后,丁登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丰子恺先生给不认识的青年作画》。

  母亲说,外公并不是一概有求必应,当年国民党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喜欢丰画喜欢得不得了,做寿的时候想跟丰子恺要春夏秋冬一共是十二幅画,可以出高价,丰子恺就不答应。他不死心,他又请了杭州市的市长周象贤来求画,因为外公住在杭州,跟周象贤很好,外公还是不给。第二天杭州的报纸立刻登出新闻《孔祥熙屈尊求画,丰子恺不给面子》。现在要是哪个大人物求画,叫画家画,恨不得多给你两张,那时候丰子恺就是不给。

  我爸告诉我说,外公家后门一个卖粥的老人,有一天早上,老人对外公说,丰先生您每天喝我的粥,想向您求一张画。外公说你等等,回去马上一张画出来,就给了他。外公是个艺术家,他给画的时候,没有想到我这幅画会得到什么,你真心的喜欢画我就给你。其实我想孔祥熙也是真心的喜欢的,不知为什么外公就是不给。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外公最早的一幅画,由郑振铎先生发表出来,是丰子恺公开发表的第一幅画。原来是谢无逸的一首词《千秋岁》:“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外公的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郑振铎先生说“子恺君的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虽然是几道疏朗的笔痕,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较之我读些无逸那首《千秋岁》尤深。”。近年来,在大家欣赏这幅画的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之声。主要是新月弯曲的方向。黄昏升起来的新月弯曲的方向应当朝向右下方而不是左下方。大家又说:丰子恺先生是艺术家不是科学家,只要意境高,不符合科学不算什么问题。几年前我到国家天文台去做报告“外公丰子恺——漫画艺术与人生”,讲到对这幅画的质疑。天文学家和院士们说,他们研究过了,外公的画没有错。你外公见到老朋友,是不是经常喝酒喝茶聊天很长时间,“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我说是的,他和朱光潜、朱自清这些老朋友聊天说起话来,不知多长时间。天文学家说人散后正是凌晨,而凌晨升起的新月正是这个样子,当年谢无逸称人散后的新月,指的也是半夜升起的月亮。画家不是科学家,但艺术大师对景物的印象一定是深刻而正确的,这幅画没有错!

  我在网上写了答疑的文章,我的文章大概人家看的比较少。再说一例,《今夜故人来不来,叫人立尽梧桐影》,这位男的想必在等女朋友,女朋友一般说好八点钟,十点钟未必来,准时到就掉价了。等到半夜里还没来的时候,你看这个月亮也是这样。可见半夜的新月,凌晨的星月就是这个样子。

  外公丰子恺鼓励我学物理

  当年我在上海市复兴中学读书的时候兴趣很广泛,既喜欢数理,又向外公丰子恺先生学美术速写,学古文诗词,还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一到晚上就认天天的星星,人眼看得见的恒星一共是六千颗,北半球天空三千颗,南天有三千颗,我大部分认识了。那时候没有这么严重的光污染,环境很暗,星星很亮。我就想看一些眼睛看不到的暗淡的天体,就只有做望远镜。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到上海虬江路旧货摊上买了一块直径100毫米,焦距不到1米的平凸透镜当物镜,用几块放大镜当目镜,做了天文望远镜,简陋得不能简陋。

  这幅照片是当时我们复兴中学天文小组,我是组长,这是我。用这个简陋的望远镜,我们居然看到了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土星的光环、内行星金星的盈亏,还能清晰地看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我们都异常兴奋,我就一五一十告诉了外公。外公仔细问我你怎么做的望远镜,外公第二天画了一幅画:《自制望远镜,天空望火星,仔细看清楚,他年去旅行》(给菲君),画得非常像。这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小组,只是把我们这些大小孩画成了小小孩,外公喜欢小小孩,其实那时候我已经高一了。完了以后,又写了一个条幅送给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丁酉仲夏写给菲君),今年是戊戌年,今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去年是丁酉年,这是61年以前了写给我的。

  高三的时候文理分科,我又喜欢中文、美术,又热爱数学、物理,拿不定主意,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就苦恼,苦恼得不得了,又想去考上海美院,中央美院;又想我这么喜欢古文诗词,不如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古典文学;数理化我也挺喜欢的。第二天要文理分科了,那天跑去找外公。我记得很清楚,外公拿了一杯茶在上海家里日月楼,阳台上走来走去,一面吟诵温庭筠的诗: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我对说外公我好苦恼,外公说菲君你有什么苦恼?我说了,他不加思索跟我说,我们这个家里,学文学外语的多,你的数理成绩这么好,又喜欢天文,你不如去考北大学物理,他马上就说出来,就好像胸有成竹一样。他又说我们那时候三四十年代,物理最好的是北大物理系。外公一句话,我心里这个天平马上向这个方向倾斜,第二天填就报了理科班,几个月以后,顺利的考上了第一志愿北大物理系,高考分数我不知道,高考前上海市摸底考试考四门,总分是400分,我考了391:数学100,物理97,化学98,语言96。语基60分拿满分,作文40分拿36分,不大高兴找语文教研组长,教研组长说一百分谈何容易,作文100分拿90分还不够吗?

  外公告诉我,他上初中的时候,曾经数学物理学得蛮好,后来是因为跟了李叔同,专心学美术音乐,数理成绩才掉到二三十名。后来外公成了名满天下,妇孺皆知的漫画大师。听外公的话我上了理科班,如愿以偿的上了北大物理系,这张照片是北大西校门,大家都知道。

  外公听说我考取北大物理系很高兴,我说我到北大就要做学问了,问外公学问怎么做?他说做学问有三要素:

  下决心、立计划、持之以恒

  我在北大物理系学习非常优秀,很少考四分的,几乎绝大多数功课考五分,好几门考了一百分。毕业后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光学工程、光学仪器的开发至今。我们研制的、生产的光学系统,不知比当年的天文望远镜精密了多少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次到丰子恺故乡来,我一面做着一个外商的研究项目,前两天有进展,我做整体设计,研究生做项目具体设计,力争双丰收。

  2005年在圣地亚哥,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DPIE)主席授予我Fellow SPIE(高级专家会员)证书,我是中国大陆第七位获此殊荣的光学专家。

  我这才想到原来我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沿当年外公指示我的方向往前走。回忆起来,发现我的研究生涯有一个重要的起点,就是当年自制望远镜,就是外公送我的画和条幅。我想,这五十年的经历,也许就是我对外公最好的回报。至于艺术大师丰子恺为什么建议外孙弃文从理?是基于他讲的那么简单的理由,还是像他的漫画那样:“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对我来说,这会是永远解不开的迷。

  好了,我的报告就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宋老,由于时间关系,现在就缩短一下提问的时间,请问一下现场哪一位,哪些朋友有问题的,可以举手。

  提问:前几年,我就说听了这样一个说法,这个画,这个月亮画的没错,假如说你在南半球到了澳大利亚的话,观赏效果就是这样的,是不是这样?我想求证一下。

  宋菲君:南半球的话是太阳落山以后是这样。北半球就凌晨的新月才是这样。

  提问:我想请教先生,关于家庭教育方面,应该怎么样来教育辅导,这些非常困扰我,谢谢。

  宋菲君:好问题。我小时候没有体会过逆反心理,因为我们小时候在外公家里很顺畅很平和的,大家又喜欢念点东西,在快乐教育的气氛当中。,我建议各位家长不要代替你们的孩子设计人生道路,你学这个,你学那个,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刚才我说的挺厉害的以色列的老板,我们谈五年谈成合作协议的那位。后来我们成好朋友了。他有一次他把孩子带过来,他说见见宋教授,孩子见了赶紧朝我作揖,他说你当宋教授的助理去,学怎么管公司,怎么念书。他孩子说好好好。我看出他孩子好像不大像愿意的样子,等他老爸不在了,我问那个孩子你愿意吗?他说我才不愿意做他公司的业务呢,他的公司好几百亿,是世界大公司,我才不愿意干他的事情。我说你愿意干什么?他说我爱干平面设计,我愿意搞这个东西。当然这事没成功。后来他有一次吃饭把他闺女叫到旁边,他闺女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他说准备把我的事业给我闺女,他闺女当面就说我到公司当总裁,所有的话都是我老爸说了算,我只不过是个傀儡,我不干这个,还是在我自己公司好。第三次见他,他说看来没办法,只好我退休了之后把公司卖掉。所以孩子的想法跟你不一样的时候,你去想想他的看法是不是也有很多对的地方,鼓励孩子走他自己愿意的那条路。不一定非要上好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有很多路,马云就不是什么重点中学出来的,马云那个学校我们北大出来的根本看不上。所以说不要代替孩子设计人生道路,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考虑,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我有两个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老爸我们不喜欢数学,我们不喜欢物理,我学的最好的他们都不喜欢,也学得不好。她们最喜欢音乐,两个都从北师大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二闺女当了北京天使童声合唱团的团长,现在蛮好,花钱比我痛快多了。到处去,到处带着合唱团唱歌。我有个大外孙,他有个特殊的长处,钢琴弹得特别好,后来我们大家都鼓励他就走钢琴这条路,你钢琴弹的好,不一定要学数理化,你把钢琴弹好就好。外公说他的画是“多样的统一”,人一定是多样性的,小孩一定是多样性的,他喜欢这个,你不要非让他学别的。我讲的不一定能够回答你的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