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落故事

碓坊桥,有一座矗立在田里的古石桥

一一 乌镇镇碓坊桥村党总支书记 沈祺浩

嘉宾介绍

沈祺浩:一位七零后村书记,乌镇镇碓坊桥村人。当过兵,扛过枪,1999年退伍后,在乌镇派出所工作,2016年,调任村里工作,担任碓坊桥村党总支书记。因着工作的关系,熟悉和了解家乡碓坊桥村一带的历史文化。

访谈内容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9_2b43479f.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8_99307384.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7_e9c2f6c6.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6_577a039f.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4_83bb3bf7.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5_361bc855.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2_d9b3623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3_e28a6a21.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72_d9b3623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3/422/00300342280_9e40e60c.jpg

  卢珊:挖掘村落的历史,找寻古老的记忆。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旅游桐乡》的“渐行渐远的老村落”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欢迎您收听。我是主持人卢珊。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乌镇镇碓坊桥村党总支书记沈祺浩先生,他将和我们说说碓坊桥村的人文历史,如果你对桐乡村落历史文化感兴趣,对碓坊桥村的历史与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就请发到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TXFM971”,我们的微信为大家开通着;你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欢迎你收听和参与我们节目,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听众朋友,现在沈祺浩书记已来到我们节目的直播室。沈书记,您好!

  沈祺浩: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

  卢珊:欢迎您作客我们《旅游桐乡》节目。

  沈祺浩:谢谢!首先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来到971桐乡之声直播室,让我向听众朋友们介绍我们乌镇镇碓坊桥村。希望大家对此感兴趣,也欢迎收音机前的朋友来我村走走看看。

  卢珊:沈书记,您是碓坊桥村人,一直在家乡一带工作,应该是熟悉和了解碓坊桥村一带的人文历史的,今天就想请您来和我们说说碓坊桥村的人文历史,说说碓坊桥村老底子的故事,好吗?

  沈祺浩:好的。我先给大家介绍介绍我们碓坊桥村的概况吧,我们碓坊桥村位于乌镇镇西南部,但就整个桐乡市来说,是在桐乡的西北面。我们村北面与南庄桥村接壤,西面与陈家村和湖州的练市镇相邻,南面到彭家村和翔厚村,东面与元丰村相连,盐湖公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区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有33个村民小组,820多户农户,总人口3200多人。我们村还是桐乡市的文明村、全面小康建设整治达标村。

  卢珊:听您的介绍,感觉现在的碓坊桥村比原来要大很多。

  沈祺浩:是的呀,现在的碓坊桥村比原来要大很多,因为现在我们村是2000年11月由原塘树村、高堡桥村、碓坊桥村三村合并而成。我们村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村域面积,都比原先扩大了近三倍。

  卢珊:现在的碓坊桥村是三村合并起来的,难怪要大很多。那碓坊桥村是三村合并而成,它的历史沿革和隶属关系是否要比其它村复杂呢?

  沈祺浩:我们碓坊桥村的历史沿革和隶属关系是要复杂些。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碓坊桥村村一带是吴越疆界;到了秦朝设郡县的时候,碓坊桥村隶属乌程县;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属钱王吴越国。后晋天福三年设立崇德县,碓坊桥村属于崇德县,至明朝宣统五年间,设立桐乡县,碓坊桥村归属于桐乡县。到民国的时候,属陈溪乡;解放初期,塘树村、碓坊桥村、高堡桥村分别为正明乡塘树村和民兴乡永安村、向阳村;1956年,民兴乡与正明乡合并为正兴乡,三村分别为正兴乡第3、第5、第8高级社;1958年,又分别属炉头公社幸福管理区塘树大队和炉头公社民兴管理区碓坊桥大队、高堡桥大队;1961年,原正兴乡的区域重新更名为民兴公社,碓坊桥重新为永安,于是,三村分别为民兴公社塘树大队、永安大队、高堡桥大队;1981年,永安又恢复为碓坊桥;1983年,撤销公社、大队建制为乡、村,三个村分别为民兴乡塘树村、碓坊桥村、高堡桥村;1998年10月,随民兴乡并入乌镇镇,就为乌镇镇塘树村、碓坊桥村、高堡桥村;2000年11月塘树村、高堡桥村、碓坊桥村三村合并成现在的碓坊桥村。

  卢珊:的确有点复杂。那合并后的村子为什么保留了碓坊桥这个村名呢?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沈祺浩:当时合并时呢,三个村经过对老百姓的调查摸底,大家普遍认为将平时上街去民兴集镇叫做“出碓坊桥”,而原碓坊桥村正是在民兴集镇上。老百姓对于三村合并的村名为“碓坊桥村”的心理接受程度最高,所以最后村名就定名为碓坊桥村。

  卢珊:我还要问,这个碓坊桥村的这个村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沈祺浩:碓坊桥村是“因桥而名”,这座桥呢叫“碓坊桥”。它东西横跨的这条河叫碓坊桥港,河也是因桥而名。据说,这桥之所以叫碓坊桥,是因为老底子桥附近有个舂(chong)米作坊,就是碾米的作坊,也称为碓坊,桥就叫碓坊桥。原来碓坊桥是一座石板平桥,2005年重建为简支梁桥。总之,碓坊桥村“因桥而名”。

  卢珊:你们碓坊桥村原来还是民兴乡政府的所在地,是吧?

  沈祺浩:是的。1998年10月,撤销民兴乡建制,并入乌镇镇。而之前的民兴乡政府所在地就在现在的民兴集镇上,碓坊桥村区域范围内。而民兴集镇,也叫杨家店,很早以前这个地方就有人来开店,逐渐称为集市,集市上有一个姓杨的人开的中药店铺最大,远近闻名,因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为杨家店。后来,虽然因为战乱,这个地方变成为废墟,后来又有人陆陆续续迁移来,又渐渐地形成了集市,大家仍然习惯于叫它的老名称——杨家店。杨家店现在依然是老“民兴人”上街买菜等工作、生活的地方。

  卢珊:的确,虽然现在乡政府撤了,但小集镇至今还是蛮热闹的。哎,沈书记,我听村里人说,你们村姓沈的人特别多,刚巧您也姓沈。

  沈祺浩:是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发现,乌镇镇户籍人口姓沈的最多。而碓坊桥村3200多户籍人口中,共有1022人姓沈的,接近占到总人口的1/3,也是乌镇村(社区)范围内姓沈最多的一个村。

  卢珊:那是由一个家族繁衍发展起来的吗?

  沈祺浩:据我了解,沈氏为吴兴望族。明清两代,乌镇沈氏族支繁多。主要有沈云从支、沈应龙支,而沈云从支自明末由炉头镇(今龙翔街道办事处),迁居乌镇。沈云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官河南裕州知州、南直隶池州同知,后迁居乌镇。但我们村是哪支迁居过来历史上无从考证,也可能是各地迁移过来的。

  卢珊:尽管不是一个家族发展起来的,但这么众多同姓的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大家还是蛮有缘分的。

  卢珊:沈书记,您刚才介绍了碓坊桥村悠久的历史,那碓坊桥村作为一个江南小村,它的自然风貌非常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去村里走走,发现村里的小河小浜就很多。

  沈祺浩:的确。我村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小河小浜在村庄周围环绕,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景美,人美。像杨家浜、南浜、石厚浜、树下村浜、坟头村浜、沈家浜、高家浜、古镜浜、彭家浜、塘树村浜、新木桥浜、陈家门浜等等,都是小浜,生活环境非常美。

  卢珊:而且我了解到,你们碓坊桥村四面还被四条河环绕着。

  沈祺浩:西面和北面主要是白马塘,它是联通桐乡市两大千年历史古镇的纽带,乌镇与石门因它而更紧密的串联在一起。白马塘还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分支。我村东面是金牛塘,南面不远是永兴河与京杭大运河。

  卢珊:说到这白马塘,那可是一条有故事的河。

  沈祺浩:这白马塘不仅仅是我们村一条主要河道,也是一条市级河道。南北走向,南起大运河,北接烂溪塘,一直到江苏省吴兴县洪塘乡,直通烟波浩渺的太湖,全场12.4公里。从石门乘船到乌镇,必须经过白马塘。老一辈人说起白马塘的由来,往往会说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这无名塘因直通太湖,塘水很活,因此,鱼儿四季跳跃。每到春暖花开,太湖里的鱼儿都会奔到这无名塘来寻伴结侣、发情传后。所以清明前后,那里的鱼儿特别多。那时,岸上生活艰难的老百姓,全靠在塘里网些鱼儿,到集市上卖钱度日。但好景不长,太湖来了一个渔霸,买通了当地县官,在塘里拦了一个鱼簖,把十里水域占为己有,一旦百姓下塘网鱼被他发现,轻则毒打,重则送官,附近百姓无不怨声载道,但也无可奈何。一天夜里,随着一声巨响,满塘碧水从中间向两岸翻卷起来,一匹高大的白马从塘中央倏地跃起,将鱼簖撞碎,将当地渔霸撞入河中,此后百姓又可以网鱼了,白马也消失了……为了纪念这匹神奇的白马,那时起,附近百姓就把这无名塘叫做“白马塘”

  卢珊:碓坊桥村这么水系发达,必然就有许多的桥,是吧?

  沈祺浩:是的,像我们之前谈到过的碓坊桥、高堡桥,还有文革桥,江家石桥、八字桥、腾云桥、顺公桥、钟家河桥、油车桥、跃进桥、上庄桥、斜桥等等,桥确实很多的。

  卢珊:我去村里还寻访到了好几座古石桥呢,而且都非常漂亮。

  沈祺浩:我们村还保存着三座古石桥,有与元丰村交界的油车桥、江家石桥、还有在树下村的北高堡桥。

  卢珊:我觉得其中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两座桥,各自都特色鲜明,一座是北高堡桥。

  沈祺浩:这座北高堡桥是很奇特的桥,不在河里而在田里,它就这么直愣愣地矗立在稻田里,是一座旱桥了,桥两边的桥基和桥堍也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两孔。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河造田的成果。我听村里人说,北高堡桥原来是一座漂亮的三孔或五孔平梁石板桥,呈南北走向,靠南面一孔的桥面石两侧刻着桥的大名——北高堡桥,桥面和桥柱都是由三块长石条组成,可惜成现在这样,而且中间的桥面石都已经不翼而飞了。

  卢珊:还有,另一座就是叫文革桥的,连桥名都这么有特色。

  沈祺浩:文革桥就在民兴小集市旁边,横跨在杨家店浜上,原本是一座无名的小木桥,1967年3月改建为一座单孔拱形砖石桥,桥两边的桥栏也是用青砖砌成的,命名为文革桥,沿用至今。这座文革桥不仅它的桥名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的建构上也很有时代特征,它砖拱形的桥梁外侧镶嵌着五角星,西侧的桥基上还有“放眼世界”四个大字。2010年9月桐乡市人民政府公布该桥为“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卢珊:碓坊桥村真是显尽江南小村特色。

  卢珊:沈书记,刚才您和我们说了碓坊桥村的地理风貌,以及围绕它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那作为江南小村,它的小地名也常常很大的特色,我们寻访过的那些村都是这样,当然,你们碓坊桥村也不例外。

  沈祺浩:嗯,我们村的好些小村坊的名字是蛮有意思的,比如说,塘树村、石厚、匠下、鲇鱼浜、十八浜、古镜浜、西汇角、东汇角等等。

  卢珊:光听听这些村坊名字都觉得有故事,这个村坊名字怎么叫石厚呢?

  沈祺浩:据村坊上的老人说,原来这个村坊不叫石厚的,而是叫鲦鱼浜,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改叫成了石藕,是莲藕的“藕”,再后来,也许是因为这个莲藕的“藕”比较难写吧,渐渐地就变成了厚薄的“厚”了。

  卢珊:是这样。那这个叫匠下的呢?为什么叫匠下呢?

  沈祺浩:匠下这个村坊是一个很小的村坊,只有8户人家,老底子的时候,据传呢,以前有个有名的木匠,手艺高超,后人很久时间都没有人能超越他,等他去世后,人们把他生活的地方称作为匠人屋,意思就是匠人居住的地方,慢慢地就叫成了匠屋,而我们桐乡话中“屋”与“下”是同一个音,于是,由“屋”变成了“下”就成了匠下。

  卢珊:是方言的谐音造成的。那塘树村呢?这是很有画面感的一个名字。

  沈祺浩:的确,是很有画面感的一个名字,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以为池塘的周围有许多的树呢,其实不然。塘树村的来历,因旧时村中有一池塘,故名塘池村,后谐作塘树村。

  卢珊:江南小村以浜来命名的村坊特多,也常有故事,这鲇鱼浜、十八浜和古镜浜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也有故事吧?

  沈祺浩:鲇鱼浜这个村坊东面有一只浜兜,它的形状跟鲇鱼很相似,因此,大家就叫这只浜兜为鲇鱼浜,进而这个村坊也被叫做了鲇鱼浜。

  卢珊:这十八浜呢?难道村里有十八只浜兜吗?

  沈祺浩:哈哈。真有那么多浜,这不像千岛湖一样。村里没有十八只浜兜,这个村坊只有西面一只小浜兜,浜兜里的水自南向北流,所以也叫落北浜,“北”跟“八”桐乡话说起来不是一样的嘛,后来又传传么,变成了十八浜了。其实,这个村坊,在当地还有一个村名的。

  卢珊:又叫什么名字呢?

  沈祺浩:又叫腾云桥。这是因为村里在西浜上原来有一座木桥,结构不稳,人走上去,桥就会摇摇晃晃,人象腾云驾雾一般,这叫就被称为腾云桥,这个村坊就以桥来命名,也叫腾云桥。

  卢珊:原来是这样,那这古镜浜呢?

  沈祺浩:现在有些收古董的人来到古镜浜,第一个问的和想收购的是“古镜”。古镜浜的由来据村中老者讲述,很久以前古镜浜河水清澈见底,人站在浜南面石拱桥上望向北方,两岸树木旺盛,倒影河水中,环境非常幽美,人们把河水比作镜子,干净的水质一直未改变,人们就把此地叫做古镜浜。又另传呢,曾经古镜浜的西岸人家比较富裕,有一户大户人家女儿跟浜东一户穷苦人家的男子恋爱,因家庭阻挠,与男子赠送的镜子一起殉情河中,男子也跟着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这条和就被叫做古镜浜。自然村以河而名。

  卢珊:碓坊桥村真是有故事的地方,连一个个小村坊的名字都这么有故事。。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要结束了,在这里我们感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乌镇镇碓坊桥村党总支书记沈祺浩先生,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

  如果你想再听这次节目,你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号TXFM971,点击直播收听,再点击《旅游桐乡》就可以了;或点击我们的网站,www.fm971.com.cn;我们也在桐乡新闻网上开设了专题“渐行渐远的老村落”,可以收听收看;同时,今天下午6点0和明天早晨7点将重播这次节目的实况录音;再次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听众朋友,再见!

  沈祺浩: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