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大麻镇大庄村村委会主任 吴日青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2_b734045f.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4_7c1cf43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5_beac9506.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7_bbb655dc.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3_7919a6f0.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6_1139fbad.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8_8da1891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50_d0d43030.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41_bcce61ab.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03/002/720/00300272051_b2ed9d96.jpg
卢珊:挖掘村落的历史,找寻古老的记忆。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旅游桐乡》的“渐行渐远的老村落”系列直播访谈,欢迎您收听。我是主持人卢珊。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大麻镇大庄村村委会主任吴日青先生,他要和大家一起聊聊大麻镇大庄村的历史文化,人文掌故,如果你对桐乡村落历史文化感兴趣,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就请发到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我们的微信和微博为大家开通着,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TXFM971”,我们新浪微博名是“FM971旅游之声”;你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欢迎你收听和参与我们节目,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听众朋友,现在吴日青主任已来到我们节目的直播室。吴主任,您好!
吴日青: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
卢珊:欢迎您作客我们《旅游桐乡》节目。
吴日青:很高兴来到旅游桐乡节目为大家介绍我们大庄村的古老记忆和历史文化。
卢珊:吴主任,您是大麻镇大庄村人,20多年的村里工作经历,使您对大庄村的人文历史文化非常熟悉和了解,今天就请您来和我们聊聊大庄村的历史,说说大庄村老底子的事。
吴日青:好的。我们大庄村位于桐乡市西南部,大麻镇南部,东面隔斜板桥港与崇益村相望,南到320国道,与海宁市许村镇交界,西面隔南星桥港与麻溪村相邻,北面与大麻镇区接壤,全村区域总面积3.58平方公里,有32个村民小组,900多户农户,4000多人。科洲公路穿境而过,村域内河道纵横,交通十分便捷。村驻地桃花河在唐宋时期已形成水乡风貌。
卢珊:哎,吴主任,老版的《桐乡地名志》里怎么没有大庄村呢?
吴日青:是这样,大庄村是2000年由大麻镇庄河里和大麻村合并之后成立大庄村的。
卢珊:原来大庄是庄河与大麻合并后各取一个字而成。
吴日青:是的,各取一个字合并成为大庄村,另一层意义是带领村民走上康庄大道。
卢珊:蕴含着很好的愿望。我了解到,大庄村原来并不属于桐乡的,是吧?
吴日青:清朝和民国时期,直到解放初,大麻镇一直是属于德清县的,庄河村和大麻村分别是德清县大麻乡第1村和第3、4村;1950年,大麻划归崇德县,就分别属崇德县大麻乡第1村和第3、4村;1956年,大麻村与角桥村、村前村之港子桥、今属海宁市之柴家湾合并为大麻乡第4高级联合社。庄河村则为大麻乡第1高级联合社;1958年,大麻村和庄河村分别属大麻公社大麻管理区大麻大队和大麻公社崇益管理区庄河大队;1961年,分别为大麻人民公社大麻大队和大麻人民公社庄河大队;1983年,撤销公社为乡,就分别为大麻乡大麻村和庄河村;1985年,撤乡为镇,撤大队为村,就分别为大麻镇大麻村和大麻镇庄河村;2000年11月,大麻、庄河两村合并为大庄村。
卢珊:大庄这个村名很年轻,但村的历史却是很悠久的,比如一些村坊的名字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
吴日青:是的,就比如南安居、北安居,其前身就是在宋代嘉泰《吴兴志》里已经出现的“安居里”,宋代时期的安居里的范围极广,大致是现在南星桥港以东、塘河以南这一带区域。将此历史悠久的地名延续下来的就是现在大庄村的南安居和北安居。
卢珊:那为什么叫安居里呢?
吴日青:为何要命名为“安居里”,史籍没有记载,也不会记载,毕竟这只是一个小地名,今人只能猜测大概是取“安居乐业”之意。“里”在宋元时期是一个行政单位,县以下为乡,乡以下为里,当然那时的乡比现在的乡要大,一般来说相当于现在两三个乡的范围。
卢珊:“安居里”包含着那时这带人们美好的愿景,希望能在此安居乐业。我去那里走走,发现那里的人基本都是姓沈的。
吴日青:是的,其实南安居、北安居以及与其相邻的坟头河三个村坊,居民多姓沈。约二十年前,我听坟头河一沈姓老人曾说:“我小时见到过沈氏的宗亲簿,上面写着从吴兴竹墩迁到大麻。”宗亲簿也就是家谱,吴兴便是湖州,竹墩虽然只是湖州下面的一个小村,却是天下沈氏的福地,江南一带的沈氏大多系出此地。
卢珊:那说到这个沈氏家族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是吗?
吴日青:是的。相传两百多年前,有一对沈氏夫妇,从上八府来大麻地域,白天以肩挑货郎担,自制糖饼换取破烂谋生,夜晚借宿,人称“换糖佬”。沈氏夫妇生育了三个儿子,丈夫肩挑孩子,妻子担负货物日积月累、省吃俭用,有了一定积蓄。因操业货郎,游走四方村落,想想儿子需成家立业,起了置办家产的念头。古时社会,兵荒马乱,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且运河里常有强人出没。沈氏夫妇通过长期观察,认为大麻镇南一华里的地方安静,于是同当地人购置了一处地块,搭建草棚房舍,以安家落户。三个儿子相继长大成家,分别在原购入的土地地块外,向东南和东北,间隔一条河浜,新购置三处地块。数年后,三个儿子分家。据八九十岁的老人口传:当时沈家分家,家中积蓄除了三处地产外,还有四坛银子;父母指令长子独得两坛,其他二子各得一坛,因长子对家庭贡献相比二位弟弟要大;长子居住在早先购入的原基土地上。次子居住在河浜东南地域,三子居住在河浜东北地区。不久以后,沈氏夫妇相继离世。安葬在长子家居住的地域,就是现在的坟头河,次子东南地块就是南安居,三子地块为北安居。到如今坟头河,南北安居三个自然村共有250户,1000余人,均为沈氏夫妇的后人。
卢珊:我还了解到,沈氏家族还有一门手艺,一直延续到民国时还很兴旺。
吴日青:对。南、北安居、坟头河现在的产业和其他的大麻村坊一样,纺织为主。但在历史上,南、北安居、坟头河的沈氏曾经有一门传了数代的手艺——做豆制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垄断了大麻一带豆制品制作、销售两三百年。以民国时期为例子,1946年,大麻镇成立制品同业公会,常务理事、理事、监事、候补理事、候补监事一共6人,其中5人姓沈,全部是南、北安居、坟头河的沈氏,足见做豆腐这个行当是沈氏的家传手艺,没有一户人家做豆腐能超过沈氏。可惜这一门手艺现在已经失传了,否则倒是可以在重视老手艺、老食品的今天,再重新打出“沈氏豆制品”的牌子。
卢珊:这样一门有几百年历史的手艺失传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卢珊:吴主任,大庄村虽然只是一个村落,但它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这你们村的一些村名、河名、桥名上就有很好的体现,比如您刚刚说到的南、北安居里,当然,还有很多。
吴日青:是啊,比如说坟头河、坟头河附近有个村坊叫桃花河、还有会头角、方田河、庄河里、小漾里等等。
卢珊:桃花河,很美很有画面感的一个名字,是因村里种满了桃树吗?
吴日青:桃花河座落在村委会旁边,为程氏居住地。据说,桃花河在唐宋时期已形成水乡风貌了。这个村坊门前有一条河,在民国时期河岸边上和房子后面家家户户都种桃树,三月时桃花飘香。但因桃树生长年限不长,又因经济发展,桃树已经砍伐,现已没有桃树了,但是这个小村坊仍然叫桃花河。
卢珊:可惜现在看不到这一美景了。我在村里还听到一个三面环水的一块美地——荷叶地。
吴日青:是的,这个小村坊座落庄河里,整个地形三面环水,像一张荷叶一样有此得名荷叶地。相传大约在明朝时期京城一名大官死亡之后叫风水先生寻找好的风水宝地,结果风水先生到了庄河里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后安葬以此,并建牌楼。因此,这个小村坊许多村民都叫它牌楼坟,据说在这坟里埋葬一颗金头。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拆除,牌楼门前的二块石鼓丢在庄河东浜。现在仅仅只剩下一块高地了。
卢珊:这个叫“会角头”,为什么取这个村名呢?
吴日青:会头角,包含水潭河、乔家河、费头角,民国时期这三村坊统称为会头角。会头二字何意,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两条或多条河道在此交汇;还有一种说,说是会头是宋代古地名遗渎里转变而来;另有一种说法,说会头角是费头角音变而来,费变成会。江南和华北地区都有带有“会头”二字的村坊。
卢珊:有多种解释。那这个叫方田河的村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吴日青:方田河,旧称钟家浜,乃因钟氏所居,故村坊内小河称钟家浜。又因旧时其田地荒芜,故称荒田河,民国时期该村坊称荒田河。因大麻方言里“荒”“方”不分,乃称方田河。
卢珊:还有庄河里,原来的庄河村的村名也是由它而来的吧?为什么叫庄河里呢?
吴日青:庄河里,村庄前有河,为水所绕,故名庄河。而村坊会于庄河边,有人家若干户称为里,故名庄河里。
卢珊:吴主任,听您刚才说的这些村名都是与河有关的,你们大庄村是不是河道、浜兜很多的呢?
吴日青:是的。大庄村可以说是三面环水,有三条边界河,前面说过,东有斜板桥港,西临南星桥港,南有张角漾,其中斜板桥港和南星桥港贯穿全村与京杭大运河连接;同时,村内河道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有华世桥港、黄梅桥港、庄河里东浜、马墩桥浜、长浜头浜、木头桥浜、桃花河浜、会头角浜、南安居浜、北安居浜等等,共有大大小小河道、浜兜22条,其中市级河道一条,镇级河道二条。村级河道十九条。
卢珊:河网密布,那河这么多,桥肯定也是很多的。
吴日青:是的,在交通不发达时期,农民出行都靠两条腿。村坊和村坊连接多是以桥为主要,全村共有桥十五座,有青锁桥、华世桥、马墩桥、小木桥等。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六座桥。
卢珊:您说的青锁桥和华世桥这两座桥,原来并不是这个桥名,是吗?
吴日青:是的,青锁桥,清朝光绪地图上作“青琐桥”,琐是琐碎的琐,而现在村民习惯用一把锁的“锁”。因现存石桥铭文模糊,难以考证到底是一把锁的“锁”还是琐碎的“琐”。同时,青锁桥也是一个村坊的名字,村以桥得名。华世桥原本名划水桥,就是划水这两个字,后来不知道怎么成了华世桥。民国时期此村坊为第一保第十二甲。民国时期大麻由乡变镇后第一任镇长周芝发就是这个村坊人,大麻人所称的“民国大麻三子发”之一。
卢珊:大庄真是一个有底蕴、有故事的地方。
卢珊:吴主任,前面您和我们聊到了大庄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那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许多的人才,也出好些大户人家,大庄村可以说是人才辈出。
吴日青:是的。钟氏一族有名针灸师钟掌才,在民国时期吴氏一族做到德清县县政府供职,庄河里周氏一族任职到德清县参议长,民国时期大麻乡周芝法。解放之后,周家河周坤荣任职桐乡县组织部长,凌家角凌祖泉任职浙江省公安厅后勤处处长。现在在政府部门和各个行业中多有我们大庄村人。比如,南京第二军医大学朱雪辉先生。湖南长沙地质大队凌耀新先生。加兴农科院程旺大先生。加兴南湖区人武部周水其先生。等等。
卢珊:我听村里人说,你们村出过一位翰林院的大学士,是吗?
吴日青:是的。府邸建在大庄村庄角漾边上,沈府翰林院官居一、二品,建有前花园、后花园,规模宏大,后因历史变迁之后,在解放后期该土地建有洛麻加工厂、砖厂,上世纪80年代,有农户移建还挖到过原后厢房的底脚。
卢珊:大庄村有前面说到的沈氏家族,你们吴氏家族,也曾是方圆几十里赫赫有名的。
吴日青:是的。吴家在当地迁居较早,原建有吴家厅、还建有怒硕堂,祖上在民国时期在德清县政府任职,在明朝时期与海宁许村史家园因地打官司,传说是一个官大,吴家是钱多,打官司时用船装银子。据现在可以考证的还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在蔡家土地上建有吴家总管堂;二是在方田河建有吴家坟;三是在海宁许村建有新吴王庙。
卢珊:还有一个蔡氏家族,据说也很厉害的。
吴日青:是的,蔡氏是明末清初由德清县城迁来,为明朝万历进士蔡官治之后。该村坊内旧有一地名为“厅屋里”,就是蔡氏早年所建房屋,我们大麻人称富丽堂皇又居室众多的木结构房屋为厅屋。
卢珊:哎,吴主任,我了解到,你们大庄人有习武的传统,至今还有个大刀队。
吴日青:对个。大庄村现有文艺团体十几个,大刀队是我们村典型传统的一个文艺节目,经常应邀出去演出,到桐乡、嘉兴等地参加过演出,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刀原型是关公的青龙偃月刀,重82斤,具体分为开四门、盘腰等技术和体力并存,这个传统项目是我村历史悠久并且在各项比赛中获得过名次。
卢珊:大庄人不仅习武,篮球还打得很好,是吧?
吴日青:现大庄村也有一只篮球队。在大麻篮球比赛中每年基本在前四。在解放后,由农民自发组织一个农民篮球队,参加浙江省农民篮球赛,代表嘉兴参加比赛,并获得名次。在当时农民自发建成灯光球场,对当时来说是唯一的。
卢珊:前面说的蔡家埭,如今是以一个自发形成的市场闻名方圆百里。
吴日青:经济形势的发展,大庄村2007年创建省级示范村之后,在蔡家埭有几个头脑活络根据村里的地理优势,自发创建以布特色的市场,自创建以来,特别是节假日,人流量特别大,几年来影响扩展到整个桐乡、海宁袁花、杭州余杭等地,为农民创收多一条渠道。
卢珊:真心佩服大庄人这样敢想敢闯敢拼的精神和本事,相信大庄会越来越兴旺的。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要结束了,在这里我们感谢走
进我们直播间的大麻镇大庄村村委会主任吴日青先生,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
如果你想再听这次节目,你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号TXFM971,点击“直播收听”,再点击《旅游桐乡》就可以了;或点击我们的网站,www.fm971.com.cn,我们开设了“渐行渐远的老村落”专题,你可以收听和收看;我们也在桐乡新闻网上开设了专题,可收听收看;同时,今天下午6点和明天早晨7点将重播这次节目的实况录音,听众朋友,再见!
吴日青: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