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乌镇 发展好桐乡

畅通有序 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环境

一一 桐乡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 方炤玮

金名片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规范和管理交通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纠处各种交通违法,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审核、检验、管理参与交通运行的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调查、研究、分析交通运行参数与动态,提供各种交通管理对策;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因工作成绩突出,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多次被评为全省公安优秀基层单位、嘉兴公安系统标杆单位等荣誉。2015年被评为桐乡市级机关“优秀团队”。

访谈内容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39/17883909_992765.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88/39/17883910_435359.jpg

  卢珊:共话桐乡旅游共促桐乡发展!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卢珊。又到了我们的《旅游桐乡》“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时间了,欢迎你收听。

  今天走进我们节目的是桐乡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方炤玮,他将和我们说说这几年我们桐乡道路交通管理的变化与发展,你对此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说,或者你有好的建议,我们的微信也为大家开通着,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TXFM971”,你也可以通过在新浪微博上给我们留言,我们新浪微博名是“FM971旅游之声”,同时,你还可以拔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听众朋友,现在呢,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方炤玮已来到我们节目的直播室。方大,您好!

  方炤玮: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卢珊:欢迎你作客我们《旅游桐乡》节目,和我们说说桐乡的道路交通管理。

  方炤玮:谢谢,很高兴来到《旅游桐乡》节目,与听众朋友们见面。

  卢珊:方大,“十二五”期间,桐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亮点频闪,成效显著,构建起了和谐道路交通环境。

  方炤玮:近年来,我们交警大队上级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发挥交通安全管理主力军作用,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中心,紧接围绕“控大、保畅”的工作目标,扎扎实实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努力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公安优秀基层单位、嘉兴公安系统标杆单位等荣誉。2015年被评为桐乡市级机关“优秀团队”。

  卢珊: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现在是人多、车多,管理难。

  方炤玮:是的,我们通常说的道路交通状况,主要有三大要素构成,就是人、车、路。近年来,不管是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还是道路公里数,我们桐乡都呈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增幅最快的还是汽车和机动车驾驶人。2011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3万辆,其中汽车约11万辆;2015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3万辆,其中汽车超过18万辆。到今年9月,汽车保有量已达20.2万辆,差不多是2011年的一倍。2011年,全市机动车驾驶人19.5万人,到2015年底增加到34.8万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到了23.8万。

  卢珊:听到这些数据,真让人吓一跳,这个增长速度真的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了。

  方炤玮:是的,那么相比之下呢,全市道路公里数增长幅度远比汽车增长的速度低,201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是1953.9公里,到2015年达到2012.04公里,只增长了约3%。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桐乡的公路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国道、湖盐公路等高等级公路为主线、市镇级道路为支线的纵横交错公路网体系。但由于桐乡总面积的限制和城镇化建设难度增加,道路扩容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快速增长,行车难、停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

  卢珊:的确,因此,道路通畅、良好的出行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想这也会成为你们工作的重点的。

  方炤玮:是啊,确保道路畅通有序是我们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长期工作,真可谓是“任重道远”啊。

  卢珊:确实是任重道远!那桐乡交警在这方面都抓了哪些工作呢?

  方炤玮:嗯,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让群众对道路畅通的期望值也随之增加。因此,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配合,有针对性地抓好相关工作落实。一是通过全市道路改造,来进一步完善道路硬件设施。二是采取城区通行优先原则,强化交通组织管理。三是从大队领导到民警、协勤,全警参与保畅通。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治乱”常抓不懈。特别是对车辆、行人闯红灯、酒后驾驶、违法停车、超速等八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卢珊:方大,你们是多管齐下,确保道路保畅通。那说实话,这么多车每天在市区、乡镇公路上奔跑,交通事故还是难免的。

  方炤玮:这些年,桐乡的交通事故接警量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去年一年达到7.4万起,平均每天203起。今年1-9月,日均接警数为210起,当然绝大部分是轻微事故。由于人多、车多、路少,这个现状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压事故、保平安”,这是我们另一项重点工作。我们采取以“控大”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管控,遏制交通事故的多发。

  卢珊:我们也感觉到了我们平时的出行环境总体是安全平稳的。我了解到,这主要是因为你们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做好事故的预防。

  方炤玮:强化管控,做好事故预防,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预防,是我们另一项常态化工作。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推行事故分析及四色预警机制。定期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针对性措施。二是实施隐患排查网格化机制。按照“定路、定人、定责、定时”原则,建立隐患排查档案。三是落实户籍化管理机制。主要是对重点单位、重点车辆(两客一危)及驾驶人落实“四个一”和“户籍化”管理。四是实施整治常态化机制。主要是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三年来,共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2.9万起,其中酒后驾车4140起,危险驾驶824起,毒驾11起,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17件,追究刑事责任211人。五是健全责任倒查机制。严格执行交通死亡事故、重大事故的责任倒查,确保每起死亡事故都有倒查。

  卢珊:方大,刚才你介绍了你们交警大队怎样优化出行环境,保道路畅通,这是有目共睹的,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到来,讲智慧交通、智慧出行,你们在“十二五”期间,这方面有什么举措呢?

  方炤玮:现在,我们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十二五”期间,创新与科技和我们传统的交通管理将进一步融合,在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智慧交警与服务民生,我认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智慧交警是方法和手段,服务民生是我们的目的。从广义上讲,我们履行交警职责、严格执法,这是最根本的服务民生。

  卢珊:交警大队的车管所是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业务部门,近年来在智慧车管的应用上不断创新与改进,像考试预约,上牌预约,感受跟原来不一样了,简洁、高效了很多。

  方炤玮:是的,车管所曾三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县级优秀车管所,这跟我们坚持服务民生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创新管理,接轨互联网,强化智慧交警应用,是分不开的。车管所业务既是交通管理基础性业务工作,又是跟老百姓打交道最广泛的业务部门,工作确实需要从方便群众出发。比如,近年来我们推出的:“预约服务”,创新引入的驾驶人科目三道路考试智能评判系统,新增的外省籍驾驶证转入,6年内免检车辆核发检验标志,车管下乡等,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服务措施。

  卢珊:那随着智慧交通的深化,你们装备智慧化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

  方炤玮:是的。前面我讲到了,智慧交警是方法和手段,是服务于交通管理现实需要的。比如“绿波带”智能化技术手段,可以使各类监控设备、信号灯通过操作平台应用有效提高通行效率。近年来,我们不仅在科技方面投入很大,同时,我们在崇福、濮院、乌镇三个中队建立综合指挥室,利用分布在全镇的高清球机、枪机、天眼、电警等设备,实现智能抓拍、车行轨迹全程视频化,全面铺开镇区路网监控,以“机器换人”提速增效。

  卢珊:方大,你们交警大队很重要的一块工作是处理交通事故,而且随着车辆增多,事故也增多,因此,你们的工作量增加,需要大家的配合理解。

  方炤玮:是的。当前交通事故多发,交警接处警忙得团团转。在工作中,我们碰到的遇事不冷静、心态不好的当事人也不少,有的甚至抵触、阻碍交警处理和执法。还有,在处理事故中,很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沟通解释工作。

  另外,针对群众反响较大的交通逃逸事故,我们专门设立了警组,专门负责查破逃逸事故。去年以来,破获死亡逃逸事故及重大疑难案件60余起,破案率达100%,不仅为受害当事人挽回了损失,而且也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

  卢珊:那随着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桐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优化出行环境,服务世界互联网大会、桐乡旅游,桐乡交警也作出了不少的努力。

  方炤玮:是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桐乡旅游已经成为桐乡的一张金名片,优化出行环境,桐乡交警责无旁贷。

  近年来,桐乡交警坚持硬件、软件建设一起抓,交通出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总的来说,交警工作与优化出行环境都有关系,如“黄标车”淘汰,我们通过多部门联合专项整治,推行限行措施,执法管理倒逼加速淘汰,目前已淘汰“黄标车”5618辆,完成嘉兴三年度目标任务数的99.88%。当然,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和桐乡旅游的核心区域,桐乡交警更是倾注了不少精力,去年,专门抽调警力组织开展“百日攻坚”乌镇道路交通环境大整治,顺利打通乌镇镇区“黄金通道”,道路交通环境大为改观。今年峰会召开在即,我们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峰会的召开。

  卢珊:我想,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加强文明安全交通意识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也很重要的。

  方炤玮:你说的对,交通参与人文明安全交通意识的提高对优化交通出行环境非常重要,做好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我们也很重视。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强化传统平台作用。在迎宾大道、绕城路口等重要路段新增大型电子屏,增强市区主干道路面宣传氛围。加强与桐乡二台、二报、一网的合作,开办交通法规、交警支招、一线交警、曝光台、路况连线等栏目,通过你们旅游之声节目向广大听众播报全市实时路况信息。二是注重与新媒体融合。依托拥有10多万粉丝的“桐乡金盾”微信及桐乡新闻、桐乡发布、嘉兴交警等微信新媒体,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桐乡金盾”微信开设交警微查询、微服务、微事故处理等栏目,发挥微信便民“服务站”作用。三是协同宣传日益广泛。与村、社区、学校、企业以及报社、电台、电视台、文明办等单位协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文明出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卢珊:嗯,方大。这些年来,我们都看到交警在路上执勤,非常辛苦。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听众朋友向桐乡交警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方炤玮:谢谢主持人。

  卢珊:方大,“十二五”我们已经走过,我们已来到“十三五”,那“十三五”期间,你们整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是什么呢?

  方炤玮:“十三五”期间,交警大队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压事故、保畅通”,以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目标,不断深化交通安全管理服务模式和严管措施,为全市人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具体工作从五方面入手:一是抓事故防控体系,打造道路交通“安全网”。二是抓智慧警务强警,提升智慧交通“核心力”。三是抓治堵格局调整,实现交通秩序“大改变”。四是抓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服务措施“贴民心”。五是抓执勤执法质量,促进队伍素质“大提升”。

  卢珊:安全是是核心,那你们怎样来打造道路交通“安全网”呢?

  方炤玮:打造道路交通“安全网”,我认为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一要完善宣传教育机制。针对农村中老年人、新居民等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实际,走进乡村、企业、学校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二要抓好隐患源头管控,确保道路安全隐患管理“零缝隙”、“零死角”、“零漏洞”。三要深化重点车辆管理。加强重点驾驶人教育监管,严格新驾驶员的考核准入,以严管态势确保不发生较大交通事故。

  卢珊:桐乡要打造智慧城市,智慧警务是你们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具体你们有哪些举措呢?

  方炤玮:嗯,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升绿波效应覆盖。二是加强智慧交通指挥云平台运用。三是继续推广交通事故处理新模式。

  卢珊:那在运用“互联网+”,抓热点难点,优化服务方面,你们又准备怎么做呢?

  方炤玮:抓热点难点问题,我认为以下几项工作要抓好:是完善窗口服务水平。是拓展“互联网+”运用。三是强化三轮、四轮电动车源头管控,从源头上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卢珊:在治理交通拥堵,保畅通上,你们将又有哪些措施呢?

  方炤玮:在这方面,我们重点是抓治堵格局调整,努力实现交通秩序“大改变”。一是贯彻治堵先“治乱”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强化对闯红灯、酒后驾驶等八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二是强化交通流组织管理。畅通主干道,打通微循环,减少交叉点,继续推进路口渠化改造。三是加大学校周边拥堵点的治理。

  卢珊:相信有你们的努力,我们桐乡的道路交通会越来越安全,出行环境会越来越好。

  方炤玮:谢谢!我也想说,良好的出行环境不仅仅是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需要大家共同来创造。前段时间,在市文明办的牵头组织下,开展了交通不文明评议活动,发出了文明出行倡议书,市文明办还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100多人在市区的10个路口开展礼让斑马线劝导活动,社会也更加关注交通文明出行问题。交通不文明行为其实非常多见:如: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人不走斑马线、翻越隔离栏,随意横穿马路,电动车逆向行驶、占道行驶、违法载人,开车玩手机,机动车超速、超载、闯禁、乱停乱放、不礼让斑马线、不文明使用灯光等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不文明行为都涉及交通违法。据统计,99%的交通事故与交通违法有关,交通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对交通出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对文明出行问题,我们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强化共同治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以后,“法治交通”将是交通管理常态,我希望更多的交通参与人自觉“摒弃交通陋习、抵制交通违法”,为打造良好交通出行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卢珊:的确,良好的出行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营造,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接近尾声了,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方炤玮先生;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听众朋友,再见!

  方炤玮: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