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桐乡市民政局局长 俞少杰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75/64/17756460_732458.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75/64/17756458_923870.jpg
卢珊:共话桐乡旅游共促桐乡发展。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旅游桐乡》的直播访谈,欢迎您收听。我是主持人卢珊。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桐乡市民政局局长俞少杰先生,他将和我们一起回顾和展望我们桐乡这几年的民政工作,如果你对我们桐乡发展旅游,对我市的民政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说,你有好的建议提供,就请发到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或在新浪微博上给我们留言,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TXFM971”,新浪微博名是“FM971旅游之声”;你也可以拔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欢迎你收听并参与我们节目,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听众朋友,现在市民政局局长俞少杰先生已来到我们节目的直播室。俞局,你好!
俞少杰: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
卢珊:欢迎你作客我们《旅游桐乡》节目,和我们一起回顾和展望我们桐乡这几年的民政工作。
俞少杰:好的。近年来,我市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民政部门目标任务,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拓展为民服务功能,增强社会治理水平,努力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桐乡旅游、建设美丽幸福新桐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卢珊:俞局,“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民政工作是亮点频闪,全市民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构建起了“现代大民政”新格局。
俞少杰:嗯,是的,“十二五”期间,我市民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双拥创建、殡葬管理、社会组织培育、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还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去年,在浙江省民政厅和嘉兴市政府对民政工作考核中,我市民政局被评为“先进单位”。
卢珊:说实话,说到民政,我首先想到的是养老,我们桐乡人口老龄化已达23.38%,因此你们把养老工作列为你们重点工作之一。
俞少杰:至2015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6.11万人,占总人口的23.38%。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想通过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等途径,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卢珊:我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市在机构养老方面有了新突破。
俞少杰:“十二五”期间,我市在机构养老方面重点有三大突破。一是完善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镇(街道)敬老院转型升级,全市14个敬老院全部按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完成转型升级。二是成功引进两家民营养老机构“桐乡市颐康养护院投资有限公司”与“桐乡市和济养老服务投资有限公司”,均于2015年投入使用。三是除河山、凤鸣两个新建项目外,其他养老机构全部完成设立许可,成为嘉兴地区首个、浙江省第二个率先完成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县级市。
卢珊:去年我市提出了“一业一网”建设,那你们借“互联网+”,在养老方面有什么新动作呢?
俞少杰:在乌镇镇启动为期三年的城乡社区“智慧养老平台”构建及示范运用项目试点工程,总投资5000多万元。这一项目被列为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养老信息惠民试点”和浙江省级“科技惠民项目”。目前,建筑面积达3100平方米的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投入运行。144套智能照护设备将为重度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失独家庭等需要远程照护人群试用;186位失能、失智、高龄、独居、空巢、失独等老人提供养老服务需求专业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照护计划;镇区18位养老服务补贴享受对象依托“智慧养老”开始接受社会组织的上门养老服务。今年,乌镇试点智慧养老项目将完成7个二级站点的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该中心的老人们利用乌镇“智慧养老”中的远端看护环节,通过现场连线接受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进行实时互动。
卢珊:一头是“老”,一头是“小”,一老一小都是你们的工作重点,在做好养老的同时,你们建立起了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是吗?
俞少杰:是的,我市于2013年,出台《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把分散在各政策中的儿童福利进行整合,保障对象由孤儿扩大到了困境儿童,保障范围从生活扩大到了教育、医疗、康复、住房、就业等方面,并将“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列为我市2014年惠民实事工程之一加以推进。到2015年底,我市基本建立以家庭养育为基础、机构服务为骨干、社区照顾为依托,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保障制度化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
卢珊:俞局,在我们的印象中,民政与弱势群体关系特别密切,为弱势群体服务方面的工作,你们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俞少杰:近年来,桐乡市以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和生产能力为目标,坚持“输血”“造血”“活血”并重,在扶贫帮困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先后2次承办全省造血型慈善扶贫基地现场交流会,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慈善百强城市”;创新实施医疗救助政策和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分别在民政部研讨会和全省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会上作经验交流,形成了扶贫帮困的“桐乡样本”。
卢珊:我了解到,你们做到精准扶贫,在低保户管理机制上有创新,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低保退出机制,是吗?
俞少杰:是的,2012年率先全省出台《桐乡市退出低保家庭生活补助暂行规定》,自2013年起将因家庭收入超过市低保标准而及时退保的家庭列为补助对象,按其家庭退出低保时实际享受低保金的50%,给予一次性发放一年的生活补助费。政策执行至今共有538户低保家庭主动退保,发放生活补助费197.48万元。这种以主动退保为前提的补助政策,赋予退保家庭一个经济上的“缓冲期”,给予其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扶持其逐步走出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层干部调查劝退的工作压力。
卢珊:现在许多的贫困是因为疾病造成的,那我们桐乡早在2004年就已出台大病医疗救助政策,2014年你们对实施医疗救助政策又创新,并且在民政部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具体给我介绍介绍?
俞少杰:好的。新的医疗政策主要从“两创一提一扩”四方面大幅提升医疗救助水平:一是创新增设不可报销部分救助。旧政策不可报销部分未纳入救助范围,为填补这一空白,新政策规定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不可报销部分医疗费用当年度累计2万元以上部分给予20%的救助。二是创新儿童“两病”(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结报方式。新政策简化办事程序,采用“一站式”结报方式,将儿童“两病”民政救助部分委托市合医办统一进行结算,由市合医办先行垫付后,再与市民政局定期结算。此举将有效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患儿家庭。三是提高医疗救助比例。旧政策城乡医疗救助采取分类型救助,一、二、三类对象超过基数部分救助比例分别为60%、50%和40%。新政策在这三类人员基数部分不变的前提下,把救助比例分别提升至90%、80%、70%,从而进一步缓解看病压力。四是扩大门(急)诊救助范围。旧政策中五保、“三五”人员每人每年发放200元医疗救助卡用于普通门(急)诊就医,其他一类对象并不享受。为减轻这部分困难人员的就医压力,新政策将对所有一类对象门(急)诊费用给予救助,实行包干制,按每人每年200元标准执行。2015年,共救助1.3万余人次,发放救助金945万元。
卢珊:那对那些虽然得到了大病医疗救助,但生活仍然是贫困的家庭,是怎么救助的呢?
俞少杰:对在大病医疗救助基础上,仍然支出较大,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我们给予生活救助。根据《桐乡市因重大疾病困难家庭生活救助暂行规定》,对符合救助规定的困难家庭,按家庭成员数,一次性每人发放6个月生活救助款,每月救助金额为我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50%,该救助每年开展两次。此项政策自2012年实施以来,累计救助450户家庭1614人次,发放救助金265.8万元,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家庭的生活困难。
卢珊:我还了解到,你们还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
俞少杰:是的。我市地处长三角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并未发生过重特大自然灾害,但是受到台风、洪涝等影响,小灾时常发生,防灾意识和能力决不能落后。我市从2013年起开始建设市、镇、村三级避灾安置场所,目前共建成223家,总避灾安置面积9万余平方米,已完成市、镇、村三级100%全区域覆盖。同时,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5个,省级4个。
卢珊:俞局,有人说,民政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有可敬的人——老人,还有可爱的人——军人,你们的双拥工作非常出色,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而且是嘉兴唯一家六连冠城市。
俞少杰:我市是一座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的城市,自1996年以来,已经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市有着很浓厚的拥军氛围。通过组织开展节日期间慰问走访、驻桐部队退伍老兵“第二故乡”一日游、四“十佳”优秀退役士兵评选表彰、为义务兵父母亲免费体检和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活动,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加强双拥服务网络建设,村、社区“拥军优属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开发并运用“桐乡市优抚安置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拥军优属服务质量。同时,还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积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举办退役士兵专场就业招聘会,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卢珊:俞局,辉煌的“十二五”已经过去,我们迎来了“十三五”,那我市民政工作“十三五”的总体思路和规划是什么呢?
俞少杰:“十三五”期间,我市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以“改革”、“普惠”、“现代”为主要理念,重点构建和完善适度普惠型民生保障体系、“三社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三个“更”。一是百姓更温暖。二是社会更和谐。三是服务更便民。
卢珊:那2016年是开局之年,你们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呢?
俞少杰:2016年,我们民政的重点工作是:一个是以“智慧养老”为抓手,全力打造“美丽桐乡,幸福养老”民生品牌;二是着力构建机制健全、救助精准、政策公平、全民参与的社会救助新格局;三是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服务运行机制;四是做深、做细、做实新形势下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五是努力构建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六是切实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卢珊:我想,“智慧养老”是大家关心关注的重点,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打算呢?
俞少杰: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健全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老年人基本数据库,民政、人力社保和卫计等涉老部门之间,各级养老服务管理部门要搭建共享互通信息平台。搭建融养老服务政策咨询、设施和服务查询、老年人基本信息、服务申请和反馈等不同终端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网络和平台。以建设智慧养老社区为抓手,强化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资源的对接和融合。推广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乌镇智慧养老试点经验,逐步在梧桐街道、崇福镇、濮院镇推开。养老机构通过监控、呼叫设备、智能床垫、智能手环等智能化设备投入和应用,实现智慧化改造。以乌镇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为依托,创建集老年智能产品和标准研发、展示销售以及养老服务组织孵化于一体的老年智慧产业园。
卢珊:那在提升救助能力,着力增进百姓福祉方面呢?
俞少杰: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建设,今年在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664元基础上,按照不少于10%的比例进行提标。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开展罕见病救助工作,合规费用按100%比例全额进行救助。修订临时救助办法,按省定标准进行筹资,拓展人群覆盖范围,加大救助力度。开展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力度,今年开展4个国家、省级减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成立桐安应急救援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卢珊:在推进“三社”联动,深化“三社联动”品牌建设上有什么新举措呢?
俞少杰:深入推进“三社”联动建设,把抓好“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探索和实践“以社区为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为纽带,推动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各种社会力量之间良性互动”的“三社”联动新模式,探索桐乡特色的“三社”联动之路,推动“三社”建设取得新进展。做实市社会组织孵化园平台,将孵化园打造成一个上能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下能通过项目运作、创意、管理和实务操作的支持性、枢纽型平台,推动资源有效融合共赢,有效激发“三社”联动的聚合效应和“化学反应”,助力社会创新。做好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编制工作,抓好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嘉兴市“三社”建设创新观察点——桐乡市“三社”公益创投项目。搭建融“自治、服务、参与”于一体的社区综合平台,深入开展城乡社区对口见学活动,巩固城乡社区“去机关化”整治成果;加强社工人才培养,推动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在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等领域的实施,推动建立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协同参与社区服务的新机制。
卢珊: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桐乡社会整体形象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会进一步促进我们桐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俞少杰:谢谢!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接近尾声了,在这里我们感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市民政局局长俞少杰先生,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听众朋友,再见!
俞少杰: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