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河山镇党委书记 徐永强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51/61/17516108_471083.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7/51/60/17516096_075779.jpg
卢珊:共话桐乡旅游,共促桐乡发展。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旅游桐乡》的直播访谈,欢迎您收听。我是主持人卢珊。
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是河山镇党委书记徐永强先生,和我们说说河山的今天与明天,如果你对河山镇如何建设光伏特色小镇,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说,你有好的建议提供,我们的微信和微博都为大家开通着,我们的微信公“TXFM971”,新浪微博名是“FM971旅游之声”;同时,你也可以拔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9399300,欢迎你参与我们节目,让我们一起为桐乡发展出谋献力。
卢珊:听众朋友,现在河山镇党委书记徐永强先生已经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徐书记,您好!
徐永强: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
卢珊:欢迎您做客我们《旅游桐乡》。
徐永强:谢谢!很高兴来到《旅游桐乡》与各位听众一起交流探讨。
卢珊:徐书记,随着2015年结束,“十二五”也已过去,我们回眸“十二五”,特别是2015年,河山镇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民生的改善,都是亮点频闪,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徐永强:刚刚过去的一年,河山一直在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而努力。全省首个“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全长8公里的万杏长廊建成,无量桥港综合治理工程全面竣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级文化礼堂纷纷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河山还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经济报表: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税收收入1.72亿元;镇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23.4%;农民人均纯收入24739元,同比增长11%。规上工业总产值46.68亿元,同比增长18.9%,经济运行稳中趋好,全市经济工作考核获得一等奖。
卢珊: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投入,招商引资必然是重头戏,我了解到,你们河山招商引资、接轨上海方面,干得是红红火火。
徐永强:近年来,我们河山通过蹲点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招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2015年共引进市内外资2.33亿,完成目标任务的166.5%。尤其是主持人你刚刚提到的接轨上海方面,我们在2014年10月与莘庄工业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派出了专业的招商团队驻点上海,实现与上海莘庄工业区“六加一”平台的无缝对接,通过收集企业信息,双向的考察洽谈,目前有5个项目在谈,2个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卢珊:光伏已成为河山发展的一大特色,河山是全省第一个光伏应用示范镇。
徐永强:近年来,河山镇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对优化全镇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2015年初,河山镇入选浙江省首批9个新能源示范镇项目,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新能源示范镇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进新能源、新城镇、新生活“三新”行动计划。重点做好“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农村家庭、企事业单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项目和能源管理监控系统项目等5个重点项目的建设。2015年,全面完成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一期工程,省内首座11.5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于去年6月底并网发电,全镇实现光伏并网总容量17.74MW,成为全省第一个光伏应用示范小镇,光伏产业已占全镇规上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成为河山的支柱产业。
卢珊:光伏是河山的一大工业经济特色,而河山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绢纺,河山还是中国绢纺名镇。是河山的传统产业,那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这方面你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徐永强:绢纺产业在经历了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现在遇到了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但是河山的绢纺企业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一是走出去。带领企业家开拓视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参观成功的典型企业,寻找绢纺产业转型发展商机,思源纺织、海宏纺织成功实现绢纺生产到亚麻生产的转型,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强改革。加大企业两改两创、两化融合,提升企业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机器换人进度。三是请进来。利用企业存量土地,着力做好空间换地,引导企业先做房东再做股东。通过改造传统工艺、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三项有效举措,整个绢纺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卢珊:其实,不仅仅工业经济需要转型升级,农业上也需要转型升级的。
徐永强:的确。我们要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综合效益,更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一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保障粮食安全,这是农业的根本。二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目前我镇9个行政村中已有3个村实现整村流转,逐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育强做大优势农业产业。三是加强农业招商,依托渔光互补,发展农光互补,积极推进光伏农庄建设,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四是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猪棚鸭棚拆除后,引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引导农户从传统种植业、畜禽养殖向高效生态农业、庄园经济、乡村旅游转变。
卢珊:徐书记,我们说,经济要发展,环境要改善。你们河山是大手笔,曾实施重大整治工程来改善河山整个大环境,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徐永强:我们河山在城乡环境改善上做了大量努力。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全面落实“三长管河”,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无量桥港综合治理项目顺利竣工,西圣埭港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完成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纳管19家,居民生活污水治理2816户。强势推进“三改一拆”。三年来,完成旧厂区、旧住宅区、城中村改造26.2万平方米,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6.5万平方米,其中拆除猪舍近17万平方米,成为全市首个“生猪退养镇”。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拆除企业燃煤锅炉31台,淘汰黄标车36辆。深入开展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化工、造纸、印染行业整治,依法开展小精炼专项取缔行动,关停了非法小精炼生产企业55家。深入推进“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启动两个村生活垃圾处置示范点建设。大力开展“森林河山”建设,新建百亩片林4个,千亩片林1个,累计新增绿化造林1860亩,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33.2%,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通过以上大整治,河山生态环境现已得到根本转变。
卢珊:接下来,你们在提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还有什么举错呢?
徐永强:眼下,“主要看气质”的说法很流行,一个人的气质是指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而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拼气质拼的就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宜居宜业的“大生态”更是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气质。坐在垃圾堆上数钞票不是“有气质”,“在违章建筑、污泥浊水中当老板”也不是气质。今年要继续强势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抓住G20峰会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时机,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围绕“五气共治”、“五渣共治”、居民污水治理、低小散行业和落后产能淘汰等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示范镇和低碳小镇的创建,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全面改善。
卢珊:这几年我们去河山的村里走走,一个个新村集聚点真是漂亮,我了解到,你们新村建设是走在了全市前列的。
徐永强:关于新农村的集聚,首先是我们重视全镇村庄的布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布点,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1+8+16的布点格局,就是1个新市镇点+8个中心点+16个辅点,科学合理的规划布点,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实施宅基地整理项目,推进新村集聚。三年来,我镇共实施宅基地整理项目7个,综合整治土地面积约550亩,截止目前,全镇共建有9个新村点,集聚农户近2000户。再次,积极做好新村点的道路、绿化、供水、供电、电信以及文化礼堂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将自然、人文、舒适融入到新村建设中,提升新村点建设品位,将我们的新农村打造成为美丽新家园和江南诗画水乡典范。
卢珊: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河山的环境的确是大变样了。
卢珊:徐书记,辉煌的“十二五”已过去,“十三五”已经来到,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上,河山将如何谋篇布局,规划蓝图呢?
徐永强:对于“十三五”,我们河山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布局安排,主要是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下功夫:一是打造光伏名镇。以光伏示范小镇为契机,有序推进“三新”行动计划,培育光伏成为河山的主导产业,提升光伏产业在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坚持工业立镇。大力发展光伏、塑胶产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巩固提升绢纺、建材等传统产业,实现河山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抓住上海莘庄产业园转型的契机,主动承接项目落地,通过战略合作、以企引企、创区域品牌等方式不断激发、推动河山本土企业的发展活力;三是建设风情小镇。以临杭大道建设为契机,打通临杭大道连接线,加速推进平安路区块的开发建设,打造河山新城,建设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河山风情的风情小镇。四是发展旅游兴镇。按照河山镇俞家湾农业遗产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好八泉村毛家浜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推进俞家湾桑基渔塘项目招商和开发建设;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建设美丽乡村,让河山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五是建设党建强镇。开展“整村推进,全镇提升”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6年底,全镇4个村达到基层党建规范村标准;到2017年底,全镇实现基层党建规范村全覆盖,建成3个基层党建先锋村,打造一条以“党建+光伏”为特色的基层党建特色群;到2018年底,争取将我镇打造成为市级基层党建先锋镇。
卢珊:那今年2016年是开局之年,至关重要,你们将如何抓住市里提出的“一业一网”的契机来发展呢?
徐永强:市委、市政府“一业一网”两大战略为全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山镇也将会坚定不移的抓住这两大机遇来发展河山。首先是旅游业,今年我们河山将在抓好毛家浜旅游度假村、俞家湾农业遗产景区等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将河山镇现有的几个景点通过万杏长廊连接起来;同时挖掘河山人文内涵,以名人文化、蚕文化、农耕文化等,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对于互联网,加强与上海莘闵留创园、桐乡科创园的对接交流实施“互联网+泛孵化器”建设,探索建立沪杭合作基地成立小微成长创业园。加大农村淘宝的宣传、推广和建设力度,尽快让基层群众了解互联网经济,让他们感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
卢珊:光伏是河山的一大特色,那将如何进一步拓展光伏产业,做精做强呢?
徐永强:今年市党代会报告中把“光伏河山”列为全市重点工作之一,为我们河山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河山镇将在全省首个光伏应用小镇的基础上,加快经济转型提档,大力推进光伏惠民、光伏兴村、光伏强镇三大战略,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做优做强做精光伏特色小镇。2016年重点做好东浜头村1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光伏扶贫计划,建成1000户家庭光伏发电项目,为100户低收入户免费安装屋顶光伏电站。启动农光互补项目建设,针对农光大棚项目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油用牡丹、食用菌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光伏庄园经济,实现新能源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融合。进一步扩大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延伸光伏产业链条,从企业集中于硅片、电池片与组件等低端环节,逐步向产业链中后端转移,计划引进光伏支架、逆变器、汇流箱等产业配套项目,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河山实现光伏区域品牌奠定基础。
卢珊:那说到旅游,河山还有一个毛家浜生态旅游度假村,你们准备怎么样以此来带动河山的旅游业发展?
徐永强:一是加快推进毛家浜度假村项目建设,拓展景区周边功能,结合八泉村整改拆项目,发展集餐饮民宿、农业观光、生活体验、养身养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二是启动万杏长廊景观项目后期工程建设,初步计划设计建造全长16公里的骑行步道,并通过万杏长廊,将河山村的农业园区、堰头村的荷花池休闲农庄等主要景点连接,打通河山乡村旅游“经脉”。三是启动光伏旅游项目建设。利用河山光伏制造、光伏发电的产业链优势,实施农光互补项目,发展光伏庄园经济,探索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与上海乐骋旅游公司合作,开发蚕桑文化、农耕文化深度研学旅游项目;形成乡村旅游新亮点。四是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庄园、家庭农场建设,经过2-3年发展,做到村村有农庄、村村有庄园,奠定河山旅游发展基础。
卢珊:我们相信“十三五”的河山经济更发展、环境更优美,河山人更幸福。
徐永强:谢谢!
卢珊:听众朋友,我们今天的《旅游桐乡》直播节目已快接近尾声了,在这里我们感谢走进我们直播间的河山镇党委书记徐永强先生,也感谢所有参与和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朋友。听众朋友,再见!
徐永强:听众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