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桐乡二中校门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坐落在崇福镇中心大操场北面的桐乡二中,在2010年搬迁到崇福车站东面的振东新区了。原来的二中校舍变成了崇德初中,但人们仍是习惯亲切称她“老二中”。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在人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
桐乡二中的前身,是创办于1944年的崇德县立初级中学,县长王震曾兼任校长。1958年,学校开始招收高中新生,成为一所完全中学。这一年的冬天,崇德、桐乡两县合并后,学校更名为桐乡第二中学。
那时,二中校园内古木参天、芳草遍地、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简朴典雅的苏式平房是教学用房,位于宿舍楼后面小树林的旁边。学生下课后走到室外的场地上,便可以在花开花落、鸟鸣蝶飞里感悟乐趣,在树林中欣赏斑驳的阳光。
校园内,有很多桂花树,待到秋意浓时,丹桂飘香,芳香四溢,沁人心脾。那里最大的一棵桂花树,在大礼堂后面的路旁,树的花香更浓。师生去食堂打水,总要在它下面走过,他们喜欢在树下流连,仰望、寻觅枝头淡黄的花蕊,嗅它的花香。
校园西南的操场边,挺立着六棵银杏树,是学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这几棵银杏树高有二十多米,树干笔直,树身粗壮,需两人合抱,苍虬多筋,树皮开裂。这些古银杏树究竟植于何年何月,很难查考了,但根据史料和地貌判断,这几棵银杏树与二中校园的前身吕公祠以及吕公祠西南的城隍庙有关,估计是栽植在城隍庙后园中的,树龄至少有一百年了。
根据《崇德镇志》记载,吕公祠是用来祭祀明末清初思想家吕留良的地方,建于1914年。它应该位于老二中大门内,是由吕氏家庵东岳庙原址僻庙房三间建成,祠内立有石碑,祠内神龛供有康熙年间海昌黄九烟所作的吕留良画像。1929年,吕公祠改为纪念堂,废神龛为讲台。抗战期间,祠堂被日军毁坏,仅存破屋。解放后,这里改为县立中学。后来,这里有关吕留良的石碑被移至桐乡市博物馆。
而城隍庙在宋朝时原在古镇西隅,明洪武年间迁至崇福寺西,历经风雨沧桑,几经修复,规模宏壮。嘉庆《石门县志》记载,“守士官吏任必斋宿致祭,而每月塑望则有行香之礼”。建国后,城隍庙改建为粮站,在“破四旧”期间被拆毁了。
幸运的是,城隍庙后园的几棵银杏树留存了下来。这几棵古树,历经百余年的沧桑,览遍人世间的风雨,目睹了古镇的变迁。在岁月的磨砺中,几棵银杏古树依然如故,笔直的树干,粗壮的虬枝,浓蔚的绿叶,显示着她们顽强的生命力。
桐乡二中办学七十年来,招收了初高中生近三万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各个领域,奋斗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不胜枚举。如今,新的校区,新的面貌,新的风采——桐乡二中传承着“负重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正在走向未来。
二中,永远不老,青春永驻!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