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本报刊发《垃圾“围城”之困怎么解》一文。面对即将面临的垃圾“围城”困境,桐乡市建设局日前制定出台了《桐乡市生活垃圾焚烧应急措施》,将通过控制生活垃圾处理量、禁止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等方式,缓解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据本报此前报道,“新都热电”的处理能力已跟不上每年10%的生活垃圾增长速度,在此次制订的方案中,平衡收集量与“新都热电”处理量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按照统计数据,2011年桐乡日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量为580吨,2012年为625吨,2013年为678吨,方案落实后,桐乡每天送往“新都热电”焚烧发电的生活垃圾将实行控制,以2011-2013年三年的平均日处理量627.5吨为基准,这627.5吨的量将摊派给各镇、街道。
以梧桐街道为例,政策实行后,每天集中送去的生活垃圾控制在204吨,而濮院镇为100吨/天,崇福镇为72吨/天……
梧桐街道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260吨左右,那么,多出来的50吨又该怎么解决?
据了解,该政策也有一定的浮动,允许各镇、街道在限量基础上上浮不超过20%,但多出的部分需要支付500元/吨的垃圾超量处理费,如果还不够,梧桐街道还可以找当月垃圾产生量相对较少的镇、街道进行调节。
另外,如果梧桐街道每天送去处理的生活垃圾没达到204吨的标准,可以得到500元/吨奖励,奖励的资金则将用作环卫设施建设。
由于送往“新都热电”焚烧的生活垃圾掺杂着许多可自然降解部分甚至少量的工业垃圾,如果能从源头进行分离,全市的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将下浮不少。“鼓励各镇、街道分离可自然降解垃圾,禁止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系统。”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镇、街道要落实专人严格管理,从源头上把工业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他们将与“新都热电”增加抽检频率,一旦发现混入工业垃圾,将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通报处理情况。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