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五水共治”中的“濮院担当”

2014年06月16日 09:21 来源: 6月15日嘉兴日报
稿源:  6月15日嘉兴日报  
原文链接: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4-06/15/content_729912.htm

 

  一个传统印染行业集聚的城镇,如何应对工业治污命题的考验;一个生猪养殖规模不小的城镇,如何改变农业污染严重的现状;一个拥有大量外来人口的城镇,如何加大生活污水处理的力度?传统印染行业打出整治重拳、生猪养殖产业闯出转型新路、生活污水处理绘出城镇美景,以治水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濮院的探索和实践从未停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桐乡市濮院镇党委书记沈根潮掷地有声。在他看来,“五水共治”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核心,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要诀。顺应经济发展所需、回应百姓所求,濮院着力担当。

 

  传统印染行业打出整治重拳

 

  6月10日,走进浙江雀屏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日均处理能力达3000吨的中水回用、污水处理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到这个月底就能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了。”公司副总经理许海军介绍说。这个投入约1000万元的项目,不仅是企业响应政府号召的衍生产物,更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在许海军看来,企业健康成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五水共治”倒逼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既能大力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将有效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许海军表示。

 

  博森染整(嘉兴)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面料制造及漂染、纱线染色的染整企业。今年初,公司整合开创、凯星两家染整企业,成为一家集纱线染色整理、坯布染色印花和坯布织造于一体的现代化纺织企业。整合后,公司不仅及时淘汰旧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还耗资2000多万元启动了节能减排项目。在公司总经理蒋宋炎看来,整合打破了以往供过于求的现象,优胜劣汰将更加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数量从32家到18家,污染排放量减少38%,这是濮院通过“关、停、并、转”印染行业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效。在今年5月举行的濮院毛博会上,特别设置的“绿色染整新技术论坛”邀请5名全国染整技术专家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受到印染企业的热捧。在濮院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向绿色要效益、要市场,实现环境和企业效益双丰收,已成为印染企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和“指南针”。

 

  生猪养殖产业闯出转型新路

 

  “现在亏损多少已经不重要了,只是不知能否加入养殖场并给予一定照顾。”近日,濮院镇星旗村养殖大户杨力殷这样询问道。他所惦记的正是村里建起的集中式生态养殖场,“听说在那里养猪不仅省心省力,不用担心污染问题,还可以和他人交流,学习专业养殖技术。”

 

  星旗村虽然地域范围不大,但生猪养殖却有不小的规模。2013年之前,该村拥有生猪养殖户109户,养殖面积超过24000平方米,其中饲养规模在50头以下的零散养殖户占到半数。“以前农户养猪污水都是直排的,现在养殖场有专门处理技术和设备,能有效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星旗村村委会主任朱新美表示。

 

  在农户拆除猪棚后,如何解决他们的现实生活难题?“在全镇猪棚拆到一定量后,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听取生猪养殖户的需求和意见。”濮院镇镇长张茂华介绍说。此次会议让他们清醒地看到不少农户仍有养猪的想法。怎么办?濮院大胆选择了堵疏结合的方式——在全面拆除猪棚的同时,规划建立生态养殖场。全镇3个完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资源利用”模式运作的生态养殖场陆续建成。截至目前,全镇大部分生猪养殖户已实现集聚安置、集中养殖。

 

  “实现规模化养殖后,我们还将进行动态化监管、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目前,我们已注册了‘濮院牌’生猪商标,希望能真正实现生猪养殖产业的减量提质。”濮院镇副镇长郭永春表示。

 

  生活污水治理绘出城镇美景

 

  如果说,印染行业整治、养猪产业转型是严控污染源头的探索,那么,生活污水治理则是改善流域水质的实践。对拥有20万人口的濮院来讲,一边是高度集聚的人口基数,一边是相对滞后的管网工程,生活污水治理的重担不可谓不重。

 

  位于濮院镇的桐乡港义家浜淤泥沉积、河水发臭问题由来已久。自2004年义家浜附近的永乐小区建成以来,这里便渐渐成了臭水浜。“由于征迁开发比较早,当时的几个农民小区雨污不分,造成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永乐村村委会主任徐炳春介绍说,永乐村共有3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只有2950人,而外来人口有25000多人。人口众多也加剧了生活污水的处置难度。“去年,我们也启动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后,可实现污水纳入管网、雨水直排河道。”徐炳春表示。

 

  梳理排摸全镇203条河道,按照“一河一档”方式确定“诊治方案”,这是濮院镇在开展“清三河”运动中的举措。目前,该镇已疏浚13条河道,共14.5公里,并在今年5月对全镇垃圾河、黑臭河进行突击清理。与此同时,投入4400多万元完成了88.4公里生活污水管网设置,新建污水提升泵站6座。全镇14个新村点实现雨污分流,涉及居民2870户。

 

  “到2014年年底,全面消灭垃圾河,有效改善臭河、黑河水质,违章棚舍全清理;到2015年年底,有效推进全镇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全入网、城乡保洁全覆盖、河道两岸全绿化、河道排污口全封堵……”在濮院“五水共治”时间表和路线图上,目标已清晰明确,责任已分解落实。濮院,正迈步前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之路上。

所属专题:
来源: 6月15日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耿俪洳 通讯员 廖陈霞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