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三长”巡河5000里 项目治水科学化

桐乡编制“治水全景图”

2013年10月31日 13:33 来源: 10月31日嘉兴日报
稿源:  10月31日嘉兴日报  
原文链接: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3-10/31/content_674263.htm

  在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的办公室里,一张特殊地图格外醒目,这张“治水全景图”上,桐乡全市47条市级河道清晰可见,工农业及生活等上千个涉河污染源一目了然。这些污染源按尚未整治、正在整治和整治完成分别被标注为红、黄、绿三种颜色。

 

  面对“九龙治水”的困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突破,真正实现“九龙合一”?去年以来,桐乡成立了治水办,并将“治水办”、“生态办”、“创森办”、“宜居水乡办”合署办公。“四办”合一,理顺了体制机制,实现了各部门从“多极治理”变为“共同治理”,统筹推进了“水环境治理”、“森林桐乡”、“宜居水乡行动”等各项生态建设工作,为“合力治水5000里”提供了便利。

 

  今年,桐乡开始试水“三长”治水新模式,即“河长”作为河道第一责任人,“段长”负责水环境综合整治,“公里长”负责辖区内河道的巡查。“三长”齐心,使河道治理走向监管网格化、巡查常态化、处置规范化。

 

  桐乡为此组织专人对市级河道进行“体检”,共排摸出工业污染源663个、农业污染源381个、生活污染源965个。据此绘制成的“治水全景图”被送到全市各个责任部门和“河长”手中。建立水质监测通报制度、将治水工作纳入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考核内容、建立明察暗访和督查整改制度、组建义务巡河督查队……一系列制度的建立,推进着桐乡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促进了桐乡水环境的根本性好转。

 

  “三长”联手治水,让康泾塘重焕容光。泛舟十多公里长的康泾塘上,但见河面洁净,昔日漂浮的白色垃圾已不见踪影。更让沿岸村民高兴的是,7家生猪养殖场已全部拆除或搬迁,排污口已被堵得严实。“看着河水一天天变好,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胡品祥家离康泾塘不足10米远,他眼看着河里的小鱼随着水质改善而日渐增多。

 

  “作为康泾塘的‘大管家’,必须一管到底。”桐乡市水务集团监事会主席朱培平说,集团作为康泾塘的“河长”联系单位后,他们先将康泾塘分为6段,由集团子公司分别组建6个巡查小组,每周对康泾塘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发现涉河污染问题及时上报所属“段长”,由相应“段长”落实处置。同时,3位“段长”将康泾塘按属地分成23个分段,分别落实沿岸村(社区)负责人作为“公里长”。截至目前,“三长”们巡河736次,合力清除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水面漂浮物等80余次,封堵排污口14个。

 

  治水不能只是“零敲碎打”,要讲求系统性。今年以来,桐乡推行治水工程项目化。“治水必须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同身受。”桐乡市治水办负责人王宏欣说,眼下正着力推进河道清淤疏浚提速工程、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提升工程、生活污水入网工程、加速水体流动“活水”工程等十大治水工程,并将工程质量、进度量化成指标,纳入责任部门及镇(街道)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内容。

 

  治水是一项民生工程,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桐乡积极开展饮用水源专项整治工程。通过实施“清洁水源”行动方案,开展水质提标专项行动,保障市民饮用水达标,确保出厂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9%以上,管网水综合合格率达到98%以上,桶装水产品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同时加强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全面启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企业搬迁工程,全力保障市民饮水安全。

 

  从江南水乡到宜居水乡,在建设生态文化、营造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在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征程中,桐乡亮出的是全民参与的热情与干劲;从水质恶化到河水变清,在整治水环境、重现水乡美丽的决策中,桐乡显现出的是以举城之力打造清水之城的决心和勇气;从水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到助推经济腾飞,在水与城市经济的相互交融中,桐乡选择的是用绿水清河来润泽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三长”治水新模式下,桐乡的治水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交接断面出境水质好于入境水质,在全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被评价为“良好”。

所属专题:
来源: 10月31日嘉兴日报 作者: 桐乡市委报道组 王 亚 编辑: 胡银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