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防汛抗灾, 嘉兴总动员

2013年10月10日 14:44 来源: 10月10日嘉兴日报02版
稿源:  10月10日嘉兴日报02版  
原文链接: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3-10/10/content_669520.htm

 南湖:高水位仍未消退 防汛救灾不松劲

 

  ■记者 俞艳婷

 

  本报讯 昨天,连续强降雨终于停了。强降雨带来的高水位仍未消退,南湖区各地继续全面运行已建圩区、机埠泵站全力排涝,信息提醒确保人员安全……防汛救灾马不停蹄。

 

  从10月6日至9日16时,南湖区降雨量已达234毫米,全区7个水位遥测站全面超危急水位,其中余新镇水位最高,达到2.62米,超危急水位0.46米,已超过“99630”水位0.12米,七星镇防洪工程内外水位差最高达1.05米。南湖区各镇、街道均有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余新镇曹庄老集镇、凤桥镇陈良村等受淹较为严重。

 

  尽管外河高水位为受淹地块救灾增加了难度,但全区各地防汛救灾步伐并未放缓。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实行24小时值班的同时,区、镇领导,联村干部及时下到村、社区,了解受灾情况,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区农经、水利等部门组织专业防汛救灾工作组,到受灾重点区域指导农业生产自救,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安监部门联合有关镇、园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各镇、街道、园区和有关部门对低洼区域群众、孤寡老人、工地民工等易受灾群众进行了全面排摸梳理并进行登记;交通、住建部门对城镇、街道、危旧房、临时工棚、建设工地、涵洞等进行隐患排查,并落实专人负责;各责任主体对立交桥、车库、商场等地下空间增加检查频率,增设应急抽水设备。

 

  昨天上午,陈良村积水普深40至50厘米,进村主干道也因积水无法通行,全体村干部与民兵、热心村民共同投入防汛救灾。村里未受淹的机埠泵站全部运行,一边加紧排除主干道、受淹房舍积水,一边组织房屋受淹居民转移到安置点,安抚受灾百姓,安排好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截至昨天下午3时,仍有两户居民留在安置点内,村主干道积水普遍比早上下降5厘米左右。

 

  位于余新镇的曹庄完小由于积水严重,昨天仍处于停课状态,学校负责人龚建明告诉记者,昨天凌晨4时他到达学校后,把所有电源切断并张贴安全告示,通知所有老师在家办公,由班主任逐个联系全校948名学生家长,告知学校暂停上课,确保学生安全。

 

  目前,区人武部、交通、供电、卫生等部门和各镇、街道、园区共组建抢险救援队、应急抢修小分队、医疗保障队及民兵应急抢险队89支1403人,并全部处于待命状态。还落实了1.6万只麻袋、18.19万条编织袋、507只应急灯、308只水泵等防汛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需要。截至昨天14时,全区启动圩区泵站38座,24小时不间断运行;投入抢险7140人次,其中防汛机动抢险队员5880人次。

 

  秀洲:军民合力鱼水情深 共筑抗洪“钢铁长城”

 

  ■记者 康梦琦 秀洲区委报道组 沈 鑫

 

  本报讯 秀洲区地势低洼,受连续强降雨的影响,不少镇村出现多处积水,有的地方水深已经没过了腰,严重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目前,秀洲区已迅速行动起来,派出8个小组,由区领导带队奔赴各镇指导抢险救灾工作,与驻嘉官兵一起为秀洲水乡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强台风“菲特”带来的特大降水,导致秀洲区多个河堤溃坝,席卷而来的洪水漫过了道路、河流、田地,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多亏了这些子弟兵,从昨天一直忙到现在,不然我们这现在水更大呢。”看着忙于抢险救灾的官兵们,王江泾镇西雁村村民王凤英感动地说。

 

  10月7日晚上起,王江泾镇出现河水倒灌,内涝十分严重。10月8日4时,王江泾站水位达4.04米(吴淞水位),已超过危急水位54厘米。洪水漫进了王江泾镇大部分道路、居民住宅和生活区等,镇区水深约1米,西雁村、田乐村、大坝村等多地水深已齐腰,抢险形势十分严峻。

 

  8日6时,南京军区某部派出数百名官兵紧急奔赴秀洲抗洪抢险一线。前排用麻袋装好沙子、石块,后排负责加固踩实……官兵们分工明确、行动迅速,通过加高加固堤坝,防止河水进一步倒灌。

 

  大坝村路况较差、水流湍急,河水漫堤处已达腰际。50多名预备役官兵忙着抽水、加固,疲惫写满了双眼。西雁村地势低洼,最深处水位已经淹没大腿,水中运送沙袋很费力,但官兵们依旧坚持不懈,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用汗水与忠诚在洪水中筑起了“钢铁长城”。

 

  “孩子上学、大人上班都得经过这条路,步行的和骑自行车的还好,骑摩托车的都得把车停在别人家里,蹚水过去然后再骑车。”王凤英告诉记者,她在镇上的农电站食堂工作,现在一天要来回4次蹚水上班、下班。

 

  西雁村中城浜路口,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和葡萄园如今成了一片汪洋。河水漫过了原有的道路,淹没了两旁田地里的水稻、黄豆、葡萄。“我家的一亩二分单季晚稻都被淹了。”王凤英无奈地说。

 

  抢险就是抢时间!光靠部队官兵的力量肯定来不及。王江泾镇的干部群众在险情出现后,也第一时间加入了抗洪抢险的队伍。

 

  运河西岸,居民、店铺老板自发组成了抗洪队,对洪水冲倒的缺口进行加固;长虹村铁店港北,村民们用砂石围成临时堤坝,防止河水从河堤缺口处进一步倒灌;北虹桥下长青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周先生指挥工人把厂里的布匹拿出来,围在厂房四周,防止进一步进水;村委会积极联系货车装来砂石,动员村民展开自救……

 

  目前,秀洲的干部群众们通过加高加固圩堤、加快排水,已大大缓解了当地的灾情。

 

  嘉善:党员甘当“冲锋队” 干群共筑“防洪墙”

 

  ■记者 薛佳红 通讯员 张文燕 万 建 

 

  本报讯 “几十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这两天,在嘉善多个镇(街道),听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感慨。凶猛洪水之下,嘉善县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共同进退,筑起一座最坚实的“防洪墙”。

 

  “不穿袜子”是这些天嘉善很多党员干部最时髦的“穿着”。“衣服都湿光了,还是不穿袜子来得舒服点。”虽然已经三天两夜没有合眼,但姚庄镇水利服务中心副主任袁永强还是一早就下到了联挂村。

 

  自台风“菲特”袭扰以来,嘉善县从上到下的党员干部们都纷纷奔赴基层一线,指导、帮助各乡镇、村(社区)开展抗洪抢险以及灾后重建工作,成了抗洪队伍中不穿袜子的“冲锋队”。

 

  8日晚,姚庄镇中联村河堤出现了松动,随时可能决口。情况紧急,嘉善团县委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直接跳到过膝盖的洪水里,全然不顾猪粪倒灌、杂草丛生等恶劣环境,组成“人墙”运送泥袋,冒雨加固河堤……经过近9个小时的艰苦奋战,他们终于筑起了一道长300多米的“防洪堤”,堵住了3个长约2米、深1.2米的溃堤口。

 

  台风肆虐无情,党员干部们越挫越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抗着这一场暴风雨。西塘镇东汇村村委会主任朱利明奋不顾身,第一时间跳入水中堵管涌;天凝镇纪委副书记陈娟说“一个都不能少”,保证全部珍珠养殖户安全上岸;魏塘街道西项社区党支部书记金瑞芳放弃国庆休假提前回来防灾,始终坚持在救灾一线…… 

 

  “七八层高的沙包、十多根固定的木桩、一米多宽的栅栏,绝对够结实,这多亏了钟大弟一家三口在第一时间舍小家保大家!”姚庄镇展丰村村民钟大弟一家的抗洪事迹昨天已传遍了周围的村庄。

 

  在展丰村东港圩附近,有一个容易溃堤的口子。前天下午3点多,当村民好不容易把田里的水抽干的时候,东港圩的口子开了。情况十分危急,跟许多村民一样,钟大弟第一时间跑到决堤口,跟大家一起试着用土包来堵。“水太急,放上去的土包马上就被冲走了,我想到自家大棚里还有许多搭大棚用的木桩和绳子,应该能派上用场,就全拿来了。”钟大弟说。

 

  一根、两根、三根……木桩陆续被固定在缺口处,土包、沙包也终于堆了起来。忙碌间,钟大弟的妻子、女儿也纷纷赶来,跟着县镇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忙着铲土、包袋、运送、填堵。

 

  党员干部是“冲锋队”,人民群众是“后援军”。不仅仅是老钟一家,在大云鲜切花基地,在汾湖养殖基地,在魏塘草莓种植基地,在天凝雪菜种植基地,不管是花农还是渔民,不管是果农还是菜农,都成为嘉善开展救灾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坚力量。

 

  平湖:151支抢险队合力展开防汛救灾工作

 

  ■记者 欧 林 平湖市委报道组 马国强

 

  本报讯 昨天上午7时30分,平湖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值班室接到报警,称位于东升新村门口的东升农贸市场里出现大面积积水。连日的暴雨让农贸市场附近的河水水位暴涨,并倒灌进了位于农贸市场的地下仓库,1米多深的积水使得这里顿时成了一个“地下泳池”。

 

  地下仓库里安装了一台变压器,此时变压器离水面的位置只有不到10厘米,一旦水面超过变压器,后果将不堪设想。情况危急,及时赶来的消防队员立即拉断电源,从车内抬出抽水泵开始抽水。但半小时后,仓库内的积水仅下降了少许。原来由于周边河水水位过高,在消防队员抽水的过程中,河道里的水也在不停地倒灌进来。消防队员又赶紧找来沙袋,在地下车库外侧建起了一道临时水闸。3个小时后,仓库里的积水终于被抽空,消防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灾区。

 

  上午8点多,平湖独山港镇新港村一带正笼罩在一片雨帘中,从村民马海英家到其门前的养殖场之间100米左右的距离内,十几名村干部、联防队员、村民正齐心协力抢救转移着鸡棚内随时都可能被上涨的水淹死的鸡。“如果不是村干部,就靠我们家里人的几双手,真的不知道能抢出几只鸡。”马海英说。

 

  “8点左右,只听到家里的老人在门外大喊着鸡棚里的水位上涨了,鸡饲料已经被水淹了,我便撒开双腿往鸡棚奔去,没想到只转移了几只鸡,水位就从小腿肚涨到了膝盖处。”马海英说,由于当时老公已上班,一时半会儿无法赶回,面对着3000多只鸡,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水位上涨。此时,马海英想起了手机里存着村党总支书记马其林的电话。“没想到电话一通,书记说了句‘别着急’,就带着‘大部队’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为了将鸡棚里的鸡转移出来,村干部们从上午8点多干到中午12点多,在风雨里忙活了整整4个半小时才吃上一口热饭。”马海英说。

 

  当天在该村村干部等人的帮助下,马海英家养殖场里的鸡被转移出2000多只。此外,由于水位上涨太快,针对来不及转移的鸡群,村干部们还就地取材在鸡棚里用木板、箩筐等搭起了简易的架子,隔开了水位。

 

  据悉,在此次抗洪救灾中,平湖市已经组织安排了包括水利专业抢险队、人武部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主的抢险队、群众性防汛抢险队,共151支2120人。应急抢险200次,出动抢险人员4736人次,同时各镇街道均储备了相应的雨具、救生衣、照明灯、铁铲等常用防汛物资。

 

  海盐:500余抢险人员决战城西圩区 城区防洪工程显现“安全岛”效应

 

  ■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李刚 沈甜

 

  本报讯 “武原街道红益村沿六平申线3处决口,长55米围堤决堤!”“红益村受淹情况严重,部分居民家中进水深及膝盖,丰收在望的水稻遭灭顶之灾,仅见末梢!大包菜、毛豆等农作物已无踪影……”受强台风“菲特”影响,连日来海盐普降大暴雨,境内水位暴涨。10月8日凌晨5时,海盐最高水位达到2.64米,超危急水位0.48米,创历史新高。面对罕见的防汛紧急形势,海盐县委、县政府及时启动I级应急响应。

 

  站在红益村沿六平申线的城西圩区大堤上,只见堤外浊浪翻滚,汹涌的水流从决口处喷涌而下,堤内农作物连片倒伏,一片汪洋,如果不及时封堵住决口,整个大堤随时有溃塌的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灾情就是命令。“立刻投入战斗!”10月8日中午起,海盐县委、县政府果断下达封堵命令。一支由海盐县防指及武原街道紧急调集,公安、武警、民兵预备役、水利等部门500多人以及两条挖泥船和多艘运输船组成的队伍开赴红益村决堤口,在当地百名村民的自发协助下,人们扛沙包、运砂石、打木桩、筑堤坝,经过26小时的连续奋战,截至昨天下午3时,由20000多个沙包筑成、高出外围水面0.5米、总长200多米的加固围堤,犹如一条水上“长城”出现在人们眼前,彻底拦断了3处肆虐的“洪魔”,圩区内9800亩农田、近百农户8000名人员的人身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保住了!

 

  “昨天上午田里的稻、旱地里的包菜和毛豆几乎看不到了,今天开始露头了,而且还活着!”“幸亏政府组织抗灾及时,要不然,我家的猪圈羊圈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水位渐退,望着露出半茬的金黄色晚稻、田地里碧绿的蔬菜,红益村村民松了一口气。

 

  “超警戒水位1.59米,这是我所见过的最高水位,受淹程度甚至比‘99630’洪灾还严重!”现场抢险的武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主任浦金祥告诉记者,由于红益村圩区位于六平申线主航道,3处决口的水位落差大,沙包等难以靠拢,抢险任务重、困难大,大家发扬协同作战的精神,硬是用双手成功将3处决口封堵,缓解了险情。接下去,负责抢险的各部门将派专人24小时监护堤岸,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启动3个泵站,开足马力排水,确保将洪灾损失降到最低。

 

  城防工程大包围内,内河水位低于外河水位1.5米之多,城区道路没有积水,河水没有倒灌低洼处,城区人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本次海盐县抗“菲特”强降雨战役中,2004年底全面建成的海盐城区城防工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海盐人民打造了一个面积13.6平方公里的“安全岛”。

 

  海宁:防汛救灾初战告捷 自救安抚有序开展

 

  ■记者 程永高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本报讯 面对历史最大汛情下破历史纪录的日降雨量、河网水位,海宁市在10月8日3时30分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全力防洪排涝,加强安全管理,打响防汛攻坚战。昨日,台风消退,海宁又迅速开展防疫、自救、安抚工作。据统计,截至昨日16时,受本次台风影响,海宁全市受灾人口20.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65亿元,共转移人员2834人,出动抢险人员1.66万人次。

 

  据海宁市防汛指挥办介绍,10月7日8时至10月8日8时,海宁硖石降雨量达到332毫米,超过1963年323.8毫米的历史极值。下河硖石站最高水位达4.72米,超过1999年6月出现的4.67米,上塘河流域许巷站最高水位达6.75米,超越了历史极值6.64米,超危急水位1.55米。目前,海宁各处水位已逐步下降。

 

  截至10月9日16时,海宁受灾人口20.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4.4万亩,家禽受淹死亡142.8万羽,水产受损8100亩,受淹工矿企业411家,损坏圩堤101公里、决口1处300米,倒塌房屋5间,直接经济损失约6.65亿元。共转移人员2834人,出动抢险人员1.66万人次。

 

  早在10月5日,海宁就启动了防台应急响应Ⅳ级。但到了10月8日3时,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海宁迅速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全力开展流域性排涝。最大限度开启上塘河沿线闸站,全力向下河排涝,总计排涝993万方,启动盐官上下河枢纽全力向钱塘江排涝。

 

  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分区块逐一排查,全力消除城市内涝,共投入汽油排水泵39台和1台大功率排水泵,出动抢险人员约3500人次,9辆汽车运输排涝物资。目前,城市内涝除个别地点外,已基本排除。全市61片圩区全部关闸排涝,受益面积22万亩。对局部低洼区域,海宁共投入临时机泵352台抽水排涝。目前,农田受淹范围与深度已有很大程度缩减。

 

  安全管理也同步加强。沿线海塘全线封闭,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及时排除3处安全隐患。重点做好危旧房及低洼易涝地区的人员排摸及转移工作,共转移人员2834人。

 

  目前,海宁强降雨已缓和,当地有关部门已组织力量,抓紧抢修损毁设施、工程,开展农业生产自救,抢排农田积水和修复农业设施,指导帮助做好圩区排涝以及安全检查和防疫工作。

 

  桐乡:全力生产自救 降低灾害损失

 

  ■记者 宋彬彬 通讯员 夏建兴

 

  本报讯 各镇、街道开沟排水、畅通道路,干部专家走村入企指导抗灾自救,组织人员对河道圩堤加强巡查……昨天,大雨初歇的桐乡一片忙碌。为尽早恢复日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市上下各项生产自救行动全面展开,力求将强降雨带来的灾害与损失降到最低。

 

  石门是农业大镇,连日的强降雨让该镇的许多农业基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淹。在石门农业科技园区,连续的降雨天气让这里盆栽植物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园区里,水位较深的地方曾一度没过膝盖,许多盆栽植物都已经浸在了水中。面对大量的积水,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园区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救灾工作,园区从8日早晨就开启3台水泵同时抽水,并将一些受损较轻的植物进行转移。据该园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这次台风给园区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多万元。

 

  由于外河水位上升,石门镇区的一些企业也同样经受着内涝之困。为抗击水灾,企业纷纷采取自救措施,每家企业的门口都堆起了沙包,并且有工人在利用水泵将厂内的积水抽出。

 

  暴雨同样给大麻镇上百家家纺布艺企业带来了内涝灾害,很多企业生产的布艺品由于没有及时转移而受淹,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此,大麻镇成立了由30多名民兵组成的应急小分队,分3个小组马不停蹄地开展排涝工作。“哪里的拦水围墙被冲断,民兵就冲到哪里。哪里需要水泵,就组织人员将水泵送到哪里。”据大麻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分队的很多队员已经连续在抗灾一线坚守了24小时以上。同时,这些家纺布艺企业也纷纷采取措施抢险自救,利用水泵抽出厂内积水,并将物资进行转移。

 

  连续几天的暴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田间积水、农作物被淹、河水倒灌农田等现象均有发生。在许多乡镇,有的水稻田被淹得只看到稻穗,有的蔬菜基地变成了一片汪洋,有的苗木果树淹到了树干,有的水产养殖场鱼虾外逃损失惨重。

 

  8日开始,桐乡市农业经济局分4个小组,深入镇(街道)了解受灾情况和指导灾后生产恢复工作。市农技推广中心、产业科和科教科相关人员深入石门、凤鸣和崇福3个镇(街道)指导农户及时疏通田间沟渠,防止发生大面积内涝,确保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受灾第一线,制定恢复生产方案,指导农户和种植养殖基地搞好生产自救和灾后的作物病害防治,尽全力减少灾害损失。

所属专题:
来源: 10月10日嘉兴日报02版 作者: 编辑: 胡银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