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 9月15日嘉兴日报03版 |
原文链接: |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3-09/15/content_665159.htm |
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制约,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到底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去年,我们在综合考虑旅游发展形势和桐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战略部署,并且提出要以发展旅游为总抓手,以发展旅游来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半年多的实践,桐乡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发展旅游的潜力不断增强,本人对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一、提升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认知水平
当前,无论外部条件也好,内在基础也好,我们认为,桐乡发展旅游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期”,我们必须增强信心,抢抓机遇,做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一)世界大势所趋。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就已经超过汽车和石油等传统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现代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已经明显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29个相关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109个细分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显著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世界旅游组织(UNWTO)研究表明,旅游业每增加1单位附加值,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单位附加值。
(二)国内形势所迫。旅游业在中国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形势很好、势头很强。从国家层面看,当前,国家已经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今年还颁布了《旅游法》,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海南岛的两次讲话,让我们感觉到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社会层面看,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旅游能力就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个体层面看,早20年前,旅游对于普通公民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收入的普遍增加,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市场需求将被逐渐释放出来。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旅游将成为人们最为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预计我国旅游经济2011~2020期间真实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4%、增长速度将位居全球第一。
(三)桐乡优势所在。桐乡旅游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已经达到1200万,旅游收入已经突破100亿。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偶然的,桐乡旅游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位居上海、杭州、苏州金三角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是无与伦比的交通优势。桐乡有京杭大运河,有高铁、高速,离上海的机场、杭州的机场都非常近,水陆空交通体系十分发达。三是遥遥领先的乌镇优势。在全国所有单个景区里面,乌镇无论是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净利润和税收都排在第一。四是丰富多彩的资源优势。除乌镇外,桐乡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全国知名的皮草市场,还有深厚的吴越文化、运河文化、水乡文化、宗教文化,这些都是含金量极高、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五是坚定清醒的战略优势。桐乡的城市定位叫“长三角新型工业城市、中国十大市场强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未来中国文化创意城市和休闲养生目的地”。这五大定位里最核心的就是“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二、增强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行动能力
要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光有口号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值、路线图和时间表,要有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只有这样,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一)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准确的定位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桐乡旅游发展定位是把旅游业打造成最具标志性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桐乡旅游业目前在GDP中的占比是19.2%,我们的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在GDP中的占比要提高到30%。除了旅游业对GDP和财政收入的直接贡献以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放大效应,带动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桐乡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可以提供很多就业岗位,旅游消费能带动其他相关消费,老百姓可以参与其中,直接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旅游就是抓群众增收,就是抓民生改善,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番”的最直接抓手。不仅如此,通过旅游,人与自然更加融合,人与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更加融洽,人的内心更加愉悦。所以,旅游产业不仅能促进物质富裕,更能实现精神富有,完全可以成为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目标是指引我们行动的方向。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乌镇建设成为“中国旅游第一大镇”、“国际一流风情小城”,把桐乡建设成为“中国旅游第一大县”、“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最终形成以乌镇景区为核心,涵盖濮院历史文化与时尚购物集聚区、高桥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龙翔创意文化与美丽乡村体验区、石门湾中国现代农业大观园五大旅游区块,通过迎宾大道、世纪大道、京杭大运河立体交通相连接的“一轴两翼”旅游发展大格局。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让目标更具体、更可行,我们又将其细化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三个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游客的满意度和知晓度明显提高,在桐乡停留时间从目前的不到1天延长到3天。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双十双百双千”工程,达到“日游乌镇,周游桐乡”的目标。远期目标是走出一条经济发达地区以旅游带动经济转型的特色之路,以旅游国际化来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互动发展。
(三)要有明确的工作抓手。要把蓝图变成现实,必须要有务实的举措和明确的抓手。我们的抓手就是“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也就是说到2020年,要建立十大景区(包括乌镇核心景区、西游影城与民国文化影视基地、濮院历史文化与时尚购物集聚区、凤凰湖水乡文化景区、龙翔创意文化与美丽乡村体验区、石门湾中国现代农业大观园、白荡漾国家湿地公园、范蠡湖国家森林公园、崇福古城等),打造十大旅游系列(包括水乡古镇游、影视体验游、养生休闲游、时尚购物游、修身养心游、诗意田园游、美食探寻游、都市休闲游、康乐温泉游、森林湿地游十大系列旅游),打造100个优质旅游景点,引进100位旅游领军人才,旅游总投入突破1000亿,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项目是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大县”最直接的抓手,必须牢固树立“以有效投入论英雄的理念”,加大项目的引进、落地和推进力度。目前,总投资100亿的雅达国际健康产业园项目和总投资170亿的平安养生养老社区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总投资30亿的西游影城项目和总投资35亿的濮院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已进入开工准备阶段,此外,凤凰湖水乡文化风景区、龙·温泉、崇福古城、白荡漾湿地公园、范蠡湖国家森林公园等重大旅游项目也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将全方位加大保障和服务力度,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日为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发挥积极作用。
三、强化建设“中国旅游第一大县”的改革措施
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个创意产业,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来驱动;从现实要求看,当前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我们要学会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红利,向改革要发展。
(一)要改革领导体制。要把最精干的力量配备到旅游发展岗位上。我们将在前期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领导小组和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一是建立由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以及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成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进一步配强旅委领导力量,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旅委主任,其他重要部门“一把手”担任旅委副主任,把旅委打造成为“第二政府”。三是十大景区、100个优质景点建设都分别由四套班子领导和重要部门“一把手”领衔,把发展旅游的任务包干到户、责任到人。
(二)要改革管理体制。要打破过去部门之间条线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大旅游、大管理的工作格局。这方面我们已经作了一些探索,去年撤销了市旅游局,组建了市旅游委员会。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在“三定”方案的基础上,从有利于旅游大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旅委内部设置进行大幅度调整,进一步增强其在产业促进方面的作用。二是对旅委的职能进行整合调整,行使部分工商、公安、物价、交通等部门职能,使旅委由单一行业管理部门转变为综合管理部门。三是在镇(街道)一级也成立旅委,有条件的村也要成立旅游办公室,形成自上而下,比较完整的旅游管理体制。
(三)要改革投融资体制。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既减轻政府投资压力,同时又要防止市场逐利行为的产生。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一要巩固国有资本的地位。我们将在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成立旅游发展集团,并以此平台开展多渠道融资,全资控股或参股旅游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战略投资者投资旅游产业,同时加大旅游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通过“以存量换增量”的方式,释放股权,实现资本市场融资新突破。三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通过银行信贷、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提高项目建设资金供给的稳定性,推进多渠道融资。
(四)要改革产业融合体制。要以旅游国际化来助推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在新型农业化方面,我们将依托旅游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家庭林场、家庭牧场为基础的高档次庄园经济,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型。在新型工业化方面,我们将通过发展旅游来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房车、游艇为代表的高端旅游装备制造业,打造桐乡经济升级版。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我们将加大对乌镇、濮院、石门、崇福四大千年古镇的保护开发力度,并围绕“景区全域化”的目标,美化环境、完善功能,把桐乡的各个镇打造成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休闲小镇。在服务业现代化方面,我们将依托旅游来激活市场,实现专业市场的提档升级,并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金融、文化创意、养生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作者系中共桐乡市委书记)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