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糕的传承人沈华学正在制作糕点 摄/王雅燕
高桥镇有家传承了4代人的糕点店,店主是62岁的沈华学。在不断追求生产效率的今天,该家糕店依旧沿用最传统的家庭式作坊。
一走进糕店的制作间,老手艺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细巧玲珑的糕箱,木质圆实的滚筒,一把使用了近70年的切片大刀依旧锃亮锋利,蒸糕的大笼子仍然放在祖辈惯用的灶头上……沈华学也凭借传统的制糕技艺成为了嘉兴市“非遗”传人。
坎坷创业路
据沈华学介绍,沈家祖辈以制作糕点为生,家中自产的米粉糕点是祖上传下来的技艺。1984年,作为第二代传承人的沈华学的父亲颜永泉在高桥镇开办了第一家糕店。“在我父亲开糕店之前,高桥的糕点多是从崇福购买,品种也比较单一,只有状元糕、桂花片等4种,我父亲开店后才有了满桃片、椒桃片等十几个品种。”沈华学说。
此后,由于其生产的糕点原料优质、做工精良、味美可口而成为当地著名的传统糕点,人们也开始把沈家生产的米粉系列糕点统称为“高桥糕”。
作为“高桥糕”的创始人,颜永泉一路走得颇为艰辛。出生于1908年的颜永泉是海宁人,20世纪30年代入赘高桥沈家,15岁开始跟随师傅孙财发学习制糕技艺,后在海宁硖石、斜桥、枫树庙和高桥等地开设糕店。解放后,颜永泉的糕店被收归国有,从此糕店由“私”变“公”。文化大革命期间,糕店被迫关门,颜永泉带着家人在家里制作糕点。
当时的沈华学还未正式学习制糕技艺,只是跟在父亲身边帮忙打打下手。“当时不允许个人开店经营,也不能私下做买卖。”沈华学回忆,“没过多久,家里做糕的家伙就都被没收了,一件不留。”
随后,颜永泉无奈之下回到海宁,沈华学则做起了砖瓦工。1981年,颜永泉被邀请作为创办人开办了骑塘食品厂,1982年和1983年又分别应邀开办了南日食品厂和桐乡光明食品厂。1984年,割舍不下老手艺的颜永泉重回高桥,在湖南(现邮车街)开了第一家糕店,并把制糕技艺传授给了沈华学。1996年,糕店搬迁至中兴路82号,一直营业至今。
老手艺成“非遗”
跟随父亲学习了6年技艺的沈华学,在父亲去世后守护起父辈传承下来的小作坊,默默用质朴的双手延续着古老的制糕手艺。
“传统满桃片的做法是把白砂糖打磨成糖粉,和糯米粉拌匀,再加入核桃肉、桂花等作料,装到糕箱里后用刀刮平、压实,切成块状,然后把糕箱放在灶头上蒸熟后拿出来,隔10个小时后切片就可以了。”沈华学说。
过去祖辈都是用双手完成每一道工序,现在沈华学的糕店已经采用半机械化生产。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依旧选择手工制作。“一盒300克的满桃糕,我用手工切片要切100多刀,而用机器只要70多刀。机器生产提高了效率,但是口感远不及手工切片的细腻。”沈华学说,“父亲曾教我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切片厚度,就是把切片在手指上绕一圈,如果软硬适中,不断不裂就说明厚度正合适。”
2009年,沈华学的“高桥糕点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满桃片、椒桃片、上桃片、重糖桂片等传统糕点,沈华学在继承父亲工艺的基础上,迎合现代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先后开发了双喜步步糕、双喜发财糕等新产品。现在店内已有几十个糕点品种,并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将土产“高桥糕”远销省内外,包括台湾、香港地区。
传承祖辈技艺
6月虽是淡季,但是糕店内的墙头依旧粘贴着不少订货单。沈华学理了理订货的时间表,琢磨着合适的做糕时间。这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糕点不能过早做好,“新鲜”是保证质量的首要条件。
沈华学曾招收过20多个徒弟,但是各自开店后都以关门停业告终。沈华学说,除了手头功夫不到家外,质量不到位是最关键的原因。今年54岁的赵有莲是沈家糕店多年的老主顾,她告诉记者:“米糕我就只吃沈家做的,吃了几十年了。我从来不买其他厂里卖的糕,味道完全不一样。这么多年都吃习惯了,这味一闻我就知道正宗不正宗。”
如今,沈华学也把“高桥糕”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儿子沈新强。“我们打算把规模扩大,办一家糕点厂。”沈华学说,想把“高桥糕”继承和发扬下去,这间小小的店面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量。但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建厂,事情搁置下来了。
说到这,沈华学有些黯然:“或许我们办的厂无法带来多大的产业利润,但我相信这门手艺的价值是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沈华学说,“我还会再努力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