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生长。这些天,在崇楼线高桥段两侧,一片片在白色薄膜覆盖的葡萄棚下,一个个绿意盎然的小精灵正接受着阳光的充分照射,使劲地向外生长,预示着葡萄挂果关键期的到来。
见到落晚村葡萄种植户罗祖兵时,他正钻在大棚内指挥工人修剪枝叶、捆绑枝头。他皮肤黝黑,活脱脱一副农民样。
从聊天中记者得知,罗祖兵来自云南邵通,在高桥这一带打工已有10多个年头了。两年多前,他从亲戚那儿觅得了商机,并在落晚村承包2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葡萄,今年又扩大了10亩左右。
“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就等着今年葡萄能够丰收。”在罗祖兵辛勤耕耘的同时,他还聘请了四五个村民帮忙做些日常工作。目前他精心种植的无害4号品种葡萄生长有序,大约6月中旬即可上市销售,亩产效益约为1万多元。
与罗祖兵的“小打小闹”不同,漕泾村葡萄种植大户张德庆的种植规模达到了100多亩,仅日常帮助管理的村民就达到了10多人。
自从土地流转后,漕泾村村民许瑞仙家的1亩多土地就租给了张德庆,而张德庆则返聘她做葡萄园的工人,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机制。
“这个品种叫红提,占到了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大约7月底8月初就可收获,亩产可达2万元左右。”帮张德庆负责种植技术的施志强告诉记者,像提子一类的农产品,最佳温度为30摄氏度左右。
据施志强介绍,等葡萄丰收后,经过精心包装,产品将被直接销往江苏、福建等地的水果批发市场,“进入各地水果批发市场前,都会经历一道农药残留的检测程序,我们的葡萄不洒农药,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记者从镇农经中心了解到,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葡萄种植也已成为高桥镇一大特色农业。去年全镇的葡萄种植面积为950亩左右,今年经过土地流转后又新增了500多亩,总量达到了1500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