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研发,桐乡鑫洋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终于从玉米的下脚料中提取出植酸,并成功申请了专利。与此同时,企业还通过设备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该企业副总经理王少林介绍,与传统植物中提取的植酸不同,新的植酸浓度高、性能稳定,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植酸钠在国内还没有相关标准,所以我们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参与制定植酸钠的国家标准。”在与王少林的深入聊天中,记者得知,这家占地3000平方米的科技型研发企业拥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几乎每年都在提交相关的专利申请。
科技型企业凭借专利风生水起,一些传统制鞋企业也不甘落后,桐乡市福得来鞋业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近年来,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已属难能可贵,但桐乡市福得来鞋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掌舵人金有庆偏偏不甘平庸,毅然斥资10多万元投入新产品的研发。
通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一双由竹纤维制成的鞋底研发成功,并已进入实验阶段。
“透气性好、穿着舒服……”在金有庆看来,这个鞋底全身都是宝,进入市场后肯定受欢迎。
作为高桥镇最大的规模企业之一,浙江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是申请专利的大户。记者从该企业副总裁郑刚处得知,今年巨匠集团申请的专利达到6个,而且全部都是发明专利。
“今年申请的专利都是以施工方式方法为主。”郑刚告诉记者,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和申请专利,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