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未成,菽麦之利,未尝无也。”数百年前清初名人张履祥在《补农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谁曾想,数百年后,这个设想在反复试验后寻找到了最为合理的答案。
高桥镇,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大镇,传统农业经济作物就是种桑养蚕、种植榨菜。按照去年的统计数据,仅桑树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近1.3万亩。如果在这些桑树地里套种榨菜,会是怎样的景象?
在该镇三村村的桑树地套种榨菜现场,记者体会到了“波澜壮阔”的感受。
只见眼前的一片桑树都已冒出了半大的叶子,而在树丛下面紧密有序地排列着一颗又一颗榨菜,它们尽情享受着春光,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据高桥镇农经中心的蚕桑专家介绍,桑树是落叶树种,冬季落叶后要到春季才能长出新叶。这期间,桑树地就存在着空白期。所以单纯地种植桑树,不能增加经济效益。
按照以往的经验,农民们都会在自家的桑树地里套种青菜、萝卜等不同的作物。但这些蔬菜主要是村民们自己食用,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种植面积也很小。
几年前,在镇农经中心的大力引导下,高桥镇的部分农户开始逐渐尝试将榨菜种植到桑树地里。
“一般榨菜每年冬季下种,正好与桑树错开生长期。”镇农经中心分管蚕桑工作的尤状明告诉记者,榨菜在来年4月初收购,而第一批桑叶则要在4月底采摘,同样也正好错开时间,相互不受影响。“待榨菜收割完毕后,榨菜叶子还可以留在地里充当养分。”
在尤状明看来,桑树与榨菜合理间作,可以使桑树长势旺盛,桑叶产量提高,促进蚕茧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