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残疾人宣传《残疾人保障办法》
我市被评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
对于市残联来讲,2013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回顾过去五年,市残联全面完成了桐乡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我市残疾人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广大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实现了残疾人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助残服务,不断落实生活保障
在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上,我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发展残疾人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目前符合上学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在大中专院校残疾考生的招生工作中,市残联积极协助市招生办公室,使上线考生的录取率达100%。
据了解,近五年来,市残联累计向816人(次)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助学补助,累计发放补助资金51万余元。还为考取全日制大中专院校的62名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以及通过自学、远程教学和成人高等教育完成学业并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残疾人,提供助学补助。
在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方面,市残联通过与市人社局合作举办残疾人就业推介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通过开展残疾人培训等措施,在我市59家福利企业集中安置2680名残疾人就业,在我市22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共安置170多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820余户。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五年来共为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补助贷款贴息172万元。
通过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保障了残疾人的劳动就业,使全市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5%以上。
为保障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市残联将25项基本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全面实施残疾人小康工程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五年来,共计投入550万元,为2544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93名低视力患者装配助视器,为48名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为395名听力残疾人装配助听器,5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无障碍改造,配发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2464件。全市有795名残疾人被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工程,590名残疾人被纳入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3080名残疾人得到各种康复服务,另有613名享受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定期补助。五年来,市残联共为4.75万人(次)残疾人参加城乡合作医疗补助760万元,每年残疾人参保率都达100%。
为配合康复治疗,市残联还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康复中心(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已建立13个康复中心、156个康复站(点),配备村(社区)康复协调员210名,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就近就便有效享受康复服务打下了基础。
创新机制,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2009年,市残联专门增设了信息科,并建立专门信息系统,加强残疾人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残疾人状况及其动态数据资料,可对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状况和残联系统的业务工作进行统计、调查、分析、预测和监督。
市残联信息科科长平锡祥表示:“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市残联的门户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站宣传、服务、办事的窗口作用。同时,运用好《残疾人就业管理系统》,充分整合残联、地税、国税、民政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残疾人的效率。”
据了解,为了规范残疾人组织建设,市残联通过每年召开残工委会议、残联主席团会议、残联干部培训会和残联专门协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全市各镇、街道残联则公开招聘了一批残疾人专职工作者,村、社区残疾人专(兼)职委员实现全覆盖,并与康复站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残疾人组织服务零距离。
经省政府残工委考核,2012年3月,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同时,梧桐街道、石门镇、振东新区被嘉兴市政府命名为“嘉兴市扶残助残爱心镇(街道)”。另外,我市还开展了“嘉兴市扶残助残爱心镇(街道)”、“桐乡市扶残助残爱心村(社区)、爱心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有109个村、社区成功创建“桐乡市扶残助残爱心村(社区)”。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