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时政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夜访农户 访出干群真感情

  濮院镇机关干部发现,有事无事串串门,进组入户聊聊天,在夜访农户拉家常的时候,双方角色都变了,我不是干部,你也不是群众,我们是亲戚朋友,在这种氛围下,埋在心底的话都倒出来了。

 

 

  插图 李莉莉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在濮院镇西浜村,三四名镇机关干部与村民陈炳铨一家围桌而坐。几杯茶、几支烟,家长里短,无话不谈,话题逐渐转向了农业生产。

 

  由于受龙翔街道董家茭白的辐射,西浜村种茭白的农户也多了起来,全村种植面积约有120亩,陈炳铨家就种了20亩茭白。陈炳铨说:“种茭白虽然辛苦,但收入不错。由于村里没有冷库,价格就不好控制,茭白积压得多了,就不得不降价,我们要是能有自己的冷库就好了。”几名干部随即展开了讨论,是不是能在村里成立茭白合作社,大家出资建冷库?

 

  近几个月来,濮院镇的机关干部渐渐发现,自从开展“夜访农户拉家常”活动以来,农户们越来越愿意对他们掏心窝了,濮院镇党委书记沈根潮说:“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在拉近。”

 

  “夜访农户”是濮院镇党委继“做一天村官”、“当一天交易区主任”之后,推出的一项新举措。要求镇机关干部在夜访中,听百姓言,记百姓事,解百姓忧,最终目的则是改变工作作风,让干部与群众真正做到“心贴心”。

 

  夜访农户制度化

 

  干部群众心贴心

 

  濮院镇市委组织员宋行春记得第一次夜访农户时的情景,晚上七八点钟敲开新东村一位水产大户的家门,“他们觉得非常意外”。农户不敢相信,镇里的干部会晚上来自己家里做客。

 

  在西浜村费士奎家,农户的话让镇组织委员陈新悦难为情。费士奎的女儿说:“镇干部都到我们家来了,以前还没见过呢。”晚上9时许,干部要走,费士奎说:“再坐坐吧,你们难得来,我们见镇干部的机会太少了。”

 

  陈新悦说:“老百姓当我们是稀客,说明我们的干部平日工作还浮在面上,干群关系还没有做到水乳交融。”

 

  干群关系不亲近,濮院镇党委把“症结”归结于“机关化”倾向。生活方式在改变,工作节奏在加快,“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这样对群众的事就像雾里看花。镇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平伟良说,现在能在街上碰见群众,聊上两句的机会很少,不能让群众见了我们说“好久不见”。

 

  去年10月30日,濮院镇第13次党代会召开。当天晚上,镇所有班子成员分组进行了夜访活动,把党代会的精神送到农户和居民家里。

 

  每到一处,农户都很热情,甘蔗、瓜子,家里有什么拿什么,让干部们既感动又惭愧。他们发现,只要干部愿意走进群众家里,村民都和你很亲近,滔滔不绝,一肚子的话想和你倾吐。“农户们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想一晚上把所有话跟你说完。”

 

  濮院镇党代会之后,镇班子领导研究决定,把“夜访农户”制度化,把难得变成经常。镇党委要求,以前干部值夜班待在办公室,以后值夜要值到村里去,到组入户,主动与群众拉家常,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情民意。

 

  在制度细化过程中,所有的镇机关干部被分成17个联村(社区)组,班子成员任组长,镇主要领导分片负责,层层监督。要求联村干部在夜访时,不回避矛盾,重点联系困难户、五保户、经济薄弱户、矛盾多发户,把百姓反映的问题逐一记录,定期反馈,逐个解决。

 

  去年12月,作为新一任濮院镇党委书记,沈根潮来到濮院。“刚来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制度确实好。”他说,“工作要想上去,干部就要下去,与群众近了才会亲,群众才会和你掏心窝。同时,夜访农户还能够真真切切地发现一些问题,了解老百姓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在夜访中发现端倪,并尽量解决。”

 

  多方收集意见

 

  合力解决难题

 

  夜访农户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年轻干部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不但农户拘谨,干部也拘谨。但渐渐地,干部们发现,农户真的很淳朴,只要和他真心换真心,他很快就能接纳你。

 

  日前,当陈新悦再次来到西浜村夜访,村民强强(小名)终于对她说出了心里话:“儿子马上要结婚了,自家只有3间房,不够住,城里买房子钱又不够,最近正为这事伤脑筋。”

 

  在市委组织员宋行春的“夜访记录簿”上,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每户人家的生产项目、人员构成、土地状况,而重点记录的是农户的难题与解决途径。

 

  据统计,从2011年10月30日开始,截至今年7月29日,濮院镇机关干部在“夜访农户”中,共走访群众284户,解决问题35个,收集意见126条。

 

  据了解,所有联村干部手中都有一本记录簿,由组长定期开会,把了解到的情况向镇里汇总,再由镇里统一把问题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与当地村干部协同办理。

 

  “沈书记,你看这个问题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在一次夜访中,新东村一些退职村干部向沈根潮反映退休待遇问题。这些1999年之前退休的村干部,由于当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只投保了商业保险,如今每月只能拿到100多元。沈根潮和其他干部随即向他们解释,并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积极向上级反映他们的情况,争取早日出台相关政策。

 

  永越村一位农户反映,他们小区下水道经常堵塞。联村干部随后走访了三四户人家,全都反映这个问题,联村干部立即与村干部进行协商,下决心,查原因,通过层层排摸,终于发现,根源是农户造房子时把水泥全部倒在下水道里,水泥沉淀凝结,造成了堵塞。最后由镇里出资,全村合力,下水管道得以疏通。

 

  残联副理事长孙凤仙在走访新旗村一位农户时,发现农户的妻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丧失劳动能力,需要长期服药,负担很重。孙凤仙随即对其药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发现其中几种药物属于医保报销范畴。于是主动帮她联系报销事宜,从根本上缓解了这户人家的经济负担。

 

  社区民政主任陆炳祥在走访永联村时,发现农户曹圣泉身患残疾,夫妻俩70多岁了,儿子还在读大一,家庭极其贫困,而这些情况在以前的调查中有所遗漏。日前,在陆炳祥的努力下,这户人家被列入低保户家庭。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濮院镇联村干部在夜访农户过程中,了解了群众最真实的想法,解决问题更加有的放矢。

 

  通过夜访农户拉家常,干部们知道了农民群众最盼的是能够发展效益农业经济,年年都有好收入;最担忧的是种粮经济效率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资价格涨得太快。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镇机关干部开始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引进技术、提供信息、开拓市场,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难的问题。

 

  将心比心看问题

 

  心平气和释前嫌

 

  目前,新星村正在进行大面积拆迁,村里八九十户村民暂住在由村里统一搭建的工棚里。6月中旬,天气转热,镇人大主席龚林海、妇联主席杨丽清等机关干部夜访工棚,“夏天到了,用电能保障吗?”“消防安全要注意,用水畅通吗?蚊子多吗?要注意安全。”

 

  工棚的住宿条件相对简陋,虽然农户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镇领导能够帮忙解决,但没有一句抱怨。当天随行的镇团委副书记朱访华对记者说,看到领导晚上还能带头下来,对突出问题不推诿、不回避,这让他们觉得,镇干部已经在切实为他们着想了。

 

  沈根潮说:“镇党委政府最怕遇到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老百姓了解的信息最真,了解的事情最明,党委政府只有把了解信息的触觉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才能未雨绸缪,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镇党委要求,“夜访农户”尽量做到随机走访,不提前打招呼,但要有的放矢。无论农户是住工棚还是住别墅,都要直接去家里,哪里有矛盾,越要去哪里。对此,陈新悦表示,就算针尖对麦芒,也要比农户把怨愤埋在心里好。

 

  然而,让联村干部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有的农户以前对政府工作有意见,即使他们现在还心有积怨,看到干部夜里来做客,也会心平气和,从来没有出现过争锋相对的状况。

 

  陈新悦在一次走访新濮村时,听说有一位村民组长前些年因为建房问题,到镇里上访,对镇里的土地政策很有怨气。陈新悦想去和他聊聊,听听他现在的想法。

 

  当天晚上,陈新悦和他先聊农事,再拉家常,在夜晚柔和的情感氛围中,干群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这位农户说:“我当时一时冲动,给你们出了难题,其实我也知道,你们做工作也不容易。”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白天需要扮演社会角色,意识更具逻辑性、功利性、现实性和目的性;而到了夜晚,人们转换到个体角色,成为完全从属于家庭、属于自己的人,情感更丰富,更容易被感染,被说服。

 

  沈根潮对记者说,将群众要求组织解决问题变为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将“群众上访”变为“干部下访”,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虽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立即答复或解决,但解释工作必须做在前面,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转变作风强观念

 

  干群交流显真情

 

  今年3月份的一天,陈新悦买了水果、牛奶来到西浜村一户困难家庭,那时已经晚上7时,一家三口正在吃晚饭,看着桌上只有一碗番茄汤,一盘炒豇豆,陈新悦顿时一阵心酸。“当时真后悔啊,怎么没有在集镇上给他们买些烤鸭、酱牛肉。”临走前,女主人拉着陈新悦的手久久不松开。

 

  濮院镇干部们发现,换位思考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陈新悦总是不厌其烦地对镇里的干部说:“老百姓到镇上来办事情,一定要认认真真、热情地接待,老百姓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不会到镇上来。我们自己出去办事,也都是贴着笑脸,对方如果也能笑脸相迎,我们也会觉得很舒心。”

 

  朱访华说:“原来我总觉得,老百姓的事情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才真正理解,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大事。”

 

  沈根潮说,在夜访农户过程中,每一位机关干部的党性和群众观念在加强,工作作风在转变。夜为民所思,日为民所为。只有经常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在工作中才能思百姓所思,想百姓所想,工作的立足点才能一切为了老百姓。

 

  有了这份感情,干部们发现,他们听到了很多原来听不到的话。“现在干部很难当吧?”“我们村里那个干部脾气太暴躁,你下次帮我跟他提提意见。”而对于濮院镇的机关干部而言,他们的感悟也各有不同。

 

  宋行春觉得,每次走访都让她很感动,她说:“以前觉得和农户距离很远,现在觉得和农户那种久违的感情回来了。”农户把平时不舍得吃的好东西拿出来招待我们,父亲打开一包烟,儿子看见我们来了,马上又打开一包更好的烟;在星旗村一户农民家,女主人看见我们要走,拿着香蕉追了出来。

 

  陆炳祥说,帮群众解决的问题越多,心里越踏实,越愿意经常走下去,当干部越来越有感觉。

 

  沈根潮认为,“夜访农户”倾听了农户呼声,了解了社会民情,畅通了民主渠道,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有针对性。“只要我有时间,我就喜欢去和农民聊聊天,很开心,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改变,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安慰。我在与群众交流中汲取养分,为我下一步工作捕捉灵感,开阔思路,同时也成为我工作的动力。”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鲍嘉 编辑: 王颖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幸福比赛
    幸福比赛
    顶烈日 铺路面
    顶烈日 铺路面
    新设备 效益高
    新设备 效益高
    竣工在即
    竣工在即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