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村里囤积的黑木耳一天天地减少,桐乡市高桥镇三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合作社理事长李瑞松大大松了一口气:“这都亏了一个叫‘农超对接小方帮忙热线’的牵线搭桥,才解决了我们村黑木耳的销售难题。”现在,三村村的黑木耳已经是桐乡市果蔬直销——连锁超市的座上宾了。
热线的创始人是桐乡市的一名驻村干部方青,来自桐乡市供销合作总社,看到去年桐乡杭白菊“菊花残、农民伤”的情景,她心里很不好受。“农民辛辛苦苦劳作,好不容易盼来收获,却因为销路有问题,卖不掉,白白耗费一年的辛苦,真的让人于心不忍啊。”驻村后,方青听到老百姓反映最多的也是“种得多,卖不掉”。她想,何不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为种养大户的销路开拓一些渠道,“农超对接小方帮忙热线”因此诞生了。
热线解决的第一件事便是三村村的黑木耳。三村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村集体每年的固定收入才5万元,“穷”在附近是出了名的。2009年,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李瑞松带领村民种植了6万棒的桑枝黑木耳,当年便大获丰收。然而,喜悦的同时,李瑞松又非常惆怅,两年多的时间,村里的两个会议室囤满了一两千公斤的黑木耳。“没有销路,人工成本却一年比一年上涨,如果再积压下去,不知道要亏本多少。”他只好硬着头皮亲自去企业推销,但是一次两次还行,去得多了,企业的老总也会烦,这是个不可持续的销售模式。投入了人力物力,效益却没有出来,这让李瑞松很不好受。三村村的驻村干部杜玲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打了“农超对接小方帮忙热线”,方青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了桐乡市果蔬直销——连锁超市负责人,一方要买一方要卖,双方一拍即合,超市负责人与三村村签订了一个长期的购销合同。这件压在李瑞松心头的大事,终于得以尘埃落定。
黑木耳一事的促成,方青的帮忙热线更为火热,尤其在广大驻村干部中有了名气。前几天,石门镇殷家漾村的驻村干部张庆也打进热线,表达了想要热线帮忙解决七八月份蜜梨销售的问题。张庆说,殷家漾村477户村民有300户是种梨的,但是其中有20%的农户因为年老体弱等因素,销售经常出问题。“很多老人天刚亮就起床去摘梨,蹬着个三轮车大老远地到市区去卖,因为没有保鲜的设施,就算再便宜也必须当天卖完,否则,蜜梨变黑就卖不出去了。”张庆叹了口气,“农户心里苦啊,种得苦,卖得也苦。”热心肠的方青听到张庆这番话,赶忙安慰,表示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没几天时间,方青果然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通过这条热线,还有一些农民的鸡蛋和大米都放进了上海超市的柜台销售,热线开始越来越繁忙,方青则感到越来越充实。
“大部分农户消息不灵通,没有门路,经常是望着果蔬兴叹,他们很希望自己的产品也能摆进大型超市去销售。”方青说,她想通过这条热线,帮助种养户们,让他们越种(养)越赚钱,越种(养)越有信心。
所属专题:
桐乡市“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