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嘉兴,中职学校风景不再单一,处处给人新奇的“疑惑”。
企业的生产车间搬进了职校的大楼,学生在里面上课就如同在企业生产车间里工作……走进桐乡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你会惊喜地发现,学校的部分课堂无异于企业的车间。
这是桐乡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在全市中职学校中率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举措——“引企入校”。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被现代职教理念和运作方式所替代,“引企入校”新模式已经在实践中收获了丰硕成果。
从4年前的“试水”到如今的“扩面”,“引企入校”模式如何运作?到底给学校带来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未来之路该如何走?几天前,笔者来到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试图找到答案。
一问:“引企入校”模式如何运作?
“没有经济界、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不可能办出真正意义上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这是嘉兴众多中职学校实践中得出的真知。而作为全国一面旗帜的中职学校,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蔡新良深切体会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多年来,该校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创新。
开设于2004年的羊毛衫专业是桐乡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特色专业,在全国独一无二。但在教学中,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又缺乏一定的实习实训条件,专业的发展总是跌跌撞撞,不见起色。“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这个专业就有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学校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何“杀出重围”?学校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决定寻找合作企业,使该校的羊毛衫专业走出困境。没想到,学校的想法与桐乡市衣丽服饰公司不谋而合。通过实地考察、综合评价,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分析,决定走“引厂进校”的路子。
2008年12月双方签订协议,2009年1月合作企业第一批技术人员进驻学校。2009年10月,衣丽服饰投入近200万元购置了15台电脑横机,把生产车间搬进了学校的实训大楼。这标志着该校在全市率先迈出了“引企入校”的步伐。
在合作成功的基础上,2011年学校又与桐乡市澳龙驾校合作,共同建设汽修专业实训所需的汽车维修工厂,并与嘉兴万得福服装公司合作在校内成立了服饰设计与样衣制作工作室。
“我们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副校长陈汉强介绍说,学校在场地、实训设备、实习学生等方面给予支持,而“引企入校”的企业则在设备设施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提供支持。在平时教学中,双方深入对接,不断完善细节,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二问:“引企入校”成效几何?
对于羊毛衫专业的学生夏晨峰而言,学校引进的衣丽服饰生产车间,就是他的教学课堂。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车间里度过——电脑设计、打样……不同的是,公司的技术人员成了他的教学和实训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他的技能突飞猛进。“现在一般的设计和打样,我基本上都会,今后找个工作没什么问题。”夏晨峰乐滋滋地说。
走进车间,随时可以看到学生围着技术人员追问的场景。该公司技术人员郑涛说:“学生有什么问题,只要我会的,我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平时,他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力争设计出更多新颖的羊毛衫。
“我们公司和学校一起成长。”作为公司总经理的沈火明,对“引企入校”的感受最深。他带着笔者先后来到该公司在学校设立的车间,每到一处,他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拿起一件件刚刚设计出来的羊毛衫说:“这都是学生设计出来的。”他坦言,通过“引企入校”,让企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湖州一家著名的童装企业主动和他们合作,仅该企业订单就占了整个企业订单量的“半壁江山”;3个月时间设计出1000个样品;企业每年还将发现的优秀学生“揽入怀中”……如今,通过与学校合作,衣丽服饰在行业内名声大震,企业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销售额、人才储备、品牌形象等,每年都在不停地刷新纪录。
而对于学校而言,“引厂进校”的合作模式使校内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训密度大大加强,学生实训的效果明显提高,达到了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的良好效果。学校羊毛衫专业教师钟凌说,通过“引厂进校”,实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转型,通过与企业的对接、交流等,自己的业务和实践等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校长蔡新良说,“引企入校”形成了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四方共赢的局面。目前,该学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羊毛衫、汽修等强势专业学生更是被“一抢而空”。近3年来,在省、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上,学校频频获奖,其中在2009~2011嘉兴市中职学校技能节上,实现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三连冠”。
三问:“引企入校”未来之路如何走?
近年来该校的“引企入校”实践证明,“引企入校”重在创新,好处多多,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在学校引进的澳龙驾校场地,笔者看到,许多学员都在练习驾驶。“学生一毕业,修车、开车都会。”副校长陈汉强说,学生不仅可以在驾校投资的维修车间学到真本事,还可以优先学习驾驶,并获得一定的优惠。学校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学校正结合强势专业,将“引企入校”推向深入,计划上半年引进一家旅游公司,在校内创建旅游专业实训所需的旅行社。
发展壮大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校企合作的最佳境界?这是职业教育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蔡新良表示,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切入点,深化和完善“引企入校”模式,以点带面,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改革,使学校在改革中生存、发展、壮大,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