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域外媒体看桐乡 >中央级媒体报道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到群众中去知察真实的民情

到群众中去知察真实的民情


——浙江省桐乡市“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纪实

  驻村干部在走访农业科技园区,与园区工作人员一起探讨花卉种植技术。

  浙江桐乡,一个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的城市,一场大规模的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展开。


  从去年12月1日起,该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年”为主要内容的“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旨在推动机关干部沉入一线,融入群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按照计划,该市将在未来三年时间里,把市级机关中439名不具备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全部下派到各行政村。目前,第一批168名机关干部已经进驻到了168个行政村村民家中。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将与村民朝夕相处,以实际行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与此同时,168名镇(街道)干部也一起配套入驻。


  如此大规模地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干部如此长时间地入驻村民家中,在近年来的干部工作中并不多见。此举背后有何深意?驻村干部在农村干些什么?百姓评价如何?

  驻村为什么

  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到机关大门的干部被人们戏称为“三门干部”。一项调查数字显示,桐乡市现有3100多名机关干部,其中,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比例达到了14%。这样的干部结构让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很是不安。


  卢跃东告诉记者,一些机关干部工作了10多年,和基层群众接触却很少,话也没说上几句。这样的干部没有基层疾苦的感受,又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加上态度冷淡,很容易造成群众误解,形成工作的对立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了摆在全党面前的四种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我认为,其中脱离群众的危险最可怕、最关键!我们开展‘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就是要贯彻落实这一讲话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让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际中去,拜人民为师,增加他们的才干。”卢跃东说。


  据了解,桐乡市此项实践活动主要以党政机关中乡镇基层工作经历不满1年的45周岁以下副科(局)级领导干部、党委(党组)班子成员,以及40周岁以下的年轻公务员作为对象。与此同时,从去年起,该市还建立了新录用公务员见习期一律驻村锻炼制度。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使年轻干部都具备基层工作经历,把这些‘三门干部’变为‘三同干部’!”桐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汤云良说,“通过在基层认认真真地了解群众疾苦,扎扎实实地解决具体问题,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提升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达到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目的。”


  另一个现实问题也在困扰着决策者。


  有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基层干部“走读”现象非常普遍,镇(街道)干部晚上住在农村的很少。有群众说:现在交通方便了,反而离群众远了,用脚跑下去少了;通讯发达了,反而和群众交流难了,用耳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群众工作的水平反而降低了,用脑思考问题少了。有人甚至把这样的干部称为“残疾干部”。


  基层干部不住基层怎么做好群众工作?为了解决乡镇(街道)干部的走读问题,也为了让这些年轻公务员尽快融入农村,市委同时要求,每个村配套派驻1名镇(街道)机关干部,联动开展实践活动。


  据了解,首批168名年轻干部来自市政府的61个部门,其中副科(局)级干部24人,其他干部144人。自驻村那一天起,这一群体就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驻村干部。


  桐乡市委明确,科(局)级干部驻村期间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其他干部担任村主任助理。同时对驻村干部的驻村时间有了量化标准:每名干部每周一至周五参加农村实践锻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月在农民家住宿时间不少于15夜。


  市委同时明确,具备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在入党、提拔任用时将予以优先考虑,不具备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原则上不得提拔任用。


  “干部入驻农村我们刚开始也有顾虑。桐乡地域不大,城区到各村又很近,干部能坚持吗?年轻干部家中孩子普遍偏小,干部会不会有情绪?机关这么多干部驻村,会不会对机关工作有影响?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也不太理解,感觉方向是对的,但要坚持一年,会不会时间太长了?”汤云良告诉记者。


  但从后来的效果看,远远好过预想。

  驻村干什么

  应该说,此次桐乡市委推出的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与村民朝夕相处,干部的一切都在村民的眼皮底下,好或坏都可能成倍放大。如果没有实效,如何向老百姓交代?


  怎样让下基层有实效?桐乡市委明确提出了此次活动的目标要求: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风大转变,工作上台阶。


  量化指标是:常年联系农户不少于20户,重点联系困难户、老党员户(老模范户)、专业大户及个私企业户等,每月走访重点户不少于2次。


  此外,还设计了三个活动载体保证此项活动不走过场。


  一是“绘五色地图”,搭建知村情、晓民意平台。市委要求每名驻村干部要进组入户,与村干部、农户“拉家常”,深入了解村情民情,并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橙色、绿色为主色调,手绘《组织体系图》、《产业发展图》、《重点人员图》、《结对帮扶图》、《民生需求图》等5份基础村情民情图,使“五色地图”成为一个直观、准确反映村情民情的有效载体。


  二是开展“攀亲结友拜师”、“三同四百”活动,搭建帮民富、连民心平台。“进百家门、访百家人、排百家忧、解百家难”,与联系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引导驻村干部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树立爱民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立足自身实际,从项目支持、资金帮扶、政策扶持、信息传递等方面,帮助解决出行、就学、就医、就业等农民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


  三是开展“记周志,办实事”活动,搭建惠民生、解民忧平台。建立“日记录、周上报、月交办、季反馈”的民情交办工作机制,驻村干部每日记录群众的诉求愿望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市、镇(街道)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定期召开问题交办会,并与市长电话建立联动处置机制,确保驻村干部反映的情况得到妥善解决。


  市委还为活动设计了严密的保障机制,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明确市级领导住村调研每年不少于1周,正科(局)级领导住村调研每年不少于10天。市委还专门抽调18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专家组成6个指导督查组,分片督查指导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创设驻村干部学习日(每月5日)、民情交办日(每月15日)、驻村干部先锋日(每月25日)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活动开展。


  “这实际上是我们工作力量的前置和工作重心的下移。对于县级市来说,村级经济发展了,意味着市里80%的工作就完成好了。”汤云良告诉记者。

  补课在农村

  让驻村干部头痛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操着流利普通话的他们却不知道怎么打开村里大伯大妈的话匣子,普通话甚至让村民们充满了防备和小心。所在村的村干部成了他们拜的第一任老师。


  有一件事让桐乡市工商联驻村干部沈兴源记忆尤深。刚驻村的某天,他满怀激情地来到田间,偶遇一老农整理菜园,随即上前操着满口普通话便问:“老乡,您今年多大岁数?家有几口人?”老农瞄了他一眼没答。再问,老农缓慢直起身,上下打量这位正装青年,半天才道:“你干什么?查户口的?”沈一时语塞。


  后来,他向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村干部请教,后者马上指出他的问题就是语言。


  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沈兴源知道了和村民沟通的技巧:比如,见到年老的村民应首先用本地土话叫声“姆伯”“姆妈”,再聊聊大伯大妈最心疼的孙子孙女,村民就能敞开心扉。


  此次事件让沈兴源体会到,“对驻村干部来说,关键是掌握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本领,要解决好与村民思想不同步、方法不合适、行为不合群、语言不合拍等问题。”


  如果说语言是驻村干部学习的第一课,那么向村干部学习工作方式方法却是长久的,有时,这种学习是潜移默化的。


  有一件事让桐乡市审计局驻村干部邵凛感动至今。他所在的石门镇陆家庄村养殖户较多,为了集中处理动物尸体,专门建立了无公害处理窖。某天,他与村干部一起走访农户。路上,恰巧遇到一位老农拖着一头死猪,准备扔进处理窖内,但因为太沉,有个约半米高的台阶上不去。看到这个情形,村干部二话不说,立马上前跟老农一起抬起死猪。200多斤的死猪抬到半米高的地窖井平台上已经十分费劲,况且死猪身上还不断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没等他反应过来,村干部早已经帮助老农把死猪扔进了处理窖。


  一个简单的“搭把手”举动,诠释了什么是心里装着群众,什么是关心群众生活。“这个细节让我体会到,做群众工作,不仅包括化矛盾、解难题的集体意识和保增收、促和谐的宏观计划,还包括与群众日常交往的全部细节。”


  工作作风的学习也是另一个并不轻松的课堂。


  一次,桐乡市档案局驻村干部许贵平和村委会主任一起到农户家中收取合作医疗费。来到农户家,主任边打招呼边走进去,女主人正在烧饭。主任向她说明今年的合作医疗收费标准以及他们一户应交的总额后,女主人很快答应说:“好的,你们等一下,我去拿钱!”说着,上楼取钱去了。“好的,你去拿,我来帮你添把柴!”主任一边应着,一边跑到灶台前烧起火来。


  “看到这种情景,我的心头顿时一热。跟农户打交道需要与机关干部不一样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可以学习基层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许贵平说。


  朝夕相处中,村民简朴的生活习惯和创业致富的奋斗精神也在感染、浸润着驻村干部。


  在石门镇墅丰村,记者遇到了刚从蛋鸭养殖场里出来的驻村干部李锋。他蹦蹦跳跳地跑向记者,手里拿着个鸭蛋,自豪地宣布,这只鸭蛋就是在养殖户指导下,自己亲手饲养的蛋鸭产下的。交谈中,他告诉记者,到了农村才真正感到,其实,村民的创业致富思路很广,有的农户家经济条件很好了,却还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这一点值得学习,也值得好好思考一下机关工作的定位。

  活跃在基层

  拜群众为师只是干部驻村其中一个目的,最终还是要通过拜师增长干部干事的才干。“驻村干部不能总是躲在村干部后面,要学会直接处理村民的烦事、急事、难事和大事,这样才最有价值和意义。”汤云良部长说。


  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的宣讲成了突破口。一方面,这确实是驻村干部的长项,另一方面,这也是村民最欠缺和最需要的帮助,是化解村民矛盾的灵魂和依据。驻村干部如果能发挥自身优势,在讲准、讲清、讲透政策上下功夫,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一点,驻村干部吴志勇体会颇深。


  吴志勇,桐乡市委党校副校长,这次被选派到石门镇东池村锻炼,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基于自己对政策比较熟悉,他到村后不久就成立了“志勇工作室”,并发放了便民服务卡。


  短短两个月,借助工作室,他就和155户农户进行了交流,先后参与调解了4起邻里矛盾和家庭纠纷,解决企业与职工劳资纠纷1起,为村民解决了就医、就业、咨询协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实际问题8件。


  有村民是上世纪60年代某企业的精简人员,但因年代久远了无法提供工作证明而享受不到相关的补助。吴志勇马上联系档案局为他们查阅了相关档案和资料,使他们及时享受到了应享受的生活补助。


  “为村民解决烦、急、难事,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心理距离。还可融洽气氛,构建与群众的和谐关系,从而达到了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目的。”吴志勇说。


  事实上,因为要回答村民的政策咨询,许多驻村干部主动跨领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种倒逼的学习机制使他们的政策水平提高得很快。许多村民被驻村干部的实干精神所感动,觉得干部“下来与不下来”真的是不一样。


  除了政策咨询,许多驻村干部主动结合村里实际,认真分析形势,帮助基层农村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方向。


  来自市政府办的驻村干部田新奇所在的乌镇镇碓坊桥村是市蔬菜种植主产区之一。在村里,他亲眼看到了去年年底因蔬菜价格大跌导致的丰产不丰收的问题,主动与市农经局、工商局及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取得联系,研究建立产销一体机制,成立了“碓坊桥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抱团经营,规模种植,加快实现农超对接。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公路交通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基层党建等方面各种问题,驻村干部撰写村情民意调研报告,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三农”问题提供有益参考。在今年桐乡市“两会”召开期间,驻村干部纷纷为“两会”献计。


  结合本职工作,驻村干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通过组织开展农村文体活动,把村民的“精、气、神”都调动起来。有的针对群众急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展示和培训。有的依托“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基干民兵”三支队伍,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大麻镇崇益村党支部书记强忠良说:“驻村干部年经轻、懂政策、有冲劲,成了村里的得力助手,确实为村里出了不少力。驻村干部来了以后,甚至对我们其他村干部也产生了带动作用。”


  数字显示,“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体驻村干部提出涉及基层经济、民生、文化等意见建议2680多条,帮助村、农户解决实际问题1591个;走访农户达32650户,投入送温暖帮扶资金累计达200多万元;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或村文体活动278次;临时党支部组团活动、法律服务岗、村民文体队等也在各驻村干部的牵头下深入开展。

  变化的双方

  驻村干部注意到了村民对他们态度的转变。


  如今,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沈兴源遇到农户,距离近的,农户往往会笑脸相迎。距离远的,他们也会冲他招招手,中气十足地喊一声:“小沈,又在忙啊!”
  驻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老百姓见了吴志勇都不敢打招呼,把他看成“市里来的大干部!”现在,早、中、晚都有村民打电话咨询各种问题。在他们眼里,吴校长已经是亲切的“吴书记”了。


  与群众的感情也在变。今年春节,驻村干部蔡凤妹,将村里的贫困学生凌叶晓接回市里自己家中过年,给她换新衣、带她逛公园、吃年夜饭,还陪同她一起去医院看望父亲。不少驻村干部发挥自己的专长甚至社会关系,主动为村民解决难题。


  村民也回报一样的亲情。今年春节,不少村民把这些“亲戚”邀请回家喝年酒,像真正的亲戚那样往来。


  驻村干部的工作方法也在改变。


  桐乡市环保局驻村干部陈丹艳为调查农业产业情况,在走访前精心设计了问卷。开始时,她按着问卷上的问题一个个地问,结果,村民很紧张,甚至弄不清楚问题的重点,答非所问。后来,她作了调整,以聊家常的方式把问题结合进去,将书面语言变为更直接的对话。像把“目前制约您家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为“您说今年的起色不大好,是啥个原因呢”等,效果很好,村民们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但显然,决策者更期待的变化是,这些驻村干部将来回到机关制定政策时能有一双符合基层实际的眼睛。


  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曾批评说:“在作出决策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忧,使我们的工作做不到点子上,走不进群众心坎里,盲目搞一些自认为不错的东西,其实离农民很远。”


  应该说,干部驻村是了解民需、调查民意的直通车,是评价政策、改进工作的方向标。如果机关干部对村情民情摸得准摸得透,不仅有助于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监督,还可使相关部门今后的政策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某驻村干部告诉记者,以前制定政策时我总会上网查查别的地方的做法,或开几个座谈会。这一段驻村经历教会了我,今后写文件时会考虑更多的东西,我会问自己:它是否适合农村?适合实际?


  更多的驻村干部表示,要在下一步的机关工作中展现出崭新的一面。首先,工作要有热情,对每一位前来办事者就像在驻村时服务的村民一样,主动热情;二是工作要沉下去,只有多下基层调研,多了解基层实际,出台的政策才能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三是工作要实,为基层服务不能走过场,要实实在在为基层释疑解惑,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农民富裕了,国家才真正富裕;农村发展了,社会才会大发展。这段经历使我有了一个永远的‘基层情结’!”一位驻村干部充满感情地告诉记者。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入;从靠近,到拜师再到成长,未来三年,桐乡市439名年轻干部将在农村完成他们的朴素蜕变。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人生历练,更饱含了组织部门对年轻干部培养的拳拳深情! 

 

 

  2012 年元宵节, 驻村干部来到养老服务中心看望老人,给老人包汤圆,送上节日的祝福。



  驻村干部上街开展三下乡活动。图为发放宣传资料和进行知识问答。



  春天来了, 驻村干部在联星村万年桥边植树,共建生态林。

  驻村干部感言



  “只要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事,哪怕是电表坏了,也不得马虎。尽职尽责才是一名驻村干部应有的作风。” 

                                                                                                     ——市财政局驻村干部 陈 蓉

  “也许我们的能力很有限,能为他们做的事不多,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做,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否则,我们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意义,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市公安局驻村干部 姚芳蕾

  “走进基层,心中才会有感动;走进群众,心中才会有收获。” 

                                                                                                     ——市法院驻村干部 陈秋岚

  “农村是一个大学堂,在这里可以学习基层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可以了解基层实情,倾听群众呼声。” 

                                                                                                     ——市档案局驻村干部 许贵平

  “对我来说,房东、村干部和村民的一句‘你是从农村出来的吧’,是对我的最高评价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镇人,得到这样的评价说明我已经真正融入农村这个大家庭了。” 

                                                                                                     ——市台办驻村干部 范 瑜

  “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 

                                                                                                     ——市工商局驻村干部 宣 莺

  “从内心忐忑,到置身角色,最后与百姓真心交流。这种渐进的喜悦,不融入其中是难以体会的。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一定要扎下身子,与群众心与心地交流,这是夯实今后工作的重要基础。” 

                                                                                                     ——市安监局驻村干部 卢宁宁

  “不是每一个请求背后都包含着经济利益诉求,有时我们的工作细一点,耐心足一点,态度认真一点,可能群众的满意度就高一点,群众的满意才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市统计局驻村干部 王宇明

  “只有听取群众的要求,才能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市检察院驻村干部 贾 济


所属专题:

桐乡市“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 记者 周 峰 通讯员 蒋建根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保质量 抓进度
    保质量 抓进度
    打造新社区
    打造新社区
    重研发 增效益
    重研发 增效益
    清扫残枝落叶
    清扫残枝落叶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