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时政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报告解读:人文名城 构筑先进文化体系

 

记者 金卫其 摄

 

  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脱离文化的社会建设难以构建和谐社会。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全力实施人文名城行动计划”为我市今后五年塑造城市文明品牌、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活力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整合人文资源,打响人文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誉度,使桐乡人文气息更加浓郁,特色更加鲜明。”让老百姓看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正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推动其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争取到2016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这一指标让构筑桐乡这座人文名城的轮廓更加清晰。


  本期《党代会报告解读》,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文联有关领导从各自职责出发,畅谈了对打造人文名城、构筑先进文化体系的见解与看法。

 

  关键词: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以每个市民不断提升的文明素养,共同打响桐乡城市文明品牌。

 
  关键词:文化惠民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综合利用。


  关键词: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元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确保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

 

  打造特色文化


  提升发展软实力

 

  嘉宾:王士杰 桐乡市文联主席


  记者 黄薇 见习记者 金珏

 

  【背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和优秀文化作品,不断提升桐乡发展软实力。

 

  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重视,您如何理解我市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


  嘉宾:一个城市的文化对外具有感召力,对内具有渗透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力,是文化强市建设的引擎。桐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的积淀成就了我市文化之邦的美名。文化作为十分重要的软实力,在桐乡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的孕育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基础,桐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奠定了鱼米之乡的经济基础,随着经济的繁荣进而孕育出一种具有桐乡特色的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融合成桐乡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追溯桐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罗家角开天辟地、大运河融汇通达、自古农商并重等等,从古至今的文化繁荣塑造了桐乡特有的文化标志,可以肯定,文化必将成为桐乡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人文保障。


  记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立足当下,我市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文化、繁荣文化?

 
  嘉宾:我市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发展和打造城市文化奠定了高起点,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关键在于如何加速文化发展,形成具有桐乡特色的文化氛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致力于团结和发动更多的文艺界人士来关注桐乡经济、社会的现实生活,投身到文化大繁荣的建设中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记录桐乡发展的点滴历程,并挖掘出文化精髓和思想意义,通过讴歌桐乡人民长久以来创业奋进的足迹,宣传桐乡发展繁荣的各类成就,为今后留下寓意深远的记录作品和精神内涵。


  挖掘、研究、宣传、弘扬优良的特色文化传统,既继承历史传承的人文精神,又弘扬当代的人文追求,打响有代表性、标志性的桐乡文化特色品牌,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为桐乡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提升软实力。


  记者: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您对我市今后的文化发展有哪些具体的设想?


  嘉宾: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全方位地积累和提升,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制订总体的规划与构想,然后分层次、抓重点逐步向文化繁荣目标迈进。出精品、出人才,通过具体的、可见的人和物,让市民感受到我市的文化发展,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桐乡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组织和发动文艺界人士重视个人修养的提升,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进而完成作为先进文化的塑造者和传播者的使命,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界代表。其次是做好宣传,通过《桐乡文艺》、《桐乡名人》等文艺杂志宣传桐乡的名人、文化,接下来将要出版的《桐乡历史文化丛书》就是深入地对桐乡文化进行梳理和提炼。通过浙江传媒学院等文化平台,加强桐乡历史文化的研究力度,寻找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深入研究桐乡文化、发扬桐乡文化。

 

  提升软实力


  大力促转型

 

  嘉宾:李新荣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记者 黄薇 见习记者 金珏

 

  【背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推动,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记者:这次党代会报告中,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桐乡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原因是什么?


  嘉宾: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决定国家兴衰的软实力要素。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成为新的经济模式,而且传承了民族的文化遗产,凝聚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显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推动力和凝聚力。


  因此,我们要从把握新一轮增长、推动桐乡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上来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其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广泛、更深入、更多样的需求。同时,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记者:报告中提到,确保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嘉宾:目前,我市已拥有各类文体经营、服务场所653家,投资总额约4.38亿元。乌镇旅游业为各方游客提供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成为我市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同时,我市也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企业,桐乡波力科技复材用品有限公司、浙江蒙恬文具礼品有限公司、桐乡市太平洋钓具有限公司等企业涉及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休闲等,在桐乡的文化产业企业中很具代表性。除此之外,濮院的320创意广场也是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设计、杂志、展览、广告创意、电子商务服务等文化创意内容,为濮院毛衫产业发展提供了文化助力。


  当然,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有规模、有影响的企业、门类不多,亟待规划引导、政策助推,促进产业发展加速。


  记者:“十二五”期间,桐乡应如何通过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文化元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嘉宾:作为全国百强县市,桐乡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到的优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机,把握天时,发挥地利,培养人才,充分挖潜,保障和加速桐乡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充分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抓紧、抓好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为桐乡的转型升级之路铺好成功基石。


  要制定扶持政策,以公共财政投入为重点,引导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促使文化产业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要做好规划、全面统筹,全方位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桐乡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正在进一步认证和完善中。同时,依托桐乡传统产业,发展濮院羊毛衫、崇福皮草设计产业,乌镇文化旅游产业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夯实现有人才基础、重视人才培育的同时,重视引进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充分调动各种新鲜思想和创意。浙江传媒学院的入驻应该是一种契机,我们要把握机会,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此外,要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培育、孵化的基地。

 

  唱响精神家园建设之歌

 

  嘉宾:沈众元 市文明办副主任


  记者 周芸 见习记者 胡宇翔

 

  【背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塑造城市文明品牌,注重培育城市“精气神”,努力构筑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记者: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塑造城市文明品牌,注重培育城市“精气神”。您认为为什么要把这一目标作为专门的一条提出?该目标的提出对我市新一轮的城市文明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嘉宾:塑造城市文明品牌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我市文化建设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塑造城市文明品牌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一个城市的特征是什么,它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程度。的确,城市的文明程度决定了城市的发展高度。因此,一个城市除了要提高它的硬件设施外,还需提高文明程度等所代表的软实力。


  塑造城市文明品牌可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如今,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在精神层面上是否也真正富裕了呢?我市需要为老百姓构筑精神家园,提升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塑造城市文明品牌可以提高社会和谐度,若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家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仰以及共同的目标。这样,很多事情都可以妥善得到解决。


  记者:此次党代会报告在塑造我市文明品牌方面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出现了哪些亮点?


  嘉宾:党代会报告分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提出要求。在社会层面,提出了打造“学习型、健康型、创业型、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在家庭层面,提出了“孝顺好、恩爱好、家教好、勤俭好”的家庭目标。四个方面都非常符合家庭建设的需求,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且简明易懂、针对性强。在个人方面,提出了“有爱心、有正义、有礼节、有知识、有诚信”的“五有市民”目标。“五有市民”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相承接,还结合我们时代的需求进行了拓展。


  记者:市党代会报告在塑造城市文明品牌方面提出了许多要求。那么,下一步我市将如何把这一目标进行切实推进呢?


  嘉宾: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好五个方面很重要。注重文化倡导,利用各类文化形式和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把更多更高素质文艺作品介绍给普通百姓,以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注重典型引导,努力挖掘群众身边的感人事迹和道德素材,进行艺术升华和创作加工,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注重实践指导,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龙头作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注重社会督导,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把城市文明品牌建设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管理中去,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行为守则等具体行为规则,使人们的行为有所依存;注重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把日常宣传报道做好,实现多种媒体的联动,共同唱响精神家园建设之歌。

 

  让惠民的种子撒遍桐乡大地

 

  嘉宾:张琳 市文化局副局长


  记者 周芸

 

  【背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

 

  记者: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嘉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为群众文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群众时时刻刻接受文化的熏陶。我市目前已初步建成了市、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阵地和网络。市一级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体育馆、大剧院等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和设施;镇级有以文化中心、图书分馆和文化茶馆为主的基层文化设施;村级文化中心和文化示范户则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得以延伸的强大基石。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丰富免费开放内容,尽力设计出群众喜欢看、喜欢听、喜欢参与的文化活动。将健康、高雅的文化种子播撒到全市各个角落,提高群众对文化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


  记者:市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这一目标。您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又在哪里?


  嘉宾:实现目标的关键是做好两方面:一是公共财政的持续投入,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公共财政的持续投入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其作用不言而喻。仅以我市镇(街道)图书分馆建设为例,4年来,桐乡市财政总计投入经费1042万元,在省内率先实现了乡镇图书分馆的全覆盖。


  文化繁荣,人才为先,文化队伍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我市目前整体文化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知识层次偏低,服务能力一般等问题,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文化队伍刻不容缓。一方面,要针对现有队伍制定实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培训力度,使文化队伍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另一方面,人才引进必不可少,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做到引人和引智相结合,使更多的文化建设人才为我所用。


  记者:要实现党代会提出的有关文化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您认为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


  嘉宾:实现这一总的目标,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创新群众文化形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转变;进一步扶持业余文艺队伍,对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确有突出表现的予以奖励;组织一支专业文艺辅导队伍,每年列出“菜单”向社会公示,免费进行辅导。二是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完善激励机制,继续办好“金凤凰奖”和“菊花奖”评奖工作,激发创作热情,鼓励多出作品,多出精品。三是要贯彻《全民健身纲要》,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要加快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切实增强群众体育的组织能力。四是要大力弘扬名人文化,加强文化遗存保护工作。要发挥名人优势,弘扬名人文化,举办好名人纪念活动。五要打造优势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民间冶坊 展示技艺
    民间冶坊 展示技艺
    强化检查保安全
    强化检查保安全
    寒风中坚守的孩子
    寒风中坚守的孩子
    排队购票 煤炉取暖
    排队购票 煤炉取暖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