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产量8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利税9.9亿元。”10月30日,当新凤鸣集团管理层发布今年1月至10月新出炉的财务数字时,令人为之一振:嘉兴市第二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自此诞生。
新凤鸣集团用10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探寻“新凤鸣”发展路径,不难发现,一步兼顾创新与和谐的好棋,让企业始终屹立市场前沿。
启示一:惟有创新,才能使传统产业持续发展
陈树连,新凤鸣集团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以他名字命名的“树连”牌导丝器在行业内小有名气。从2007年起,新凤鸣集团每年拿出100万元创新基金用于奖励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树连”牌导丝器是其中一项创新成果。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新凤鸣集团逆势而上,投资14.5亿元,引进世界最新的WINGS卷绕设备以及行业内首套全自动包装线,上马年产36万吨级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2011年4月,随着项目全面竣工投产,“新凤鸣”整体产能成功突破100万吨,其中代表行业最先进生产力的熔体直纺生产线占80%以上。
纳米抗紫外线功能纤维、仿羊绒纤维……依托先进聚酯设备和省级技术中心,新凤鸣集团不断开发出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中高档差别化纤维,累计通过国家专利62项,省级新产品鉴定百余项,有多项产品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启示二:惟有和谐,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
在新凤鸣集团,有一个特殊接待日和一条特殊热线,分别是董事长热线和每月10日的“书记接待日”。
“和谐是生产力,只有和谐,才能凝心聚力谋发展。”新凤鸣集团掌门人庄奎龙对此深信不疑。企业以人为本,注重党建文化建设。早在2007年,集团就创建了嘉兴市首家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企业探索实施的以“双培、双带、双联、双听、双创”为主要内容的新凤鸣党建“五双”工作法成为非公企业的学习样板。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发展成为优秀人才。”这一理念如今在新凤鸣集团已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有200多名员工主动向集团党委递交入党申请书。
在“新凤鸣”发展壮大的10年历程中,“和谐”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及环保配套设施;企业以技改创新成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09年实施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项目,年节约标煤达4500吨,创效450余万元;今年工程部实施的空压节能联合技改,每年亦可节电600万度,创效400余万元;采用新工艺设备最新投产的中辰公司较公司内同等产能的装置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1.27%;企业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机制,还踊跃参与慈善捐助、助医助学等活动。
所属专题:
解放思想求突破 凝心聚力促发展 大讨论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