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24小时素描杭州:他们天没亮就在忙

2011年01月20日 10:50 来源: 钱江晚报

体育场路上,市政工人在清理路上的积雪。李震宇 摄

  一夜大雪,让杭州再次遭遇银装素裹的烦恼。

  有些人做的,也许你永远看不到,因为当雪花还被你关在梦乡之外,他们已经在路上。

  雪中情,切切切。亲历24小时大雪纷飞的杭州,本报记者为你素描出那些时刻,那些背影。

  3:02

  车队队长张琳:

  只睡了两小时就上路了

  凌晨3点,张琳努力撑开眼皮,擦了一把脸,就顶着漫天风雪匆匆出门了。

  他惦记着11条公交线、144辆车,惦记着头班车能不能从停车场里顺利开出。这是他作为杭州公交一公司二车队队长的职责所在。

  现在,张琳必须提前去路上跑一圈,看看经过了一天一夜的雪,有没有路段通行困难。尽管他只睡了两个多小时。

  前一天,他值守到深夜,直到末班车全部安全进场。

  一路兜兜转转,浙大、曲院风荷、汽车北站、登云路、灵隐……车队其他人的探路情况陆续反馈回来了,其他道路通行都没问题,就是27路、Y4线,果然积雪严重。向公司汇报后,张琳决定两条线路只开区间线,27路双峰掉头,Y4线普福岭掉头。

  忙碌的早高峰开始了。张琳越发忙得像陀螺转个不停。要盯着DIMS系统看通行是否顺畅;要随时汇总每条线上的雪情;要给司机做发车前的“一分钟教育”。

  等稍微空一点,才想起来,早饭一直没吃。“这种天气,我们是一定要跑在路上的。”张琳说。

  一整天,雪没有停的迹象。“哎,照这个样子,今天晚上肯定还得待命,再熬一个通宵咯。”他两眼布满血丝。晚上8点再通话时,张琳还没吃饭,说准备和前晚一样,随便找个路边小摊,吃碗片儿川,再窝回车上眯一会儿。

  4:45

  环卫工胡桂花:

  扫雪扫出了汗

  清晨5点不到,天还没亮,建北环卫所的胡桂花往手上呼了口热气,这才提起大铁锹,“天太冷,铁锹拿着生疼。”

  一夜大雪,人行道上的雪已积起了5厘米厚。而几个公交车站亭、岔路口的雪积得尤其厚实。

  先从人行道开始,胡桂花把稀松的白雪铲到一边,碰到那些结了薄冰的,她再用铁锹一点一点地铲。很快,一条人行道便被扫出了模样。

  不过,由于雪一直在下,这边刚扫完,那边已经重新积起来了。

  一个早上,光是体育场路(环城东路—中河高架)这段,她就来来回回跑了好几遍。等到中午时分,马路上的积雪是扫得差不多了,“贴身穿的棉毛衫也都快湿了。”

  6:28

  保安小刘:

  给车子蒙起“红盖头”

  下城区某公司。小刘一宿没合眼,喝下最后一口豆浆,他和十多位同事再次扛起铁锹,走向停车场,快到上班时间了。

  从上次大雪袭城开始就特地买好的铁锹、推车、扫把、草垫,昨天又一次派上用场。

  “主要是用铁锹铲雪,用推车运到一块,再拿扫把清理。碰到特别滑的薄冰,还得用热水浇一下。难清理的地方要垫上草垫,避免有人滑倒。”雪一直飘在小刘身上,为了赶在上班早高峰各种车子进停车场前清理好道路,小刘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喉咙已经嘶哑了的小刘,一边铲雪,一边不断对车子大喊:“慢点开,慢点开,路上还滑。”

  扫雪是小刘的日常任务,他还有个特殊任务:给车窗披“盖头”。“车子在露天停了一晚上后,如果不管,车窗上都是积雪,会很麻烦。”小刘他们想了个点子,把废弃的横幅裁剪成车窗大小,盖在上面。
  早上进公司的员工们看到停车场一片红,先是诧异,继而恍然,每个人都向小刘们投去感激的笑。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王磊 孙晶晶 潘越飞 本报通讯员 张天辉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