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来自江苏的农机手孔亚东驾着自己的联合收割机,为高桥镇骑力村收割晚稻。截至11月18日,孔亚东在高桥镇农机经纪人赵桂龙的安排下,已在高桥镇各村收割晚稻375亩。据了解,该镇2.4万多亩晚稻在农机经纪人的安排下,85%以上已完成机收。晚稻收割期间,农机经纪人分赴各个田头,为机收做好服务,受到了粮农的欢迎。
往年一到晚稻收割时间,许多粮农会担心,找不到收割机怎么办?机收服务质量不到位怎么办?机收服务乱收费怎么办?为了缓解粮农们的这些担忧,高桥镇最近专门成立了一支7人组成的农机经纪人队伍,对机收服务进行规范、整合,确保粮农收粮无忧。越丰村的农民王建高今年种了3亩晚稻,在经纪人的安排下,用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全部收完,他告诉记者:“以前很难找到联合收割机,就是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也要等好几天,而且都是农机手一口价。现在好了,只要一个电话预约,经纪人很快就会根据需要安排好收割时间,而且不用讨价还价,很便宜,很方便。”
经纪人,通俗讲就是生意中间人,农业经纪人自然是为农民服务的经纪人。他们的应运而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了经纪人,他们便有了依靠,无论是种养技术的提高,还是将来的销售,心里都有底了。高桥镇农民马进荣种了近3亩莴笋,亩产可达6000公斤,可说是大丰收了。但更让他高兴的是,这些莴笋还没离地头就让公司给收购了,仅这一茬莴笋,每亩就收入了3000多元。这主要得益于蔬菜经纪人。
姚建明多年来做些小桑苗的生意,自从今年年初参加了高桥镇政府组织的经纪人培训班后,就成了一名“正宗”的持证经纪人,农民自然也更信赖他了。龙南村的姚桂兴和朱卫荣,各自将5000株小桑苗交给姚建明,再由他销往江苏。今年,通过姚建明销售的小桑苗已达15万株。“市场+经纪人+农户”的模式是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经营方式。一个经纪人往往联系着若干农民,少则几户,多则成百上千,规模优势由此产生。
如今,在高桥镇同样服务于农民的经纪人还有很多,小桑苗经纪人、菊花经纪人、榨菜经纪人、莴笋经纪人等,在农民的种养技术、产品销售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给农村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些经纪人也成为引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