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来啦!”6月28日中午1时30分,3辆安徽池州的大巴车驶入桐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大院里。车子里坐的,是110名怀揣技术的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带着行李到桐乡就业。作为桐乡的劳务合作基地,该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到桐就业。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风暴的阴影逐渐淡去。曾经遭受一定程度冲击的企业正日渐呈现回暖趋势,我市的各大企业也不例外。随着大环境的复苏,订单大幅度增加,同“风暴”前的经营困境相比,当前大部分企业再度面临“用工荒”的烦恼。就在各方劳动力告紧的形势下,我市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将重心之一投注到劳务引进战略上。
“源头打水”的实践
110名大学生一下车,我市9家企业的招聘人员就都围了上去。他们与学生们似乎比较熟悉,一见面就问长问短。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早在今年5月初,我市就组织了这9家企业到学校开设专场招聘会,双方早在那时就已经达成了就业意向。“昨天我们刚刚参加完毕业考试,今天一大早就乘车到桐乡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王侠对记者说。很快,他们就要跟着招聘人员到各自的企业工作去了。
“我的近期目标是做到班组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学生许文强信心满满。许文强即将成为浙江晟钛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的一名一线员工。他说,他的信心源于自己手握的车工高级工证书、电工高级工证书和钳工中级工证书。“我对桐乡了解过,这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相信会有我大展拳脚的平台。”
对于劳动保障部门的牵线搭桥,学校和企业都很满意。校方表示,此次前往招聘的企业多数为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对学生的发展大有好处。而浙江正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招聘专员张龙飞也表示:“此举既帮助企业缓解了用工紧张,又节约了企业自行招聘的时间。更令我们满意的是,所有的学生专业对口,业务素质强,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由于当前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多,加上国家对农村的各类补贴,致使内地许多务工人员不愿外出,而选择在当地就业。对于此次赴内地招工的意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主任陈卫健说,一方面为企业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的宣传和专场招聘会扩大桐乡及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
“劳务合作关键还在于长期性和稳定性。”陈卫健表示,“这不只是解决一时的用工问题,如果企业与内地学校及内地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可以为企业解决数年的用工问题。”
据悉,除了直接到学校开设招聘会外,劳动保障部门还将我市企业招工信息及时发往各劳务基地,加大人力资源对接的工作力度,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输入。
今年,我市又与遵义市、曲靖市进行了劳务协作洽谈,并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目前,我市已在40多个地区建立了劳务基地。今年上半年,我市已经陆续从各劳务基地引进劳动力1000余名。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