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家积极倡导“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我市企业闻风而动,开始为职工增加工资。
桐乡枫树绢纺有限责任公司制绵车间工人项建如最近工作时特别带劲,因为她听说,下个月老板又要给他们加工资了。项建如在厂里工作23年了,在她的印象里,工资每年都有提高,近几年上涨速度尤为迅速。她掰着手指算了算:“去年11月前每月1500元,11月后1700元,这次加工资可以提高到近2000元……”项建如有些喜出望外,以前每年加一次,这次仅隔半年又加了。
如此增加工资,是企业利润增加?还是职工效率提高了?“都不是!”总经理杨良如告诉记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留住职工。
留住职工,是多数企业加薪的初衷。换言之,企业就是因为被“用工荒”吓怕了,而被迫加薪。杨良如坦言,任何一家企业,要运行,必定要依靠“人”,没有“人”,老板再精明也做不了“无米之炊”。如今的企业主,已经开始转变原先的管理模式,从“老板是上帝”转变为“职工是上帝”。
如果说部分企业加薪是为了稳定职工队伍,而有的企业加薪的原因则更为人性化。“如今物价上涨厉害,工资也应该跟着涨一点。”嘉兴市圣丹丽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清态度诚恳。如今,企业的职工平均一年收入3万多元。“咱们工人真的是‘体面劳动’了。”来自重庆的职工刘青山说,他去年一年拿到了6万多元,今年预计可以拿到6.5万元。今年淡季时,刘青山打算回老家造一幢3层的楼房,告别过去“睡平房用土灶”的生活:“我哥说,我给咱爸妈争脸了。”
据记者了解,今年我市企业上调工资已属普遍现象。皮草、毛衫、服装、纺织、鞋业等行业都为职工加薪,加薪幅度从5%至20%不等。工资的上调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职工队伍较之前更为稳定。
“提高职工工资待遇,有利于引导企业依靠改进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改变‘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通过良好的工资增长机制引导,也利于加快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桐乡经济发展的后劲。”
同时,劳动报酬占比偏低也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提高工资还将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