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专题 >两年双百 >“两新”工程建设

  

农房改造集聚一场51万农民的幸福革命

 
 
 
 
 
 

  ● 以镇、村为单元,多模式探索农房改造和农民居住集聚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典型。

  ● 将农房改造集聚与各镇、村的产业特色、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突出因地制宜。

  ● 提升农房升值空间,为所有搬迁集聚到“1+X”布点新社区并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农房,在农户提出申请并缴纳相关费用后,颁发房产证和相应的土地使用证,方便农民上市交易。

  ● 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一批“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试点。

  ● 今年完成农房改造集聚10600户,33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有20%以上的示范点在年内能初具形象。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建设用地复垦3000亩。

  “房在田中,田在屋下”,面对前几年凌乱、分散的农村住宅布局,近年来桐乡市一直致力于村庄集聚。2008年,该市率先启动了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去年更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以深化完善“两分两换”试点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市“两新”工程建设。

  犹如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去年,桐乡市完成农房改造集聚6185户,农户建房正在向中心城区、新市镇、城乡一体新社区快速集聚,今年集聚农户将超过1万户。

  桐乡市是如何实现村庄改造集聚“加速度”的?农村新社区有什么魅力,能让农民放弃居住了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村庄,欣然迁入?作为惠及51.57万名桐乡农民的浩瀚工程,桐乡市委、市政府是如何引导、推进的?对桐乡而言,农房改造集聚又将给农村带来何种影响?

  政府重推

  终结“抛秧”式

  农宅布局

  有事没事,崇福镇东安村村民陈根林总爱往村新社区跑,虽然实施还不到一年,这里已有45户农户住进了新小区。一到晚上,这里华灯齐放,十分热闹。“这里配套好,又热闹,我都看过规划了,今后我家建房也要建到这个地方来。”

  不仅是东安村,如今在桐乡市,所辖的11个镇、街道的“两新”工程已全面铺开,龙翔街道的“两分两换”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目前,该市12个镇、街道的178个行政村形成了由1个中心城市、11个新市镇、114个城乡一体新社区组成的“1十11十114”总体规划布局。

  前几年,在桐乡农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农民一跨出家门,就可以下到田里干活,每到收获季节,成熟的晚稻、菊花一直长到了屋檐下。由于历史原因,桐乡的农村住宅往往“房在田中,田在屋下”,近似于“抛秧”式的布局。据统计,2003年底,该市178个行政村共有居民点4318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有24.3个居民点,每个居民点户数仅31户。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桐乡农民收入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全省各县(市、区)中位居前列,农民对舒适、高品质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向往、迫切过。

  桐乡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到了这一变化,该市成为全市最早开展农房集聚的地方,集中规划、入住的河山镇东浜头村更吸引了全国诸多参观者。利用土地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2008年,桐乡率先启动了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做了一辈子农民,从来没有碰到过农民建房政府补助的好事情。”62岁的农民陈根林高兴地说。为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桐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任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及“两新”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并下设7个工作组。去年,该市先后出台了3个市委文件和2个政府文件,今年又就“两新”工程和农房改造集聚出台了相关意见,明确了集聚激励、建房标准和基础设施配套等相关政策,有效破解了村庄集聚的政策制约。同时,把“两新”工程建设列为各镇(街道)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因地制宜 农房集聚 “八仙过海”

  第一次走进屠甸镇汇丰村的人,都会从心底里产生一个疑问:这个簇拥着高雅园景、精致假山、复古凉亭和漂亮喷泉的豪华别墅小区,难道真是建在桐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吗?

  3年前,汇丰村还是一个水泥路都不通的小村庄,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只有3万多元。如今,村里高起点定位的农村新社区已初具形象,已有近40户农户如愿搬进了豪华别墅。按规划,村里还将动工兴建12层商业大厦和400多间步行街店面。“这还要靠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这个契机,正因为有了市、镇政府信贷资金贴息和以奖代补等政策支持,汇丰村的发展才能柳暗花明。”村党总支书记陆炳康感慨道。

  桐乡市市长助理、市委农办主任赵季康介绍,这几年,在党委、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各镇(街道)干部、群众对参与“两新”工程的热情很高,并形成了以镇、村为单元,因地制宜,多模式探索农房改造和农民居住集聚建设的氛围,出现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典型:

  以新市镇为单元,推进农户向新市镇跨区域集聚。如濮院镇依托毛衫市场,在镇区规划4个农民集聚小区,已集聚农户2000余户,节约村庄建设用地800亩。河山镇在镇区专门划出一块地,面向全镇自愿永久放弃农村宅基地的农户。

  以行政村为单位,实施“一村一点”,推进农户向新社区集聚。大麻镇海华村将新村规划的实施与村庄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对老的新村点进行整合改造。河山镇东浜头村要求农户建房统一规划、放样,居住农户已占全村农户的62%。

  以“两分两换”为理念,创新推进农房改造集聚试点工作。龙翔街道原有农民居住点483个,农户户均宅基地0.9亩。该镇将全街道划分为工业功能区、农业经济区和集镇中心商贸居住区三个功能区域,形成以城镇建设区为中心,6个城乡一体新社区的“1+X”模式。这种做法获得了农户的热烈欢迎,原本规划只有400个安置名额,结果有1642户农民参与报名。

  赵季康表示,在加快“两新”工程建设的做法上,桐乡在改革路径、方法、模式上,以实践创新的理念不断加以完善、推进。特别是在推进农房改造集聚方面,与各镇、村的产业特色、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因地制宜。在安置模式上,有根据农民意愿分期、分批集聚的,也有改造集聚的。在确保新建农房比改造集聚前用地节约率达到50%的基础上,推行“1+X”安置模式,即“1”以公寓房和联排房为主,“X”以联排房为主。

  以人为本 集聚内涵不断提升

  洲泉镇东田村是嘉兴市出了名的富村,靠着生产鞋子,全村550户农户中,有三分之一当起了老板,当年农民开小轿车还很时髦时,该村已有了500多辆汽车。

  今年,从东田村传出消息,有55户农户主动放弃原有的别墅,报名迁建到农村新社区。采访中,一些农民表示,愿意迁建到新社区,还是看中了那里高起点的规划。“村干部带我们去市区看过,我们现在设计的房子无论是造型结构、用材,还是小区环境,都不比城里联体别墅差。”村党总支书记费金伦介绍,无论是客厅、卧室的空间,还是停车位、学校、公园,村里早作了规划,这些正是吸引农户入迁的重要原因。

  让农民“不吃亏、不后悔”是桐乡市推进“两新”工程的原则。在工程推进过程中,该市将其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各项统筹配套措施。为解除弃耕农民的后顾之忧,桐乡市加速复垦宅居的连片流转,提高土地租金收入。在中心集聚区规划商业用房、农副食品市场等,在新市镇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每个中心集聚区可吸纳5%以上人员就业。仅去年,该市就培训村民4300人,安排就业1000余人。

  为提升农房的升值空间,桐乡市为所有搬迁集聚到“1+X”布点新社区并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农房,在农户提出申请并缴纳相关费用后,颁发房产证和相应的土地使用证,方便农民上市交易。

  农民集聚后的管理也是桐乡市考虑的一个重点。在完善“五通一化”基础设施的同时,桐乡市着力建立新市镇和新社区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公共服务管理,每个中心社区均配备一个室内外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的包含行政办公、文体活动场所、医疗卫生服务、幼托教育、物资供销便民服务等“五位一体”的农村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仅去年,该市就新建服务中心86个。“走出家门就能看病、买东西,每个生活细节政府都为我们考虑到了!”入迁村民高兴地说。

  蓝图展望 3年内城市化水平超过50%

  “作为镇域人口的主要集聚区,新市镇将容纳镇域50%以上的人口,成为二、三产业发展和非农就业的主要载体。”桐乡市委副书记、市“两新”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沈海明表示。上月底,桐乡市委、市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2010年进一步深化“两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房改造集聚的实施意见》,谋划了一张2010—2012年桐乡“两新”工程建设的蓝图。

  按照该蓝图,未来3年桐乡“两新”工程的总体目标是,把新市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具有较强集聚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小城市,全面提升12个新市镇建设水平。做精做优新社区,基本建成33个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文明和谐、具有浓郁现代气息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示范城乡一体新社区。其中今年完成农房改造集聚10600户,33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有20%以上的示范点在年内能初具形象。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建设用地复垦3000亩。

  随着村庄的集聚,原有的一些具有较深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村怎么办?为有效推进“两新”工程建设,桐乡市将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两分两换”、推进农房整村整组向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搬迁集聚有机统一起来,重点加大村落撤并和住房重建力度,推进自然村缩减。对一些保留的特色村,充分挖掘文化、风俗等资源,结合旅游开发或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成既有时代风貌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新社区。

  大批农民进入社区,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生活习惯却一时难以改变,对这些刚刚转身成为居民的农民,政府该如何管理?随着“两新”工程的推进,新社区管理成为当前嘉兴各地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对此,桐乡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新市镇行政管理从“以管为主、兼顾服务”向“服务为主、监管配合”转变,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确立“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一批“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试点。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杨秀娟 徐永强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坚守岗位
    坚守岗位
    技能比武展风采
    技能比武展风采
    摆放鲜花迎“五一”
    摆放鲜花迎“五一”
    走进新农村 感受新变化
    走进新农村 感受新变化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