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龙翔街道金牛村、南王村等地,茭农抓紧做好大棚春茭肥水管理和揭膜通风换气等工作。目前,通过我市实施的双季茭白产业提升项目建设,该街道已发展大棚茭白总面积达800多亩。采用大棚设施栽培的茭白,上市早、效益高,使当地茭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茭白种植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至今,我市茭白栽培面积达到13200多亩。但我市茭白产业还存在设施生产规模偏小,设施栽培增长缓慢,容易造成集中上市而价格大幅下滑的问题。同时,近年来随着茭白面积的快速扩展,以及国内外市场长年供应要求的提高,我市茭白的销售压力进一步加大。并且,我市茭白采摘后保鲜化处理水平较低,简易冷藏库容量不足2000吨,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将给我市茭白产业带来较大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我市实施双季茭白产业提升项目,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市级配套资金投入和合作社自筹资金的方式,总投入210万元,在龙翔街道金牛村建立核心示范基地220亩,新建钢管大棚85亩和配套设施,并由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新建茭白冷藏库400平方米,增强产后处理和服务能力,还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广优质新品茭白。在濮院、乌镇等镇建立项目辐射区8000亩,主要推广绿色生态栽培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基地全面推广农业综合防治和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确保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走进龙翔街道金牛村双季茭白提升项目核心示范基地,一排排崭新的大棚坐落其中,棚内遍地绿色,一片生机盎然景象,这里的“浙9-11”、“龙茭2号”等优质新品茭白,已经长到30多厘米高,而且每株都是杆肥叶壮。“这批茭白在5月份就可以上市,时间可以比露天栽培的茭白提早20天。”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永根说,而且,目前与项目配套的冷藏库建设已快完成,预计可以赶在茭白采收期间发挥作用,到时冷库的总容量将达到5000吨,通过项目建设,每年可提供优质茭白950吨,年产值约154万元,实现效益99万元,年新增效益33万元。
“今年我市全面实施双季茭白提升项目,对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内有战略意义。”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沈学根说,项目采用错时栽培技术和配套储藏设施,拉长了茭白的上市时间,降低了市场销售风险。同时,通过生态化生产模式,增强了产品的安全性。项目还辐射带动了本地、濮院镇和乌镇镇茭白种植产业,带动农民亩增效益380元,年新增效益304万元,使我市茭白产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路子。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