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前,桐乡人还分不清“环卫”与“环保”的差别,而如今——
照片旧忆:“1975年底,县里组织了当时梧桐公社的1万多名农民工,在大片农田里,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北港河开挖工程。从永兴港到康泾塘,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开挖,1976年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长4000多米、宽约30米的河道,初现了北港河的雏形……”1975年,时任北港河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的陈正林向记者这样回忆道。而当年的北港河开挖工程,如今也被视为我市生态建设的新起点。
道路泥泞、河道狭小、垃圾遍地、绿化缺乏…… 这些一直让上了年纪的桐乡人记忆犹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局部向整体发展,从行业向全社会覆盖,成为影响人们生存状态、左右社会发展水平、决定改革和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
昔日:“环卫”与“环保”分不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大多数人还分不清‘环卫’与‘环保’的区别呢?以为‘环境保护就是扫扫马路、倒倒垃圾’。”今年68岁的桐乡“老环保”徐剑鸣向记者饶有兴致地讲述了他的经历。老徐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他调入了当时的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而就是那时,他在下基层工作时,都还被人误以为是来处理垃圾的“环卫工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经济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林立的烟囱,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象征。短短一二十年时间,我市从一个农业县很快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成绩的取得令人可喜,然而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过度索取之后,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代价。
“由于那时环保工作刚刚起步,政府部门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也不强,因此不可避免地走了一段‘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三废’超标排放一度成为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治理‘三废’污染刻不容缓。”徐剑鸣说。
如今:“生态桐乡”梦想成真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市的生态环保工作大踏步前进。党的十七大适时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民间的呼吁和政府的政令几乎同时加大了力度。
我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认真贯彻落实。在2000年启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3年创建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目标。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09年3月,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市,生态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是空前的。2007年至2008年,我市共实施了72项重点削减工程,其中实施中水回用工程39项,缫丝、绢纺等行业实现全覆盖,走在嘉兴地区其他县市前列;2008年,我市成立了省内首家县级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环境自动站建设;2007年,全省首个发酵床生物养猪试点成功,实现零排放、无臭味;今年,又完成了全市100多家污水外排企业的污水排放自动控制系统安装工作……
在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农村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对此,石门镇白马塘村的村民深有感触。以往,农村的道路泥泞、垃圾遍地、畜禽臭味熏天;如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河道整洁通畅,河岸圩堤、路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整个村庄被绿树环抱,小桥、流水、人家,鸟语花香,其乐融融,犹如世外桃源。在我市,像这样的市级生态村已有11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6.3%,居全省首位。我市的生态镇也从无到有,洲泉镇、濮院镇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乌镇镇等7个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全市省级以上生态镇实现全覆盖。
家住环北的李树林老人,平时一有空便会带着孙子骑车来到位于振东新区的桐乡植物园,尽情享受着生态公园带来的惬意。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精心打造绿色城市,同时通过旧城改造、河道整治等工作,使桐乡市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身边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干净、美丽。
更令人可喜的是,日前,我市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实现了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上稳中有升,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也呈现良好态势。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