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国内国际 >国内·国际新闻

共和国部长访谈录:兴修水利 利国惠民

       水利兴天下定,天下定人心稳。60年来,一项项重点水利工程发挥效益,一片片绿洲奇迹般诞生,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峁,水利为农业乃至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促进国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历史丰碑。 

       “善治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为最大。”“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孕育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 

       “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60年的成就充分说明,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陈雷说,60年来,国家投入上万亿元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如今,在千古成灾的大江大河两岸,矗立起浓荫覆盖的“万里长城”,上百条巨龙似的新开运河正按照人们的需要吞波吐浪,把洪涝之灾变成了灌溉、发电和舟楫之利。 

       江河治理成效显著。我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8.69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倍,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7圈多。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城乡供水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类水库数量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223座增加到86353座,年人均用水量从187立方米增加到440立方米,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1.6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农田水利基础得到夯实。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4亿亩扩大到目前的8.77亿亩,占世界总量的20%,居世界首位。以占全球约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 

       “要说新中国治水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水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必须坚持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指导水利实践;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在治水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水利发展动力;必须坚持把依法治水作为水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陈雷表示。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 姚润丰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安全血液"注入高铁建设
    广场演出闹盈盈
    广场演出闹盈盈
    欢庆教师节
    欢庆教师节
    祝福您老师
    祝福您老师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