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三农

深度调查:桐乡蚕桑业路在何方?

 

  蚕桑业亟待健康发展


  对于桐乡蚕桑业的衰败景象,有人喻其为“破落子弟”。那么,桐乡蚕桑产业究竟是等待其“夕阳西下”,还是采取积极举措,挖掘其内在发展潜力?业内人士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促使这一产业健康发展。


  能否稳定蚕桑产业,市蚕业管理站站长吴纯清认为事关两大问题,其一蚕桑产业的深度调整,会带来绿化率的大幅下降;其二,引导调减蚕桑产业有一定的市场风险。“蚕桑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大形势下,日渐减少是一个趋势,但在产业调整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自主权,又要引荐优质高效的替代产业,责任重大。”他建议,要稳定蚕桑产业基础,政府要出台惠农政策,并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激活市场机制。


  吴水明是桐乡市蚕业管理站高级农技师,桐乡市政协委员。从4月份开始,他忙于赶赴12个镇、街道,给蚕农开办“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蚕茧质量”的培训班。“培训班每年举办,今年的重心在于提高蚕农饲养技术。”


  在桐乡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吴水明向大会递交了《关于理性对待蚕桑产业,力求产业稳定的建议》提案。他认为,蚕桑产业在我市面广量大,且在近期内是任何其他产业无法代替的,只要通过相应的体制和技术创新,仍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对优化我市生态环境起到极其显著的作用。他建议各级和有关部门,理性对待蚕桑产业,进行蚕茧流通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以及蚕业技术的更新。“创新蚕茧流通体制,打破蚕茧垄断收购体制,形成市场竞争激励机制,允许丝厂定区域长期收购;大力培育蚕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丝厂+合作社+蚕农’的运作机制,努力推进蚕业区域化生产。”吴水明认为,对凤鸣、崇福、高桥等我市蚕桑重点区,仍应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扶持蚕业大户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作为蚕农增收的直接推动者,缫丝企业无疑大有可为。但目前产业严重萎缩,企业生存困难。今年春节过后,市工商联专门组成调研组,对全市缫丝行业情况作了一个专题调查,结果发现, 3年前经国家商务部认定生产许可的缫丝企业我市有31家,自动缫机174组,但到目前仅存19家,自动缫机115组,开机数量99.5组,其中44组只开单班,开机率(按满负荷计算)仅为44.5%。调研组建议认为,加快我市蚕茧收购体制改革,制定新的蚕茧收购体制,政府出台收购指导价,让缫丝企业直接向农户按质论价收购鲜茧,减少收购的中间环节,减轻政府在收购蚕茧时的筹资压力,增加农户收入,增强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如何摆脱目前的生产困境,保证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既要考虑与时俱进,遵循传统产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渐趋减少的客观规律,又要注重稳定桑园面积,充分认识蚕桑产业的生态价值,据测算:我市现有桑园面积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0万吨,吸收二氧化硫4500吨(占我市现有排放量的60%),可有效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和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保证环境质量。


  虽然桐乡蚕桑产值仅3亿元左右,在全市国民经济总量中不具明显优势,但是,其相关及衍生产业却在我市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事蚕桑生产、缫丝、织绸、绢纺、针织、纺织服装等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08年全市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8.8亿元。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记者 梁 英 编辑: 朱方红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最新
 
图片
 
    废旧电池的尴尬
    废旧电池的尴尬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专家考察雪茄烟种植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服务台胞 送证上门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发展“刻”进60年记忆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