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农家乐”项目开发方兴未艾。但不少市民认为,一些“农家乐”发展特色不够明显,千人一面,甚至呈现出程式化、共性化、奢侈化的发展苗头,与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 相去甚远。笔者认为,我市在发展“农家乐”上还大有文章可做。
顾名思义,“农家乐” 是游客希望在“农家”寻找到回归自然的乐趣,它本应以“农”字为根、“家”字为型、“乐”字为本来充分体现“三农”气息。从近几年我市的运作模式来看,一些游客夙愿难遂。在一些地方,“农家乐”的概念只是个吃喝的地方,它背离了“农”的基础,淡化了“家”的原型,也很难谈得上真正的“乐”趣。特别是一些经营者盲目跟风,使“农家乐”彻底变了味,盘土圈地、贪大求洋,建成现代化的酒楼客栈,失去了“农家”固有的淳朴和自然,也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更失去吸引游客的砝码。
目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把“农家”刻意雕琢成城市模样,恰是我市“农家乐”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根软肋。以“乐”为例,形式十分单调乏味,多数游客只能在打牌、喝茶、唱歌中寻找到一丝慰藉,很大程度上缺少涉农的亲手体验或触摸自然的心灵释怀。而把吃喝作为惟一的发展主题,更偏离了“农家乐”的发展方向,致使我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得到更深的挖掘,难以满足更多层次游客的需要,长此以往,必然会砸了“农家乐”的牌子。进一步说,这也充分暴露了我市“农家乐”发展存在市场运作定位和发展导向的错位逻辑,尤其是缺乏对名人和民间、民俗文化的深挖掘,缺少市场开拓的前瞻意识。
因此,在发展方向上,必须瞄准消费人群的兴奋点,做出特色,把地缘优势利用起来,挖掘田园乐趣、民俗乐趣以及农村生产和生活乐趣,突出当地的民俗风情、风味特产和人文内涵的优势,再辅以网罗草野艺术高人、隐者,并发挥他们吹拉弹唱之技,充分彰显我市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恒久魅力,必能使游客在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中忘却纷繁尘世的喧嚣,在赏管弦丝竹、品名人文化、尝名优特产中对桐乡流连忘返,“农家乐”也因此才会有更旺盛生命力。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