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部分企业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些政策背后蕴藏的商机——
“国家投入4万亿元来刺激内需,其中有相当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预计未来一两年内钢材的需求量将大增。”为此,这段时间桐乡市钢铁有限公司正抓紧第二条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工作,争取在明年1月份正式投入生产。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发明显。在这样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0项措施,并决定到2010年底前安排4万亿的投资,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大规模投资地基础设施建设,让我市部分敏感的企业捕捉到了这些政策背后蕴藏的商机,纷纷瞄准了这场难得的发展契机。
面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轮“全面大提速”,桐乡市钢铁有限公司已明显感觉到了政策所带来的“激活效应”。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1月份开始,销量比以前明显好转,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要货的都是杭州、上海等地的建筑企业。“国家扩大内需,必然要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潮,这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来加快自身的发展。”正是看好扩大内需所带来的商机,该企业已提前启动明年的扩容增产计划,投资6000多万元的年产35万吨螺纹钢生产线即将建成,从而将使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一倍。
与钢铁业类似,作为与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建设息息相关的产业,我市几家水泥、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将目光紧紧锁住了这块“蛋糕”。浙江新都水泥有限公司在利好消息面前,力足于降低生产成本,着手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投资8000万元,将日产1200吨的生产线改建成日产25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浙江申河水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相比于其他企业的未雨绸缪,桐乡海盛建材有限公司其实已经在这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喝到了“头口水”。今年8月份,“海盛”接到了京沪高速铁路虹桥站的管桩工程,到目前短短几个月时间,销售额已达3000多万元。说到此次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是要从如何抓好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这两方面的文章着手,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项目。
此外,利好政策的出台也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申宏照明、普特阳光板、双箭橡胶等企业也开始闻风而动,充分练好内功,以期在困境中实现突围。
记者从市经贸局了解到,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对我市传统的支柱产业水泥、钢铁加工、装饰材料等行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要在这4万亿元的“大蛋糕”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企业,还需要及时分析和掌握国家、各级地方政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向,分析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迎头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点。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