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洲泉工业区桐昆集团恒盛公司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建设现场,一大批建筑工人正在抓紧施工,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火热的施工现场成为这个“经济冬天”里的一抹可贵的暖色。“不是没有困难,是信心大于困难。”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整个集团内几个旨在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都在有序进行。
化纤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运行,而化纤行业是受此次冲击比较严重的行业。我市化纤企业如何应对?经过走访,记者在感受行业面临的困境同时,更耳闻目睹了一些企业临危不退的勇气、迎难而上的拼劲、危中求机的成效、主动调整的活力。
就在不久前,恒盛公司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的酯化反应器陆续运抵生产车间,立即开始组装。这标志着该项目聚酯楼已进入安装阶段。据悉,虽然处在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局面下,这个拟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聚酯生产线的项目进展并没有受到影响。与桐昆集团一样,新凤鸣集团有限公司也没有在这场危机面前停止前进的步伐。继今年投入8000多万元完成超细弹投入项目、新增纺丝生产线后,这几天新凤鸣公司又在忙着为36万吨功能性化纤项目做前期准备工作。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配合下,环境评估、土地征用手续等均进展迅速。
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很直接地传递出各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决心。作为中国化纤名镇,洲泉镇又一次起到了其在行业中的“老大哥”表率。截至今年10月末,该镇化纤行业技改投入已达到6.8亿元,涉及14个企业14个项目,目前各项目均进展顺利。
此外,一些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向差别化方向发展也成效显著。如宇翔化纤有限公司,由于及时加强了彩丝、特种丝等非常规丝的研发和销售,已成功地把市场影响降到了最低。“其实我市很多化纤企业在科技含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相信依靠自身努力,加上政府扶持,定能渡过难关。”洲泉镇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化纤企业均在积极开展自救,政府也在进一步增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共度时艰。
政府扶一把,职工“顶”一下,面对这个寒冷的“经济冬天”,没有什么能比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更能给企业带来温暖和力量了。不久前,当桐昆集团一名员工在公司网站发出一篇《冷秋寒冬,何去何从》的帖子后,全体副组长以上的1300多名员工主动要求连续半年把工资中职务补贴的一半全部捐给企业作为流动资金。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全市各大企业内员工主动参与危机应对的事例已越来越多。
所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