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徐华展示收集的票证
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票证生活是无法想像的。然而经历过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人们,都会对那段生活留下深刻记忆。家住梧桐街道东兴社区的徐华至今仍收藏着那个时代的一些票证,“用是用不着了,但那些老票证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徐华,亲身经历了那个什么都要凭票购买的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对这些老票证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徐阿姨收藏的老票证中,布票、煤球票、肥皂票、油票……可谓五花八门。“可别小看了这些票证,在30年前可不得了,吃、穿、用,样样离不开它。”“无票寸步难行”,这是徐华对票证时代最真切的回忆。而从她收藏的那些老票证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时代的印迹。
在徐华收藏的老票证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粮票,其中又分为全国通用粮票、浙江省粮票和桐乡县定额粮票3种。“那时粮票就是全家人的命根子。”徐华感慨地说,在那个物资紧缺的时代,没票就别想买东西吃。粮票可以换钱,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那时家家有粮本,人人有定量,每个月28市斤的定额粮票,买米买面甚至买个早点,都要用到它。而如果要去外地,就要千方百计换上一些全国粮票才敢出门。因此,谁如果手上拥有全国粮票,等于就有了一张全国“通行证”。
“这是布票,每人全年只能分到3张5市尺的票子,个子高的人还不够做一套衣服。”徐华给记者回忆道,“那时人们生活非常简朴,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在破得没法穿了,就拆开做鞋底。谁家办喜事想买点大件,就得四处凑票,拿粮票、油票等去换一张缝纫机票,有时得攒好几年呢。”凭票供应,成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大景观。
记者在徐华的收藏中看到了几张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市专用购物券,这又勾起了徐华的回忆。1976年,徐华和小姐妹去上海玩,看中了一件呢大衣,可是在那个年代,买呢大衣也是要凭票的。为此,徐华还专门托了一个上海人,用自己积攒下来的粮票去换上海市专用购物券。凭着这专用购物券,才算买到了那件大衣。
一边翻看着自己手中那一张张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一边讲述着30年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 徐华不禁笑着感叹:变化真是大,现在市场上各种商品花样繁多,物资丰富,人们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日子是越过越美了。
所属专题: